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的压力,大学教育的重心越来越倾向于科学知识教育及实用性的社会服务职能的培养,从而导致人文同科学的割裂、不平衡,造成学生生命情感的缺失,价值观,道德观的偏差。因此大学生的人文教育不容忽视,大学教育应该回归到以人为本的主线上来。
【关键词】人文教育;大学教育;人文环境建设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2-0171-01
教育的宗旨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以完善生活。培养高尚健全人格是大学教育的根本目标。近些年来,国家扩大了高等教育的规模,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但随之,教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诸如学生考试作弊,校风浮躁,奢靡、庸俗,男女学生在公共场合行为过度亲密,没有正确恋爱观等问题。面对大学的这个状态,人们开始质疑为什么在教育环境好转,办学规模增大,设施改善,教师收入提高等一系列有力的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品质却没有相应提高。深究其根本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的压力,大学教育的重心越来越倾向于科学知识教育及实用性的社会服务职能的培养,从而导致人文同科学的割裂、不平衡,造成学生生命情感的缺失,价值观,道德观的偏差。因此大学生的人文教育不容忽视,大学教育应该回归到以人为本的主线上来,本文从分析当代大学人文教育现状分析出发,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大学人文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一、当代大学教育科学知识与人文教育失衡
20世纪初的中国,贫穷落后,饱受西方列强的压迫,一批有识之士对西方的科学技术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现状寄予殷切的期盼,随着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学习,现代化的传入,中国的文化节开始形成唯科学主义的思潮。而这一思潮也深深影响到此后的中国教育,大学教育一度出现科学主义占上风,而人文主义缺失的现象。
到了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加剧了学校对于实用性和时效性的强调,过分得强调各种外在目的,使得学生的个体意识受到压抑。在这种功利性、物化的教育思维下,大学培养出来的已经不是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而是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 即一味的认同现实,不会追求更高的生活,对社会没有批判精神,异化了的、工具化的人。正如美国学者贝拉所说:“关乎什么是好的人生、好的社会伦理教育,不再是高等教育的中心,它已经被边缘化了”。
因而实用教育与人文教育失衡是大学生人文教育缺失的原因之一。
二、重构大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一)人文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
人文教育的定位即是“育人”,但当代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消解了育“人”的责任,转而强化了知识和专业的教育。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从这点上看,教育的重要特性应当是它的人文性,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不但是基础还是重点。
人文教育包含着多种含义,被普遍认同三种是人文主义教育、人文学科教育,以及“成人”的教育。
1.人文主义教育,倡导以人为中心,歌颂人的价值和力量,主张自由平等,鼓励个性解放,以培养身心健康、知识全面的教育人才为教育理想的思想主张。
2.人文学科的教育,指的以人文学科为内容的教育。中国古代的“六艺”教育其实就是早期的人文学科教育。人文学科教育并不以培养专家为教育目的,其目的是学生情感、心智的培养及熏陶。然而, 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的细化,人文学科逐渐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脱离了其初衷。
3.“成人”的教育。以“全人教育”为教育理念,力求通过德智体等多方面的训练达到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教育目的,反对人的片面发展,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实现自我价值。
(二)提升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
1.加大人文课程的比重,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课程的学习来实现,所以在大学中不管什么专业都应当适当增设人文、社会、文学、艺术方面的学科,例如:在选修课的设定上,明确学生必须修满多少门的人文课程,所修课程学分不得低于多少分。通过增加人文类课程的设置,明确学生的学习要求,是实现大学生人文教育的手段之一。
2.在大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中也应当融合人文精神
科学技术知识本身就应当具备人文因素和人文精神,专业任课老师应当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在教授专业课程的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这不仅能使学生学到实用的科学知识,还能让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以及人文所带来的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因此,在大学增加人文课程比重,以及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精神是培养具有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
1.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
