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城镇化建设与岭南民俗舞蹈两个概念简介为切入点展开论述,接着丰富农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推进体育运动提高健康水平以及加速新农村文化建设三个角度简单阐述岭南民俗舞蹈在城镇化建设中的社会价值,然后从强化基础建设夯实民俗舞蹈发展基石、组织基层活动充实民俗舞蹈发展主体、培养专业人才提升民俗舞蹈发展水平、立足兼收并蓄拓展民俗舞蹈发展动力以及加强交流沟通拓宽民俗舞蹈发展渠道五个角度详细阐释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岭南民俗舞蹈的科学发展之路,最后从注意本色发展、注意与时俱进以及注意多元发展三个角度简单论证岭南民俗舞蹈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城镇化 岭南民俗舞蹈 科学发展
随着岭南地区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化,农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可喜变化,不断提升的物质生活水平让农民群众切身体验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好处以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物质生活的富足使农民群众拥有较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文化消费,而且农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逐渐提高,而长时间从事田地耕种的农民群众只对本地的以民俗舞蹈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活动较为熟悉,因此,民俗舞蹈就成为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引导农民进行文化消费的主要媒介。
一、城镇化建设与岭南民俗舞蹈
城镇化是一项伟大的现代农村建设工程,不但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也包括文化建设工程,都直接与农民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一)城镇化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迅猛发展,城市发生了极大的提升,从而导致城乡发展速度的不协调,城乡差距逐渐增大。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共同体验社会主义优越性,党和政府决定进行城镇化建设工程,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面貌的改进和农民生活的改善,不但让农民群众吃好住好,还要让农民群众休闲娱乐好,更要引导农民群众适应城镇化农村生活的要求,与现代化农业生产相适应,将农民群众改造成为具有先进意识的新农民。
(二)岭南民俗舞蹈
民俗舞蹈是岭南地区农民群众进行传统文化消费的主流形式,是农民群众在耕作之余或节日庆祝活动的重要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具有强烈图腾意识的禾楼舞、原始祭祀神秘异常的湛江傩舞、载歌载舞热闹非凡的舞火狗、气势恢宏形态万千的舞龙表演、千变万化活灵活现的滚地金龙舞、极具正能量期盼吉祥安康的英歌舞以及以险著称空前绝后的舞鹰雄等。民俗舞蹈是岭南地区农民群众祖祖辈辈的文化结晶和艺术创造。
二、岭南民俗舞蹈在城镇化建设中的社会价值
民俗舞蹈是农民群众休闲娱乐、情感交流、期盼幸福生活的传统文化活动形式,是农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农民群众在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过程中,身强力壮、运动机能较强的农民群众自然就会选择在载歌载舞中进行休闲娱乐,在歌舞升平、翩翩起舞中农民群众以文化消费的形式放松身心、愉悦自我、享受生活。因此,民俗舞蹈是农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核心内容,也是艺术体验和艺术创作的再进行。
(二)推进体育运动提高健康水平
在民俗舞蹈的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需要耗费一定的体力和智力才能够淋漓尽致地完美体现民俗舞蹈精气神,需要创造出一定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表演者和着音乐的节奏将民俗舞蹈动作和艺术造型一一展现,经常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因而民俗舞蹈能够有效促进表演者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的提升。
