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阅读”教学例谈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合教学跟“课标”提出的学习任务群教学精神是一致的。其核心思想是跳出单篇教学的限制,立足于大单元,创设情境,布置任务,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平台,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度学习。下面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中“此情可待成追忆”专题为例,谈谈在整合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专题中的四篇文章都是经典,有文言的奏章、散文,有东西方的戏曲戏剧。此外,配套《读本》上有两个相关专题:“爱情的绝唱”,一组西方经典爱情诗;“永不褪色的友情”,一组因人生聚散而写给友人的诗词。教材和读本共同呈现出一个由文质兼美的经典文本构成的阅读场,围绕一个“情”字展现了丰富内容:有散文、诗歌、戏剧等不同的文学样式;有亲情、爱情、友情等不同的情感类型;有东方、西方不同表达方式,折射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心理。这些文本就构成了阅读群,给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加以整合。
  整合阅读一:动人心魄的爱情,比较阅读《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
  两篇都是戏剧大师的爱情名篇,主题相近。教材中节选了《西厢记》中长亭外张生崔莺莺依依惜别的章节,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凯普莱特花园里罗密欧、朱丽叶难舍难分的章节。选文都用诗化的语言写主人公对真挚、自由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任务活动一:读剧本,看剧情,品语言;欣赏戏曲《长亭送别》,观看《罗密欧与朱丽叶》;学生分角色表演。
  任务活动二:比较阅读,探究问题。教师提供三个比较的维度:女主人公“叛逆精神”的比较分析;东西方诗化语言的比较鉴赏,分析语言对塑造人物所起的作用;东西方抒情内容的差异比较,并探索规律。
  活动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展开,全班8个小组,每组选一个问题研究,教师负责协调均衡。学生先自读文章,然后小组讨论,由代表反馈,小组之间互相补充;教师整理、总结、引导。
  活动结果呈现:
  叛逆精神比较:女主人公都追求爱情的纯粹和自由。《长亭送别》表现主人公冲破观念、制度、礼教对人的束缚,私定终身以后依依惜别的深情。张生进京赶考,看起来是迎合世俗,其实也是捍卫爱情的方式。《罗密欧与朱丽叶》反抗的是家族门第观念,主人公不惜抛弃姓氏,摆脱一切束缚,追求人性的解放,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
  探究思路:反叛的对象—反叛的形式—时代背景—时代意义。
  诗化语言的比较。《长亭送别》有两类曲词:一类语言典雅,表现为情景交融、化用古诗、运用典故、用词凝练、化虚为实、渲染氛围、点染环境等方法的运用;一类通俗但朗朗上口,表现为双声叠韵、衬字、多种修辞、口语入词。曲词体现了王实甫灵活驾驭语言的能力;也体现出元杂剧的特征:从古诗词演变而来,又需要面向大众。《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莎士比亚的语言丰富华美,表现为:用隐喻、夸张、双关、拟人等修辞,用绮丽的意象,用狂热的幻想,矛盾性的修饰表现内心世界。莎士比亚的诗歌化的语言也体现了时代精神,文艺复兴的鼎盛时期,文学觉醒,语言充满创造力。人物语言的差异表现了人物形象的差异。崔莺莺诉说她的不忍离别,含蓄蕴藉,还体现出东方少女的矜持含蓄。而朱丽叶表达爱慕思念,直白大胆,体现出西方少女的热情奔放。
  探究思路:语言表现形式—个人风格—时代精神—人物塑造。
  抒情内容的差异:“慕与怨”。借用读本上朱光潜说的一段话:西方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媾前,所以称赞容貌诉申爱意者最多,中国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媾之后,所以最佳者往往是惜别悼亡。西方爱情诗最长于“慕”,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慕”的胜境;中国爱情诗最善于“怨”。节选部分的两部戏剧也是如此,朱丽叶大胆热烈地表达倾慕,崔莺莺含蓄委婉地表达思念。
  任务活动三:延伸到教材之外,搜索资料,了解两部戏剧的全貌,探究中西方戏剧结构的差异,以及传达出的不同审美心理。
  学生梳理出情节结构——《长亭送别》:悲—欢—离—合。《罗密欧与朱丽叶》: 悲—欢—离—亡。两部戏剧的结尾不同。西方悲剧的价值是“崇高感”,把美好的东西毁灭,让人获得精神的震撼,从而净化心灵。中国传统戏剧中的大团圆,其价值是“安慰”,是人们弥补现实不圆满的良药,获得心灵的慰藉。这种不同体现了民族审美心理的差异。这部分的深入探讨以教师引导为主。
