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比汉英“前”“后”时间隐喻,本文讨论了中英使用者对时间的不同感知,期望能帮助到英语母语者习得汉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隐喻有着重要的作用,能促进第二语言习得者对词汇的理解。本文对隐喻词汇含义教学和文化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前”“后”;时间隐喻;对外汉语教学
一,引言
根据莱柯夫(Lakoff)的观点,隐喻“就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它将事物间的相似性加以类比,“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思想和行动中。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本质上基本是隐喻性的”隐喻是一种基本的认知模式,把人们熟悉的、已知的、具体的范畴概念框架映射于抽象的范畴概念上。由此而形成的隐喻性表征是人类思维的基础,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
在人类思想史上,空间和时间被视为两个基本的哲学概念。时间概念被解释为空间事物的运动,空间是时间的表征模式,时间的表征主要通过空间的隐喻得以实现。长期以来,在世界上大多数文化中,“构造时间概念的模式在本质上都是空间的,主要表现为线性的,周期循环性的和螺旋性的。”在线性模式中,时间具有单一维度性,从过去经过现在向将来运动,反之亦然。就汉英两种语言而言,线性模式居于主导地位。莱柯夫和约翰逊(1999)认为,人们通常用表示方位的词“前—后”表达时间观念。莱柯夫认为,概念隐喻“时间的经过是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时间在运动”隐喻(Time Moving metaphor)和“自我在运动”隐喻(Ego Moving metaphor)。
二,汉英“前”“后”时间隐喻的对比
“自我在运动”隱喻中的汉英表达:
“自我在运动”时间概念的空间隐喻是:物体是静止的,而观察者不再停留在某一固定位置,而是在运动。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自我在运动”隐喻: 时间被视为空间,观察者正穿梭于空间而移动,观察者经过的路径上的每一点都是是一个时间。以下是汉英两种语言中“自我在运动”隐喻的语言表达式。
(1)前程,前途,前景
我们把还没到来的时间点赋以空间上“前”的概念,当我们采取自己在动的取向时,会产生“各奔前程”、“进入下一年”、“将好心情带到明天”的用法。当我们采取时间在动的取向时,会产生“未来美好的前途给我们带来今天的希望”的用法,可以看到在这种情景下,主要是在句子层面积累的语料。其内在逻辑可以解释为:运动的时间对相对静止的观察者产生作用,从未来观察者处带来变化或者带走某些特质。因此,无论是自我在动,时间在动,都在汉语表达中存在。
英语中的表达除了单词future,prospect 等,能够体现出前后方向的时间隐喻的用法有the days ahead of us,可以看出英语中也存在着未来在前,过去在后的表达。相应的自我在动的表达有We are getting close to the bright future。英语中采用时间在动的表达有The time for action is getting close/arriving。在这类的表述上,汉语与英语的时间隐喻表达有着一定的相似性。
(2)过去,往日,往昔
已过去的时间在人的背后,我们需要回头去观察。当我们采取自身在动的取向时,会产生“追溯往昔”的用法。当我们采取时间在动的取向时,会产生“年复一年,四十五载春秋过去了”的用法。在上面的句子中,运动的时间经过了我们,位于我们的背后。英语中也有相应的表述,如the passed days,The ferry service of bygone days has been replaced by that tunnel等,都是时间经过人之后,处于人们背后的表达,动词pass 和动词短语go by 都表示“过去、经过”,用其分词变形来修饰days,表示已经过去的日子。
“时间在运动”隐喻
有一个静止的观察者面朝某一方向。有一系列的物体从此观察者的对面向其移动并经过他。这些移动着的物体被认为顺着它们移动的方向有其自身的前后。观察者相对于时间来说是静止的;时间是从将来向过去朝着观察者运动着的物体,顺着运动的方向时间有自身的前后。正在经过观察者的时间被视为现在;已经经过观察者的时间表示过去。
(3)前天,后天
我们以今天为基准,较早到来的已经过去的一天称为“昨天”,更早的那一天称为“前天”,较晚到来的还没发生的一天称为“明天”,更晚的那一天称为“后天”。此时我们将最近发生过的和还没发生的几个日子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先发生的称为前,后发生的称为后。在英语中相对应的用法有the day before yesterday,the day after tomorrow,这里用介词before“之前”和after“之后”给已过去的日子赋予“前”的概念,还未到来的日子赋予“后”的概念。