(三)加速新农村文化建设
新农村文化建设主要改变农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以一种科学、健康、先进的文化消费方式代替农民群众传统落后的生活习惯。集娱乐、健身、交流于一身的民俗舞蹈自然就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农民群众能够在“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飘飘欲仙享受着高雅文化艺术的滋养。
三、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岭南民俗舞蹈的科学发展之路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民俗舞蹈越来越成为丰富人们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人们文化生活品味、提升城市形象的一种途径。”
(一)强化基础建设,夯实民俗舞蹈发展基石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基础建设,使农民群众拥有享受民俗舞蹈艺术的基石。基础建设是农民群众进行民俗舞蹈活动的平台,没有足够的基础建设,民俗舞蹈活动都会成为“无皮之毛、无源之水”,都不会有实际意义。另外,民俗舞蹈主要以集体舞蹈为主,参与表演民俗舞蹈的人员越多,对场地的要求就越大,而且,参与人员越多,舞蹈现场的氛围越热闹,民俗舞蹈的感染力越强。因此,民俗舞蹈的科学发展必须拥有足够的基础建设工程作为平台支持,才能够使自身的大发展成为可能。
首先,要修建足够大的休闲广场作作为农民群众进行民俗舞蹈的活动场地,让农民群众能够以集体舞蹈的形式进行大娱乐活动。休闲广场是进行民俗舞蹈活动的第一要素。其次,要为农民群众进行民俗舞蹈活动提供完善的辅助设施,如伴奏音乐设施、大型音箱、休息长椅、车辆存放地点以及垃圾桶等设施,让休闲广场成为一体化、完善化、科学化的健身娱乐设施,给予农民群众全方位的服务。最后,要为农民群众建立一套民俗舞蹈日常活动规则和制度,为民俗舞蹈活动的常规化、科学化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民俗舞蹈高质量地开展,为农民群众提供丰富的传统文化节目。
(二)组织基层活动,充实民俗舞蹈发展主体
基层活动是岭南民俗舞蹈得以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各种各样的民俗舞蹈活动给予农民群众较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接触、感悟和表现民俗舞蹈,从而为民俗舞蹈提供了长足的发展动力。任何一种文化形式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推动力就是该种文化形式能够得到不间断的组织、执行和普及,一旦被长时间搁置在一旁,就会渐渐淡出农民群众的视线,从而在漠视和无视中慢慢走向消亡。因此,要组织多种多样的民俗舞蹈活动,让农民群众与民俗舞蹈朝夕相伴,以确保民俗舞蹈的人气指数,保持民俗舞蹈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力,避免民俗舞蹈走向衰亡。 首先,要安排精通民俗舞蹈的人以教练的身份教农民群众学习民俗舞蹈,积极扩大岭南民俗舞蹈的群众基础,让更多的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民俗舞蹈活动中来。懂民俗舞蹈的农民群众越多,民俗舞蹈才会拥有更多的参与者和传播者,才会拥有永葆青春的发展力。其次,要多组织民俗舞蹈比赛活动,用比赛的动力引导更多的农民群众认真钻研民俗舞蹈,积极提高农民群众的民俗舞蹈技能,从而为农民群众民俗舞蹈水平的提高开发出交流沟通、互助合作的成长平台,能够有效促进民俗舞蹈活动的高质量开展。最后,要安排具有发展潜力的民俗舞蹈人才走出去,到其他地区积极学习民俗舞蹈新剧目、新技能,为本地民俗舞蹈水平的提高寻找新的发展动力。古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告诉我们: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其他地区的民俗舞蹈活动一定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优秀之处,只有博观约取,才能实现自身民俗舞蹈水平的大发展。
(三)培养专业人才,提升民俗舞蹈发展水平
