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而不疑”,语出汉王逸撰《楚辞章句·离骚经章句》,原指殷商武丁的用人政策。后亦曰“用人不疑”。五代、宋以后有了完整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之说。历代帝王能用此策者,可谓之“贤主”。
段院长是否“疑人不用”,我不清楚,但他“用人不疑”,我可深有体会。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段院长与甘肃人民出版社的曹克己社长,雄心勃勃要出一本“文革”以后介绍敦煌的大型图录,出版社派出的编辑是马负书,敦煌文物研究所派的是我。“敦,大也;煌,盛也。”敦煌不但有莫高窟,出土文物也很有特色。我提出图录最好也把敦煌县博物馆的特色文物选上一些,院长很赞成。我把图版目录、文章目录编完以后,给他汇报,他不说什么,只说:“就这样做吧。”此书原计划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社还派出编辑和我们一起工作了一段时间。但没有想到的是,科学出版社提出这本精彩画册的出版费得80万元,这无异于天文数字。画册于是搁浅。院长曾设法“拉赞助”,争取在香港出版,未果。此书搁浅将近10年,1990年,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由于此书页面的底色是黑的,人们称之为“黑敦煌”者是也。实际上,图版、文章乃至版面设计都是我和马负书做的,但最后的署名只有甘肃人民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却没有敦煌文物研究所的份。院长听了我的汇报,说了句:“那不行!”也就不了了之。“黑敦煌”销路很好,到1997年11月已是第四次印刷,敦煌研究院分文未取。段院长大概是不忘当年他与曹克己社长的初衷——只要好好宣传敦煌就行!我呢,干了好几年,无名无利,也没有闹情绪。院长他了解我这点“只知耕耘”的精神。
1982年是中日建交10周年。日本举办了“中国敦煌壁画展”,在东京、大阪、京都、北九州、秋田、名古屋六地巡回展览,获得极大成功。此后日本友人到敦煌参观者不断增加。
大约1984年初,段院长答应日本池田大作的要求,再一次在日本举办“敦煌展”。池田大作是日本名人,此举得到了当时中日友好名誉会长王震、中国驻日大使章曙的支持。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此展的筹备工作竟然落到我的头上。我当时还用四川话给他开了个玩笑:“你真是个糊涂官,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他拉着个脸,说:“你考虑考虑,准备做吧。”简直没有商量的余地。两天以后他找我正式商量。我的意见是:前年咱们已经在日本办了一次展览,这次干脆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壁画临本,一部分是敦煌文物。为了内容更丰富,还是请敦煌县博物馆也参加,也给他们创造一些出国的机会。院长完全同意,并让我尽快与敦煌县博物馆的荣恩奇馆长联系。目录出来以后给他看,看完以后只有两个字:“可以。”筹备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他从不横加指责。筹备完成之后,正因为他知道我不会斤斤计较,到国家文物局与日本人签协议的时候,派的不是我。当我看到协议文本以后,我对段院长大发了一顿脾气——有关著作权的问题,我们的人没有争取。院长对此没有表态。我于是自作主张给他写了一个《备忘录》,请他到日本参加开幕式的时候想办法挽回。他很满意地说:“可以。”我的责任已经尽到,以后也就再没有问过。
1997年,甘肃人民出版社为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组织编辑《甘藏敦煌文献》,段院长任主编,我任副主编。我想这大概又是段院长给我压的任务。他不会怀疑我偷懒,他不会怀疑我沽名钓誉,而我会做实际的主编工作。
我是1961年到敦煌工作的,在漫长的岁月中,与段院长共事多年,其中有好多年,他是我的领导。在我的记忆中,他没有表扬过我。但是他给了我很好的学习机会:“文革”后第一次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巴黎召开,有四个名额,其中有我;1995年,院里组织去俄罗斯考察两个月,段院长也带上了我。他没有给我什么荣誉,也没有给我什么“国家特殊津贴”,但我很满足。
段院长是否“疑人不用”,我不清楚,但他“用人不疑”,我可深有体会。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段院长与甘肃人民出版社的曹克己社长,雄心勃勃要出一本“文革”以后介绍敦煌的大型图录,出版社派出的编辑是马负书,敦煌文物研究所派的是我。“敦,大也;煌,盛也。”敦煌不但有莫高窟,出土文物也很有特色。我提出图录最好也把敦煌县博物馆的特色文物选上一些,院长很赞成。我把图版目录、文章目录编完以后,给他汇报,他不说什么,只说:“就这样做吧。”此书原计划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社还派出编辑和我们一起工作了一段时间。但没有想到的是,科学出版社提出这本精彩画册的出版费得80万元,这无异于天文数字。画册于是搁浅。院长曾设法“拉赞助”,争取在香港出版,未果。此书搁浅将近10年,1990年,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由于此书页面的底色是黑的,人们称之为“黑敦煌”者是也。实际上,图版、文章乃至版面设计都是我和马负书做的,但最后的署名只有甘肃人民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却没有敦煌文物研究所的份。院长听了我的汇报,说了句:“那不行!”也就不了了之。“黑敦煌”销路很好,到1997年11月已是第四次印刷,敦煌研究院分文未取。段院长大概是不忘当年他与曹克己社长的初衷——只要好好宣传敦煌就行!我呢,干了好几年,无名无利,也没有闹情绪。院长他了解我这点“只知耕耘”的精神。
1982年是中日建交10周年。日本举办了“中国敦煌壁画展”,在东京、大阪、京都、北九州、秋田、名古屋六地巡回展览,获得极大成功。此后日本友人到敦煌参观者不断增加。
大约1984年初,段院长答应日本池田大作的要求,再一次在日本举办“敦煌展”。池田大作是日本名人,此举得到了当时中日友好名誉会长王震、中国驻日大使章曙的支持。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此展的筹备工作竟然落到我的头上。我当时还用四川话给他开了个玩笑:“你真是个糊涂官,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他拉着个脸,说:“你考虑考虑,准备做吧。”简直没有商量的余地。两天以后他找我正式商量。我的意见是:前年咱们已经在日本办了一次展览,这次干脆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壁画临本,一部分是敦煌文物。为了内容更丰富,还是请敦煌县博物馆也参加,也给他们创造一些出国的机会。院长完全同意,并让我尽快与敦煌县博物馆的荣恩奇馆长联系。目录出来以后给他看,看完以后只有两个字:“可以。”筹备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他从不横加指责。筹备完成之后,正因为他知道我不会斤斤计较,到国家文物局与日本人签协议的时候,派的不是我。当我看到协议文本以后,我对段院长大发了一顿脾气——有关著作权的问题,我们的人没有争取。院长对此没有表态。我于是自作主张给他写了一个《备忘录》,请他到日本参加开幕式的时候想办法挽回。他很满意地说:“可以。”我的责任已经尽到,以后也就再没有问过。
1997年,甘肃人民出版社为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组织编辑《甘藏敦煌文献》,段院长任主编,我任副主编。我想这大概又是段院长给我压的任务。他不会怀疑我偷懒,他不会怀疑我沽名钓誉,而我会做实际的主编工作。
我是1961年到敦煌工作的,在漫长的岁月中,与段院长共事多年,其中有好多年,他是我的领导。在我的记忆中,他没有表扬过我。但是他给了我很好的学习机会:“文革”后第一次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巴黎召开,有四个名额,其中有我;1995年,院里组织去俄罗斯考察两个月,段院长也带上了我。他没有给我什么荣誉,也没有给我什么“国家特殊津贴”,但我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