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传授大学生创业知识、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创业教育必然成为以培养社会精英为己任的各高校办学的新选择。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在取得自身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则重点关注我国创业教育的“形式化倾向”问题,基于我国创业教育现实,通过描述形式化倾向的现象,剖析导致形式化倾向的原因,最后旨在提出改变这一现状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形式化倾向
关注创业教育不仅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繁荣创业型经济的现实需求,也是素质教育体制下高校间竞争的压力使然。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在逐渐获得社会认同,取得自身发展的同时正经历着如履薄冰的转型之路。创业教育如何实现由学生被动参与竞赛到主动投身创业的转变?如何实现创业行为由满足课堂教学到适应市场需求的转变?如何实现创业成果由“深藏闺阁”到“抛头露面”的转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从根本上正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形式化倾向问题。
一、重形式,轻实效:我国高校創业教育形式化倾向的表现
(一)课程设置形式化:被动迎合政策要求,忽略学生创业实际需要
课程教学作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最基本的形式和学生获取创业理论知识最直接的途径,对创业教育的效果有本质的影响。创业课程设置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借鉴与融合,在课程数量、课程形式、课程细分等方面得到了丰富与发展,但总体上仍呈现出忽视学生创业实际需要的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课程设置往往被动的参照教育部关于实施高校创业教育的标准,令有即行,令无即止。很多高校在政策的督促下开设《创业管理》或《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以证明创业教育的确在本校实施,这种迎合政策要求,应付检查的“形式化”课程设置很难满足大学生创业理论学习和创业技能训练的需要。
(二)实践活动形式化:讲座之风盛行,励志作用大于创业指导作用
毫不夸张的说,本应作为学习主体的高校学生在参与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却只充当了袖手旁观的“看客”角色,参与的实践活动也仅停留在“听了几次讲座”的层面。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企业家精神”的教育,通过了解优秀企业家的突出事迹、人格魅力、精神内涵以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形成创业品质本无可厚非,但立足于创业教育的实际需要,良莠不齐的讲座频繁进入校园,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创业活动的指导无疑是作用甚微的。
(三)评价体系形式化:以奖论成败,以规模评优劣
国内部分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专利数量评教育质量,以规模大小比创业项目优劣,甚至在评价学生创业成果时,陷入了“以奖论成败”的怪圈,致使真正具有创业潜能的学生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申报专利、参加各类竞赛中。另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创办企业的数量与规模,部分高校目前在创业实践中盲目的引导学生成立大大小小的“学生创业公司”,渴望在毕业生中涌现大批“企业家”。这种追求短期速成的“拔苗助长”教育理念是与教育规律相违背的。由此可以看出,“以奖论成败,以规模评优劣”的评价体系是对创业教育本质的背离,结果即是创业成果成一纸空文,学生公司成空中楼阁。
形式化的创业教育现象值得我们高度警惕,这种表象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是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一系列问题。这也表明,深刻反思造成形式化现状的原因已成为当今我国创业教育领域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二、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形式化倾向的原因透视
(一)先天不足:创业教育起步晚,求发展心切导致前期准备不充分
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的整个过程比欧美发达国家晚了20多年。因为起步晚 、期望高,“功利化”倾向在创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国高校在羡慕欧美等发达国家高校能产生大批成功创业者的时候,为了追求跨越式的发展,更是在没有经过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便草草地开设创业课程,具体表现为:简单移植国外教材,企图简单复制国外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依托其他专业教师开展创业教育,弥补专业师资队伍的不足;忽视配套设施建设,使创业教育仅囿于课堂教学…正是这种早期准备不充分的先天不足为日后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二)后天畸形:观念层面、需求层面与操作层面畸形发展
1.观念层面:以经济诉求为导向,对创业教育内涵缺乏理解
创业教育在英语中的表述是“enterprise education”,可以被译为“开拓精神教育”或是“企业家精神教育”。创业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企业家,为了教学生创办企业,更深层次的动机是希望学生深化一种识别机会、整合资源并突破资源限制,将创意付诸实施的精神,最终实现知识的最大效用 。反观我国创业教育,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国内经济形势需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强烈诉求,使国内高校把创业教育直接与教育学生开办企业、获取利润、带动就业相等同,创业教育的真正内涵被曲解,从而步入了教育评价过于关注成果数量和企业规模的误区。