人,是艺术发展的主人,因此,人才优势和智力资源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因此,要为民俗舞蹈活动的科学发展培养尽可能多的专业人才,打造一批“出则能战、战则能胜”的舞蹈专业队伍,给予民俗舞蹈活动高水平运行提供足够的智力保障。人才是民俗舞蹈活动中最积极、最有战斗力和创造力的活跃因素,是民俗舞蹈高速度、高质量传承和发展的推动力,是实现民俗舞蹈时代化发展的必要保障。因此,要积极培养专业的民俗舞蹈人才,最大限度地吸收现代社会的积极元素和时代特色,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民俗舞蹈剧目,主动强化民俗舞蹈的发展动力,提升民俗舞蹈发展水平。
首先,对本地区高水平的民俗舞蹈爱好者进行登记造册,摸清民俗舞蹈专业人才的底数,并摸清人才队伍中年轻人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的年轻人更是民俗舞蹈得以科学发展的“宝贝”,为以后专业人才的培养工程做好充足的准备。其次,摸清舞蹈爱好者底数后还要积极为民俗舞蹈人才创造培养机会,让民俗舞蹈人才拥有足够多的发展机会,能够通过外出培训或专业学习不断实现自身民俗舞蹈水平的成长和提高。岭南地区爱好民俗舞蹈较多,具有较高的发展积极性,是岭南民俗舞蹈专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最后,积极吸收戏剧舞蹈专业院校的毕业生到县文化局、乡文化所工作,为民俗舞蹈的大发展注入崭新的“外来血液”,真正实现“外来和尚会念经”的效果,为民俗舞蹈创设全方位的动力支持,实现民俗舞蹈的科学发展。
(四)立足兼收并蓄,拓展民俗舞蹈发展动力
民俗舞蹈是岭南地区传统文化宝库中一朵艺术奇葩,在诸多文化艺术精品中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得农民群众的喜爱和参与。然而,民俗舞蹈与岭南地区的其他艺术形式息息相关,拥有难以割舍的潜在联系和内在“血肉亲情”。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农民群众的想象力,农民群众的知识素养、思想觉悟、艺术想象力是各种艺术形式的成长沃土。例如,美术是借助于农民群众的直观能力和想象力而形成的艺术形式,音乐是借助农民群众的听觉和想象力而形成的艺术形式,舞蹈则是借助视觉和想象力而形成的艺术形式。因此,想象力是联系各种艺术形式的桥梁,还是各种艺术形式互帮互助、相得益彰的智力通道。
以民俗音乐与民俗舞蹈为例,音乐与舞蹈本身就是相得益彰、难舍难分的并蒂莲,音乐是无形而有声的抽象艺术形式,而舞蹈是有形而无声的直观艺术形式,二者的艺术结合真正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一”的效果,二者一旦分离就会两败俱伤,都会变得苍白无力。民俗音乐让直观的民俗舞蹈更加抽象而具有较强的外延性美感,民俗舞蹈让抽象的民俗音乐更加具体而具有较强的形象性美感,二者结合使音乐与舞蹈的形、神、意浑然一体,创造出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因此,民俗舞蹈要积极吸取岭南地区其他艺术形式的积极营养实现自身的发展。
(五)加强交流沟通,拓宽民俗舞蹈发展渠道
民俗舞蹈只有不断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民俗舞蹈活动团体的艺术交流和技能沟通,才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舞蹈技能和演练水平。要积极学习岭南地区以外民俗舞蹈的优秀剧目,在兼收并蓄中为自身发展开发出广泛的动力支持,直接加速民俗舞蹈的科学发展。古人说过:“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就是提醒民俗舞蹈要加强交流沟通,在信息的传递中不断发展自己。因此,在发展民俗舞蹈活动的过程中要加强交流沟通,努力拓展民俗舞蹈的发展渠道,直接助力民俗舞蹈的科学发展。
“民间舞是一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的艺术门类,同时,民间舞具有他自身的特点和特征,承载着中国民族文化。”岭南民俗舞蹈是民间舞蹈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具有岭南特色的舞蹈艺术形式,因此,岭南民俗舞蹈应该积极走出去到其他地区主动学习民俗舞蹈的新思想、新技能、新策略和新手段,为岭南民俗舞蹈的科学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支持。在交流沟通过程中,民俗舞蹈爱好者在一起畅所欲言、互帮互助,主动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表演经验,在“众人拾柴火焰高”中积极发展自己。因此,岭南民俗舞蹈要在开放、交流中沟通发展。
