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一则课题微调研入手,挖掘了被教师们忽略的教育生活里诸多的“小幸福”、“小遗憾”,促进教师走入学生的心灵生活,增加教师的职业敏感性。本文指出:微调研挖掘了一个良好的视角,使我们窥见学生生动的心灵生活。在关于教育生活“小幸福”的觉察里,本文从两点概括了孩子的心声:1.学生的小幸福来自教师对学生的关爱。2.学生“小幸福”来自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在对教育生活里“小遗憾”的觉察里,本文以如下三点浓缩了孩子的内心写照。1.学生需要老师进一步关注成长的需求;2.学生渴望老师的行为能少些负面情绪;3.学生希望得到老师更多、更细致的关怀。本文指出,教师们需要具有职业的敏感性,不断感受教育生活;我们需要微调查,使我们与孩子之间获得一种本质换位;本文以培训实践为例,建议培训者开辟资源,使培训更加人文化,亲近教师的心灵。使孩子的小遗憾不断消失,小幸福更加意味深长。
关键词:微调查;小幸福;小遗憾;积极心理
本文所指的微调研是运用长度较小的问卷,开展的一种调查。微调研虽然问卷长度和问题都不是很大,但能获取一种新鲜的信息,促发研究者的思考。在中小学教师研训工作中,如何真的走入学生的心灵生活,促进教师倾听学生,以下的微调研期望能给予我们启示。
一、微调研的设计和内容
微调研不一定适合所有的研究,笔者所使用的微调研有以下背景。
1.基于教师职业“微幸福”实践研究的课题
作为北京市规划办课题“朝阳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微幸福’的实践研究”课题负责人,笔者和十余所的中小学课题组的教师们一起在教育生活里寻找、体味教师职业的“微幸福”,期间诸多的感动、觉察和感悟不断涌现出来。
“微幸福”是在微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词语,以“微”字开头的种种活动,表达难度小、进入门槛低。微幸福指微小、轻微的幸福和接近幸福感觉的诸如:喜悦、感动、温暖、美好等对事物的主观感受。
当下积极心理学除了“微幸福”以外,还流行一个词语——心流(Flow)。也就是心理学上“flow”,它是指:当人进入一个活在当下,浑然忘我的状态感受最真切和细微的小幸福。快乐的人常常处于一种被称为畅态(flow)的境界中。
我们不愿意再去论证教师职业压力之大,因为它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我们只想积极做点什么,改变点什么,使教师学会敏察幸福、品味幸福。于是,我们决定从教师职业“微幸福”开始入手。其意指围绕教师的职业生活发生的微小的、心流(flow)般的主观幸福感。
寻找和品味教育生活中的微小幸福,目的在于忽略那些诸如教育制度等暂时无法解决的弊端,改变教师的抱怨和对工作负担的压力感,引领教师行动起来,营造教育生活的当下的心流(flow)。
2.微调研的内容
都说孩子的世界是天使的世界,如果教师能够感觉自己的工作是与天使之心相伴,会不会有很多感动和感悟呢?无论如何,作为教师都应该走入孩子的内心内心世界,为此课题组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孩子写出其教育生活中的种种小幸福、小遗憾。
设计伊始,我们认为,这些小幸福一定和教师的职业微幸福息息相关。
触摸孩子们的答卷,我们课题组的老师竟然流泪了。那是感动、感悟和觉察的泪水。笔者愿把这样的内容和思考与大家分享。
我们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1.请简要陈述出:发生在你和老师之间的一个事情,老师的做法,让人觉得温暖、喜悦和感动……
[事情描述]
[当时,老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2.在学校,你记得一件让你不太开心、有些懊恼、有些失望的那个事情是什么?这个事情可以很小、很小哦,小到老师说过的令你失望的一句话都可以。请你把这个事情描述出来。并写出,如果当时老师如何做,你就会好受些。
[事情描述]
[如果当时老师这样做或者说这样的话,多好]
[内容]
如上的一个小调查,挖掘出了一个泉眼。教育生活生动的画卷从“小幸福”、“小遗憾”开始,轻轻铺展开来。
二、微调研挖掘了一个良好的视角,使我们窥见学生生动的心灵生活
调研获得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使阅读者十分的感动,悄然的静默和思考。
(一)关于教育生活里“小幸福”的觉察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些不曾被注视过的小幸福,一直就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里。
1.学生的“小幸福”来自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记得有一次,老师看见我做题都快要哭起来,然后,老师走到我身边说:“怎么了?是哪里不会呢?”之后,老师慢慢给我讲解,老师说的话让我感觉很温暖。
·有一次,我跑步不小心摔倒了。老师让我过去,并问问我怎么样了。然后让我回班了。在课上,老师利用同学们读书的时间来把我的胳膊抬起来弯了一下,问我“疼不疼?”,我说“不疼”,这句话,使我温暖许久。
·一天早晨,我在外面扫地,老师看见了。老师说:你怎么没有戴手套?我说……还没等我说完呢,老师就打断我,把手套给我戴上了!