2.需求层面:过于关注资金及技术等物质资源
创业教育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与之成长趋势相一致的是高校对创业教育资金及技术支持的更高需求,关注国家政策,寻求社会机构支援成为高校创业教育管理者的重点工作。过于关注物质资源,忽视教师队伍等人力资源的培育,在相关政策、资金及技术支持不断得到完善,硬件设施不断优化的同时,学生对有经验的创业指导者等“软件”的需求远不能得到满足。
3.操作层面: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被“人为割裂”
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存在“人为割裂”的问题,即把大学生创业教育纳入独立于专业教学外的专题教学领域,仅以“第二课堂”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创业教育。这种人为割裂 “创业教育”与 “专业教育”的可融合性,在教学过程中未能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相匹配的行为,使学生陷入创业教育可有可无,只要学好专业课程就好的误区。据了解,很多高校学生在选修创新与创业这门课时,仅仅是因为它开放性强,考试通过率高,因此创业教育作为一门形式上的选修课呈现出“门庭若市”的壮观景象,这不仅不是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课程的荣耀,更是创业教育的悲哀。 三、任重道远: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形式化倾向的规避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目前尚处于较低水平探索阶段,创业教育要想避免“形式化倾向”所带来的年年推进又每每回到原点的畸形发展态势,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长期努力。
(一) 转变发展观念:由被动完成政治任务转向主动繁荣创业文化
第一,转变发展观念取决于政策的“时限性”。在一定的期限类高校创业教育可以享受充分的政策、资源支持,但在期限之外,以政治任务为外力驱动的高校创业教育是否会因为政策的重心和社会的兴趣转移而走向终结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创业教育不是一种用来完成政治任务的“权宜之计”,不是高校面对大学生就业压力而进行的无奈选择,而是应时代和学生个人发展共同需要而生的人才培养理念。只有将创业教育与学校的整体发展紧密结合,关注文化培育,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创业教育走向形式化。第二,转变发展观念取决于创业教育的特殊性。创业不仅是行为,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理念,与传统的教授相比,它更需要通过文化的熏陶和教化潜移默化地生成。因此,高校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需要主动繁荣创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
(二) 优化课程设置:由直接移植转向深度思考与重建
为改变当前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形式化的现状,重建“因学校、因学生制宜”的科学课程体系,必须深入思考与协调两对关系:共性与个性,综合与细分。第一对关系体现在课程体系目标的设定上。课程目标作为开展创业教育课程之前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应从共性与个性两个层面定位。共性层面的目标旨在强化全体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心理品质,注重创业精神的熏陶。个性层面的目标旨在“因材施教”,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创业教育不应 “一视同仁”。第二对关系体现在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创业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还要求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优秀的道德品质和牢固的法制观念等。因此,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体现综合性。
(三) 联动实践体系:由高校“独挑大梁”转向高校与社会互动联合
在实践环节改变“学校为主力,学校为主导 ”“独挑大梁”式的实践体系,与社會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包括投资机构、、创业评定机构、小企业开发中心、创业者协会等,形成一个高校、社区、企业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这不仅可以减轻高校实践投入负担,也能为学生提供覆盖面更广、更权威的市场信息,扩大学生发现资源的视角。
(四) 升华评价体系:由注重“外显”转向兼顾“内隐”
任何水平的学习都将引起适应性的行为变化,不仅有外显行为的变化,也有潜在的个体内部经验的改组和重建。因此,创业教育实效除了外显为创业项目的实施及创业成功外,也内隐为创业教育的实施对大学生创业素质的提升作用。走出“功利性”的误区,实施兼顾“内隐”的多层次评价体系显得必要且是一种必然。一是对接受创业教育的大学生进行阶段性素质评测,通过对比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前后在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业知识积累、创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差异来考量创业教育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二是对实施创业行为的学生进行评价。此项评价的意义在于评估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与未受创业教育的学生在进行创业时的差异,包括在总体中的占比,各自优劣势,创业成功率,社会影响度等等。
参考文献:
[1 ] 严毛新,高校创业教育的两难选择及展望[J].浙江社会科学,2009(2):83.
[2 ] 徐小洲,梅伟惠,高校创业教育的战略选择:美国模式与欧盟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10(6):99.
[3] 梅伟惠,创业人才培养新视域:全校性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2(6):145.
