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快速发展的态势,从国际并购市场的当前和数百年来的发展两个层面对我国企业的境外扩张给出比较和分析,提出发展和冒进的辩证观点,以期引起相关各方的关注和思考。
关键词:跨国并购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 发展与冒进 缴不起的学费
随着30年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果和继续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我国对WTO规则的逐渐适应,近年来中国企业正越来越多地走向海外,从直接在海外设立分部,到投资或参股国外跨国公司,以及更高层次的各种并购,其规模、区域和总金额都在迅速地扩大。近两年遭遇金融危机,虽然对我国的经济有较大冲击,但也给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良机,目前其中一部分并购活动已经或正在对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产生贡献,但是,世界经济体系毕竟是复杂和多变的,在考虑快速发展的同时,防范风险总是首先要考虑的至关重要因素。笔者在考察了众多的国际并购案例后,拟从横向(当前)和纵向(历史)两条线路加以探索和比较,一般不详细剖析个案的利弊成败,主要是在我国各类企业海外扩张规模增大和速度加快的背景下,对高速发展与盲目冒进加以探讨。
■一、目前态势
自本轮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可以说中国企业掀起的海外并购浪潮其规模、增速和影响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尤其是在规模上,不仅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同时也在发达国家;不仅是在新兴市场,同时也在成熟市场;不仅是在传统企业,同时也在高新企业均呈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另外,除了并购总额持续上升,同比增速明显加快外,其单宗并购交易额也在不断增大,仅08年就有四起并购个案分别超过10亿美元,而09年的超过100亿美元的多起大宗并购案已不为稀奇。另外并购的取向也日趋多样化,除了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资源类产业,一些具有科技、品牌、渠道和市场份额等各类优势的国外企业纷纷被中国企业看中,在过去两年的国际并购市场上,到处可以看到中字号的身影,可以说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可喜和崭新的阶段。
但是,对以上态势加以冷静的分析,以下问题却不可忽视:
1、投资主体分布范围窄
据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公布的部分公开数据,目前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大部分仍然集中于少数有实力的国有企业,尤其是具有垄断地位的超大型国企。虽然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日渐成熟,各类成分的有竞争实力的企业正逐步在国际并购领域崭露头角,呈现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在体制上的多元化趋势。但是,根据商务部近年来的统计,占半壁以上江山的各类民企其海外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仍远远落后于国有企业,至于其它投资主体,如中方控股的大型合资或合营集团在海外的一次或二次并购,则案例更少。
2、并购行业和领域有明显的局限性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每个并购活动都包含深刻和复杂的经济原因,有时还有国家、地区或家族等政治因素。尽管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行业日趋分散,但在近两年全球持续的金融危机背景下,以政府主导为主的大型国企的企业海外并购还是主要局限于金融和资源领域,其它高端制造业、物流、连锁渠道和文广传媒等服务业、特别是除IT之外的高科技行业,中国企业的并购案例仍然较少,这固然是由于资源和金融领域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基础杠杆手段,出于国家利益必然偏重外,但其他行业的并购成功率低也体现了中国企业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把握能力较低的缘故。
3、规模数量的增加与典型成功案例的稀少