(4)以前,以后,之前,之后
如(4)的表述,无论我们将时间轴上的哪一点选为参照基准,比这一点发生的早的时间,可以称为“以前、之前”,比这一点发生的晚的时间可以称为“以后、之后”。这种表述在英语中除了介词before“之前”,after“之后”,较少见到类似的时间的空间隐喻。通常会使用five years ago“五年前”,five years later“五年后”来表示,不属于空间词用于表示时间的隐喻。
(5)前辈,前任,后辈
出现较早的赋予“前”的概念,出现较晚的赋予“后”的概念。这时观察者会将离自己较远的,二者中出现较早的视为“前”,距离自己较近的,二者中出现较晚的视为“后”。在英语中有对应含义的词汇为former“之前的,较早的”,latter“之后的,较晚的”。例如He pleaded not guilty to murdering his former wife。虽然former 和latter 不具备空间概念性,但这两个词很好的证明了较早发生为前,较晚发生为后的观点。 通过上面的例证我们可以发现,英语“前”、“后”的空间概念用于表示时间的情况不如汉语丰富。另外由于汉语中“前”、“后”基本含义的高能产性,汉语中还存在着更多含有“前”、“后”的概念,并且大多是“过去在前,未来在后”的体现。例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人;前因后果等等。
三,汉英空间隐喻“前后”认知差异的原因
汉英两种语言中,在前后的隐喻表达上存在很多相同点,但也存在显著差异。我们可以从两种语言使用者的文化背景上找寻原因。
隐喻的基础是经验相似性,经验相似性的形成与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因为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信仰、历史传统等因素影响人们在认知世界时所采取的视角和思维方式,而看事物的角度和思维方式影响着人们对经验相似性的发掘。此外,文化中的生存环境、生活经历、习俗等也影响着人们获得经验相似性的范围。不同语言的民族在上述文化因素方面存在着相似和不同的地方,因此他们看待事物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不同,所发现的经验相似性也会有相似和不同,他们的隐喻思维和隐喻概念也会出现相应的异同。
从文化背景上来说,人类各个民族之间的认知能力是相似或者相同的,由于长期以来生活的地域不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历史等因素的不同,造成了中国人与西方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角度不同,认知方式上也有差异。其中,东方文化主要是以过去取向为主,在这种主流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是“过去在前,未来在后”的隐喻概念。而在英语为主的西方文化中,“天人想分”的观念占据统治地位,人类的自主性更强,人们要主动学习探求新知识来实现征服自然的需要。这样的文化观念使人们选择面向未来,采用未来取向。因此在英语表达中“未来在前,过去在后”的隐喻观念占大多数。
四,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1)时间的空间隐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
隐喻是跨文化存在的语言认知现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着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首先,隐喻可以促进第二语言习得者对词汇的理解。空间和时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两个重要维度。鉴于空间的具体性和时间的抽象性,人们建立起了时间的空间隐喻系统。利用大量的时间空间隐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形象的时间词汇概念。
其次,隐喻可以促进语言习得者对目的语言文化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重视隐喻教学,加深学生对时空隐喻构型的认识。
再次,隐喻的理解有利于提高语言习得者的交际能力。作为语言学习的终极目的,沟通交流中会使用到隐喻。学生对隐喻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隐喻能力、隐喻性思维。
(2) 隐喻教学方法启示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能力,在使用时不仅是一种单纯的语言现象,而且是与说话人脑中的概念紧密相关的。无论是概念隐喻中的源域还是目标域都可以借由概念来激活脑中的思维结构。时间的空间隐喻是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对外汉语教师可以通过隐喻教学培养学生融入文化的时空思维方式,培养汉语思维。对外汉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和汉语思维方式。
