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事中学语文教材研究,至今已有40年了。
与中学语文教材研究结缘,是一个偶然。1951年《人民教育》杂志组织批判《背影》之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作品被无理地拉黑,从此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销声匿迹。1978年,我看到朱自清先生的《春》重回中学课本,心情十分激动。于是,我就写了一篇《春》的分析文章叫《春的赞歌》。我将此文交给我供职的单位——原扬州师院中文系办的《语文函授》编辑部的一位编辑,他也没细看,就说已经收到外校老师写的关于《春》的分析文章,就不用我的了。《语文函授》是限于扬州地区发行的一本内部刊物,“架子”还如此之大,大大地伤了我的自尊。带着这种被辱的不平,我就将拙作寄给了上海的《语文学习》,谁知,东方不亮西方亮,稿件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见刊了。后来我反思,倒要感谢那位编辑,没有他的回绝,便没有在《语文学习》的公开发表。从此,我有了自信,文章只要自己觉得可以,就往有影响的甚至权威刊物去投稿。因《春的赞歌》的创作经验和得到的自信,我接着花一年时间研究朱自清的散文,写了《论朱自清的散文艺术》,期望满满地投给《文学评论》,果然不久在该刊上发表。究其源,是关于《春》的小文,建立了我从事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的信心和力量。也是这篇小文,使我40年来,一直关心中学语文教材中散文的解读,以致成为我学术研究的一个不离不弃的方向。
我喜欢读散文,以此作为工作之余的一种调节性的休闲。在写长篇论文或撰写专著的间隙,我往往就某篇打动我的作品,进行解读与评论,写好就投向《散文》《名作欣赏》《写作》等合适的刊物。写多了,也就有一些发过我文章和未发过我文章的刊物主动联系我写稿。根据他们的需要,便经常作一些这类“遵命文学”。联系最多的,是《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该刊特约编辑徐志伟先生,是个有学问、有见识、热心肠的人,给我寄刊物、寄教材,甚至要我不间断地给该刊提供中学语文教材的讲析、解读的文章。就这样,关于中学语文教材的讲析文章积淀起来,也就有了50多篇,编成一个集子,也便成为一种可能的现实。
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被列入了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语文课本的第一篇(还有其他语文教材版本也选了此文)。文中说,文学为中学生“打开一扇门”,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理念。哲学求真,宗教求善,文学求美。对于中学生的教育与培养来说,语文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称它为“伟大的语文教育”。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充分的理由的。第一,中学语文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语言和文学基本常识和操作能力的训练,使口语表达和文字书写能力得到规范化的培养,使中学生成为一个规范化的汉语语言的使用者,这是提升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伟大需要。第二,语文的伟大在于它巨大的、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也就是“德”与“美”的教育。语文的教育是通过活生生的“文学作品”,它不是枯燥的数字符号,也不是公式定理与方程式,而是用内容的真善美与文学表现形式的美,让学生在形象思维中陶冶性情、净化灵魂与自塑道德情操,从而获得一种具象的思想和情感的传导与教育。特别是语文老师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认知文学和认知世界万事万物的审美能力。
语文教育中,散文的地位比之诗歌、小说更为特殊和重要。自然,这是因为具有国粹性、教化性与典艺性的散文(对散文这“三性”的重新定义,见刊于2019年第2期《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的拙作《论散文特有的文化自信》),传承着几千年语文教育的文化自信。古代的语文教育史告诉我们:古代的教育统一以“四书五经”类的国学经典作为传统教材,正面传授的是孔子的仁爱、孟子的民本、老庄的天人合一、诗教理想的温柔敦厚以及具有传统正能量的伦理情操、齐家治国、正心修身、进德修业等方面的思想内容,这些都是统一通过散文即国学作为主体教材,正告、流布于天下。说白了,古代教育以散文为本,全民接受散文作为国学的阅读、教化和传承(文盲群体通过士大夫知识群体间接接受),因此散文本身也成为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载体,也就成为“国粹”了。唯其如此,现代中学语文教育中散文教学的“德育”与“美育”的担当,也就远比诗歌和小说重要得多。唯其如此,对中学教材中散文的研究,其意义则不言而喻,是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
上述的学理认知,是我坚持40年中学语文教材研究的指导思想。
