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刻写在身体上。”这是民族的信仰,是身体的信仰。作为中国的舞者,能够从传统身体民俗中获取真正的文化养分,是我们的幸运。请大家一起接受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馈赠,去努力,去保护,去传承,属于民族的“身体记忆”。
[关键词] 身体民俗 身体记 詠春功夫 舞蹈训练 古典构建
一、岭南身体民俗
身体是民俗学规训的首要对象,更是民俗传承的主要途径,身体性可以而且应该成为民俗的基本特性。1989年美国民俗学年会上,民俗学家凯瑟琳·扬创造性地提出“身体民俗”一词,其目的不仅在于使“身体成为民俗学的一个研究领域”,着力于探讨有关身体的民俗或知识,更重要的是探讨身体如何参与构建社会意义。到今天,美国民俗学的身体研究已超越了对身体习俗的一般性探究,而是将身体看成民俗学研究基本的理论视角。另一方面,受其影响,国内学者近来也开始深入探讨民俗的身体性问题。
笔者是地道的广州人,作为一名舞者、教员和编导,在多年参与岭南民俗采风的过程中深切地体会到民俗的传承是植根于大众的“身体记忆”。这些“身体记忆”往往有着浓重的地域色彩,有着深厚的文化基因传承。身体民俗是在身体上发生的、习得、记忆、使用和改变的语言与行为,包括了口头文学(传说)、歌、舞、技术(体育、武术)、技艺(服装、工艺)等等。凯瑟琳·扬在《身体民俗》一书的序言中开宗明义:“文化刻写在身体上。我们关于身体的信仰,对于身体的感知,以及赋予它的特性,无论是本意还是象征的,都是被文化所构建的。身体总在被发明出来。我们维持体态、举手投足和穿衣戴帽的方式都体现出我们是某一文化的成员。表面的刻写划破身体、拉长身体甚或刺入身体的象征财产。”。
岭南身体民俗最具代表性的是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三大块。岭南地区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保留了很多岭南古老的传统,彰显了岭南地区的独特魅力。例如,广府身体民俗文化中的舞龙舞狮、赛龙舟、武术;潮汕身体民俗文化中的英歌舞;客家身体民俗文化的舞火龙、舞狮、舞龙灯等项目。岭南多元化文化土壤,为滋养岭南身体民俗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岭南身体民俗文化项目世代相传、源远流长。岭南地区端午节赛龙舟时,民众在节前家家出钱出力,自发地聚集起来共同参与赛龙舟活动。岭南醒狮集合了武术、舞蹈、音乐等多种民俗艺术,至今保持着“点睛、采青”等具有民俗文化特质的表现形式。每逢节庆典礼,常有醒狮前来助兴。这些来自岭南民间的身体民俗被人们共同传承,在群众生活中被反复遵照,民间信仰、传袭律例、习惯势力形成的约束力保证了其传统性。岭南身体民俗文化具有自成体系的历史渊源和特定内涵,多种传统体育、武术项目颇为流行。南狮表演生动、活泼,富有故事情节,极具观赏性。舞龙表现了岭南人勇于开拓、团结合作的精神。赛龙舟体现了岭南民间对龙图腾的崇拜,成为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祭祀活动。身体民俗舞蹈有傩舞、鱼灯舞、长鼓舞、跳花棚、麒麟舞、滚地金龙、英歌、蜈蚣舞、香火龙等。种类繁多的传统体育项目体现出岭南身体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在岭南民俗代代相传之下,人们通过身体技艺的习练,把文化刻写到下一代,完成了民俗的活性传递。
在历史长河中,岭南身体民俗文化形成了以古代南越族身体民俗文化为基础,融汇中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独特内核,使它自然而然地具备了强大包容性,对新事物敏感,接受能力强,但是由于文化根基薄弱,对来自四方的多种文化元素缺乏整合能力,又造成岭南身体民俗千姿百态的多元品格。单是岭南武术, 就有“洪、刘、蔡李、莫”,蔡李佛拳、詠春拳、龙形拳、白眉拳、及流行于梅州地区的客家拳、昆仑拳等多类拳种和门派,充分体现了岭南身体民俗文化的博大包容性。