大学生的主要活动范围就是校园,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承担的交流功能更加突出,大学生的学习、娱乐、等活动往往交织在一起,学生可以自由地在校园的任何一角学习交流,做好教学、寝室、食堂的管理,仅仅能满足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基本需求。因此校园的人文环境建设不可忽视,通过校园环境潜移默化得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利用校园环境,做些人文建设能有让学生耳目濡染得感受到人文气息,比如大到建造具有设计感兼美感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教学楼,小到图书馆书籍的购买,草地雕塑的设立都可以渗透学校的人文精神。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建设浓厚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是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效途径。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邀请国内在各个领域有建树的科学家艺术家到学校为学生开设讲座,面向学生开展创新新颖的科技和文化艺术节等等。校园文化活动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养成中发挥着重要的多样,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接受熏陶、指导和关怀是学生人文教育的方式之一。
三、兼中外之长,重构大学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本身具有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人文教育最为丰厚的资源,所谓人文精神即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命运、价值、的追求、维护和关切,是形而上的追求也是形而下的思考。中国文化中不乏有丰富的人文精神食粮,如:忧患精神。孔子讲“君子忧道不忧贫”,孟子提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着,民亦忧其忧”,儒家学说的忧患精神及时对国家民族的关怀,是不畏惧困难,不屈服困境,敢负责的精神。又如中国文化中的人本精神,《礼记》里说:“人者天地之心也”在儒家文化里人的价值是来自天地自然,肯定了人在自然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学在做学生人文建设时,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教师应带传达给学生的。
当然中国文化中还存在某些局限性,如爱因斯坦所说:“中国传统文化就缺乏理性主义精深”。因此我们在重构大学人文精神的时候,要兼中外之长,将西方文化要素整合融合到自身的文化体系中。博才众家之长,可以获得文化的再创造,形成新的文化精神。
综上所述,人文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占有基础而又重要的地位,人类的探索和认识自然是无止境的,而人文教育要陪伴科学教育,作为大学的授业者应当更好的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更好的结合,以培养出具兼具科学意识和人文精神于一身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叶澜,郑金洲,卜玉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37一141.
[2]姜海燕.生命教育:大学教育的新课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
【关键词】人文教育;大学教育;人文环境建设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2-0171-01
教育的宗旨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以完善生活。培养高尚健全人格是大学教育的根本目标。近些年来,国家扩大了高等教育的规模,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但随之,教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诸如学生考试作弊,校风浮躁,奢靡、庸俗,男女学生在公共场合行为过度亲密,没有正确恋爱观等问题。面对大学的这个状态,人们开始质疑为什么在教育环境好转,办学规模增大,设施改善,教师收入提高等一系列有力的教育管理制度改革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品质却没有相应提高。深究其根本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的压力,大学教育的重心越来越倾向于科学知识教育及实用性的社会服务职能的培养,从而导致人文同科学的割裂、不平衡,造成学生生命情感的缺失,价值观,道德观的偏差。因此大学生的人文教育不容忽视,大学教育应该回归到以人为本的主线上来,本文从分析当代大学人文教育现状分析出发,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大学人文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一、当代大学教育科学知识与人文教育失衡
20世纪初的中国,贫穷落后,饱受西方列强的压迫,一批有识之士对西方的科学技术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现状寄予殷切的期盼,随着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学习,现代化的传入,中国的文化节开始形成唯科学主义的思潮。而这一思潮也深深影响到此后的中国教育,大学教育一度出现科学主义占上风,而人文主义缺失的现象。
到了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加剧了学校对于实用性和时效性的强调,过分得强调各种外在目的,使得学生的个体意识受到压抑。在这种功利性、物化的教育思维下,大学培养出来的已经不是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而是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 即一味的认同现实,不会追求更高的生活,对社会没有批判精神,异化了的、工具化的人。正如美国学者贝拉所说:“关乎什么是好的人生、好的社会伦理教育,不再是高等教育的中心,它已经被边缘化了”。
因而实用教育与人文教育失衡是大学生人文教育缺失的原因之一。
二、重构大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一)人文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
