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毕业生离校未就业的跟踪与服务是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离校未就业现象的复杂性决定了高校职业指导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产生此类现象的原因。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以确保指导工作得以完善。
[关键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 职业指导 服务平台
中图分类号:G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2-0135-01
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是指已经毕业离校但在一定时间内仍未就业,或者半年内有过短暂的就业而目前处于失业状态的毕业生。近年来,这一人群数量呈增长趋势。
一 造成大学生离校未就业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
1、回避职场,不愿就业。这类学生一般家庭条件优越,父母督促就业意愿不强。或者由于父母溺爱,加上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因素,导致他们就业的主观能动性差。
2、能力不足,应聘失败。一些毕业生专业技能不扎实,达不到用人单位岗位要求,因而在职场竞争中被淘汰。
3、就业预期高,错失就业良机。部分毕业生就业预期高于职场实际。如果用人单位给子的就业岗位低于预期,他们宁愿选择观望、等待,结果错失就业良机。
4、人际交往困难。在就业初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当遇到人际困难时,他们不会理性应对,而是鲁莽行事,往往选择跳槽离职,长此以往,必然影响他们求职的动力。
5、缺乏求职技巧。不善于组织求职材料、分析就业信息、把握面试细节等,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6、用人单位偏见或歧视造成就业困难。在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时,部分用人单位打着用人自主权的幌子,对求职者提出各种不合理的就业歧视,如年龄、性别、学历、户籍、地域歧视等。
7、其他偶发性因素。例如家庭发生变故导致延缓就业;参加公务员考试等做较长时间准备而未就业。
大学生是极其重要的人才资源。离校未就业现象的出现,造成全社会人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直接影响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未就业大学生可能成为社会问题的推动者。在就业意愿受阻、物质条件窘迫、心理落差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缺失的情况下,他们可能成为“网络暴民”或“社会愤青”。
二、高校在毕业生离校未就业现象中的责任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不仅要培养人才,还要使人才经得起市场的考验。所以,高校应当正视在职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就业指导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不少高校把就业指导工作简单地等同于就业政策宣传、就业信息发布、毕业生就业手续办理等。缺乏全员化、全程化、协作化的政策、资金、人才支持。
2.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教学内容单一,主要以求职面试为主,教学形式落后,往往是大班教学、理论教学以及传统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也不尽合理,不少高校仅将职业指导课程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开设,其教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到位。受传统文化和计划经济影响,我国大学生的人生规划意识和能力普遍不强。高校也一直长期强调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并为他们精心打造了一整套完备的培养计划,至于学生的“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为将来现在要干什么、将来需要什么”等问题关心力度不足,导致一些学生学习被动、盲目,脱离社会实际。虽然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较早地传入了我国,但其实践和运用因受到资金、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影响或制约,在高校尚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4.高校职业指導工作队伍有待加强。当前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大都由学校行政人员、班主任、辅导员兼职,具备职业指导师资格人员的比较少,师资队伍的稳定性较差,职业化、专家化程度严重不足。
5.职业指导工作对毕业生缺乏连续性和人文关怀。大部分高校把职业指导工作的服务对象限定为在校学生,只负责他们从入学到毕业离校的职业指导。而对已经毕业离校的学生,对于他们如何适应职场、如何推动职业发展、如何解决职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
三、构建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服务平台
解决大学生离校未就业现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从根源处入手,在关键点上破解,通过构建完善的职业指导工作平台,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离校未就业问题。
(一)积极构建教育提升平台
1.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与社会行业企业协同育人、合作育人机制,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让企业参与高校课程设计,参与教学过程;深化教学改革,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接地气、立即用、用得上,最大程度上缩短与社会的对接成本,从整体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加强科学的职业发展观教育。职业发展观是关于指导和引领职业人不断实现人职匹配,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与社会及用人单位需求不断融合、协调推进、实现共赢的思想和观念的总和。
3.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创业不仅解决个人就业问题,而且能带动更多人的就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就业行为。高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在大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启蒙和培育企业家精神,传授基本的创业方法和技能,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风险评估、创业培训、等服务,引导具备条件的大学毕业生走上创业之路。
(二)大力创建供需对接平台
高校推进内涵发展,必须坚持开放、协同、创新的原则,积极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深度融合,特别要主动加强与人才服务机构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建立高校毕业生与企业人才供需对接机制,实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和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
1.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师资共育机制。选择相关专业领域,聘请企业人士和行业专家担任课程教师,把校内优秀师资输送到企业进行锻炼,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2.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应主动联姻龙头企业,探索以“订单式”培养为纽带的校企深度合作,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实施教学,按照企业的标准培养人才。
3.建立广泛的毕业生实习基地,与用人单位建成比较稳定、持续的毕业生实习合作关系,为大学生就业开启“直通车”。
4.充分利用地区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人才服务机构,建立健全供求信息的收集机制和共享机制,定期开展就业信息的分析、研判、发布等工作,为毕业生就近就地就业和企业招聘用人提供全面、优质、高效服务。
(三)健全完善就业援助平台
在通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根本上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同时,还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针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
1.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充分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毕业生重新认识环境和个人面临的问题,促进其职场适应和职业发展。
2.开展职业素质测评。如开展职业能力、职业人格、职业兴趣、职业操作能力以及创业素质测评,帮助毕业生更准确认识自己,找准定位,促进就业。
3.开展职业能力再提升计划。针对职业技能不达标,高校可以与有关企业和社会技能培训机构联合开展岗前培训。针对求职面试技巧及人际关系处置能力等不足的毕业生,可通过应聘指导、模拟面试、情境再现点评等形式,开展个性化、精细化帮扶。