岭南身体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应基于传统创造新文化,深挖项目本身的重要文化内涵及其时代价值,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保护与支持,积极主动地寻找合理的自身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岭南身体民俗文化的切入点,根据现状笔者认为就在唤醒民族“身体记忆”的各类非遗传承技艺当中,被唤醒的“身体记忆”将成为新时代凝聚民族精神的内在动力。
二、身体记忆和詠春功夫
“身体记忆”强调的就是文献记载并不是历史记忆的唯一方式,以身体为载体的民俗传承才是人们更为普遍掌握的历史记忆方式。
近年来通过影视等传播推广,人们对詠春功夫作为岭南身体民俗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从70年代李小龙的截拳道和好莱坞功夫电影到当代电影《叶问》系列、《一代宗师》等,人们逐步了解到了与北方三大内家拳太极、形意、八卦齐名的岭南詠春拳。詠春拳更以其人体的科学性被许多西方特种部队列入了高级搏击训练教材。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练习詠春的人超过百万,就在2015年1月8日“四川学生齐打詠春拳有效人数为10021人,挑战成功。”吉尼斯世界纪录大中华区认证官John Garland称,成都万人齐打詠春拳超过了之前广东佛山3000余人创下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笔者非常有幸的从2014年元月至今,跟随南海夏北宝华村的黄树华师傅深入学习詠春功夫,进而对岭南身体民俗文化的追寻与研究。在习练的过程中,深感岭南身体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对肢体的把控有了全新的认识,身体里似乎被唤醒了久违的民族记忆。更有意思的就是中国身体文化的气韵与古典舞的身韵身法自发地融会贯通,虚实相生而气韵生动,达到了文化与审美的高度统一。
接下来笔者将讲述学习这一脉詠春功夫的一些文化感悟和被唤醒的民族“身体记忆”。笔者师父黄树华,南海夏北宝华村人,2013年荣获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詠春传承人称号,师承叶问大弟子郭富。师公郭富,生卒年:1919- 2011年,南海人,享年92岁。叶问宗师逝世前曾留口信说:要学正宗詠春拳,请到南海找郭富。
在习练詠春功夫时笔者常常问师傅詠春拳起手式那一下一上的来源,师傅总说这是老一辈传下来的身份确认方式。清朝初期,在福建、广东等地以反清复明、顺天行道为口号的秘密组织天地会(洪门),因清廷的镇压致使洪门兄弟四散逃命。严詠春(又名三娘)之父严二,曾精习拳法,是洪门泉州分舵的红棍,由于遭到官府的通缉,严二携女詠春从泉州永春县北逃至汀州连城县(全国武术之乡,连城拳发源地)。在连城县郊暂居以卖豆腐为生,偶遇逃难隐居的五枚师太(少林五祖的传说,也是天地会的大长老),严詠春学习到了天地会最隐秘的武艺,这种专门克制强大对手用于清理门户的功夫。严詠春后与其江西盐商梁博仇(梁博俦)成亲,并把这一套拳术传授给他。其后,梁博仇传给梁兰桂时,梁兰桂问起怎么称呼这套拳术呢?梁博仇不知晓,只能答这是詠春的拳术。之后梁兰桂传给黄华宝时,便说现在我教给你的是詠春的拳。如此流传,便对这种拳术称为詠春拳了。黄华宝及妻梁二娣传佛山武术集大成者梁赞,之后詠春拳正式登上公开传播的阶段。另一支脉则隐在红船,继续反清复明的使命。梁赞徒弟陈华顺(广东十虎之一)与梁赞长子梁壁传艺叶问,至此詠春功夫世界知名发扬光大。那一下一上的詠春拳起手式,便是岭南清代反抗外族入侵血泪历史的“身体记忆”,“反清复明”的身体民俗铁证。这一下一上的运动方式,同时也是詠春拳的基础发力手型,下拦手和上摊掌,引导出后面的整套拳法。 詠春拳相对其他的传统拳种是比较年轻的或者说是比较现代的,她是总结了当时无数拳法技艺之后发展起来的以弱胜强的近身武技。詠春拳包括三套拳法:小稔头、沉桥、标指,一套木人桩法,一套八斩刀法和一套六点半棍法。詠春拳她是具有岭南地理特色的养身、健身拳种,非常适合现代南方气候养生习练的运功,能够系统地根据人的本能及生理习惯,提炼成一整套生筋强骨补血的锻炼方法。岭南人的日常起居生活最讲究的是清热、祛湿,在詠春拳特有的二字钳阳马习练过程里,笔者身体每一寸肌肤会不断地有规律冒汗,特别是湿热的三伏天明显感觉湿气暑热被气血逼出体内,身体一片清凉,更把现代人的空调病治好了。
