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站在新的认识起点上,首都职业教育改革已进入到攻坚阶段,迫切需要解决基础能力薄弱、功能定位不清晰、体系不健全、机制不顺畅等关键性问题。
为此,“十一五”期间,北京市以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为依托,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推动职业教育再上新台阶。
2007年1月18日,北京市召开了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启动大会。北京市财政将设立1.5亿元专项经费保证工程实施。此举是北京市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它不仅关系到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本身,也关系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2008年2月,在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实施一周年之际,《教育与职业》记者李士伟专访了北京市教工委副书记、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利民。
记者:请您结合当前北京社会就业和经济发展形势,谈谈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现状、基本方向。
刘利民: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的各项改革,支持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使北京市职业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从总体上看已经跨越了规模发展阶段,进入到内涵发展的新阶段。
去年5月,在中共北京市第十次党代会上,刘淇书记在谈到民生问题时代表市委提出,要继续实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要从农村、城镇困难家庭以及涉农专业学生做起,逐步实行免费的中等职业教育,要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郊区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城乡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同时,北京市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大变化,一是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可以说,北京职业教育处在一个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期。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遇到了新的挑战。
因此,今后一个时期,首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注重结构优化和质量提高,坚持可持续的人力资源开发,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并重、学校和企业结合、结构合理、功能多样、自主发展、灵活开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向内涵化、优质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记者:请您结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涵要求谈谈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目标和要求。
刘利民:科教兴国,教师为本。教师素质,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但从现实来看,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目前状况同首都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存在着明显差距,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成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关键,也成为首都职业教育提升水平的重要瓶颈。
基于这个原因,2006年3月北京市政府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并将此工程列为“十一五”时期北京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实施工程之一。该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全面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逐步完善职业院校引进、聘用、选拔和培养教师的体制和机制,形成有利于教师发展并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为此,“十一五”期间,北京市财政设立1.5亿元专项经费保证工程的实施,目的就是全面提升北京职业教育的质量、水平和效益,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推动职业教育再上新台阶。
记者:目前,“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已启动一年多了,在实施过程中,有哪些突出特点?
刘利民:从总结情况来看,这项工程的突出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程具有综合设计的特点。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包括3个选拔计划,3个资助计划和3个培训计划,总共是9个计划。这9个计划涵盖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所有关键环节,综合考虑了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提高的需要,有利于工程整体效果的取得。
二是工程打破了体制和层次界限,整体推动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是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市财政局通力协作的成果,而工程领导小组更是由市教委、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北京教科院等单位的相关处室或机构组成,涉及到8个部门,从而具有很强的统筹力度,非常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同时,该工程很好地适应了中高职相互贯通、彼此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格局,统筹、加强了不同层次职业院校间的沟通交流,有利于高职学院对中职学校的带动和引领,有利于首都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与提升。
三是工程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色。打造一支专业化、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队伍,是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期目标和任务。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考虑了职业院校教师成长的规律以及队伍自身的特点,在工程各个环节上突出了人才培养的专业性、队伍建设的特色性,努力构建一个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师队伍建设体系。
四是工程创新了一套独特的组织运作模式。例如,作为工程重要环节的教师培训是依托职业院校进行的,在培训的运作模式上,以某个职业院校担任牵头学校,集合其他学校的力量,是一种组织学习、团队合作的方式,有利于整合包括企业在内的教育资源,收到了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效果。
五是工程倡导科研伴随。教师素质提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为保证工程能得到科学有效的实施,相关科研工作的支撑十分必要。选择北京教科院职成教研究所作为工程的实施机构也正是基于这个考虑。工程的各项工作基本上都是科研先行,通过小范围试点总结经验,然后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并对财政投入较大的项目进行追踪调查、过程指导和项目管理。
我认为,上述这些特点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也正因为具有这些特点,整个工程启动一年就已取得了明显效果,受到首都职业院校热烈欢迎和积极参与,对首都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记者:从实施效果来看,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大力推广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工程在今后一个时期是怎样的推进思路?