据统计,2000年中国企业全年对外投资额不到10亿美元,而2008年上半年已经飙升到了256亿美元。尤其是此次金融危机深化之后,一些中国企业发现,原来很多可望不可及的愿景目标由于国外资产缩水而变得近在咫尺,收购价格极具诱惑力。这大大激活了众多中国企业海外“抄底”的冲动欲望。与此同时“经济崛起,美元充足”就应该向海外扩张的思路甚为流行,甚至有人建议应该将海外“抄底”上升为国家战略。受此趋势影响,又适逢许多国外企业遭遇金融危机时处于生存困境中,许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近两年来纷纷将持续发展和开拓市场的目标瞄向国外,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植下,这种并购潮的规模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
但是冷静的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却与之相左:虽然并购的总额和数量快速增加,可是由于牵扯因素多、影响范围广,后续可变因素复杂,中国许多企业跨国并购在经过随后的市场检验后,能为业界广为称赞的成功并购典型仍然较少,据来自有关部门的数据,中国企业国外并购效果良好的不到30%,而令人瞩目的是,2008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损失已总共达到约2000亿元人民币。
4、与并购相关的人才匮乏
在众多的并购案例中,不论成功与否,其中的人才因素没有被过多的提及,但却绝不可忽视,没有人怀疑能在世界上搞并购的中国企业家在国内大都是行业翘楚,但在国际并购领域却普遍没有丰富的经验,因此相关的跨国并购专业人才在操作过程中就是一个关键,但是在国内寻找专业从事国际并购的资深国际经理人,难度很大,况且有些奔着“抄底”去的企业又不想花高价聘请业内信誉度高的国外中介质询公司,由此导致相当多的并购实际上是外行人在摸着石头过河,最终导致并购未获成功或收购后整合出现较大困难的因素非常高。回顾近几百年来的跨国并购史,应该充分认识到跨国并购是门大学问,其中牵扯到的知识绝不是MBA课堂所能涵盖的,尤其是跨文化整合和收购后的多品牌融合,离开具有丰富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是很难想象的。
■二、横向比较
国际市场的并购活动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存在了数百年,尤其是一些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经济发达、市场成熟和规则配套,以及国家层面上的支持和鼓励,再加上相关经验丰富和人才众多,使得国外企业的并购成功案例明显高于中国企业。而反观中国企业,却是规模大但协调性差,经常出现一个好项目被多家中国企业相互竞争而使被并购外企获得超额利益的局面。譬如,典型的中国钢企和澳大利亚、巴西等国的铁矿石之争,呈现出海外投资缺乏协调,自相杀价的特点。
此次金融危机之前,中国企业实施的跨国并购发展速度相对较慢,除了自身因素外,还来自于部分国家对中国企业的过度监管和不公平审查等政治和经济的原因,而从08年开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和海外并购金额则呈高额逐年递增趋势。根据商务部数据,200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265.1亿美元,同比增长25.3%,而2008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了559.1亿美元,同比增长110.9%,其中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18.6亿美元,同比增长68.5%。到了2009年,增速有所放缓,但也超过了08年的总额。
从表象上看,快速的增长意味着规模和数量的急剧膨胀,很类似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日本,当时的日本也是凭着巨大的贸易顺差和高额的外汇储备,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日本特色的国外并购潮,但是几年下来,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他们也未能幸免,据日本的官方统计,也是有大约65%的日企海外并购案最终以失败告终。
但对比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之间,因为价值观相近,民族文化渊源重合点较多,以及先于东方几百年对资本主义体系的熟悉,再加上专业人才的密集和经验的丰富,近几十年来在欧美间的跨国并购其成功率就要高得多。
■三、纵向比较
据相关资料记载,按照中华名族的传统文化,受“泱泱大国、以我为中”的农耕文明思想影响,近代以前中华民族出国从事投资和企业兼并的活动,史书上很少有记载。即便有几次大规模的对外交流活动,如典型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中亚西亚,另一个是郑和下西洋,两者主要是以易货贸易为主;还有一个就是近代华南沿海居民下南洋的较大规模活动,虽然现在许多华人在当地经营的企业很多可圈可点,但当初走出国门的出发点绝谈不上出国并购,更多的意愿是源于生活所迫。当然旧时代的中国商人鲜有到国外购买企业的传统,多是受限于当时的交通条件不便、经济不发达和国际资本流动性差的制约,各国间的对外开放程度又远较今天为低,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民族文化间的差异在起限制作用,跨国并购不同于双边贸易,对民族和企业文化、传统观念、经济体制、人文习俗和经营理念都要求有较好的融合,所以改革开放前几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对外成规模的国外投资和企业并购基本是空白。