[4 ] 黄兆信,郭丽莹,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核心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2(19):81-83.
[5] 王琼花等,美国创业教育体系构成和支撑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3-1(1):120.
【关键词】: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形式化倾向
关注创业教育不仅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繁荣创业型经济的现实需求,也是素质教育体制下高校间竞争的压力使然。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在逐渐获得社会认同,取得自身发展的同时正经历着如履薄冰的转型之路。创业教育如何实现由学生被动参与竞赛到主动投身创业的转变?如何实现创业行为由满足课堂教学到适应市场需求的转变?如何实现创业成果由“深藏闺阁”到“抛头露面”的转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从根本上正视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形式化倾向问题。
一、重形式,轻实效:我国高校創业教育形式化倾向的表现
(一)课程设置形式化:被动迎合政策要求,忽略学生创业实际需要
课程教学作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最基本的形式和学生获取创业理论知识最直接的途径,对创业教育的效果有本质的影响。创业课程设置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借鉴与融合,在课程数量、课程形式、课程细分等方面得到了丰富与发展,但总体上仍呈现出忽视学生创业实际需要的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课程设置往往被动的参照教育部关于实施高校创业教育的标准,令有即行,令无即止。很多高校在政策的督促下开设《创业管理》或《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以证明创业教育的确在本校实施,这种迎合政策要求,应付检查的“形式化”课程设置很难满足大学生创业理论学习和创业技能训练的需要。
(二)实践活动形式化:讲座之风盛行,励志作用大于创业指导作用
毫不夸张的说,本应作为学习主体的高校学生在参与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却只充当了袖手旁观的“看客”角色,参与的实践活动也仅停留在“听了几次讲座”的层面。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企业家精神”的教育,通过了解优秀企业家的突出事迹、人格魅力、精神内涵以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形成创业品质本无可厚非,但立足于创业教育的实际需要,良莠不齐的讲座频繁进入校园,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创业活动的指导无疑是作用甚微的。
(三)评价体系形式化:以奖论成败,以规模评优劣
国内部分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专利数量评教育质量,以规模大小比创业项目优劣,甚至在评价学生创业成果时,陷入了“以奖论成败”的怪圈,致使真正具有创业潜能的学生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申报专利、参加各类竞赛中。另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创办企业的数量与规模,部分高校目前在创业实践中盲目的引导学生成立大大小小的“学生创业公司”,渴望在毕业生中涌现大批“企业家”。这种追求短期速成的“拔苗助长”教育理念是与教育规律相违背的。由此可以看出,“以奖论成败,以规模评优劣”的评价体系是对创业教育本质的背离,结果即是创业成果成一纸空文,学生公司成空中楼阁。
形式化的创业教育现象值得我们高度警惕,这种表象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是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一系列问题。这也表明,深刻反思造成形式化现状的原因已成为当今我国创业教育领域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二、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形式化倾向的原因透视
(一)先天不足:创业教育起步晚,求发展心切导致前期准备不充分
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的整个过程比欧美发达国家晚了20多年。因为起步晚 、期望高,“功利化”倾向在创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国高校在羡慕欧美等发达国家高校能产生大批成功创业者的时候,为了追求跨越式的发展,更是在没有经过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便草草地开设创业课程,具体表现为:简单移植国外教材,企图简单复制国外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依托其他专业教师开展创业教育,弥补专业师资队伍的不足;忽视配套设施建设,使创业教育仅囿于课堂教学…正是这种早期准备不充分的先天不足为日后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二)后天畸形:观念层面、需求层面与操作层面畸形发展
1.观念层面:以经济诉求为导向,对创业教育内涵缺乏理解
创业教育在英语中的表述是“enterprise education”,可以被译为“开拓精神教育”或是“企业家精神教育”。创业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企业家,为了教学生创办企业,更深层次的动机是希望学生深化一种识别机会、整合资源并突破资源限制,将创意付诸实施的精神,最终实现知识的最大效用 。反观我国创业教育,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国内经济形势需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强烈诉求,使国内高校把创业教育直接与教育学生开办企业、获取利润、带动就业相等同,创业教育的真正内涵被曲解,从而步入了教育评价过于关注成果数量和企业规模的误区。
2.需求层面:过于关注资金及技术等物质资源
创业教育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与之成长趋势相一致的是高校对创业教育资金及技术支持的更高需求,关注国家政策,寻求社会机构支援成为高校创业教育管理者的重点工作。过于关注物质资源,忽视教师队伍等人力资源的培育,在相关政策、资金及技术支持不断得到完善,硬件设施不断优化的同时,学生对有经验的创业指导者等“软件”的需求远不能得到满足。