刘利民: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旨在通过采取积极措施完善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职业能力,促进教师队伍整体发展,以适应职业教育现实和未来需要。工程实施一年来已经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各项工作按照计划顺利开展,有些还提前进行了,尤其是教师培训工作开展得扎扎实实,教师满意度很高。
应该说,工程启动受益最大的是北京市的各个职业院校和教师,从职业院校的校长和老师那里可以真切感受到这项工程的受欢迎程度,感受到这项工程给职业院校发展和教师能力素质提高带来的巨大促进作用。
2007年是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开局之年,成绩是可喜的。2008年则是这项工程的攻坚之年,各项工作任务将全面展开,不仅要完成07-08学年度3个资助计划的审核工作和2009年度3个选拔计划的评审工作,还要在已经开展的具体专业中继续实施国内培训、国外培训和企业实践,并加强建筑、财经等专业大类的教师培训。
下一步,一是要站在全市的高度,从促进全市职业教育发展的角度进一步落实这项工程的各项工作,创新思路,提高效益,力争取得更大成果;二是各部门继续加强协作,共同推进工程发展;三是承担教师培训的学校要进一步把握机遇,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积极投入力量,把自己承担的培训任务完成得更全面、更到位,同时增强服务意识、乐于奉献,并在奉献中收获,把承担全市教师培训和自身专业建设及学校发展相结合,为广大职业院校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
为此,“十一五”期间,北京市以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为依托,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推动职业教育再上新台阶。
2007年1月18日,北京市召开了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启动大会。北京市财政将设立1.5亿元专项经费保证工程实施。此举是北京市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它不仅关系到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本身,也关系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2008年2月,在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实施一周年之际,《教育与职业》记者李士伟专访了北京市教工委副书记、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利民。
记者:请您结合当前北京社会就业和经济发展形势,谈谈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现状、基本方向。
刘利民: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积极推进职业教育的各项改革,支持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使北京市职业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从总体上看已经跨越了规模发展阶段,进入到内涵发展的新阶段。
去年5月,在中共北京市第十次党代会上,刘淇书记在谈到民生问题时代表市委提出,要继续实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要从农村、城镇困难家庭以及涉农专业学生做起,逐步实行免费的中等职业教育,要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郊区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城乡劳动者的就业能力。
同时,北京市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大变化,一是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可以说,北京职业教育处在一个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期。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遇到了新的挑战。
因此,今后一个时期,首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是注重结构优化和质量提高,坚持可持续的人力资源开发,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并重、学校和企业结合、结构合理、功能多样、自主发展、灵活开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向内涵化、优质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记者:请您结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涵要求谈谈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目标和要求。
刘利民:科教兴国,教师为本。教师素质,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但从现实来看,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目前状况同首都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存在着明显差距,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成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关键,也成为首都职业教育提升水平的重要瓶颈。
基于这个原因,2006年3月北京市政府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并将此工程列为“十一五”时期北京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实施工程之一。该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全面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逐步完善职业院校引进、聘用、选拔和培养教师的体制和机制,形成有利于教师发展并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为此,“十一五”期间,北京市财政设立1.5亿元专项经费保证工程的实施,目的就是全面提升北京职业教育的质量、水平和效益,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推动职业教育再上新台阶。
记者:目前,“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已启动一年多了,在实施过程中,有哪些突出特点?
刘利民:从总结情况来看,这项工程的突出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程具有综合设计的特点。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包括3个选拔计划,3个资助计划和3个培训计划,总共是9个计划。这9个计划涵盖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所有关键环节,综合考虑了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提高的需要,有利于工程整体效果的取得。
二是工程打破了体制和层次界限,整体推动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是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市财政局通力协作的成果,而工程领导小组更是由市教委、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北京教科院等单位的相关处室或机构组成,涉及到8个部门,从而具有很强的统筹力度,非常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同时,该工程很好地适应了中高职相互贯通、彼此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格局,统筹、加强了不同层次职业院校间的沟通交流,有利于高职学院对中职学校的带动和引领,有利于首都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与提升。
三是工程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色。打造一支专业化、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队伍,是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期目标和任务。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考虑了职业院校教师成长的规律以及队伍自身的特点,在工程各个环节上突出了人才培养的专业性、队伍建设的特色性,努力构建一个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师队伍建设体系。
四是工程创新了一套独特的组织运作模式。例如,作为工程重要环节的教师培训是依托职业院校进行的,在培训的运作模式上,以某个职业院校担任牵头学校,集合其他学校的力量,是一种组织学习、团队合作的方式,有利于整合包括企业在内的教育资源,收到了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效果。
五是工程倡导科研伴随。教师素质提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为保证工程能得到科学有效的实施,相关科研工作的支撑十分必要。选择北京教科院职成教研究所作为工程的实施机构也正是基于这个考虑。工程的各项工作基本上都是科研先行,通过小范围试点总结经验,然后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并对财政投入较大的项目进行追踪调查、过程指导和项目管理。
我认为,上述这些特点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也正因为具有这些特点,整个工程启动一年就已取得了明显效果,受到首都职业院校热烈欢迎和积极参与,对首都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记者:从实施效果来看,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大力推广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工程在今后一个时期是怎样的推进思路?
刘利民: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旨在通过采取积极措施完善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职业能力,促进教师队伍整体发展,以适应职业教育现实和未来需要。工程实施一年来已经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各项工作按照计划顺利开展,有些还提前进行了,尤其是教师培训工作开展得扎扎实实,教师满意度很高。
应该说,工程启动受益最大的是北京市的各个职业院校和教师,从职业院校的校长和老师那里可以真切感受到这项工程的受欢迎程度,感受到这项工程给职业院校发展和教师能力素质提高带来的巨大促进作用。
2007年是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开局之年,成绩是可喜的。2008年则是这项工程的攻坚之年,各项工作任务将全面展开,不仅要完成07-08学年度3个资助计划的审核工作和2009年度3个选拔计划的评审工作,还要在已经开展的具体专业中继续实施国内培训、国外培训和企业实践,并加强建筑、财经等专业大类的教师培训。
下一步,一是要站在全市的高度,从促进全市职业教育发展的角度进一步落实这项工程的各项工作,创新思路,提高效益,力争取得更大成果;二是各部门继续加强协作,共同推进工程发展;三是承担教师培训的学校要进一步把握机遇,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积极投入力量,把自己承担的培训任务完成得更全面、更到位,同时增强服务意识、乐于奉献,并在奉献中收获,把承担全市教师培训和自身专业建设及学校发展相结合,为广大职业院校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