导致明显改变的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振兴,几十年来的资本净输入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财富,中国在加入WTO后快速地融入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长期的贸易顺差积累了巨大的外汇储备,另外三十多年来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更多对资源的大量需求,以及粗线条的加工式企业向现代高效率和高科技企业的换代和转型要求,更加上此次金融危机提供的相对机遇,使得中国企业近两年来的对外投资和并购构成了举世瞩目的浪潮,据日前汤森金融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第一季度海外并购交易金额就破纪录地高达210亿美元,而相对比的是2000年我国全年的对外投资额才不到10亿美元,其中用来并购的仅为2亿美元。
■四、分析与建议
通过以上观察和比较,可以大致看出中国企业近几年来的对外并购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势头,许多专家和业内人士也总体上给出了偏向正面的评价,但以下几个数据和实例却令人不能乐观:
1、2008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损失总共达到约2000亿元人民币,这也就是说,一整年的海外并购损失,已超过了2009年第一季度新增的对外并购规模。
2、整体上超过70%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最终未获成功。
3、中国几个较大影响的并购案例:万向、TCL、有色集团的海外并购,其收购的出发点都是 “人弃我取”,看似收购成本不高,但结局却都颇为尴尬。
4、国内PC业王者联想集团并购IBMPC,四年过去,不仅未能实现集团高层所说的“脱胎换骨,联想已经成功完成了与IBMPC的业务整合”,反而是连续几年的巨额亏损,使集团业绩受到重创。
5、2004年,上汽花5亿美元控股韩国双龙,媒体当时曾经将这一并购案套上耀眼的光环。按照上汽的初衷,通过这次并购,上汽既可以在国内畅销双龙汽车,同时又可以借助双龙,迅速提升自己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缩小与国际汽车市场上竞争对手的差距,实现其快速走向全球的战略目标。然而,拔苗助长难以成功,急欲走出去的上汽热情高涨地收购了韩国双龙,但或许是消化不良,或许是水土不服,双方经过4年之久的磨合,却最终以双龙破产告终,上汽耗资5亿美元为此缴了一笔跨国并购的学费。
6、国内保险业巨头之一中国平安收购富通,当初中国平安本着急于通过海外投资走向世界的良好愿景,极力想促成购并成功,但随着谈判的曲折进展,过程却是跌宕起伏,最终双方从热情到冷淡,中国平安收购富通案宣告失败。
综上所述,认真回顾近几年来我国企业境外投资和跨国并购的发展浪潮,笔者提出以下观点:
(一)跨国并购并不仅仅是企业间在国际上重组的一种经济活动,它牵扯到众多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因素。冷战结束后,特别是本世纪以来,虽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速度很快,国际间企业的融合和拆分组成的并购潮一浪高过一浪,许多案例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如以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英国沃达丰与德国曼内斯曼、惠普与康柏的强强联合式的典型购并案例,均为购并成功的典范,但是购并不成功的比例也比比皆是,这是因为在当今国际舞台上的利益角逐虽不像冷战时那样针锋相对和刀光剑影,但在国家或地区间、经济组织或集团间,仍然是政治、经济、科技、资源和军事甚至是宗教利益的你争我夺,WTO虽然提供了一个相对合理的贸易平台,但在错综复杂的各种利益交织下,稍有不慎就会跌入贸易陷阱,轻者造成企业的重大损失,重者将会引起地区甚或世界级的经济动荡。
(二)中国企业大规模走向世界任重道远。近年来,尤其是受本次金融危机的大规模冲击,世界股市损失惨重,国外一些企业资产大幅缩水,这使得许多有实力有想法的中国企业跃跃欲试,“捡漏”或“抄底”的欲望徒增,加之受流动性匮乏所困,许多国家的贸易和政治壁垒阶段性降低,一时间以中国企业为代表的国际并购潮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但是,很少数成功而大多数损失惨重的结局,也同样引起了有关各方的严重关注,其实 “好货不便宜”的简单道理对此一样适用,在跨国并购的筹措运营和深谋远虑方面,国内多数企业尚处初学阶段,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仅靠手头有较多美元往往难以成功,且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