3.操作层面: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被“人为割裂”
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存在“人为割裂”的问题,即把大学生创业教育纳入独立于专业教学外的专题教学领域,仅以“第二课堂”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创业教育。这种人为割裂 “创业教育”与 “专业教育”的可融合性,在教学过程中未能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相匹配的行为,使学生陷入创业教育可有可无,只要学好专业课程就好的误区。据了解,很多高校学生在选修创新与创业这门课时,仅仅是因为它开放性强,考试通过率高,因此创业教育作为一门形式上的选修课呈现出“门庭若市”的壮观景象,这不仅不是我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课程的荣耀,更是创业教育的悲哀。 三、任重道远: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形式化倾向的规避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目前尚处于较低水平探索阶段,创业教育要想避免“形式化倾向”所带来的年年推进又每每回到原点的畸形发展态势,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长期努力。
(一) 转变发展观念:由被动完成政治任务转向主动繁荣创业文化
第一,转变发展观念取决于政策的“时限性”。在一定的期限类高校创业教育可以享受充分的政策、资源支持,但在期限之外,以政治任务为外力驱动的高校创业教育是否会因为政策的重心和社会的兴趣转移而走向终结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创业教育不是一种用来完成政治任务的“权宜之计”,不是高校面对大学生就业压力而进行的无奈选择,而是应时代和学生个人发展共同需要而生的人才培养理念。只有将创业教育与学校的整体发展紧密结合,关注文化培育,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创业教育走向形式化。第二,转变发展观念取决于创业教育的特殊性。创业不仅是行为,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理念,与传统的教授相比,它更需要通过文化的熏陶和教化潜移默化地生成。因此,高校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需要主动繁荣创业文化,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
(二) 优化课程设置:由直接移植转向深度思考与重建
为改变当前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形式化的现状,重建“因学校、因学生制宜”的科学课程体系,必须深入思考与协调两对关系:共性与个性,综合与细分。第一对关系体现在课程体系目标的设定上。课程目标作为开展创业教育课程之前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应从共性与个性两个层面定位。共性层面的目标旨在强化全体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心理品质,注重创业精神的熏陶。个性层面的目标旨在“因材施教”,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创业教育不应 “一视同仁”。第二对关系体现在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创业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还要求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优秀的道德品质和牢固的法制观念等。因此,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体现综合性。
(三) 联动实践体系:由高校“独挑大梁”转向高校与社会互动联合
在实践环节改变“学校为主力,学校为主导 ”“独挑大梁”式的实践体系,与社會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包括投资机构、、创业评定机构、小企业开发中心、创业者协会等,形成一个高校、社区、企业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这不仅可以减轻高校实践投入负担,也能为学生提供覆盖面更广、更权威的市场信息,扩大学生发现资源的视角。
(四) 升华评价体系:由注重“外显”转向兼顾“内隐”
任何水平的学习都将引起适应性的行为变化,不仅有外显行为的变化,也有潜在的个体内部经验的改组和重建。因此,创业教育实效除了外显为创业项目的实施及创业成功外,也内隐为创业教育的实施对大学生创业素质的提升作用。走出“功利性”的误区,实施兼顾“内隐”的多层次评价体系显得必要且是一种必然。一是对接受创业教育的大学生进行阶段性素质评测,通过对比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前后在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创业知识积累、创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差异来考量创业教育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二是对实施创业行为的学生进行评价。此项评价的意义在于评估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与未受创业教育的学生在进行创业时的差异,包括在总体中的占比,各自优劣势,创业成功率,社会影响度等等。
参考文献:
[1 ] 严毛新,高校创业教育的两难选择及展望[J].浙江社会科学,2009(2):83.
[2 ] 徐小洲,梅伟惠,高校创业教育的战略选择:美国模式与欧盟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10(6):99.
[3] 梅伟惠,创业人才培养新视域:全校性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2(6):145.
[4 ] 黄兆信,郭丽莹,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核心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2(19):81-83.
[5] 王琼花等,美国创业教育体系构成和支撑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3-1(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