入门第一套拳法小稔头,也称小念头,“稔”是庄稼成熟、熟悉、熟知的意思,在广东话里也有思考“啉嘢”的意思和“粘”的意思。这个练习的指向就是思想的圆熟,正念正身,唤起了习练者岭南农耕文化的传承记忆,就像南方水稻禾苗一样充满生机。小念头这套拳法与众不同,是站着不动练习的,用的是高桩窄马,犹如南方的竹子深根于地,但上面的竹身可以随意摆动又自然回位,以不变应万变。说起竹竿和长槁,岭南水乡行船必备,这也就是把枪法溶于棍法中的詠春六点半棍。六点半棍是詠春拳独特的一种器械,棍身长两米七左右,是名副其实的长棍。在习练途中笔者的思绪回到了隐藏在红船里的反清志士身上,手撑船槁,心怀大义,浪迹天涯。
作为詠春功夫的唯一短兵器——八斩刀,其承载的民族“身体记忆”更令笔者动容。在八斩刀的学习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不合常理的奇怪刀法,另外也疑惑刀身护手上的铁钩是作何用处。经过师傅的叙述和资料的寻访,大致还原了此刀法的历史原貌。八斩刀比蝴蝶双刀较短,刀面较窄,刀锋尖;利直刺,刀刃利及刀身后半较厚,便于枕栏,是林则徐在广东操练水勇时所用的双刀。而护手上的铁钩则是在近身肉搏战时,专门对付当时鸦片战争英国军队装上刺刀的长火枪。詠春八斩刀是近代中华民族反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它见证了岭南人民不畏强暴、灵活应变的爱国精神。
这份民族的“身体记忆”通过咏春功夫的传承深深地刻写在岭南人民的身体上,灌注在我们的血液中。岭南身体民俗唤起了笔者对这片热土的追思,对岭南精神的无限向往,这些都是活在身体里的创作元素,可以为我们岭南的艺术工作者寻得真实的感情动力和支撑,为岭南舞剧创作找到形象律动和精神内核。
三、舞蹈训练与古典构建
通过对岭南民俗“身体记忆”的传承,笔者发现詠春功夫的训练系统非常值得我们舞蹈基础训练去借鉴与开发。对舞蹈演员的重心转换、力量传递、肌肉运动、气息调配等有指导性的训练意义,乃至对其心理素质、意境把握、古典审美等等也有可效的提高。
首先谈谈舞者最关心的肌肉线条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认为武术的训练会把肌肉练得无比粗壮,舞蹈学员都望而却步或浅尝即止。但詠春功夫却正好相反,她有修身的作用,其重要原因就是她的马步与众不同,不是四平大马等矮步桩,而是钳阳马,是高步桩。钳阳马的训练是放松的、科学的,让身体自然协调地找到骨架结构和地心引力的反作用力。她针对锻炼的是人体的筋和骨膜。笔者在20个月的锻炼后,腿部的筋络和肌肉线条可见,下盘支配焕然一新,感觉勾绷脚更加清晰有力,胯根的三条主筋旋转幅度和韧性增加(有舞蹈训练基础的读者应该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这是迈向优秀演员行列的必备条件之一)。另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好处,就是可以修正舞者由于不正确的芭蕾训练所致的膝盖内拐和八字脚,减低受伤机率。
接着是重心转换和力量传递,通过詠春功夫的各种马步训练和特有的双人黐手训练,会对借力有全新的认识。首先是借地力,通过詠春转马,利用重力和摩擦力产生重心的转换,使运动者重心在移动中稳固而清晰,随时可以单脚站立。这就是传统身体文化里经常提到的“分阴阳”,下实上虚是所有舞蹈的共性,包括西方芭蕾和现代舞演员,能做到下实上虚者都是优秀演员。在舞蹈训练中,双人舞训练一直是个较难较复杂的课题,舞者们除了把位托举的训练,更多的是对各种力量来往的运用和创造。詠春功夫里的特殊训练系统“黐手”能较好地让练习者体会力量的往来与转化,从而掌握在转换重心的同时借到对方的力量,形成双人合力,促进舞蹈动作的开发。
练习詠春功夫会使得气息变得悠长,让意志在无氧运动时更加迅速地调配身体,做出自然协调的运动反应。气韵是中国古典舞训练的重点,也是祖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气韵生动,虚实相生,以意领气,以气领形,这些都是中国古典舞的审美法则和训练追求。舞者通过詠春功夫的系统训练后将对闪转腾挪、冷闪热炸、行云流水等高难身法动律得到有效锻炼。其心境也犹可达到“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的传神境界。