(三)在海外并购的选择中,特别是自身技术和品牌不占优势的民营企业,普遍体现了较强的进取性,但如能够较好地实现中国的市场规模优势与国外的技术品牌和管理优势有机结合,同时高度关注获得和消化境外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多年传统名牌资源,更加注重掌握境外市场的营销网络和价值链条,如此才能有利于自身的的升级转型,有利于重组后实现双赢。相反,国有企业则更多地实行保守性并购,即比较注重对自然资源的获得,这当然有利于弥补我国自然资源不足的短板,但相对而言,对升级转型的意义却并不是很大。
虽然用发展的眼光看,稳步推进的海外并购确实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崛起的必由之路。任何一个大国,尤其是中国这样正由发展中国家快速向发达国家迈进的经济强国,利用自身的特有优势和历史性机遇,走出国门,组建先进的、国际级的龙头企业,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关键所在之一。但是发展绝不等于冒进,根据上面的比较和分析,这么多巨额亏损和失败的案例不光是留下了深刻和惨痛的教训,更重要的是也给那些已经开始或准备实施跨国并购的企业敲一击重鸣的警钟,绝不要受“不差钱”的误导,要把海外成功并购当成一个艰巨的关乎企业生命的重大策略工程去认真对待,“靠侥幸、走捷径、图便宜、失败了也能够提高知名度”等不成熟和具有明显投机心态的并购出发点是万万要不得的。
(四)所有的并购发动方的目的都是想使自己的企业获得更快和更好的发展,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成功的并购其难度有时甚至会超过自身创业的难度,这就要求事先必须充分做好功课。纵观几百年来的跨国并购历史,凡是成功的案例均具有以下的特点:
1、主导者具有一定的强势位置。
2、并购双方具有良好的互补性,一加一大于二效应明显。
3、重组后顺应经济发展潮流。
4、并购双方国家的法规、文化、语系和价值观相容或接近。
5、双方均经过充分地调研和论证。
相比较而言,中国企业的一些不成功的国外并购案例,有很多一开始就存在明显的缺陷:如沸沸扬扬的四川某知名度不是很高的企业收购悍马一案,该企业大概对悍马的品牌情有独钟,但出手时机不当,在全世界一片节能减排的呼声中接受那个通用放弃的油老虎,真是令人费解。另外国内某较大的资源类企业,收购澳大利亚的一个采矿公司,由于调研和论证不充分,初看起来“不差钱”,但完成收购并开始运营后,一系列的有关当地环保、工会等所在国的法律法规等消耗了大量的账面利润,导致并购后有如吞下鸡肋的感觉。还有一些企业国内经营得很有规模,运营良好,但缺少核心技术,为此收购了一些国外的技术密集型企业,但接管后管理不对路,很长时间不能适应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企业传统背景,导致大量的被兼并企业人才流失严重,后续整合耗费巨大。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许多国内企业面临着转型问题,尤其是目前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已经和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中国企业正面临几十年难得的战略机遇,充分利用好这个机遇,大力促进中国企业从规模到效率、从过去依赖海外商品市场到现在进入海外并购市场、从过去利用海外自然资源到现在整合海外企业资源的升级转型,使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在未来几年里有一个扎实和明显的提高,这已是中国企业进一步在国际上发展的重大趋势。但是方向对并不意味着路就一定能走好,就向真理和谬误隔得很近一样,过快的发展也很容易演变成盲目地冒进,经过几十年辛苦积累的手中财富如果在并购中使用不当,就会造成重大亏损,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目前以大型国企偏向紧缺资源为并购目的的跨国投资,以国家利益和政治因素为主导,又有强大的政府实力做后盾,其风险的控制尚不能完美,而众多的民营企业出国并购就要慎之又慎,毕竟有些学费是缴不起的。
参考文献:
[1]商务部等四家单位,(2009年6月)“中国企业跨国收购兼并的实践与思考”中外企业集团国际年会,
[2]商务部、国际统计局、国际外汇管理局,(2009年9月8日)“2008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3]商务部新闻办公室,(2009/12/27)“商务部六项举措支持企业对外投资”,
[4]商务部新闻办公室,(2009/10/27)“在危机中捕捉机遇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5]毕马威,(2010/3/7)“新兴国家企业在发达国家并购活动大幅增加”, 路透社德国 ,
[6] OECD,(2009/6/25)“经济衰退导致FDI流动减半”,
[7] Yuan Fang,< March 4,2010>.”Chinese firms encouraged to seek foreign partnership for global expansion”,