  任务活动四:延伸阅读,阅读《读本》“爱情的绝唱”专题。
  《读本》里的这組西方爱情诗都是名家经典:有白朗宁夫人对爱情的讴歌,聂鲁达对爱情的憧憬,裴多菲无怨无悔的追求,普希金的美丽忧伤,阿赫马托娃的生死不渝,叶芝的凝望与祝福。
  第一步,这组诗中的爱情有不同的模样,表达有各自的特点,学生挑选最欣赏的一首跟大家交流(从语言、手法、情感、构思四个角度鉴赏)。
  选择同一类型诗歌的同学组成小组交流各自的看法,讨论完善,教师也参与其中。例如:喜欢热情讴歌的诗歌。白朗宁夫人把爱比作火、光明,是上帝赐予,不分贵贱;聂鲁达把爱比作玫瑰、喷泉,赋予人力量;裴多菲愿意是急流、荒林,只为带给爱人快乐、自由、成长。这几首诗通过各种修辞、意象的选择,讴歌爱情的特质。喜欢忧伤期盼的诗歌。从普希金的《致凯恩》中学生能读出诗中的绝望、忧伤、狂喜,遇到爱情前后有强烈的对比。阿赫马托娃这个被誉为“俄罗斯的月亮”的女诗人,《我们不善于告别》这首诗里有对生死不渝的爱情的渴求,但诗中又忧伤迷茫,诗中有现实与理想的对比。叶芝《当你老了》通过假设、想象,对一个妙龄女子说出红颜易老的真理,诗人孤独地、远远地,却执着地注视着众星捧月的姑娘,诗人的爱情超越了时光和外在的美丽。凝望与祝福,这样的爱情很动人。
  第二步,仿写诗歌。学生寻找合适的意象,模仿巧妙的构思,运用合适的手法。这一设计打通了审美鉴赏与创造,打通了文学阅读与写作。对于这个任务学生兴致勃勃,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爱情充满憧憬、忧伤,所以给他们一个私密空间,他们很愿意表达,这个空间就是他们的随笔本,大部分学生也很大方地愿意拿出来交流。   整合阅读二:感人肺腑的亲情,比较阅读《陈情表》《项脊轩志》。
  两篇文言经典,一篇是蜀汉旧臣向君主司马炎陈述孝情,婉言拒绝君主的文章。怎么陈情,何以打动君主?一篇是震川先生怀念亲情的文章,何以“长号不自禁”?两篇文章都打动了世代读者,如何打动人,需要进行深刻体悟。
  任务活动一:比较阅读,从语言这一载体入手,知人论世,探讨表达情感的艺术。
  经过小组讨论探究、整合完善,呈现活动结果:两篇文章都以情动人,一篇委婉讳饰,迂回渐进,因为作者特殊的处境,面对特殊的陈情对象,有忌惮、有苦衷;一篇含蓄节制,质朴深情,因为作者悲苦的身世,睹物思人,沉浸在一个人的回忆中,茫然若失,他面对的是夜深人静的自己,表达了苦涩和感伤的生命体验。
  任务活动二:延伸阅读《读本》,“永不褪色的友情”专题。
  这一专题的诗歌围绕友情展开。友情也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形式:分别时的叮嘱劝慰,身处异地的绵绵思念,痛失友人后的哀伤悼念都是常见内容。所以诗歌大致有送别、怀远、追悼三种。
  研读这组诗歌,教师也提供给学生几个比较的维度:
  从类型或手法的角度。有送别诗:王维把深情寄托于春色,化无形为有形。有怀远诗:围绕“夜郎”这一贬所,李白怀念左迁龙标的王昌龄,将深情托付明月;杜甫听闻李白在流放夜郎的途中遇赦,急盼友人来信。或借助于景物,或借助于想象,或直抒胸臆。可以侧重语言、手法探究。
  从理解内容的角度。柳宗元的《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有生死不渝的友情,同病相怜的悲叹,学生需要通过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去体味。将白居易的《寄元九》和元稹的《得乐天书》结合起来阅读,体会元白二人在困境中的互相扶持。教师可建议学生从情感角度結合创作背景去鉴赏。
  从探寻典故的角度。通过对三首《金缕曲》的研读,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顾贞观、吴兆骞、纳兰性德关于友情的荡气回肠的故事。这组《金缕曲》大量使用典故,可以让学生从查找资料,从探寻典故的角度去研读。
  在整合教学中值得思考的是教师如何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制定活动计划、实践活动中的指导和评价。教师通过布置任务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去探究、体验,但是教师也要参与其中,能适时收回课堂,引导学生去深思、感悟,这样才是一个收放自如的课堂。
  (作者单位:南京市第九中学)
其他文献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晚年作品,也是《稼轩词》中突出的爱国篇章之一。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三月,已在江西乡间闲居近二十年的抗战派元老——辛棄疾,被宰相韩侂胄任命为镇江知府。本以为能有所作为的辛氏很快发现,想“立盖世功名”的韩侂胄只是用北伐作幌子,捞取政治资本,巩固自己的地位;而朝廷并无充分的准备。深感失望、气愤的词人登上京口(南北朝时镇江旧称)
期刊
我从事中学语文教材研究,至今已有40年了。  与中学语文教材研究结缘,是一个偶然。1951年《人民教育》杂志组织批判《背影》之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作品被无理地拉黑,从此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销声匿迹。1978年,我看到朱自清先生的《春》重回中学课本,心情十分激动。于是,我就写了一篇《春》的分析文章叫《春的赞歌》。我将此文交给我供职的单位——原扬州师院中文系办的《语文函授》编辑部的一位编辑,他也没细看,就