·在下雨天,作为值日生,我急匆匆地把教室的门锁上,就冒雨走出学校了,老师看见我说:“过来,咱们一起走吧。”特别难忘的是,老师说:“傻孩子,你快到我这里来,避避雨。”这件事让我感到了温暖和感动。
·那天我把腿磕破了。老师说:没事,我帮你吹一下。
·那天,我发烧了,老师走过来,摸摸我的头……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南风效应。北风和南风比赛,看谁使人们脱下外衣。我们知道最温暖的存在往往更具有力量。以前我们经常使用南风效应说明教师对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态度。学生的心声同样如南风一样唤醒了教师的初始教育情怀。这种情怀源自感动——如上调查给老师们带来了很多的温暖和感动。教师爱学生、教师爱教育,都需要这份感动给予滋养。 2.学生“小幸福”来自教师对学生的期待
·那一次,我去剑桥学英语,老师对我说了几句话,我很难忘。老师说:“我最看好你,别让我失望啊!”
·我一直觉得自己不是很好看。在我二年级的时候,是高彩梅老师教我的。有一次老师没事的时候,她给我梳头,并且给了我两个卡子。还说,其实老师觉得你长得真不难看。
·有一次,我忘记写作业,我以为老师会骂我。可是,老师没骂我还鼓励我,让我忘记,这件事。
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老师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学生会铭记很久,这些话语和举动都是教育生活的画面和故事,是老师们给予孩子传递的积极的力量。
(二)对教育生活里“小遗憾”的觉察
孩子们在叙事中表达了很多内心的呼唤,这种呼唤没有让老师烦恼和反感,而是让老师内心静静地思索。
1.学生需要老师进一步关注成长的需求
·有一次,同学和我借橡皮,然后没有还给我,我向她要,她说弄丢了,就没有给我,她说我真小气,就不理我了。我们从此不再是朋友。如果老师能让我和她再做朋友该多好啊。在这件事上,我需要老师为我做点什么。
·有一次,我和同学打架,老师知道了。老师皱皱眉头,然后说了很多令我失望的话。我希望老师说:“下一次不要再犯错误。”然后帮着我和同学还说“对不起”该有多好啊。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老师细微的发现诸多的问题和进行引领,在很多的时候,我们听不到孩子的需求的声音,我们的教育在细微的地方存在空白。这些细微的空白,如果任由长大,不被填补米娜就是成长的“盲区”。
2.学生渴望老师的行为能少些负面情绪
·有一次,我有一道题不会做,老师就骂了我。如果当时老师温柔地给我讲题的话多好。
·有一次,我做错了一道题,我不知道怎么就错了,我没有改,就交上去了。老师对我大吼:“那错了!”如果当时老师没有和我吼多好。
·有一次,我做题做得很慢,老师就说我笨,如果那个时候,老师对我说一些鼓励的话该多好啊。
笔者在积极心理课堂和教师们共同分享孩子的心声,负面的情绪为什么对孩子会造成伤害,当我们看见孩子撰写的内容的时候,老师们豁然感悟到了。
3.学生希望得到老师更多、更细致的关怀
·小时候,有一次,忘了写老师留给我的作业,老师说:“真是的,一个小女孩子还不写作业。”我希望老师说:“没有关系,现在你快点写了吧。”
·放假时,老师要发奖,让小班干部站起来,其中有我,一共3个人。老师让2个人拿奖,却没有给我。老师把我忘记了。如果当时老师把奖状给我就好了。
·上操时,我是播放音乐的,张老师在我放音乐的时候叫我给胡主任东西,主任说把这个东西给沈老师,只是我不知道沈老师的座位在哪里。当时张老师就说了我。我希望老师和蔼地说:“沈老师坐在最后一个。”
·陈思雨爷爷去世了,她哭了。老师如果让陈思语不哭多好。当时我们在教室外花丛里,如果老师当时说“花开了,把它摘下来,也许陈思雨就不哭了,那多好”。