(责任编辑:祝峰)
关键词:跨国并购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 发展与冒进 缴不起的学费
随着30年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成果和继续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我国对WTO规则的逐渐适应,近年来中国企业正越来越多地走向海外,从直接在海外设立分部,到投资或参股国外跨国公司,以及更高层次的各种并购,其规模、区域和总金额都在迅速地扩大。近两年遭遇金融危机,虽然对我国的经济有较大冲击,但也给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良机,目前其中一部分并购活动已经或正在对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产生贡献,但是,世界经济体系毕竟是复杂和多变的,在考虑快速发展的同时,防范风险总是首先要考虑的至关重要因素。笔者在考察了众多的国际并购案例后,拟从横向(当前)和纵向(历史)两条线路加以探索和比较,一般不详细剖析个案的利弊成败,主要是在我国各类企业海外扩张规模增大和速度加快的背景下,对高速发展与盲目冒进加以探讨。
■一、目前态势
自本轮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可以说中国企业掀起的海外并购浪潮其规模、增速和影响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尤其是在规模上,不仅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同时也在发达国家;不仅是在新兴市场,同时也在成熟市场;不仅是在传统企业,同时也在高新企业均呈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另外,除了并购总额持续上升,同比增速明显加快外,其单宗并购交易额也在不断增大,仅08年就有四起并购个案分别超过10亿美元,而09年的超过100亿美元的多起大宗并购案已不为稀奇。另外并购的取向也日趋多样化,除了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资源类产业,一些具有科技、品牌、渠道和市场份额等各类优势的国外企业纷纷被中国企业看中,在过去两年的国际并购市场上,到处可以看到中字号的身影,可以说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可喜和崭新的阶段。
但是,对以上态势加以冷静的分析,以下问题却不可忽视:
1、投资主体分布范围窄
据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公布的部分公开数据,目前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大部分仍然集中于少数有实力的国有企业,尤其是具有垄断地位的超大型国企。虽然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日渐成熟,各类成分的有竞争实力的企业正逐步在国际并购领域崭露头角,呈现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在体制上的多元化趋势。但是,根据商务部近年来的统计,占半壁以上江山的各类民企其海外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仍远远落后于国有企业,至于其它投资主体,如中方控股的大型合资或合营集团在海外的一次或二次并购,则案例更少。
2、并购行业和领域有明显的局限性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每个并购活动都包含深刻和复杂的经济原因,有时还有国家、地区或家族等政治因素。尽管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行业日趋分散,但在近两年全球持续的金融危机背景下,以政府主导为主的大型国企的企业海外并购还是主要局限于金融和资源领域,其它高端制造业、物流、连锁渠道和文广传媒等服务业、特别是除IT之外的高科技行业,中国企业的并购案例仍然较少,这固然是由于资源和金融领域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基础杠杆手段,出于国家利益必然偏重外,但其他行业的并购成功率低也体现了中国企业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把握能力较低的缘故。
3、规模数量的增加与典型成功案例的稀少
据统计,2000年中国企业全年对外投资额不到10亿美元,而2008年上半年已经飙升到了256亿美元。尤其是此次金融危机深化之后,一些中国企业发现,原来很多可望不可及的愿景目标由于国外资产缩水而变得近在咫尺,收购价格极具诱惑力。这大大激活了众多中国企业海外“抄底”的冲动欲望。与此同时“经济崛起,美元充足”就应该向海外扩张的思路甚为流行,甚至有人建议应该将海外“抄底”上升为国家战略。受此趋势影响,又适逢许多国外企业遭遇金融危机时处于生存困境中,许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近两年来纷纷将持续发展和开拓市场的目标瞄向国外,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植下,这种并购潮的规模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