我有一个理念,认为文学研究的工作者如果要取得专业的突出成绩,必须练好“解剖麻雀”的基本功。所谓“解剖麻雀”,就是对一篇文学作品的感悟、解读并撰写成文的能力。在文学研究中,阅读作品是第一步,是打下学术研究的一个方面的基础。很难想象,一个缺乏阅读量和解读能力的人,能够做出有深入见解的学问来。所以,反复对单篇文学作品进行“解剖麻雀”,就能够训练自己的意象感悟、多向思维、理性思辨、逻辑归纳、艺术审美和驾驭文字修辞的能力。虽然这是一个微观的“舞台”,却是文学学子与学人练就基本功夫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这是我几十年的经验,也可以说是我的“夫子之道”。经常有学生或朋友问我,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细读散文的鉴赏文章?我借写这篇《自序》的机会告诉大家:第一,是练好“解剖麻雀”的基本功;第二,是把握作品的审美。之所以要把握作品的审美,是因为文学是审美的创造,而每篇散文作品都是作家个人的个性审美创造,当你抓住了某篇散文的“最突出的个性”,如作者思想的吉光片羽、另类反常的喜怒哀乐、写作情境与作者生命体验的特别关联、思想意境的求异创造、艺术形式的独特表达等等,就可以凭着你的审美感悟,去着重放大、渲染某一两个或两三个方面的“最突出的个性”,而进行鉴赏性的写作。而且,在你的笔下,因散文作品之间审美的差异,写出来的文本也是千差万别,绝不会自我雷同。
我之所以坚持了四十年,还有一个原因,是我的单篇的、属于小微观研究的散文讲析文章,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应用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应。人教版、苏教版等教参以及香港的语文教参资料,全文收录或部分引用我发表的关于《春》《背影》《荷塘月色》《歌聲》《拣麦穗》《听听那冷雨》等等解读文章,此方面的情况难以统计。网查,中学语文的教案、课件等资料,均有引用我的相关解析文章的记录。20世纪80年代,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1984年版)收录我关于《荷塘月色》的解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配乐播送我解析冰心的《六一妹》的拙作。关于用审美感觉解读《绿》的文章,《语文月刊》的原主编江凯波先生接到文稿后,给我写了密密麻麻的两页长信,说从没见过如此的原创分析。说这些,并非自夸,而是强调中学语文教材的解读性研究,是不可或缺的工作,应该有一些人来担当。一般来说,中学语文老师很忙很辛苦,备课、改作文,兼做班主任等,很难静心对课文做深入的研究。而我所做的,是为中学语文教学当“人梯”。我细读详析散文方面的课文,提供一个深入研究的蓝本,教师可根据我的观点与解读的方法进行备课,进而将之变成自己的教案与课件,以进行实际的教学。我只是默默地做了四十年的“人梯”,给他人做“嫁衣裳”。尽管中学语文教材的研究,被学界视为“小儿科”,但对中学语文教育有着正价值的能量与效果,我当“人梯”也就心安理得了。
这本书除了对中学语文老师有应用价值,对广大的中学生和爱好文学的青年也具有应用与参考的用处。由此看,我也是引领他们的“人梯”。为此,我的这些解读中学语文教材的小书,也就有了它存在的意义。我为心甘情愿地当“人梯”而引以为豪。
2019年2月25日至26日
于扬州苦茶书斋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
与中学语文教材研究结缘,是一个偶然。1951年《人民教育》杂志组织批判《背影》之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作品被无理地拉黑,从此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销声匿迹。1978年,我看到朱自清先生的《春》重回中学课本,心情十分激动。于是,我就写了一篇《春》的分析文章叫《春的赞歌》。我将此文交给我供职的单位——原扬州师院中文系办的《语文函授》编辑部的一位编辑,他也没细看,就说已经收到外校老师写的关于《春》的分析文章,就不用我的了。《语文函授》是限于扬州地区发行的一本内部刊物,“架子”还如此之大,大大地伤了我的自尊。带着这种被辱的不平,我就将拙作寄给了上海的《语文学习》,谁知,东方不亮西方亮,稿件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见刊了。后来我反思,倒要感谢那位编辑,没有他的回绝,便没有在《语文学习》的公开发表。从此,我有了自信,文章只要自己觉得可以,就往有影响的甚至权威刊物去投稿。因《春的赞歌》的创作经验和得到的自信,我接着花一年时间研究朱自清的散文,写了《论朱自清的散文艺术》,期望满满地投给《文学评论》,果然不久在该刊上发表。究其源,是关于《春》的小文,建立了我从事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的信心和力量。也是这篇小文,使我40年来,一直关心中学语文教材中散文的解读,以致成为我学术研究的一个不离不弃的方向。
我喜欢读散文,以此作为工作之余的一种调节性的休闲。在写长篇论文或撰写专著的间隙,我往往就某篇打动我的作品,进行解读与评论,写好就投向《散文》《名作欣赏》《写作》等合适的刊物。写多了,也就有一些发过我文章和未发过我文章的刊物主动联系我写稿。根据他们的需要,便经常作一些这类“遵命文学”。联系最多的,是《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该刊特约编辑徐志伟先生,是个有学问、有见识、热心肠的人,给我寄刊物、寄教材,甚至要我不间断地给该刊提供中学语文教材的讲析、解读的文章。就这样,关于中学语文教材的讲析文章积淀起来,也就有了50多篇,编成一个集子,也便成为一种可能的现实。