·我转学了,第一天我哭了。老师没有理我。我希望老师说:没事的,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这些被忽略掉的小遗憾,一直在孩子的成长期待里。教育部能忽略这些期待。
三、对教育生活里的“小幸福”、“小遗憾”的思考与实践
这些“小幸福”、“小遗憾”没有任何思辨,不需过多的讨论,如此生动而深深地走入了教师们的内心。
1.教师们需要具有职业的敏感性,不断感受教育生活
孩子们的话语仿佛一颗一颗春雨,敲打着老师们的心门。在分享的时候老师们的眼睛都湿润了。
我们的教育生活永远是紧张的、忙碌的,使得我们有时候忽略掉很多的快乐和美好。正是这些孩子们的话语让我们注视到了一颗颗柔软如天使般的心灵。重新唤起了我们教育工作的初始的美感。教育是与天使们相伴的事业,我们的心与教育生活中的爱、美丽和快乐相遇了。感动着孩子们的感动,倾听者孩子们的呼唤,触摸着孩子们的敏感。
这些孩子的心声,引导我们的眼睛去观察和欣赏我们的教育世界;我们看着,听着,触摸着,而不是低头走着,疲惫地扛着那些永远未完成的诸多工作。
小小的调查,使教师们驻足了,教师们凝视着身边的美好和充满诗意的教育生活。一种久远的情怀似乎在复苏……
2.当倾听真正发生的时候,教师获得一种本质的“换位”
换位思考已经不是新的话题,在高压的职业生活里,真正的换位很难发生。一则小小的调查,使我们的老师仿佛回到了儿童时代,以儿童的角色体味他们的生活。扮演关爱别人和自己被关爱的角色,实质性的换位瞬间发生了!它是一种心灵的放松。
那些“小幸福”,使老师们获得了教师职业生活的微小幸福、微小感动、微小快乐,微小温暖……而那些“小遗憾”摘掉惯常指责和批评的面孔,如低声的诉说,轻轻叩问今日的教育生活,让老师们的内心,柔软起来……
3..继续教育需要不断开辟资源,使教师获得心灵的滋养
这些孩子们的心语,在我们的眼前,使我们仿佛和司空见惯的教育生活分开一段距离,重新去发现教育的画卷——我们成为描绘的主体,审美的主体,被描绘事物成为了客体、审美的对象物。这是一种审美的距离,这还是一种思考的距离。这种思考启发我们去完善我们的教育。我们还能做什么?
笔者在自己的培训园地开辟了教学讨论区,进修的老师们在此交流教育生活的微小幸福。这是另外一道风景或泉眼,微小幸福从教师的内心汩汩流淌出来:
外出学习“说课”回来,发现班里个头最高的女孩子俨然一副“我”的样子,在利用课间带领全班同学练习“踏步走”和“诗朗诵”,那响彻校园的声音让我十分感动。孩子们真的长大了,懂事了,我陷入到“微幸福”中。
——丁丹丹老师
3月20日,北京下了场大雪,本来以为天气预报是逗你玩的,可当开门时,却惊呆了。整个都能淹没你的脚面,我当时很后悔晚上没有发个信息:如果下雪带铲雪工具。
带着后悔向教室走去。看见很多的学生都拿着扫雪的工具。再仔细一看,那不都是我班的学生吗?顿时心里暖暖的。事后问他们为什么带工具呢?他们齐声回答:因为老师说过,只要下雪,就带工具。我实在记不起我何时说过的了。他们记住了老师的教诲,我感到非常的欣慰。
——晁阳老师
上了2节课了,我口干舌燥地声音嘶哑了,学生们听到了我声音变化了突然安静了许多,整个课堂上只有我的声音。看到他们认真地听讲,懂事的眼神,我还是尽量高声地讲课。
铃声响了,几个同学一下子起立冲到门口,我以为他们要赶快跑出教室去玩呢。可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在抢我的水杯,争着帮助我倒水。微幸福的暖流突然袭来,尽管我的杯子提手被抢断了,我当着他们的面大口地喝着水,内心格外的甜。
——刘红梅老师
课间,一个胖嘟嘟,平时学习也比较吃力的小女孩子走到我面前说:
“老师,我家有一只狗永远也长不大。”
“我知道,是不是那种泰迪之类的小狗?一只都那么大?”
她抿嘴笑着说:“是一只玩具狗!”