期刊
梁晓声以《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等知青书写蜚声文坛,并一直坚持书写知青生活和他的青春记忆。这部三卷本《人世间》正如书名所示,记录了一批人从童年到老年,从上山下乡到改革开放的人生历程,写满了普通人的酸甜苦辣。学界认为梁晓声的作品带有浪漫主义色彩,也有人认为他彰显了现实主义精神,在这部鸿篇巨制中,可以说两种特点都有所体现。梁晓声认为“现实主义也首先是个人感受,但现实主义要求个人感受全面一
期刊
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影响学生的写作选材:从表层来看,是作者生活圈的限制;从深层次来看,是作者心理成长的轨迹。本文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写作选材为例,探讨一下学生选材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写作选材有什么倾向性?笔者觉得主要有着几个方面的倾向。  1.选材取之于生活的较多,自我意识在真实的生活中成长。  在题为“懂”的考试作文中,作业、考试失利、闹别扭、生病、吃饭、做家务、下雨送伞、玩手机之类的
期刊
一、多维发散,自选角度寻找《红楼梦》与南京的渊源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如围绕“金陵和红楼梦”这个话题,让学生多方思考选择本组的主题。首先让学生乘坐南京地铁3号线,实际感受下《红楼梦》与南京的关联:大行宫站的金陵十二钗,夫子庙站的除夕夜宴,武定门站的眠芍,雨花门站的黛玉葬花,卡子门站的大观园,都让
期刊
在文学创作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时间同人物和故事同等重要。尤其是叙事作品中,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话语呈现的时间存在差异。高明的作家都十分重视叙事的时间,重视作品中时间的呈现,甚至有作家干脆以时间命题,如法国作家雨果的《九三年》。  本文引进时间呈现概念,目的是强调中学生在写记叙文时可以借鉴文学作品有关时间呈现的技巧,解决中学生记叙文在时间呈现上单调乏味的问题,提高记叙文写作水平,也为老师提供记叙文写作指
期刊
课堂实录  1.导入  师:今天来到百年名校——中华中学上课,万分激动,早上特意在家试了几身衣服,妻子在旁说道:“你这是猪八戒照镜子。”我听见有同学笑了,来说说为什么笑啊?  生:我知道这是一个歇后语,觉得挺好笑的……(生欲言又止)  师:说得比较含蓄,没关系,可以直接说出来,你只是转述我妻子的意思。(生笑)  歇后语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对事件或人物的介绍,像谜面;后半部分是对前半部分的评价,像
期刊
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挖掘教学资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  1.巧设情境,感知美  课堂上,教师不妨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巧设情境,以境动人,让学生身临其境感知美。《美丽的西双版纳》是一篇游记散文,描述了西双版纳的美丽风情,如果仅通过文字想象,未去过该地的学生可能不能很好地感受到其中的美。因此在教学时播放相应的纪录片,会更好地激发学生感受
期刊
近日,笔者对于陆蠡的散文《囚绿记》之主题产生了疑惑。在现行的很多教学参考书上,该文的主题被解读为:文章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抒发了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颂扬了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表达了对自由和光明的向往之情,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那么,这个结论是用何种方法解读得出的呢?是否准确呢?  从“以意逆志”到“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是大家所熟知的
期刊
师:前一堂课,我们围绕着《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课文的语言文字现象做了探讨。现在我们要通过语言文字,逐渐进入文本内部。当然,文本是由语言文字构成的,所以待会儿我们在探讨和解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是离不开具体的语言文字。之前我们相当于把这篇课文给“解析”了,现在我们把它还原回去:由局部到整体。我来读一下课文,建议大家不看课文,就是耳朵“听”。  环节一:补充背景材料,把握“恒惴栗”心理  师:有个同学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