四、岭南民俗舞蹈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城镇化建设是农村走向现代化、先进化的必由之路,而岭南民俗舞蹈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在其发展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注意本色发展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很多“外来艺术形式”渗透到岭南地区,并给予岭南民俗舞蹈一定的艺术营养,促进岭南民俗舞蹈的发展。但是,岭南民俗舞蹈在自身的创新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自己的艺术特色,不能迷失自我形象,要在兼收并蓄中本色发展,防止出现“鸠占鹊巢现象”的发生,实现民俗舞蹈健康发展。
(二)注意与时俱进
岭南民俗舞蹈不但要注意本色发展,握紧手中的艺术大旗,还要积极学习,主动吸收各种先进的时代元素,主动促进岭南民俗舞蹈的时代化发展,用艺术手段记录新时代、新社会、新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提高岭南民俗舞蹈的历史印记,强化岭南民俗舞蹈的时代气息,真正实现岭南民俗舞蹈与时俱进科学发展。
(三)注意多元发展
岭南民俗舞蹈不但要注意本色发展,还要注意与时俱进,更要注意多元发展,积极吸收其他艺术形式或舞蹈形式的先进理念和表现手法,不断增强岭南民俗舞蹈的艺术表现途径,不断探索新的舞蹈表现方法,使岭南民俗舞蹈更具艺术魅力,从而实现岭南民俗舞蹈的多元发展和科学发展。
结 语
“群众舞蹈是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它能直接表现人的情感活力。它真实可靠地反映时代发展进程,揭示社会发展特别是文化艺术演进的轨迹,从而昭示未来公共文化艺术发展的趋势。”因此,探究岭南民俗舞蹈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科学发展之路,能够直接为新农村文化建设贡献力量,有效改善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社区文化活动的高质量开展,为农民群众构建出文明、和谐、幸福的新社区、新生活。
参考文献:
[1]马文华.社会转型期客家民俗舞蹈的发展趋势.神州民俗,2014(10);
[2]王钦.民俗舞蹈与社区舞蹈文化嫁接刍议.龙岩学院学报,2014 (3);
[3]杨军.中国少数民族民俗舞蹈与现代社会.民族艺术研究,2000(6)。
个人简介:文科(1987—),男,本科,中国古典舞专业,原创节目《醒狮》荣获第四届岭南舞蹈大赛群舞组创作银奖、作品银奖、表演银奖,现任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舞蹈教师。
[关键词]城镇化 岭南民俗舞蹈 科学发展
随着岭南地区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化,农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可喜变化,不断提升的物质生活水平让农民群众切身体验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好处以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物质生活的富足使农民群众拥有较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文化消费,而且农民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逐渐提高,而长时间从事田地耕种的农民群众只对本地的以民俗舞蹈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活动较为熟悉,因此,民俗舞蹈就成为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引导农民进行文化消费的主要媒介。
一、城镇化建设与岭南民俗舞蹈
城镇化是一项伟大的现代农村建设工程,不但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也包括文化建设工程,都直接与农民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一)城镇化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迅猛发展,城市发生了极大的提升,从而导致城乡发展速度的不协调,城乡差距逐渐增大。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共同体验社会主义优越性,党和政府决定进行城镇化建设工程,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面貌的改进和农民生活的改善,不但让农民群众吃好住好,还要让农民群众休闲娱乐好,更要引导农民群众适应城镇化农村生活的要求,与现代化农业生产相适应,将农民群众改造成为具有先进意识的新农民。