4.建立毕业生就业登记和跟踪回访制度。随时掌握毕业生就业状态。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必须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工作长效机制,扎实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 杨晓慧.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 曲振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 职业指导 服务平台
中图分类号:G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2-0135-01
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是指已经毕业离校但在一定时间内仍未就业,或者半年内有过短暂的就业而目前处于失业状态的毕业生。近年来,这一人群数量呈增长趋势。
一 造成大学生离校未就业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
1、回避职场,不愿就业。这类学生一般家庭条件优越,父母督促就业意愿不强。或者由于父母溺爱,加上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因素,导致他们就业的主观能动性差。
2、能力不足,应聘失败。一些毕业生专业技能不扎实,达不到用人单位岗位要求,因而在职场竞争中被淘汰。
3、就业预期高,错失就业良机。部分毕业生就业预期高于职场实际。如果用人单位给子的就业岗位低于预期,他们宁愿选择观望、等待,结果错失就业良机。
4、人际交往困难。在就业初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当遇到人际困难时,他们不会理性应对,而是鲁莽行事,往往选择跳槽离职,长此以往,必然影响他们求职的动力。
5、缺乏求职技巧。不善于组织求职材料、分析就业信息、把握面试细节等,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6、用人单位偏见或歧视造成就业困难。在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时,部分用人单位打着用人自主权的幌子,对求职者提出各种不合理的就业歧视,如年龄、性别、学历、户籍、地域歧视等。
7、其他偶发性因素。例如家庭发生变故导致延缓就业;参加公务员考试等做较长时间准备而未就业。
大学生是极其重要的人才资源。离校未就业现象的出现,造成全社会人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直接影响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未就业大学生可能成为社会问题的推动者。在就业意愿受阻、物质条件窘迫、心理落差大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缺失的情况下,他们可能成为“网络暴民”或“社会愤青”。
二、高校在毕业生离校未就业现象中的责任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不仅要培养人才,还要使人才经得起市场的考验。所以,高校应当正视在职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就业指导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不少高校把就业指导工作简单地等同于就业政策宣传、就业信息发布、毕业生就业手续办理等。缺乏全员化、全程化、协作化的政策、资金、人才支持。
2.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教学内容单一,主要以求职面试为主,教学形式落后,往往是大班教学、理论教学以及传统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也不尽合理,不少高校仅将职业指导课程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开设,其教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到位。受传统文化和计划经济影响,我国大学生的人生规划意识和能力普遍不强。高校也一直长期强调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并为他们精心打造了一整套完备的培养计划,至于学生的“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为将来现在要干什么、将来需要什么”等问题关心力度不足,导致一些学生学习被动、盲目,脱离社会实际。虽然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较早地传入了我国,但其实践和运用因受到资金、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影响或制约,在高校尚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4.高校职业指導工作队伍有待加强。当前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大都由学校行政人员、班主任、辅导员兼职,具备职业指导师资格人员的比较少,师资队伍的稳定性较差,职业化、专家化程度严重不足。
5.职业指导工作对毕业生缺乏连续性和人文关怀。大部分高校把职业指导工作的服务对象限定为在校学生,只负责他们从入学到毕业离校的职业指导。而对已经毕业离校的学生,对于他们如何适应职场、如何推动职业发展、如何解决职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
三、构建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服务平台
解决大学生离校未就业现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从根源处入手,在关键点上破解,通过构建完善的职业指导工作平台,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离校未就业问题。
(一)积极构建教育提升平台
1.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与社会行业企业协同育人、合作育人机制,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让企业参与高校课程设计,参与教学过程;深化教学改革,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接地气、立即用、用得上,最大程度上缩短与社会的对接成本,从整体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加强科学的职业发展观教育。职业发展观是关于指导和引领职业人不断实现人职匹配,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与社会及用人单位需求不断融合、协调推进、实现共赢的思想和观念的总和。
3.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创业不仅解决个人就业问题,而且能带动更多人的就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就业行为。高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在大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启蒙和培育企业家精神,传授基本的创业方法和技能,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风险评估、创业培训、等服务,引导具备条件的大学毕业生走上创业之路。
(二)大力创建供需对接平台
高校推进内涵发展,必须坚持开放、协同、创新的原则,积极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深度融合,特别要主动加强与人才服务机构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建立高校毕业生与企业人才供需对接机制,实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和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
1.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师资共育机制。选择相关专业领域,聘请企业人士和行业专家担任课程教师,把校内优秀师资输送到企业进行锻炼,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2.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应主动联姻龙头企业,探索以“订单式”培养为纽带的校企深度合作,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实施教学,按照企业的标准培养人才。
3.建立广泛的毕业生实习基地,与用人单位建成比较稳定、持续的毕业生实习合作关系,为大学生就业开启“直通车”。
4.充分利用地区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人才服务机构,建立健全供求信息的收集机制和共享机制,定期开展就业信息的分析、研判、发布等工作,为毕业生就近就地就业和企业招聘用人提供全面、优质、高效服务。
(三)健全完善就业援助平台
在通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根本上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同时,还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针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
1.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充分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毕业生重新认识环境和个人面临的问题,促进其职场适应和职业发展。
2.开展职业素质测评。如开展职业能力、职业人格、职业兴趣、职业操作能力以及创业素质测评,帮助毕业生更准确认识自己,找准定位,促进就业。
3.开展职业能力再提升计划。针对职业技能不达标,高校可以与有关企业和社会技能培训机构联合开展岗前培训。针对求职面试技巧及人际关系处置能力等不足的毕业生,可通过应聘指导、模拟面试、情境再现点评等形式,开展个性化、精细化帮扶。
4.建立毕业生就业登记和跟踪回访制度。随时掌握毕业生就业状态。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必须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工作长效机制,扎实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 杨晓慧.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 曲振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