通过“身体记忆”的传承和锻炼,笔者感觉岭南传统文化熔铸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正念而正身,第一次感觉自己的身体与意志和这片养育我的土地连接在一起,舞蹈的律动开始重新进行了自发的古典构建。可能这就是凯瑟琳·扬在《身体民俗》开篇中说的:“文化刻写在身体上。”这是民族的信仰,是身体的信仰。作为中国的舞者,能够从传统身体民俗中获取真正的文化养分,是我们的幸运。
结 语
在詠春功夫的传承中隐含了岭南身体民俗的文化精髓,更印证了岭南地区民众积极进取、灵活应变的精神特质。其科学训练的系统使我们得到了身体历史的积淀,在其特殊运动的背后我们获取了艺术创作的养分。“身体记忆”的民族自豪感将烙印在非遗传承者的身体里,代代相传,永不停歇,岭南身体民俗文化、岭南舞蹈也将迎来崭新的篇章。在此,笔者呼吁中国的舞者们,请大家一起接受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馈赠,去努力,去保护,去传承,属于民族的“身体记忆”。
参考文献:
[1](美国) 凯瑟琳.扬(Katharine Young)《身体民俗》序言 .济南:山东大学,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25;
[2] 张青仁.身体性:民俗的基本特性.民俗研究,济南:山东大学, 2009(02)P17;
[3] 彭牧.民俗与身体——美国民俗学的身体研究.济南:民俗研究,2010(03):P6 ;
[4] 佛山詠春拳协会郭氏詠春拳文献,2014年6月;
[5] 笔者采访非遗传承人黄树华师傅,根据口述记录整理,2015年7月。
作者介绍:何滔(1978—),男,本科,三级编导,舞蹈教学与创作,曾编创多部大型舞剧获得国家金奖,主要作品:大型舞剧《南京1937》《水月洛神》《一起跳舞吧》《朱鹮》,现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任舞蹈系综合教研室主任。
[关键词] 身体民俗 身体记 詠春功夫 舞蹈训练 古典构建
一、岭南身体民俗
身体是民俗学规训的首要对象,更是民俗传承的主要途径,身体性可以而且应该成为民俗的基本特性。1989年美国民俗学年会上,民俗学家凯瑟琳·扬创造性地提出“身体民俗”一词,其目的不仅在于使“身体成为民俗学的一个研究领域”,着力于探讨有关身体的民俗或知识,更重要的是探讨身体如何参与构建社会意义。到今天,美国民俗学的身体研究已超越了对身体习俗的一般性探究,而是将身体看成民俗学研究基本的理论视角。另一方面,受其影响,国内学者近来也开始深入探讨民俗的身体性问题。
笔者是地道的广州人,作为一名舞者、教员和编导,在多年参与岭南民俗采风的过程中深切地体会到民俗的传承是植根于大众的“身体记忆”。这些“身体记忆”往往有着浓重的地域色彩,有着深厚的文化基因传承。身体民俗是在身体上发生的、习得、记忆、使用和改变的语言与行为,包括了口头文学(传说)、歌、舞、技术(体育、武术)、技艺(服装、工艺)等等。凯瑟琳·扬在《身体民俗》一书的序言中开宗明义:“文化刻写在身体上。我们关于身体的信仰,对于身体的感知,以及赋予它的特性,无论是本意还是象征的,都是被文化所构建的。身体总在被发明出来。我们维持体态、举手投足和穿衣戴帽的方式都体现出我们是某一文化的成员。表面的刻写划破身体、拉长身体甚或刺入身体的象征财产。”。
岭南身体民俗最具代表性的是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三大块。岭南地区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保留了很多岭南古老的传统,彰显了岭南地区的独特魅力。例如,广府身体民俗文化中的舞龙舞狮、赛龙舟、武术;潮汕身体民俗文化中的英歌舞;客家身体民俗文化的舞火龙、舞狮、舞龙灯等项目。岭南多元化文化土壤,为滋养岭南身体民俗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岭南身体民俗文化项目世代相传、源远流长。