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内开展课堂讨论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小组就教学过程中的某个问题发表看法,从而完成某一教学任务的教学组织方式.有效的课堂讨论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思维素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精神. 笔者对有效的课堂讨论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思考.
一、讨论内容的必要性
“减少教师讲授,增加学生讨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之一. 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却在盲目地追求民主,认为讨论得越多就意味着学生的主题作用发挥得越多,所以常常在一节课中安排一些不必要的讨论,如有位教师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在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之后,师生共同概括出了“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结论,这时,教师安排学生小组讨论“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小于什么”,象这种在结论已经得出的情况下安排的讨论,形式空洞,毫无意义.
可见,只有当“讨论”切实成为教学需要时展开,才能真正地发挥其作用. 笔者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课堂讨论比较恰当:①教学重点处. 此处展开课堂讨论,可以使学生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发现真知,从而更好地掌握重点知识.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波利亚语). ②教学难点处. 有不少教师在处理教学难点上,习惯于采取精讲加练习的方式,但效果并不理想,这是因为,讲练往往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情感来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这时教师不妨采取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由被动的“光听不说”转变为“即听又说”,进入角色,通过讨论时同学之间的相互补充,相互吸收,从而顺利地突破教学难点,例如,“0不能做除数”这一规定,光是教师说说,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假如教师能引导学生根据乘除法的互逆关系,通过假设除数是0的情况下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展开讨论,学生对“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的道理必定会有深刻的认识. ③学生提出异议时. 学生对教师的讲授提出异议,并且这一异议具有一定的“市场”时,这往往是学生思维的盲点或创新点,抓住这一异议展开讨论,可以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使错误的想法得以纠正,其他同学引以为戒,也可以使独特的见解加以采纳、吸收.
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开展课堂讨论就要使每一名学生最大限度地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合作学习、智慧互补的基础上促使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这就要求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能使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 一般来说,议题的难易程度以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为主要依据,难易适中,难度太高会导致多数学生坐冷凳板,难度太低,学生无需作深层次的考虑就能回答,这些讨论都与教师的初衷相去甚远. 为了更好地让学困生参与讨论,教师在提出议题后,应先留一段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这样他们在讨论时才会有话可说,而不会过早地将别人的意见充斥自己的头脑. 教师还应多参与学生的讨论活动,多倾听学困生的意见,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引导,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 另外,设计富有趣味性的议题,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例如:学习了“圆面积的计算”之后,让学生讨论“一只小羊羔被一条5米长的绳子栓在大草坪的一根木桩上,这只小羊羔能吃到草的面积有多大?”由于把圆面积的计算转化成一个富有情节的实际问题,就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因而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就高了.
三、讨论时间的充足性
既然组织学生讨论,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的恰当环节安排适当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陈述自己的想法,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保证学生讨论得深入. 可是,有的教师在一堂课里不分主次,让学生之间讨论三、四次,每次时间都很短,有的甚至是前排的同学刚转过身来还没说上几句话,教师就宣布讨论结束,要求学生坐好,这种蜻蜓点水似的讨论不能产生任何效果,相反只会影响教学效率. 也有的教师在学生正讨论得激动时,生怕影响了课堂秩序,中断讨论,孰不知,此时学生的争辩最容易争出一个结果来. 科学研究也表明:新颖的、别出心裁的、有创造性的见解,常常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期,教师的制止行为正好扼杀了这个“思维结果”的产生. 另一方面,学生之间为了争出一个正确的结果,往往无心再听教师讲授,从而又降低了听课效率. 为此,笔者认为,教师在安排好讨论时机、讨论内容的基础上,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做到“鱼不上钩不收线,不到时候不收工”.
四、教师反馈的实效性
反馈的实施是优化教学过程的必要条件. 进行课堂讨论时,教师要适时从学生讨论中反馈信息,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调节教学程序,这是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关键. 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有教师走进了这两个误区:①讨论结束,教师只让一两名优秀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得到教师理想的答案后就转入下一阶段的教学,这种讨论实际上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②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反馈过多,一会儿就问学生讨论得怎样了,这种过多的反馈会使学生的思维浅尝辄止,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发展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信息反馈要注意适时适量,并根据反馈的信息来把握好教学的方向.