第一,教学辅助工具。通过图片等形象的工具直观地向学生讲授意向图示,可以帮助学生将新习得的图示与已有的图示之间进行直观的对比学习,更加形象的建立起源域空间与目标域时间之间的联系。
第二,隐喻使用情景收集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含有时空隐喻的惯用语言表达,并对使用的情景和上下文进行分析总结,以便学生更加准确的理解时间隐喻的语境含义。
第三,语篇中的时间隐喻分析練习。空间词汇用在时间隐喻中,最终是要用在语篇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含有典型的时间隐喻的语篇指导学生分析其中隐喻的用法。还可以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写作。
五,结论
本研究以时间的空间隐喻为研究对象,对英汉“前”“后”时间隐喻进行对比。共存在时间在动或人在动两种取向,两种取向在汉语和英语中都存在,但是由于两种语言的使用者文化背景的不同,两种取向使用的频率不一样。由于持汉语者的东方人常常采取过去取向,面对时间时倾向于将自己置于被动的位置,因而产生较多的未来在后,过去在前的用法。而在持英语的西方国家,语言使用者通常采取面对未来的姿态,在面对时间时比较主动,因此有较多的未来在前过去在后的用法。
在时间的空间隐喻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利用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培养两种取向的意识,克服教学中的困难,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两种看似矛盾的表达背后不同的心理机制。
参考文献:
[1] Lakoff, G.&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王晨晨. 汉英时间隐喻的对比研究—以汉语时间因素的习得为目的[D]. 吉林:吉林大学2013
[3]张建理. 汉英空间时间隐喻的深层对比研究 [J] 外语学刊 2007
[4]张建理. 汉语时间系统中的“前”、“后”认知和表达 [J] 浙江大学学报2003
[5]周榕. 隐喻认知基础的心理现实性_时间的空间隐喻表征的实验证据.[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
[6]赵文学,赵桂英. 汉英时间作为空间隐喻的对比研究[J] 学术论坛 2007
作者简介:黎萍(1992-),女,汉族,贵州省黔西人,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2015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
【关键词】:“前”“后”;时间隐喻;对外汉语教学
一,引言
根据莱柯夫(Lakoff)的观点,隐喻“就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类事物”它将事物间的相似性加以类比,“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思想和行动中。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本质上基本是隐喻性的”隐喻是一种基本的认知模式,把人们熟悉的、已知的、具体的范畴概念框架映射于抽象的范畴概念上。由此而形成的隐喻性表征是人类思维的基础,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
在人类思想史上,空间和时间被视为两个基本的哲学概念。时间概念被解释为空间事物的运动,空间是时间的表征模式,时间的表征主要通过空间的隐喻得以实现。长期以来,在世界上大多数文化中,“构造时间概念的模式在本质上都是空间的,主要表现为线性的,周期循环性的和螺旋性的。”在线性模式中,时间具有单一维度性,从过去经过现在向将来运动,反之亦然。就汉英两种语言而言,线性模式居于主导地位。莱柯夫和约翰逊(1999)认为,人们通常用表示方位的词“前—后”表达时间观念。莱柯夫认为,概念隐喻“时间的经过是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时间在运动”隐喻(Time Moving metaphor)和“自我在运动”隐喻(Ego Moving metaphor)。
二,汉英“前”“后”时间隐喻的对比
“自我在运动”隱喻中的汉英表达:
“自我在运动”时间概念的空间隐喻是:物体是静止的,而观察者不再停留在某一固定位置,而是在运动。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自我在运动”隐喻: 时间被视为空间,观察者正穿梭于空间而移动,观察者经过的路径上的每一点都是是一个时间。以下是汉英两种语言中“自我在运动”隐喻的语言表达式。
(1)前程,前途,前景