(二)岭南民俗舞蹈
民俗舞蹈是岭南地区农民群众进行传统文化消费的主流形式,是农民群众在耕作之余或节日庆祝活动的重要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具有强烈图腾意识的禾楼舞、原始祭祀神秘异常的湛江傩舞、载歌载舞热闹非凡的舞火狗、气势恢宏形态万千的舞龙表演、千变万化活灵活现的滚地金龙舞、极具正能量期盼吉祥安康的英歌舞以及以险著称空前绝后的舞鹰雄等。民俗舞蹈是岭南地区农民群众祖祖辈辈的文化结晶和艺术创造。
二、岭南民俗舞蹈在城镇化建设中的社会价值
民俗舞蹈是农民群众休闲娱乐、情感交流、期盼幸福生活的传统文化活动形式,是农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丰富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农民群众在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过程中,身强力壮、运动机能较强的农民群众自然就会选择在载歌载舞中进行休闲娱乐,在歌舞升平、翩翩起舞中农民群众以文化消费的形式放松身心、愉悦自我、享受生活。因此,民俗舞蹈是农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核心内容,也是艺术体验和艺术创作的再进行。
(二)推进体育运动提高健康水平
在民俗舞蹈的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需要耗费一定的体力和智力才能够淋漓尽致地完美体现民俗舞蹈精气神,需要创造出一定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表演者和着音乐的节奏将民俗舞蹈动作和艺术造型一一展现,经常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因而民俗舞蹈能够有效促进表演者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的提升。
(三)加速新农村文化建设
新农村文化建设主要改变农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以一种科学、健康、先进的文化消费方式代替农民群众传统落后的生活习惯。集娱乐、健身、交流于一身的民俗舞蹈自然就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农民群众能够在“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飘飘欲仙享受着高雅文化艺术的滋养。
三、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岭南民俗舞蹈的科学发展之路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民俗舞蹈越来越成为丰富人们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人们文化生活品味、提升城市形象的一种途径。”
(一)强化基础建设,夯实民俗舞蹈发展基石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基础建设,使农民群众拥有享受民俗舞蹈艺术的基石。基础建设是农民群众进行民俗舞蹈活动的平台,没有足够的基础建设,民俗舞蹈活动都会成为“无皮之毛、无源之水”,都不会有实际意义。另外,民俗舞蹈主要以集体舞蹈为主,参与表演民俗舞蹈的人员越多,对场地的要求就越大,而且,参与人员越多,舞蹈现场的氛围越热闹,民俗舞蹈的感染力越强。因此,民俗舞蹈的科学发展必须拥有足够的基础建设工程作为平台支持,才能够使自身的大发展成为可能。
首先,要修建足够大的休闲广场作作为农民群众进行民俗舞蹈的活动场地,让农民群众能够以集体舞蹈的形式进行大娱乐活动。休闲广场是进行民俗舞蹈活动的第一要素。其次,要为农民群众进行民俗舞蹈活动提供完善的辅助设施,如伴奏音乐设施、大型音箱、休息长椅、车辆存放地点以及垃圾桶等设施,让休闲广场成为一体化、完善化、科学化的健身娱乐设施,给予农民群众全方位的服务。最后,要为农民群众建立一套民俗舞蹈日常活动规则和制度,为民俗舞蹈活动的常规化、科学化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民俗舞蹈高质量地开展,为农民群众提供丰富的传统文化节目。
(二)组织基层活动,充实民俗舞蹈发展主体