总之,教师只有确保课堂讨论这“四性”,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讨论内容的必要性
“减少教师讲授,增加学生讨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要求之一. 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却在盲目地追求民主,认为讨论得越多就意味着学生的主题作用发挥得越多,所以常常在一节课中安排一些不必要的讨论,如有位教师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在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之后,师生共同概括出了“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结论,这时,教师安排学生小组讨论“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小于什么”,象这种在结论已经得出的情况下安排的讨论,形式空洞,毫无意义.
可见,只有当“讨论”切实成为教学需要时展开,才能真正地发挥其作用. 笔者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课堂讨论比较恰当:①教学重点处. 此处展开课堂讨论,可以使学生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发现真知,从而更好地掌握重点知识.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波利亚语). ②教学难点处. 有不少教师在处理教学难点上,习惯于采取精讲加练习的方式,但效果并不理想,这是因为,讲练往往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情感来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这时教师不妨采取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由被动的“光听不说”转变为“即听又说”,进入角色,通过讨论时同学之间的相互补充,相互吸收,从而顺利地突破教学难点,例如,“0不能做除数”这一规定,光是教师说说,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假如教师能引导学生根据乘除法的互逆关系,通过假设除数是0的情况下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展开讨论,学生对“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的道理必定会有深刻的认识. ③学生提出异议时. 学生对教师的讲授提出异议,并且这一异议具有一定的“市场”时,这往往是学生思维的盲点或创新点,抓住这一异议展开讨论,可以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使错误的想法得以纠正,其他同学引以为戒,也可以使独特的见解加以采纳、吸收.
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开展课堂讨论就要使每一名学生最大限度地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合作学习、智慧互补的基础上促使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这就要求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能使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 一般来说,议题的难易程度以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为主要依据,难易适中,难度太高会导致多数学生坐冷凳板,难度太低,学生无需作深层次的考虑就能回答,这些讨论都与教师的初衷相去甚远. 为了更好地让学困生参与讨论,教师在提出议题后,应先留一段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这样他们在讨论时才会有话可说,而不会过早地将别人的意见充斥自己的头脑. 教师还应多参与学生的讨论活动,多倾听学困生的意见,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引导,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 另外,设计富有趣味性的议题,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例如:学习了“圆面积的计算”之后,让学生讨论“一只小羊羔被一条5米长的绳子栓在大草坪的一根木桩上,这只小羊羔能吃到草的面积有多大?”由于把圆面积的计算转化成一个富有情节的实际问题,就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因而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就高了.
三、讨论时间的充足性
既然组织学生讨论,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的恰当环节安排适当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陈述自己的想法,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保证学生讨论得深入. 可是,有的教师在一堂课里不分主次,让学生之间讨论三、四次,每次时间都很短,有的甚至是前排的同学刚转过身来还没说上几句话,教师就宣布讨论结束,要求学生坐好,这种蜻蜓点水似的讨论不能产生任何效果,相反只会影响教学效率. 也有的教师在学生正讨论得激动时,生怕影响了课堂秩序,中断讨论,孰不知,此时学生的争辩最容易争出一个结果来. 科学研究也表明:新颖的、别出心裁的、有创造性的见解,常常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期,教师的制止行为正好扼杀了这个“思维结果”的产生. 另一方面,学生之间为了争出一个正确的结果,往往无心再听教师讲授,从而又降低了听课效率. 为此,笔者认为,教师在安排好讨论时机、讨论内容的基础上,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做到“鱼不上钩不收线,不到时候不收工”.
四、教师反馈的实效性
反馈的实施是优化教学过程的必要条件. 进行课堂讨论时,教师要适时从学生讨论中反馈信息,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调节教学程序,这是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关键. 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有教师走进了这两个误区:①讨论结束,教师只让一两名优秀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得到教师理想的答案后就转入下一阶段的教学,这种讨论实际上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②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反馈过多,一会儿就问学生讨论得怎样了,这种过多的反馈会使学生的思维浅尝辄止,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发展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信息反馈要注意适时适量,并根据反馈的信息来把握好教学的方向.
总之,教师只有确保课堂讨论这“四性”,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