我们把还没到来的时间点赋以空间上“前”的概念,当我们采取自己在动的取向时,会产生“各奔前程”、“进入下一年”、“将好心情带到明天”的用法。当我们采取时间在动的取向时,会产生“未来美好的前途给我们带来今天的希望”的用法,可以看到在这种情景下,主要是在句子层面积累的语料。其内在逻辑可以解释为:运动的时间对相对静止的观察者产生作用,从未来观察者处带来变化或者带走某些特质。因此,无论是自我在动,时间在动,都在汉语表达中存在。
英语中的表达除了单词future,prospect 等,能够体现出前后方向的时间隐喻的用法有the days ahead of us,可以看出英语中也存在着未来在前,过去在后的表达。相应的自我在动的表达有We are getting close to the bright future。英语中采用时间在动的表达有The time for action is getting close/arriving。在这类的表述上,汉语与英语的时间隐喻表达有着一定的相似性。
(2)过去,往日,往昔
已过去的时间在人的背后,我们需要回头去观察。当我们采取自身在动的取向时,会产生“追溯往昔”的用法。当我们采取时间在动的取向时,会产生“年复一年,四十五载春秋过去了”的用法。在上面的句子中,运动的时间经过了我们,位于我们的背后。英语中也有相应的表述,如the passed days,The ferry service of bygone days has been replaced by that tunnel等,都是时间经过人之后,处于人们背后的表达,动词pass 和动词短语go by 都表示“过去、经过”,用其分词变形来修饰days,表示已经过去的日子。
“时间在运动”隐喻
有一个静止的观察者面朝某一方向。有一系列的物体从此观察者的对面向其移动并经过他。这些移动着的物体被认为顺着它们移动的方向有其自身的前后。观察者相对于时间来说是静止的;时间是从将来向过去朝着观察者运动着的物体,顺着运动的方向时间有自身的前后。正在经过观察者的时间被视为现在;已经经过观察者的时间表示过去。
(3)前天,后天
我们以今天为基准,较早到来的已经过去的一天称为“昨天”,更早的那一天称为“前天”,较晚到来的还没发生的一天称为“明天”,更晚的那一天称为“后天”。此时我们将最近发生过的和还没发生的几个日子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先发生的称为前,后发生的称为后。在英语中相对应的用法有the day before yesterday,the day after tomorrow,这里用介词before“之前”和after“之后”给已过去的日子赋予“前”的概念,还未到来的日子赋予“后”的概念。
(4)以前,以后,之前,之后
如(4)的表述,无论我们将时间轴上的哪一点选为参照基准,比这一点发生的早的时间,可以称为“以前、之前”,比这一点发生的晚的时间可以称为“以后、之后”。这种表述在英语中除了介词before“之前”,after“之后”,较少见到类似的时间的空间隐喻。通常会使用five years ago“五年前”,five years later“五年后”来表示,不属于空间词用于表示时间的隐喻。
(5)前辈,前任,后辈
出现较早的赋予“前”的概念,出现较晚的赋予“后”的概念。这时观察者会将离自己较远的,二者中出现较早的视为“前”,距离自己较近的,二者中出现较晚的视为“后”。在英语中有对应含义的词汇为former“之前的,较早的”,latter“之后的,较晚的”。例如He pleaded not guilty to murdering his former wife。虽然former 和latter 不具备空间概念性,但这两个词很好的证明了较早发生为前,较晚发生为后的观点。 通过上面的例证我们可以发现,英语“前”、“后”的空间概念用于表示时间的情况不如汉语丰富。另外由于汉语中“前”、“后”基本含义的高能产性,汉语中还存在着更多含有“前”、“后”的概念,并且大多是“过去在前,未来在后”的体现。例如: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人;前因后果等等。
三,汉英空间隐喻“前后”认知差异的原因
汉英两种语言中,在前后的隐喻表达上存在很多相同点,但也存在显著差异。我们可以从两种语言使用者的文化背景上找寻原因。
隐喻的基础是经验相似性,经验相似性的形成与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因为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信仰、历史传统等因素影响人们在认知世界时所采取的视角和思维方式,而看事物的角度和思维方式影响着人们对经验相似性的发掘。此外,文化中的生存环境、生活经历、习俗等也影响着人们获得经验相似性的范围。不同语言的民族在上述文化因素方面存在着相似和不同的地方,因此他们看待事物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不同,所发现的经验相似性也会有相似和不同,他们的隐喻思维和隐喻概念也会出现相应的异同。
从文化背景上来说,人类各个民族之间的认知能力是相似或者相同的,由于长期以来生活的地域不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历史等因素的不同,造成了中国人与西方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角度不同,认知方式上也有差异。其中,东方文化主要是以过去取向为主,在这种主流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是“过去在前,未来在后”的隐喻概念。而在英语为主的西方文化中,“天人想分”的观念占据统治地位,人类的自主性更强,人们要主动学习探求新知识来实现征服自然的需要。这样的文化观念使人们选择面向未来,采用未来取向。因此在英语表达中“未来在前,过去在后”的隐喻观念占大多数。