岭南地区端午节赛龙舟时,民众在节前家家出钱出力,自发地聚集起来共同参与赛龙舟活动。岭南醒狮集合了武术、舞蹈、音乐等多种民俗艺术,至今保持着“点睛、采青”等具有民俗文化特质的表现形式。每逢节庆典礼,常有醒狮前来助兴。这些来自岭南民间的身体民俗被人们共同传承,在群众生活中被反复遵照,民间信仰、传袭律例、习惯势力形成的约束力保证了其传统性。岭南身体民俗文化具有自成体系的历史渊源和特定内涵,多种传统体育、武术项目颇为流行。南狮表演生动、活泼,富有故事情节,极具观赏性。舞龙表现了岭南人勇于开拓、团结合作的精神。赛龙舟体现了岭南民间对龙图腾的崇拜,成为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祭祀活动。身体民俗舞蹈有傩舞、鱼灯舞、长鼓舞、跳花棚、麒麟舞、滚地金龙、英歌、蜈蚣舞、香火龙等。种类繁多的传统体育项目体现出岭南身体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在岭南民俗代代相传之下,人们通过身体技艺的习练,把文化刻写到下一代,完成了民俗的活性传递。
在历史长河中,岭南身体民俗文化形成了以古代南越族身体民俗文化为基础,融汇中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独特内核,使它自然而然地具备了强大包容性,对新事物敏感,接受能力强,但是由于文化根基薄弱,对来自四方的多种文化元素缺乏整合能力,又造成岭南身体民俗千姿百态的多元品格。单是岭南武术, 就有“洪、刘、蔡李、莫”,蔡李佛拳、詠春拳、龙形拳、白眉拳、及流行于梅州地区的客家拳、昆仑拳等多类拳种和门派,充分体现了岭南身体民俗文化的博大包容性。
岭南身体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应基于传统创造新文化,深挖项目本身的重要文化内涵及其时代价值,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的保护与支持,积极主动地寻找合理的自身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岭南身体民俗文化的切入点,根据现状笔者认为就在唤醒民族“身体记忆”的各类非遗传承技艺当中,被唤醒的“身体记忆”将成为新时代凝聚民族精神的内在动力。
二、身体记忆和詠春功夫
“身体记忆”强调的就是文献记载并不是历史记忆的唯一方式,以身体为载体的民俗传承才是人们更为普遍掌握的历史记忆方式。
近年来通过影视等传播推广,人们对詠春功夫作为岭南身体民俗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从70年代李小龙的截拳道和好莱坞功夫电影到当代电影《叶问》系列、《一代宗师》等,人们逐步了解到了与北方三大内家拳太极、形意、八卦齐名的岭南詠春拳。詠春拳更以其人体的科学性被许多西方特种部队列入了高级搏击训练教材。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练习詠春的人超过百万,就在2015年1月8日“四川学生齐打詠春拳有效人数为10021人,挑战成功。”吉尼斯世界纪录大中华区认证官John Garland称,成都万人齐打詠春拳超过了之前广东佛山3000余人创下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笔者非常有幸的从2014年元月至今,跟随南海夏北宝华村的黄树华师傅深入学习詠春功夫,进而对岭南身体民俗文化的追寻与研究。在习练的过程中,深感岭南身体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对肢体的把控有了全新的认识,身体里似乎被唤醒了久违的民族记忆。更有意思的就是中国身体文化的气韵与古典舞的身韵身法自发地融会贯通,虚实相生而气韵生动,达到了文化与审美的高度统一。
接下来笔者将讲述学习这一脉詠春功夫的一些文化感悟和被唤醒的民族“身体记忆”。笔者师父黄树华,南海夏北宝华村人,2013年荣获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詠春传承人称号,师承叶问大弟子郭富。师公郭富,生卒年:1919- 2011年,南海人,享年92岁。叶问宗师逝世前曾留口信说:要学正宗詠春拳,请到南海找郭富。