基层活动是岭南民俗舞蹈得以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各种各样的民俗舞蹈活动给予农民群众较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接触、感悟和表现民俗舞蹈,从而为民俗舞蹈提供了长足的发展动力。任何一种文化形式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推动力就是该种文化形式能够得到不间断的组织、执行和普及,一旦被长时间搁置在一旁,就会渐渐淡出农民群众的视线,从而在漠视和无视中慢慢走向消亡。因此,要组织多种多样的民俗舞蹈活动,让农民群众与民俗舞蹈朝夕相伴,以确保民俗舞蹈的人气指数,保持民俗舞蹈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力,避免民俗舞蹈走向衰亡。 首先,要安排精通民俗舞蹈的人以教练的身份教农民群众学习民俗舞蹈,积极扩大岭南民俗舞蹈的群众基础,让更多的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民俗舞蹈活动中来。懂民俗舞蹈的农民群众越多,民俗舞蹈才会拥有更多的参与者和传播者,才会拥有永葆青春的发展力。其次,要多组织民俗舞蹈比赛活动,用比赛的动力引导更多的农民群众认真钻研民俗舞蹈,积极提高农民群众的民俗舞蹈技能,从而为农民群众民俗舞蹈水平的提高开发出交流沟通、互助合作的成长平台,能够有效促进民俗舞蹈活动的高质量开展。最后,要安排具有发展潜力的民俗舞蹈人才走出去,到其他地区积极学习民俗舞蹈新剧目、新技能,为本地民俗舞蹈水平的提高寻找新的发展动力。古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告诉我们: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其他地区的民俗舞蹈活动一定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优秀之处,只有博观约取,才能实现自身民俗舞蹈水平的大发展。
(三)培养专业人才,提升民俗舞蹈发展水平
人,是艺术发展的主人,因此,人才优势和智力资源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因此,要为民俗舞蹈活动的科学发展培养尽可能多的专业人才,打造一批“出则能战、战则能胜”的舞蹈专业队伍,给予民俗舞蹈活动高水平运行提供足够的智力保障。人才是民俗舞蹈活动中最积极、最有战斗力和创造力的活跃因素,是民俗舞蹈高速度、高质量传承和发展的推动力,是实现民俗舞蹈时代化发展的必要保障。因此,要积极培养专业的民俗舞蹈人才,最大限度地吸收现代社会的积极元素和时代特色,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民俗舞蹈剧目,主动强化民俗舞蹈的发展动力,提升民俗舞蹈发展水平。
首先,对本地区高水平的民俗舞蹈爱好者进行登记造册,摸清民俗舞蹈专业人才的底数,并摸清人才队伍中年轻人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的年轻人更是民俗舞蹈得以科学发展的“宝贝”,为以后专业人才的培养工程做好充足的准备。其次,摸清舞蹈爱好者底数后还要积极为民俗舞蹈人才创造培养机会,让民俗舞蹈人才拥有足够多的发展机会,能够通过外出培训或专业学习不断实现自身民俗舞蹈水平的成长和提高。岭南地区爱好民俗舞蹈较多,具有较高的发展积极性,是岭南民俗舞蹈专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最后,积极吸收戏剧舞蹈专业院校的毕业生到县文化局、乡文化所工作,为民俗舞蹈的大发展注入崭新的“外来血液”,真正实现“外来和尚会念经”的效果,为民俗舞蹈创设全方位的动力支持,实现民俗舞蹈的科学发展。
(四)立足兼收并蓄,拓展民俗舞蹈发展动力
民俗舞蹈是岭南地区传统文化宝库中一朵艺术奇葩,在诸多文化艺术精品中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得农民群众的喜爱和参与。然而,民俗舞蹈与岭南地区的其他艺术形式息息相关,拥有难以割舍的潜在联系和内在“血肉亲情”。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农民群众的想象力,农民群众的知识素养、思想觉悟、艺术想象力是各种艺术形式的成长沃土。例如,美术是借助于农民群众的直观能力和想象力而形成的艺术形式,音乐是借助农民群众的听觉和想象力而形成的艺术形式,舞蹈则是借助视觉和想象力而形成的艺术形式。因此,想象力是联系各种艺术形式的桥梁,还是各种艺术形式互帮互助、相得益彰的智力通道。
以民俗音乐与民俗舞蹈为例,音乐与舞蹈本身就是相得益彰、难舍难分的并蒂莲,音乐是无形而有声的抽象艺术形式,而舞蹈是有形而无声的直观艺术形式,二者的艺术结合真正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一”的效果,二者一旦分离就会两败俱伤,都会变得苍白无力。民俗音乐让直观的民俗舞蹈更加抽象而具有较强的外延性美感,民俗舞蹈让抽象的民俗音乐更加具体而具有较强的形象性美感,二者结合使音乐与舞蹈的形、神、意浑然一体,创造出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因此,民俗舞蹈要积极吸取岭南地区其他艺术形式的积极营养实现自身的发展。