但是冷静的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却与之相左:虽然并购的总额和数量快速增加,可是由于牵扯因素多、影响范围广,后续可变因素复杂,中国许多企业跨国并购在经过随后的市场检验后,能为业界广为称赞的成功并购典型仍然较少,据来自有关部门的数据,中国企业国外并购效果良好的不到30%,而令人瞩目的是,2008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损失已总共达到约2000亿元人民币。
4、与并购相关的人才匮乏
在众多的并购案例中,不论成功与否,其中的人才因素没有被过多的提及,但却绝不可忽视,没有人怀疑能在世界上搞并购的中国企业家在国内大都是行业翘楚,但在国际并购领域却普遍没有丰富的经验,因此相关的跨国并购专业人才在操作过程中就是一个关键,但是在国内寻找专业从事国际并购的资深国际经理人,难度很大,况且有些奔着“抄底”去的企业又不想花高价聘请业内信誉度高的国外中介质询公司,由此导致相当多的并购实际上是外行人在摸着石头过河,最终导致并购未获成功或收购后整合出现较大困难的因素非常高。回顾近几百年来的跨国并购史,应该充分认识到跨国并购是门大学问,其中牵扯到的知识绝不是MBA课堂所能涵盖的,尤其是跨文化整合和收购后的多品牌融合,离开具有丰富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是很难想象的。
■二、横向比较
国际市场的并购活动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存在了数百年,尤其是一些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经济发达、市场成熟和规则配套,以及国家层面上的支持和鼓励,再加上相关经验丰富和人才众多,使得国外企业的并购成功案例明显高于中国企业。而反观中国企业,却是规模大但协调性差,经常出现一个好项目被多家中国企业相互竞争而使被并购外企获得超额利益的局面。譬如,典型的中国钢企和澳大利亚、巴西等国的铁矿石之争,呈现出海外投资缺乏协调,自相杀价的特点。
此次金融危机之前,中国企业实施的跨国并购发展速度相对较慢,除了自身因素外,还来自于部分国家对中国企业的过度监管和不公平审查等政治和经济的原因,而从08年开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和海外并购金额则呈高额逐年递增趋势。根据商务部数据,200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265.1亿美元,同比增长25.3%,而2008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了559.1亿美元,同比增长110.9%,其中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18.6亿美元,同比增长68.5%。到了2009年,增速有所放缓,但也超过了08年的总额。
从表象上看,快速的增长意味着规模和数量的急剧膨胀,很类似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日本,当时的日本也是凭着巨大的贸易顺差和高额的外汇储备,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日本特色的国外并购潮,但是几年下来,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他们也未能幸免,据日本的官方统计,也是有大约65%的日企海外并购案最终以失败告终。
但对比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之间,因为价值观相近,民族文化渊源重合点较多,以及先于东方几百年对资本主义体系的熟悉,再加上专业人才的密集和经验的丰富,近几十年来在欧美间的跨国并购其成功率就要高得多。
■三、纵向比较
据相关资料记载,按照中华名族的传统文化,受“泱泱大国、以我为中”的农耕文明思想影响,近代以前中华民族出国从事投资和企业兼并的活动,史书上很少有记载。即便有几次大规模的对外交流活动,如典型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中亚西亚,另一个是郑和下西洋,两者主要是以易货贸易为主;还有一个就是近代华南沿海居民下南洋的较大规模活动,虽然现在许多华人在当地经营的企业很多可圈可点,但当初走出国门的出发点绝谈不上出国并购,更多的意愿是源于生活所迫。当然旧时代的中国商人鲜有到国外购买企业的传统,多是受限于当时的交通条件不便、经济不发达和国际资本流动性差的制约,各国间的对外开放程度又远较今天为低,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民族文化间的差异在起限制作用,跨国并购不同于双边贸易,对民族和企业文化、传统观念、经济体制、人文习俗和经营理念都要求有较好的融合,所以改革开放前几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对外成规模的国外投资和企业并购基本是空白。