在习练詠春功夫时笔者常常问师傅詠春拳起手式那一下一上的来源,师傅总说这是老一辈传下来的身份确认方式。清朝初期,在福建、广东等地以反清复明、顺天行道为口号的秘密组织天地会(洪门),因清廷的镇压致使洪门兄弟四散逃命。严詠春(又名三娘)之父严二,曾精习拳法,是洪门泉州分舵的红棍,由于遭到官府的通缉,严二携女詠春从泉州永春县北逃至汀州连城县(全国武术之乡,连城拳发源地)。在连城县郊暂居以卖豆腐为生,偶遇逃难隐居的五枚师太(少林五祖的传说,也是天地会的大长老),严詠春学习到了天地会最隐秘的武艺,这种专门克制强大对手用于清理门户的功夫。严詠春后与其江西盐商梁博仇(梁博俦)成亲,并把这一套拳术传授给他。其后,梁博仇传给梁兰桂时,梁兰桂问起怎么称呼这套拳术呢?梁博仇不知晓,只能答这是詠春的拳术。之后梁兰桂传给黄华宝时,便说现在我教给你的是詠春的拳。如此流传,便对这种拳术称为詠春拳了。黄华宝及妻梁二娣传佛山武术集大成者梁赞,之后詠春拳正式登上公开传播的阶段。另一支脉则隐在红船,继续反清复明的使命。梁赞徒弟陈华顺(广东十虎之一)与梁赞长子梁壁传艺叶问,至此詠春功夫世界知名发扬光大。那一下一上的詠春拳起手式,便是岭南清代反抗外族入侵血泪历史的“身体记忆”,“反清复明”的身体民俗铁证。这一下一上的运动方式,同时也是詠春拳的基础发力手型,下拦手和上摊掌,引导出后面的整套拳法。 詠春拳相对其他的传统拳种是比较年轻的或者说是比较现代的,她是总结了当时无数拳法技艺之后发展起来的以弱胜强的近身武技。詠春拳包括三套拳法:小稔头、沉桥、标指,一套木人桩法,一套八斩刀法和一套六点半棍法。詠春拳她是具有岭南地理特色的养身、健身拳种,非常适合现代南方气候养生习练的运功,能够系统地根据人的本能及生理习惯,提炼成一整套生筋强骨补血的锻炼方法。岭南人的日常起居生活最讲究的是清热、祛湿,在詠春拳特有的二字钳阳马习练过程里,笔者身体每一寸肌肤会不断地有规律冒汗,特别是湿热的三伏天明显感觉湿气暑热被气血逼出体内,身体一片清凉,更把现代人的空调病治好了。
入门第一套拳法小稔头,也称小念头,“稔”是庄稼成熟、熟悉、熟知的意思,在广东话里也有思考“啉嘢”的意思和“粘”的意思。这个练习的指向就是思想的圆熟,正念正身,唤起了习练者岭南农耕文化的传承记忆,就像南方水稻禾苗一样充满生机。小念头这套拳法与众不同,是站着不动练习的,用的是高桩窄马,犹如南方的竹子深根于地,但上面的竹身可以随意摆动又自然回位,以不变应万变。说起竹竿和长槁,岭南水乡行船必备,这也就是把枪法溶于棍法中的詠春六点半棍。六点半棍是詠春拳独特的一种器械,棍身长两米七左右,是名副其实的长棍。在习练途中笔者的思绪回到了隐藏在红船里的反清志士身上,手撑船槁,心怀大义,浪迹天涯。
作为詠春功夫的唯一短兵器——八斩刀,其承载的民族“身体记忆”更令笔者动容。在八斩刀的学习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不合常理的奇怪刀法,另外也疑惑刀身护手上的铁钩是作何用处。经过师傅的叙述和资料的寻访,大致还原了此刀法的历史原貌。八斩刀比蝴蝶双刀较短,刀面较窄,刀锋尖;利直刺,刀刃利及刀身后半较厚,便于枕栏,是林则徐在广东操练水勇时所用的双刀。而护手上的铁钩则是在近身肉搏战时,专门对付当时鸦片战争英国军队装上刺刀的长火枪。詠春八斩刀是近代中华民族反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它见证了岭南人民不畏强暴、灵活应变的爱国精神。
这份民族的“身体记忆”通过咏春功夫的传承深深地刻写在岭南人民的身体上,灌注在我们的血液中。岭南身体民俗唤起了笔者对这片热土的追思,对岭南精神的无限向往,这些都是活在身体里的创作元素,可以为我们岭南的艺术工作者寻得真实的感情动力和支撑,为岭南舞剧创作找到形象律动和精神内核。
三、舞蹈训练与古典构建
通过对岭南民俗“身体记忆”的传承,笔者发现詠春功夫的训练系统非常值得我们舞蹈基础训练去借鉴与开发。对舞蹈演员的重心转换、力量传递、肌肉运动、气息调配等有指导性的训练意义,乃至对其心理素质、意境把握、古典审美等等也有可效的提高。