(五)加强交流沟通,拓宽民俗舞蹈发展渠道
民俗舞蹈只有不断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民俗舞蹈活动团体的艺术交流和技能沟通,才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舞蹈技能和演练水平。要积极学习岭南地区以外民俗舞蹈的优秀剧目,在兼收并蓄中为自身发展开发出广泛的动力支持,直接加速民俗舞蹈的科学发展。古人说过:“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就是提醒民俗舞蹈要加强交流沟通,在信息的传递中不断发展自己。因此,在发展民俗舞蹈活动的过程中要加强交流沟通,努力拓展民俗舞蹈的发展渠道,直接助力民俗舞蹈的科学发展。
“民间舞是一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的艺术门类,同时,民间舞具有他自身的特点和特征,承载着中国民族文化。”岭南民俗舞蹈是民间舞蹈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具有岭南特色的舞蹈艺术形式,因此,岭南民俗舞蹈应该积极走出去到其他地区主动学习民俗舞蹈的新思想、新技能、新策略和新手段,为岭南民俗舞蹈的科学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支持。在交流沟通过程中,民俗舞蹈爱好者在一起畅所欲言、互帮互助,主动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表演经验,在“众人拾柴火焰高”中积极发展自己。因此,岭南民俗舞蹈要在开放、交流中沟通发展。
四、岭南民俗舞蹈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城镇化建设是农村走向现代化、先进化的必由之路,而岭南民俗舞蹈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在其发展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注意本色发展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很多“外来艺术形式”渗透到岭南地区,并给予岭南民俗舞蹈一定的艺术营养,促进岭南民俗舞蹈的发展。但是,岭南民俗舞蹈在自身的创新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自己的艺术特色,不能迷失自我形象,要在兼收并蓄中本色发展,防止出现“鸠占鹊巢现象”的发生,实现民俗舞蹈健康发展。
(二)注意与时俱进
岭南民俗舞蹈不但要注意本色发展,握紧手中的艺术大旗,还要积极学习,主动吸收各种先进的时代元素,主动促进岭南民俗舞蹈的时代化发展,用艺术手段记录新时代、新社会、新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提高岭南民俗舞蹈的历史印记,强化岭南民俗舞蹈的时代气息,真正实现岭南民俗舞蹈与时俱进科学发展。
(三)注意多元发展
岭南民俗舞蹈不但要注意本色发展,还要注意与时俱进,更要注意多元发展,积极吸收其他艺术形式或舞蹈形式的先进理念和表现手法,不断增强岭南民俗舞蹈的艺术表现途径,不断探索新的舞蹈表现方法,使岭南民俗舞蹈更具艺术魅力,从而实现岭南民俗舞蹈的多元发展和科学发展。
结 语
“群众舞蹈是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它能直接表现人的情感活力。它真实可靠地反映时代发展进程,揭示社会发展特别是文化艺术演进的轨迹,从而昭示未来公共文化艺术发展的趋势。”因此,探究岭南民俗舞蹈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科学发展之路,能够直接为新农村文化建设贡献力量,有效改善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社区文化活动的高质量开展,为农民群众构建出文明、和谐、幸福的新社区、新生活。
参考文献:
[1]马文华.社会转型期客家民俗舞蹈的发展趋势.神州民俗,2014(10);
[2]王钦.民俗舞蹈与社区舞蹈文化嫁接刍议.龙岩学院学报,2014 (3);
[3]杨军.中国少数民族民俗舞蹈与现代社会.民族艺术研究,2000(6)。
个人简介:文科(1987—),男,本科,中国古典舞专业,原创节目《醒狮》荣获第四届岭南舞蹈大赛群舞组创作银奖、作品银奖、表演银奖,现任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舞蹈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