人文教育的定位即是“育人”,但当代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消解了育“人”的责任,转而强化了知识和专业的教育。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从这点上看,教育的重要特性应当是它的人文性,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不但是基础还是重点。
人文教育包含着多种含义,被普遍认同三种是人文主义教育、人文学科教育,以及“成人”的教育。
1.人文主义教育,倡导以人为中心,歌颂人的价值和力量,主张自由平等,鼓励个性解放,以培养身心健康、知识全面的教育人才为教育理想的思想主张。
2.人文学科的教育,指的以人文学科为内容的教育。中国古代的“六艺”教育其实就是早期的人文学科教育。人文学科教育并不以培养专家为教育目的,其目的是学生情感、心智的培养及熏陶。然而, 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的细化,人文学科逐渐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脱离了其初衷。
3.“成人”的教育。以“全人教育”为教育理念,力求通过德智体等多方面的训练达到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教育目的,反对人的片面发展,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实现自我价值。
(二)提升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
1.加大人文课程的比重,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课程的学习来实现,所以在大学中不管什么专业都应当适当增设人文、社会、文学、艺术方面的学科,例如:在选修课的设定上,明确学生必须修满多少门的人文课程,所修课程学分不得低于多少分。通过增加人文类课程的设置,明确学生的学习要求,是实现大学生人文教育的手段之一。
2.在大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中也应当融合人文精神
科学技术知识本身就应当具备人文因素和人文精神,专业任课老师应当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在教授专业课程的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这不仅能使学生学到实用的科学知识,还能让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以及人文所带来的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因此,在大学增加人文课程比重,以及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精神是培养具有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
1.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
大学生的主要活动范围就是校园,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承担的交流功能更加突出,大学生的学习、娱乐、等活动往往交织在一起,学生可以自由地在校园的任何一角学习交流,做好教学、寝室、食堂的管理,仅仅能满足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基本需求。因此校园的人文环境建设不可忽视,通过校园环境潜移默化得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利用校园环境,做些人文建设能有让学生耳目濡染得感受到人文气息,比如大到建造具有设计感兼美感和实用性为一体的教学楼,小到图书馆书籍的购买,草地雕塑的设立都可以渗透学校的人文精神。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建设浓厚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是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效途径。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如:邀请国内在各个领域有建树的科学家艺术家到学校为学生开设讲座,面向学生开展创新新颖的科技和文化艺术节等等。校园文化活动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养成中发挥着重要的多样,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接受熏陶、指导和关怀是学生人文教育的方式之一。
三、兼中外之长,重构大学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本身具有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人文教育最为丰厚的资源,所谓人文精神即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命运、价值、的追求、维护和关切,是形而上的追求也是形而下的思考。中国文化中不乏有丰富的人文精神食粮,如:忧患精神。孔子讲“君子忧道不忧贫”,孟子提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着,民亦忧其忧”,儒家学说的忧患精神及时对国家民族的关怀,是不畏惧困难,不屈服困境,敢负责的精神。又如中国文化中的人本精神,《礼记》里说:“人者天地之心也”在儒家文化里人的价值是来自天地自然,肯定了人在自然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学在做学生人文建设时,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教师应带传达给学生的。
当然中国文化中还存在某些局限性,如爱因斯坦所说:“中国传统文化就缺乏理性主义精深”。因此我们在重构大学人文精神的时候,要兼中外之长,将西方文化要素整合融合到自身的文化体系中。博才众家之长,可以获得文化的再创造,形成新的文化精神。
综上所述,人文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占有基础而又重要的地位,人类的探索和认识自然是无止境的,而人文教育要陪伴科学教育,作为大学的授业者应当更好的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更好的结合,以培养出具兼具科学意识和人文精神于一身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叶澜,郑金洲,卜玉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37一141.
[2]姜海燕.生命教育:大学教育的新课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