首先谈谈舞者最关心的肌肉线条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认为武术的训练会把肌肉练得无比粗壮,舞蹈学员都望而却步或浅尝即止。但詠春功夫却正好相反,她有修身的作用,其重要原因就是她的马步与众不同,不是四平大马等矮步桩,而是钳阳马,是高步桩。钳阳马的训练是放松的、科学的,让身体自然协调地找到骨架结构和地心引力的反作用力。她针对锻炼的是人体的筋和骨膜。笔者在20个月的锻炼后,腿部的筋络和肌肉线条可见,下盘支配焕然一新,感觉勾绷脚更加清晰有力,胯根的三条主筋旋转幅度和韧性增加(有舞蹈训练基础的读者应该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这是迈向优秀演员行列的必备条件之一)。另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好处,就是可以修正舞者由于不正确的芭蕾训练所致的膝盖内拐和八字脚,减低受伤机率。
接着是重心转换和力量传递,通过詠春功夫的各种马步训练和特有的双人黐手训练,会对借力有全新的认识。首先是借地力,通过詠春转马,利用重力和摩擦力产生重心的转换,使运动者重心在移动中稳固而清晰,随时可以单脚站立。这就是传统身体文化里经常提到的“分阴阳”,下实上虚是所有舞蹈的共性,包括西方芭蕾和现代舞演员,能做到下实上虚者都是优秀演员。在舞蹈训练中,双人舞训练一直是个较难较复杂的课题,舞者们除了把位托举的训练,更多的是对各种力量来往的运用和创造。詠春功夫里的特殊训练系统“黐手”能较好地让练习者体会力量的往来与转化,从而掌握在转换重心的同时借到对方的力量,形成双人合力,促进舞蹈动作的开发。
练习詠春功夫会使得气息变得悠长,让意志在无氧运动时更加迅速地调配身体,做出自然协调的运动反应。气韵是中国古典舞训练的重点,也是祖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气韵生动,虚实相生,以意领气,以气领形,这些都是中国古典舞的审美法则和训练追求。舞者通过詠春功夫的系统训练后将对闪转腾挪、冷闪热炸、行云流水等高难身法动律得到有效锻炼。其心境也犹可达到“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的传神境界。
通过“身体记忆”的传承和锻炼,笔者感觉岭南传统文化熔铸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正念而正身,第一次感觉自己的身体与意志和这片养育我的土地连接在一起,舞蹈的律动开始重新进行了自发的古典构建。可能这就是凯瑟琳·扬在《身体民俗》开篇中说的:“文化刻写在身体上。”这是民族的信仰,是身体的信仰。作为中国的舞者,能够从传统身体民俗中获取真正的文化养分,是我们的幸运。
结 语
在詠春功夫的传承中隐含了岭南身体民俗的文化精髓,更印证了岭南地区民众积极进取、灵活应变的精神特质。其科学训练的系统使我们得到了身体历史的积淀,在其特殊运动的背后我们获取了艺术创作的养分。“身体记忆”的民族自豪感将烙印在非遗传承者的身体里,代代相传,永不停歇,岭南身体民俗文化、岭南舞蹈也将迎来崭新的篇章。在此,笔者呼吁中国的舞者们,请大家一起接受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馈赠,去努力,去保护,去传承,属于民族的“身体记忆”。
参考文献:
[1](美国) 凯瑟琳.扬(Katharine Young)《身体民俗》序言 .济南:山东大学,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25;
[2] 张青仁.身体性:民俗的基本特性.民俗研究,济南:山东大学, 2009(02)P17;
[3] 彭牧.民俗与身体——美国民俗学的身体研究.济南:民俗研究,2010(03):P6 ;
[4] 佛山詠春拳协会郭氏詠春拳文献,2014年6月;
[5] 笔者采访非遗传承人黄树华师傅,根据口述记录整理,2015年7月。
作者介绍:何滔(1978—),男,本科,三级编导,舞蹈教学与创作,曾编创多部大型舞剧获得国家金奖,主要作品:大型舞剧《南京1937》《水月洛神》《一起跳舞吧》《朱鹮》,现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任舞蹈系综合教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