四,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1)时间的空间隐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
隐喻是跨文化存在的语言认知现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着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首先,隐喻可以促进第二语言习得者对词汇的理解。空间和时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两个重要维度。鉴于空间的具体性和时间的抽象性,人们建立起了时间的空间隐喻系统。利用大量的时间空间隐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形象的时间词汇概念。
其次,隐喻可以促进语言习得者对目的语言文化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重视隐喻教学,加深学生对时空隐喻构型的认识。
再次,隐喻的理解有利于提高语言习得者的交际能力。作为语言学习的终极目的,沟通交流中会使用到隐喻。学生对隐喻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隐喻能力、隐喻性思维。
(2) 隐喻教学方法启示
隐喻作为一种认知能力,在使用时不仅是一种单纯的语言现象,而且是与说话人脑中的概念紧密相关的。无论是概念隐喻中的源域还是目标域都可以借由概念来激活脑中的思维结构。时间的空间隐喻是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对外汉语教师可以通过隐喻教学培养学生融入文化的时空思维方式,培养汉语思维。对外汉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和汉语思维方式。
第一,教学辅助工具。通过图片等形象的工具直观地向学生讲授意向图示,可以帮助学生将新习得的图示与已有的图示之间进行直观的对比学习,更加形象的建立起源域空间与目标域时间之间的联系。
第二,隐喻使用情景收集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含有时空隐喻的惯用语言表达,并对使用的情景和上下文进行分析总结,以便学生更加准确的理解时间隐喻的语境含义。
第三,语篇中的时间隐喻分析練习。空间词汇用在时间隐喻中,最终是要用在语篇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含有典型的时间隐喻的语篇指导学生分析其中隐喻的用法。还可以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写作。
五,结论
本研究以时间的空间隐喻为研究对象,对英汉“前”“后”时间隐喻进行对比。共存在时间在动或人在动两种取向,两种取向在汉语和英语中都存在,但是由于两种语言的使用者文化背景的不同,两种取向使用的频率不一样。由于持汉语者的东方人常常采取过去取向,面对时间时倾向于将自己置于被动的位置,因而产生较多的未来在后,过去在前的用法。而在持英语的西方国家,语言使用者通常采取面对未来的姿态,在面对时间时比较主动,因此有较多的未来在前过去在后的用法。
在时间的空间隐喻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利用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培养两种取向的意识,克服教学中的困难,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两种看似矛盾的表达背后不同的心理机制。
参考文献:
[1] Lakoff, G.&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王晨晨. 汉英时间隐喻的对比研究—以汉语时间因素的习得为目的[D]. 吉林:吉林大学2013
[3]张建理. 汉英空间时间隐喻的深层对比研究 [J] 外语学刊 2007
[4]张建理. 汉语时间系统中的“前”、“后”认知和表达 [J] 浙江大学学报2003
[5]周榕. 隐喻认知基础的心理现实性_时间的空间隐喻表征的实验证据.[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
[6]赵文学,赵桂英. 汉英时间作为空间隐喻的对比研究[J] 学术论坛 2007
作者简介:黎萍(1992-),女,汉族,贵州省黔西人,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2015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