我当时想:行啊,也会开玩笑啦。
我想,正是关系的拉近,才使她有了想和老师沟通,敢于开玩笑的勇气。再看她仿佛开朗了很多,一时间,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杨倩倩
总之,笔者和课题组的老师们运用积极心理教育技术,从“微幸福”入手,重视教育生活瞬间的幸福感觉、重视“微温暖”、“微感悟”等的捕捉,这是难得的崭新角度。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我们将增加教师对自己工作的热爱;使教师掌握正向思维,能够更加积极面对教育生活;使培训更加人文化,亲近教师的心灵。使孩子的“小遗憾”不断消失,“小幸福”更加意味深长。
关键词:微调查;小幸福;小遗憾;积极心理
本文所指的微调研是运用长度较小的问卷,开展的一种调查。微调研虽然问卷长度和问题都不是很大,但能获取一种新鲜的信息,促发研究者的思考。在中小学教师研训工作中,如何真的走入学生的心灵生活,促进教师倾听学生,以下的微调研期望能给予我们启示。
一、微调研的设计和内容
微调研不一定适合所有的研究,笔者所使用的微调研有以下背景。
1.基于教师职业“微幸福”实践研究的课题
作为北京市规划办课题“朝阳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微幸福’的实践研究”课题负责人,笔者和十余所的中小学课题组的教师们一起在教育生活里寻找、体味教师职业的“微幸福”,期间诸多的感动、觉察和感悟不断涌现出来。
“微幸福”是在微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词语,以“微”字开头的种种活动,表达难度小、进入门槛低。微幸福指微小、轻微的幸福和接近幸福感觉的诸如:喜悦、感动、温暖、美好等对事物的主观感受。
当下积极心理学除了“微幸福”以外,还流行一个词语——心流(Flow)。也就是心理学上“flow”,它是指:当人进入一个活在当下,浑然忘我的状态感受最真切和细微的小幸福。快乐的人常常处于一种被称为畅态(flow)的境界中。
我们不愿意再去论证教师职业压力之大,因为它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实。我们只想积极做点什么,改变点什么,使教师学会敏察幸福、品味幸福。于是,我们决定从教师职业“微幸福”开始入手。其意指围绕教师的职业生活发生的微小的、心流(flow)般的主观幸福感。
寻找和品味教育生活中的微小幸福,目的在于忽略那些诸如教育制度等暂时无法解决的弊端,改变教师的抱怨和对工作负担的压力感,引领教师行动起来,营造教育生活的当下的心流(flow)。
2.微调研的内容
都说孩子的世界是天使的世界,如果教师能够感觉自己的工作是与天使之心相伴,会不会有很多感动和感悟呢?无论如何,作为教师都应该走入孩子的内心内心世界,为此课题组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孩子写出其教育生活中的种种小幸福、小遗憾。
设计伊始,我们认为,这些小幸福一定和教师的职业微幸福息息相关。
触摸孩子们的答卷,我们课题组的老师竟然流泪了。那是感动、感悟和觉察的泪水。笔者愿把这样的内容和思考与大家分享。
我们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1.请简要陈述出:发生在你和老师之间的一个事情,老师的做法,让人觉得温暖、喜悦和感动……
[事情描述]
[当时,老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2.在学校,你记得一件让你不太开心、有些懊恼、有些失望的那个事情是什么?这个事情可以很小、很小哦,小到老师说过的令你失望的一句话都可以。请你把这个事情描述出来。并写出,如果当时老师如何做,你就会好受些。
[事情描述]
[如果当时老师这样做或者说这样的话,多好]
[内容]
如上的一个小调查,挖掘出了一个泉眼。教育生活生动的画卷从“小幸福”、“小遗憾”开始,轻轻铺展开来。
二、微调研挖掘了一个良好的视角,使我们窥见学生生动的心灵生活
调研获得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使阅读者十分的感动,悄然的静默和思考。
(一)关于教育生活里“小幸福”的觉察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些不曾被注视过的小幸福,一直就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里。
1.学生的“小幸福”来自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记得有一次,老师看见我做题都快要哭起来,然后,老师走到我身边说:“怎么了?是哪里不会呢?”之后,老师慢慢给我讲解,老师说的话让我感觉很温暖。
·有一次,我跑步不小心摔倒了。老师让我过去,并问问我怎么样了。然后让我回班了。在课上,老师利用同学们读书的时间来把我的胳膊抬起来弯了一下,问我“疼不疼?”,我说“不疼”,这句话,使我温暖许久。
·一天早晨,我在外面扫地,老师看见了。老师说:你怎么没有戴手套?我说……还没等我说完呢,老师就打断我,把手套给我戴上了!