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被列入了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语文课本的第一篇(还有其他语文教材版本也选了此文)。文中说,文学为中学生“打开一扇门”,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理念。哲学求真,宗教求善,文学求美。对于中学生的教育与培养来说,语文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称它为“伟大的语文教育”。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充分的理由的。第一,中学语文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语言和文学基本常识和操作能力的训练,使口语表达和文字书写能力得到规范化的培养,使中学生成为一个规范化的汉语语言的使用者,这是提升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素质的伟大需要。第二,语文的伟大在于它巨大的、无形的、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也就是“德”与“美”的教育。语文的教育是通过活生生的“文学作品”,它不是枯燥的数字符号,也不是公式定理与方程式,而是用内容的真善美与文学表现形式的美,让学生在形象思维中陶冶性情、净化灵魂与自塑道德情操,从而获得一种具象的思想和情感的传导与教育。特别是语文老师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认知文学和认知世界万事万物的审美能力。
语文教育中,散文的地位比之诗歌、小说更为特殊和重要。自然,这是因为具有国粹性、教化性与典艺性的散文(对散文这“三性”的重新定义,见刊于2019年第2期《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的拙作《论散文特有的文化自信》),传承着几千年语文教育的文化自信。古代的语文教育史告诉我们:古代的教育统一以“四书五经”类的国学经典作为传统教材,正面传授的是孔子的仁爱、孟子的民本、老庄的天人合一、诗教理想的温柔敦厚以及具有传统正能量的伦理情操、齐家治国、正心修身、进德修业等方面的思想内容,这些都是统一通过散文即国学作为主体教材,正告、流布于天下。说白了,古代教育以散文为本,全民接受散文作为国学的阅读、教化和传承(文盲群体通过士大夫知识群体间接接受),因此散文本身也成为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载体,也就成为“国粹”了。唯其如此,现代中学语文教育中散文教学的“德育”与“美育”的担当,也就远比诗歌和小说重要得多。唯其如此,对中学教材中散文的研究,其意义则不言而喻,是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
上述的学理认知,是我坚持40年中学语文教材研究的指导思想。
我有一个理念,认为文学研究的工作者如果要取得专业的突出成绩,必须练好“解剖麻雀”的基本功。所谓“解剖麻雀”,就是对一篇文学作品的感悟、解读并撰写成文的能力。在文学研究中,阅读作品是第一步,是打下学术研究的一个方面的基础。很难想象,一个缺乏阅读量和解读能力的人,能够做出有深入见解的学问来。所以,反复对单篇文学作品进行“解剖麻雀”,就能够训练自己的意象感悟、多向思维、理性思辨、逻辑归纳、艺术审美和驾驭文字修辞的能力。虽然这是一个微观的“舞台”,却是文学学子与学人练就基本功夫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这是我几十年的经验,也可以说是我的“夫子之道”。经常有学生或朋友问我,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细读散文的鉴赏文章?我借写这篇《自序》的机会告诉大家:第一,是练好“解剖麻雀”的基本功;第二,是把握作品的审美。之所以要把握作品的审美,是因为文学是审美的创造,而每篇散文作品都是作家个人的个性审美创造,当你抓住了某篇散文的“最突出的个性”,如作者思想的吉光片羽、另类反常的喜怒哀乐、写作情境与作者生命体验的特别关联、思想意境的求异创造、艺术形式的独特表达等等,就可以凭着你的审美感悟,去着重放大、渲染某一两个或两三个方面的“最突出的个性”,而进行鉴赏性的写作。而且,在你的笔下,因散文作品之间审美的差异,写出来的文本也是千差万别,绝不会自我雷同。
我之所以坚持了四十年,还有一个原因,是我的单篇的、属于小微观研究的散文讲析文章,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应用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应。人教版、苏教版等教参以及香港的语文教参资料,全文收录或部分引用我发表的关于《春》《背影》《荷塘月色》《歌聲》《拣麦穗》《听听那冷雨》等等解读文章,此方面的情况难以统计。网查,中学语文的教案、课件等资料,均有引用我的相关解析文章的记录。20世纪80年代,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1984年版)收录我关于《荷塘月色》的解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配乐播送我解析冰心的《六一妹》的拙作。关于用审美感觉解读《绿》的文章,《语文月刊》的原主编江凯波先生接到文稿后,给我写了密密麻麻的两页长信,说从没见过如此的原创分析。说这些,并非自夸,而是强调中学语文教材的解读性研究,是不可或缺的工作,应该有一些人来担当。一般来说,中学语文老师很忙很辛苦,备课、改作文,兼做班主任等,很难静心对课文做深入的研究。而我所做的,是为中学语文教学当“人梯”。我细读详析散文方面的课文,提供一个深入研究的蓝本,教师可根据我的观点与解读的方法进行备课,进而将之变成自己的教案与课件,以进行实际的教学。我只是默默地做了四十年的“人梯”,给他人做“嫁衣裳”。尽管中学语文教材的研究,被学界视为“小儿科”,但对中学语文教育有着正价值的能量与效果,我当“人梯”也就心安理得了。
这本书除了对中学语文老师有应用价值,对广大的中学生和爱好文学的青年也具有应用与参考的用处。由此看,我也是引领他们的“人梯”。为此,我的这些解读中学语文教材的小书,也就有了它存在的意义。我为心甘情愿地当“人梯”而引以为豪。
2019年2月25日至26日
于扬州苦茶书斋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