导致明显改变的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振兴,几十年来的资本净输入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财富,中国在加入WTO后快速地融入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长期的贸易顺差积累了巨大的外汇储备,另外三十多年来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更多对资源的大量需求,以及粗线条的加工式企业向现代高效率和高科技企业的换代和转型要求,更加上此次金融危机提供的相对机遇,使得中国企业近两年来的对外投资和并购构成了举世瞩目的浪潮,据日前汤森金融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第一季度海外并购交易金额就破纪录地高达210亿美元,而相对比的是2000年我国全年的对外投资额才不到10亿美元,其中用来并购的仅为2亿美元。
■四、分析与建议
通过以上观察和比较,可以大致看出中国企业近几年来的对外并购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势头,许多专家和业内人士也总体上给出了偏向正面的评价,但以下几个数据和实例却令人不能乐观:
1、2008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损失总共达到约2000亿元人民币,这也就是说,一整年的海外并购损失,已超过了2009年第一季度新增的对外并购规模。
2、整体上超过70%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最终未获成功。
3、中国几个较大影响的并购案例:万向、TCL、有色集团的海外并购,其收购的出发点都是 “人弃我取”,看似收购成本不高,但结局却都颇为尴尬。
4、国内PC业王者联想集团并购IBMPC,四年过去,不仅未能实现集团高层所说的“脱胎换骨,联想已经成功完成了与IBMPC的业务整合”,反而是连续几年的巨额亏损,使集团业绩受到重创。
5、2004年,上汽花5亿美元控股韩国双龙,媒体当时曾经将这一并购案套上耀眼的光环。按照上汽的初衷,通过这次并购,上汽既可以在国内畅销双龙汽车,同时又可以借助双龙,迅速提升自己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缩小与国际汽车市场上竞争对手的差距,实现其快速走向全球的战略目标。然而,拔苗助长难以成功,急欲走出去的上汽热情高涨地收购了韩国双龙,但或许是消化不良,或许是水土不服,双方经过4年之久的磨合,却最终以双龙破产告终,上汽耗资5亿美元为此缴了一笔跨国并购的学费。
6、国内保险业巨头之一中国平安收购富通,当初中国平安本着急于通过海外投资走向世界的良好愿景,极力想促成购并成功,但随着谈判的曲折进展,过程却是跌宕起伏,最终双方从热情到冷淡,中国平安收购富通案宣告失败。
综上所述,认真回顾近几年来我国企业境外投资和跨国并购的发展浪潮,笔者提出以下观点:
(一)跨国并购并不仅仅是企业间在国际上重组的一种经济活动,它牵扯到众多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因素。冷战结束后,特别是本世纪以来,虽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速度很快,国际间企业的融合和拆分组成的并购潮一浪高过一浪,许多案例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如以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英国沃达丰与德国曼内斯曼、惠普与康柏的强强联合式的典型购并案例,均为购并成功的典范,但是购并不成功的比例也比比皆是,这是因为在当今国际舞台上的利益角逐虽不像冷战时那样针锋相对和刀光剑影,但在国家或地区间、经济组织或集团间,仍然是政治、经济、科技、资源和军事甚至是宗教利益的你争我夺,WTO虽然提供了一个相对合理的贸易平台,但在错综复杂的各种利益交织下,稍有不慎就会跌入贸易陷阱,轻者造成企业的重大损失,重者将会引起地区甚或世界级的经济动荡。
(二)中国企业大规模走向世界任重道远。近年来,尤其是受本次金融危机的大规模冲击,世界股市损失惨重,国外一些企业资产大幅缩水,这使得许多有实力有想法的中国企业跃跃欲试,“捡漏”或“抄底”的欲望徒增,加之受流动性匮乏所困,许多国家的贸易和政治壁垒阶段性降低,一时间以中国企业为代表的国际并购潮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但是,很少数成功而大多数损失惨重的结局,也同样引起了有关各方的严重关注,其实 “好货不便宜”的简单道理对此一样适用,在跨国并购的筹措运营和深谋远虑方面,国内多数企业尚处初学阶段,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仅靠手头有较多美元往往难以成功,且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