·在下雨天,作为值日生,我急匆匆地把教室的门锁上,就冒雨走出学校了,老师看见我说:“过来,咱们一起走吧。”特别难忘的是,老师说:“傻孩子,你快到我这里来,避避雨。”这件事让我感到了温暖和感动。
·那天我把腿磕破了。老师说:没事,我帮你吹一下。
·那天,我发烧了,老师走过来,摸摸我的头……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南风效应。北风和南风比赛,看谁使人们脱下外衣。我们知道最温暖的存在往往更具有力量。以前我们经常使用南风效应说明教师对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态度。学生的心声同样如南风一样唤醒了教师的初始教育情怀。这种情怀源自感动——如上调查给老师们带来了很多的温暖和感动。教师爱学生、教师爱教育,都需要这份感动给予滋养。 2.学生“小幸福”来自教师对学生的期待
·那一次,我去剑桥学英语,老师对我说了几句话,我很难忘。老师说:“我最看好你,别让我失望啊!”
·我一直觉得自己不是很好看。在我二年级的时候,是高彩梅老师教我的。有一次老师没事的时候,她给我梳头,并且给了我两个卡子。还说,其实老师觉得你长得真不难看。
·有一次,我忘记写作业,我以为老师会骂我。可是,老师没骂我还鼓励我,让我忘记,这件事。
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老师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学生会铭记很久,这些话语和举动都是教育生活的画面和故事,是老师们给予孩子传递的积极的力量。
(二)对教育生活里“小遗憾”的觉察
孩子们在叙事中表达了很多内心的呼唤,这种呼唤没有让老师烦恼和反感,而是让老师内心静静地思索。
1.学生需要老师进一步关注成长的需求
·有一次,同学和我借橡皮,然后没有还给我,我向她要,她说弄丢了,就没有给我,她说我真小气,就不理我了。我们从此不再是朋友。如果老师能让我和她再做朋友该多好啊。在这件事上,我需要老师为我做点什么。
·有一次,我和同学打架,老师知道了。老师皱皱眉头,然后说了很多令我失望的话。我希望老师说:“下一次不要再犯错误。”然后帮着我和同学还说“对不起”该有多好啊。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老师细微的发现诸多的问题和进行引领,在很多的时候,我们听不到孩子的需求的声音,我们的教育在细微的地方存在空白。这些细微的空白,如果任由长大,不被填补米娜就是成长的“盲区”。
2.学生渴望老师的行为能少些负面情绪
·有一次,我有一道题不会做,老师就骂了我。如果当时老师温柔地给我讲题的话多好。
·有一次,我做错了一道题,我不知道怎么就错了,我没有改,就交上去了。老师对我大吼:“那错了!”如果当时老师没有和我吼多好。
·有一次,我做题做得很慢,老师就说我笨,如果那个时候,老师对我说一些鼓励的话该多好啊。
笔者在积极心理课堂和教师们共同分享孩子的心声,负面的情绪为什么对孩子会造成伤害,当我们看见孩子撰写的内容的时候,老师们豁然感悟到了。
3.学生希望得到老师更多、更细致的关怀
·小时候,有一次,忘了写老师留给我的作业,老师说:“真是的,一个小女孩子还不写作业。”我希望老师说:“没有关系,现在你快点写了吧。”
·放假时,老师要发奖,让小班干部站起来,其中有我,一共3个人。老师让2个人拿奖,却没有给我。老师把我忘记了。如果当时老师把奖状给我就好了。
·上操时,我是播放音乐的,张老师在我放音乐的时候叫我给胡主任东西,主任说把这个东西给沈老师,只是我不知道沈老师的座位在哪里。当时张老师就说了我。我希望老师和蔼地说:“沈老师坐在最后一个。”
·陈思雨爷爷去世了,她哭了。老师如果让陈思语不哭多好。当时我们在教室外花丛里,如果老师当时说“花开了,把它摘下来,也许陈思雨就不哭了,那多好”。
·我转学了,第一天我哭了。老师没有理我。我希望老师说:没事的,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这些被忽略掉的小遗憾,一直在孩子的成长期待里。教育部能忽略这些期待。
三、对教育生活里的“小幸福”、“小遗憾”的思考与实践
