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绕理论创新问题,人民论坛记者进行了多方面调查采访。理论创新有其自身的规律,如果对其认识不够、把握不准,就会出现一些偏差。据记者调查,当前存在以下几个因素阻碍着理论创新。
“经院理论”阻碍理论创新
理论研究越来越专业化、专职化、学院化,使活生生的理论成为“经院理论”。有的研究课题离群众较远,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有限。一些受调查者反映,理论研究高高在上,似乎与他们关系不大。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多是理论演绎与学术思辨,缺少社会实证的调查研究,不能深入基层,从实践中获知老百姓的真正诉求,总结社会发展的真实规律。有专家提出,一些理论成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不能很好地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而是停留在文本上,停留在书斋里,理论与实践成了“两张皮”。
不少接受采访的专家指出,研究专著可谓汗牛充栋,但大多数是重复性的,缺乏深刻性、创新性。摊子铺得大、研究人员多、研究成果少、研究重点不突出。一般性的、空洞的文章太多,有的放矢、有深度、又言之有物的东西少。总的感觉不深刻,缺乏创新性,很难给人以鲜活感。
缺少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理性和历史必然性的研究和论证。
理论的原则性和经验性突出,系统性、逻辑性不强,缺少科学的严密论证和推演。对一些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缺乏全面的经验性论证和严密的逻辑建构。
对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学习研究比较充分,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更宏大、更系统的理论体系是如何在上述理论基础上逐步演进的,则缺少发展的眼光和科学的态度,缺少系统性的纵深研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基本经验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已不少,而关注当代走向比较少。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尚不紧密
许多受调查者认为,“理论研究深度不够”、“研究视野狭窄”、“研究方法单一”、“研究与实践脱节”等阻碍了理论创新。
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带来的更大的不确定性,迫切需要从理论上更好地认识国家发展的大势,认清中国在世界的位置,从而有准确的预期和把握。实践对理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够对实践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与快速发展的实践相比较,理论创新在某些方面滞后,这就要求提高理论学习、研究和宣传的前瞻性、自觉性、主动性。
理论创新与百姓生活实际的结合不够紧密。民众关心的是理论与自己的生活究竟有多大关系。理论创新应该贴近群众的生活,和群众关心的问题有机联系。要把深奥的理论化解成百姓容易理解的方式,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而不是空洞地说教。最核心的是,应该让普通老百姓感受到理论的价值所在,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有什么意义。
各种研究资源的利用和整合还缺乏效率,学风不够扎实。研究领域存在着部门分割,队伍分散,整体考虑不够等诸多与科研体制有关的问题。一些单位对科研基金重申请、轻研究,常常是最后拼凑出一些没有分量的论文集。一些研究者不重视实地调研,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追热点、凑份子,浅尝辄止,难以深入。与马克思主义联系不够紧密,理论基础不扎实;与马克思主义难以成为一体,容易成为策略性的东西,以至于在一些干部中难以形成讲政治、讲学习的良好风气。(人民论坛课题组)
“经院理论”阻碍理论创新
理论研究越来越专业化、专职化、学院化,使活生生的理论成为“经院理论”。有的研究课题离群众较远,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有限。一些受调查者反映,理论研究高高在上,似乎与他们关系不大。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多是理论演绎与学术思辨,缺少社会实证的调查研究,不能深入基层,从实践中获知老百姓的真正诉求,总结社会发展的真实规律。有专家提出,一些理论成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不能很好地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而是停留在文本上,停留在书斋里,理论与实践成了“两张皮”。
不少接受采访的专家指出,研究专著可谓汗牛充栋,但大多数是重复性的,缺乏深刻性、创新性。摊子铺得大、研究人员多、研究成果少、研究重点不突出。一般性的、空洞的文章太多,有的放矢、有深度、又言之有物的东西少。总的感觉不深刻,缺乏创新性,很难给人以鲜活感。
缺少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理性和历史必然性的研究和论证。
理论的原则性和经验性突出,系统性、逻辑性不强,缺少科学的严密论证和推演。对一些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缺乏全面的经验性论证和严密的逻辑建构。
对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学习研究比较充分,而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更宏大、更系统的理论体系是如何在上述理论基础上逐步演进的,则缺少发展的眼光和科学的态度,缺少系统性的纵深研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基本经验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已不少,而关注当代走向比较少。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尚不紧密
许多受调查者认为,“理论研究深度不够”、“研究视野狭窄”、“研究方法单一”、“研究与实践脱节”等阻碍了理论创新。
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带来的更大的不确定性,迫切需要从理论上更好地认识国家发展的大势,认清中国在世界的位置,从而有准确的预期和把握。实践对理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能够对实践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与快速发展的实践相比较,理论创新在某些方面滞后,这就要求提高理论学习、研究和宣传的前瞻性、自觉性、主动性。
理论创新与百姓生活实际的结合不够紧密。民众关心的是理论与自己的生活究竟有多大关系。理论创新应该贴近群众的生活,和群众关心的问题有机联系。要把深奥的理论化解成百姓容易理解的方式,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而不是空洞地说教。最核心的是,应该让普通老百姓感受到理论的价值所在,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有什么意义。
各种研究资源的利用和整合还缺乏效率,学风不够扎实。研究领域存在着部门分割,队伍分散,整体考虑不够等诸多与科研体制有关的问题。一些单位对科研基金重申请、轻研究,常常是最后拼凑出一些没有分量的论文集。一些研究者不重视实地调研,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追热点、凑份子,浅尝辄止,难以深入。与马克思主义联系不够紧密,理论基础不扎实;与马克思主义难以成为一体,容易成为策略性的东西,以至于在一些干部中难以形成讲政治、讲学习的良好风气。(人民论坛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