(三)在海外并购的选择中,特别是自身技术和品牌不占优势的民营企业,普遍体现了较强的进取性,但如能够较好地实现中国的市场规模优势与国外的技术品牌和管理优势有机结合,同时高度关注获得和消化境外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多年传统名牌资源,更加注重掌握境外市场的营销网络和价值链条,如此才能有利于自身的的升级转型,有利于重组后实现双赢。相反,国有企业则更多地实行保守性并购,即比较注重对自然资源的获得,这当然有利于弥补我国自然资源不足的短板,但相对而言,对升级转型的意义却并不是很大。
虽然用发展的眼光看,稳步推进的海外并购确实是中国经济进一步崛起的必由之路。任何一个大国,尤其是中国这样正由发展中国家快速向发达国家迈进的经济强国,利用自身的特有优势和历史性机遇,走出国门,组建先进的、国际级的龙头企业,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关键所在之一。但是发展绝不等于冒进,根据上面的比较和分析,这么多巨额亏损和失败的案例不光是留下了深刻和惨痛的教训,更重要的是也给那些已经开始或准备实施跨国并购的企业敲一击重鸣的警钟,绝不要受“不差钱”的误导,要把海外成功并购当成一个艰巨的关乎企业生命的重大策略工程去认真对待,“靠侥幸、走捷径、图便宜、失败了也能够提高知名度”等不成熟和具有明显投机心态的并购出发点是万万要不得的。
(四)所有的并购发动方的目的都是想使自己的企业获得更快和更好的发展,但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成功的并购其难度有时甚至会超过自身创业的难度,这就要求事先必须充分做好功课。纵观几百年来的跨国并购历史,凡是成功的案例均具有以下的特点:
1、主导者具有一定的强势位置。
2、并购双方具有良好的互补性,一加一大于二效应明显。
3、重组后顺应经济发展潮流。
4、并购双方国家的法规、文化、语系和价值观相容或接近。
5、双方均经过充分地调研和论证。
相比较而言,中国企业的一些不成功的国外并购案例,有很多一开始就存在明显的缺陷:如沸沸扬扬的四川某知名度不是很高的企业收购悍马一案,该企业大概对悍马的品牌情有独钟,但出手时机不当,在全世界一片节能减排的呼声中接受那个通用放弃的油老虎,真是令人费解。另外国内某较大的资源类企业,收购澳大利亚的一个采矿公司,由于调研和论证不充分,初看起来“不差钱”,但完成收购并开始运营后,一系列的有关当地环保、工会等所在国的法律法规等消耗了大量的账面利润,导致并购后有如吞下鸡肋的感觉。还有一些企业国内经营得很有规模,运营良好,但缺少核心技术,为此收购了一些国外的技术密集型企业,但接管后管理不对路,很长时间不能适应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企业传统背景,导致大量的被兼并企业人才流失严重,后续整合耗费巨大。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许多国内企业面临着转型问题,尤其是目前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已经和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中国企业正面临几十年难得的战略机遇,充分利用好这个机遇,大力促进中国企业从规模到效率、从过去依赖海外商品市场到现在进入海外并购市场、从过去利用海外自然资源到现在整合海外企业资源的升级转型,使中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在未来几年里有一个扎实和明显的提高,这已是中国企业进一步在国际上发展的重大趋势。但是方向对并不意味着路就一定能走好,就向真理和谬误隔得很近一样,过快的发展也很容易演变成盲目地冒进,经过几十年辛苦积累的手中财富如果在并购中使用不当,就会造成重大亏损,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目前以大型国企偏向紧缺资源为并购目的的跨国投资,以国家利益和政治因素为主导,又有强大的政府实力做后盾,其风险的控制尚不能完美,而众多的民营企业出国并购就要慎之又慎,毕竟有些学费是缴不起的。
参考文献:
[1]商务部等四家单位,(2009年6月)“中国企业跨国收购兼并的实践与思考”中外企业集团国际年会,
[2]商务部、国际统计局、国际外汇管理局,(2009年9月8日)“2008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3]商务部新闻办公室,(2009/12/27)“商务部六项举措支持企业对外投资”,
[4]商务部新闻办公室,(2009/10/27)“在危机中捕捉机遇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5]毕马威,(2010/3/7)“新兴国家企业在发达国家并购活动大幅增加”, 路透社德国 ,
[6] OECD,(2009/6/25)“经济衰退导致FDI流动减半”,
[7] Yuan Fang,< March 4,2010>.”Chinese firms encouraged to seek foreign partnership for global expansion”,
(责任编辑: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