这些“小幸福”、“小遗憾”没有任何思辨,不需过多的讨论,如此生动而深深地走入了教师们的内心。
1.教师们需要具有职业的敏感性,不断感受教育生活
孩子们的话语仿佛一颗一颗春雨,敲打着老师们的心门。在分享的时候老师们的眼睛都湿润了。
我们的教育生活永远是紧张的、忙碌的,使得我们有时候忽略掉很多的快乐和美好。正是这些孩子们的话语让我们注视到了一颗颗柔软如天使般的心灵。重新唤起了我们教育工作的初始的美感。教育是与天使们相伴的事业,我们的心与教育生活中的爱、美丽和快乐相遇了。感动着孩子们的感动,倾听者孩子们的呼唤,触摸着孩子们的敏感。
这些孩子的心声,引导我们的眼睛去观察和欣赏我们的教育世界;我们看着,听着,触摸着,而不是低头走着,疲惫地扛着那些永远未完成的诸多工作。
小小的调查,使教师们驻足了,教师们凝视着身边的美好和充满诗意的教育生活。一种久远的情怀似乎在复苏……
2.当倾听真正发生的时候,教师获得一种本质的“换位”
换位思考已经不是新的话题,在高压的职业生活里,真正的换位很难发生。一则小小的调查,使我们的老师仿佛回到了儿童时代,以儿童的角色体味他们的生活。扮演关爱别人和自己被关爱的角色,实质性的换位瞬间发生了!它是一种心灵的放松。
那些“小幸福”,使老师们获得了教师职业生活的微小幸福、微小感动、微小快乐,微小温暖……而那些“小遗憾”摘掉惯常指责和批评的面孔,如低声的诉说,轻轻叩问今日的教育生活,让老师们的内心,柔软起来……
3..继续教育需要不断开辟资源,使教师获得心灵的滋养
这些孩子们的心语,在我们的眼前,使我们仿佛和司空见惯的教育生活分开一段距离,重新去发现教育的画卷——我们成为描绘的主体,审美的主体,被描绘事物成为了客体、审美的对象物。这是一种审美的距离,这还是一种思考的距离。这种思考启发我们去完善我们的教育。我们还能做什么?
笔者在自己的培训园地开辟了教学讨论区,进修的老师们在此交流教育生活的微小幸福。这是另外一道风景或泉眼,微小幸福从教师的内心汩汩流淌出来:
外出学习“说课”回来,发现班里个头最高的女孩子俨然一副“我”的样子,在利用课间带领全班同学练习“踏步走”和“诗朗诵”,那响彻校园的声音让我十分感动。孩子们真的长大了,懂事了,我陷入到“微幸福”中。
——丁丹丹老师
3月20日,北京下了场大雪,本来以为天气预报是逗你玩的,可当开门时,却惊呆了。整个都能淹没你的脚面,我当时很后悔晚上没有发个信息:如果下雪带铲雪工具。
带着后悔向教室走去。看见很多的学生都拿着扫雪的工具。再仔细一看,那不都是我班的学生吗?顿时心里暖暖的。事后问他们为什么带工具呢?他们齐声回答:因为老师说过,只要下雪,就带工具。我实在记不起我何时说过的了。他们记住了老师的教诲,我感到非常的欣慰。
——晁阳老师
上了2节课了,我口干舌燥地声音嘶哑了,学生们听到了我声音变化了突然安静了许多,整个课堂上只有我的声音。看到他们认真地听讲,懂事的眼神,我还是尽量高声地讲课。
铃声响了,几个同学一下子起立冲到门口,我以为他们要赶快跑出教室去玩呢。可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在抢我的水杯,争着帮助我倒水。微幸福的暖流突然袭来,尽管我的杯子提手被抢断了,我当着他们的面大口地喝着水,内心格外的甜。
——刘红梅老师
课间,一个胖嘟嘟,平时学习也比较吃力的小女孩子走到我面前说:
“老师,我家有一只狗永远也长不大。”
“我知道,是不是那种泰迪之类的小狗?一只都那么大?”
她抿嘴笑着说:“是一只玩具狗!”
我当时想:行啊,也会开玩笑啦。
我想,正是关系的拉近,才使她有了想和老师沟通,敢于开玩笑的勇气。再看她仿佛开朗了很多,一时间,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杨倩倩
总之,笔者和课题组的老师们运用积极心理教育技术,从“微幸福”入手,重视教育生活瞬间的幸福感觉、重视“微温暖”、“微感悟”等的捕捉,这是难得的崭新角度。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我们将增加教师对自己工作的热爱;使教师掌握正向思维,能够更加积极面对教育生活;使培训更加人文化,亲近教师的心灵。使孩子的“小遗憾”不断消失,“小幸福”更加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