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影响学生的写作选材:从表层来看,是作者生活圈的限制;从深层次来看,是作者心理成长的轨迹。本文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写作选材为例,探讨一下学生选材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写作选材有什么倾向性?笔者觉得主要有着几个方面的倾向。
1.选材取之于生活的较多,自我意识在真实的生活中成长。
在题为“懂”的考试作文中,作业、考试失利、闹别扭、生病、吃饭、做家务、下雨送伞、玩手机之类的选材特别多,占80%以上。明显的,他们将自己与世界交往限制在家长和伙伴上。当堂考试的应急表现暴露出他们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潜意识,从学校到家庭,从家庭到学校,关乎被误解,被关爱,被教训的主题较多,冲突围绕着理解、成就感和自我成长展开,人物以父母老师同伴居多。有35%的学生对于“懂”的理解已经深入到对生活艰难和为人处世的理解,对到处奔波艰难打工的父亲、住在简陋屋子的外婆、再难也是豁达对孩子的长辈、节俭过度显得抠门的爷爷,相陪相伴的奶奶……甚至于对亲人死亡的痛苦认识等等。相对来说,学生处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身份,让他们更多地接触生活的不易。父辈们在城市里的挣扎与乐观,对于催生青春期的自我意識觉醒是一个自然又真实的底色。
2.选材出现童年生活的较多,故土意识在离别后更加强烈。
笔者做过一个不完全统计和调查,学生作文出现童年生活的占90%以上。童年的内心世界的渴望与满足会成为一个人一生的情结。在班级里,学生始终将他的童年生活放在首位,文章常有涉及的约在45%。比如写春天菜花地的疯跑,池塘里捉青蛙的险境,夏夜树荫浓郁里的星空,秋天采桂花的甜蜜,冬天故乡的雪原……风景和趣事以外,还有分隔两地不能时常见面的亲人朋友。沉淀在学生记忆深处的既是童年趣事,也是故土情怀。远离家乡后产生的土地情结让学生对故土和乡亲多了与别人不一样的体验。
3.选材少出现城市类题材,自信心还不够强大。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作文选材很少出现城市类题材。笔者曾经调查过他们家长的工作方向,有90%以上的家长在城市中从事服务类工作,装潢、建材、运输、家政、保安、开便利店、开修理店,生活总或多或少与城市产生了交集,但是对这部分内容,学生几乎没有在作文中涉及和反映。学生对城市生活的理解停留在潇洒和光鲜上,父母艰难勤恳的城市生活没有纳入他们的视野。对于父辈艰苦奋斗期望在城市中有身份认同,学生缺乏自信心。
形成这种选材倾向性,我觉得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
1.自我修复的需要。选材涉及家庭多于学校或其他生活,其原因在于虽然他们在城市中居住条件或者父母的工作不算很好,但相比于他们原来在乡村的等待生活,能与父母团聚,生活虽艰苦但是稳定,已经是很知足了,所以,闯入他们头脑中的场景更多的是他们曾经不曾拥有的完整环境和家庭事件。这些生活某种程度上成为他们修复自己生活的重要来源,他们加倍珍惜,也加倍希望父母能够满足他们更多的生活热望,在愿望得到满足的时候,内心原来的躁动得到平息。
2.童年经历的深刻。据调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对于童年生活记忆较为深刻。大部分孩子作为留守儿童在老家度过童年,大多数随着祖父辈一起生活。父母出外打工,陪伴孩子的时间几乎没有,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一般缺少安全感和稳定感。他们从祖父辈身上寻求父母没有给予的安全感和获得感。祖父辈们对于孙子辈们管束和呵护兼而有之。隔代保护的疼爱方式,缺乏强有力的规则意识的形成,孩子的性格和习惯更倾向于自由自在和随意从容。孩子在广阔的村落间充分得到身心的放飞,纵情于原生态环境中的种种丰富体验,后来来到城市,远离乡村的生活风景,心中愈加怀念,童年生活便成为他们心目中难忘的回忆。
3.心理表达的独特。通过观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并进行问卷调查,笔者发现他们在感知方式、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与城市里的孩子有不同的地方。他们感知生活的方式更多地倾向于通过感知自然来感知生活,大自然是他们的第一大教室,重动手,重参与,在劳动中接触生活成为常态。思维方式上他们倾向于感性理解,直观体验,不喜欢用整体的思维方式看待世界。父母辈在感性认识上的积累给予他们成功的经验。表达方式上,他们低调、克制、隐忍、含蓄、不张扬,在作文或者别的层面上他们才会尽情表达自己,释放自己。但表达自我时,也不会激情洋溢、充分表达。行为上,他们对自己的认同不充分,显得胆怯、不争斗,向往结伴同行,崇尚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1.选择时机,优化自我修复的平台。自我修复不是简单交给学生自我完成的事情,很多时候,他们对自我修复还不够了解,需要教师创造机会。比如,建设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班集体,形成人人有爱的氛围,让班集体成为大家交流的港湾,让学生有自我修复的可能。比如,通过写作或者视频交流的形式增加学生与父母的坦诚相待的机会,倾诉双方的想法,让学生的愿望也得到合理的表达和实现。许多人对长辈的了解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缺乏更理性的思考。学生郭卓妮写《我的奶奶》,写了一个甘于奉献的奶奶形象,奶奶可以拿出钱给她学跳舞让她始终不忘。后来在教师的启发下,她发现奶奶舍得花钱让孙女学跳舞,但是舍不得买降压药吃。发现奶奶省吃俭用一辈子,老家的房子造好了,但是始终没能住进去。发现奶奶生病了,一定要回到老家去,不肯在城市里去世。原先单一的支持孩子跳舞的奶奶形象升华为对土地对生活对生命有自己理解的奶奶形象。作者叙述视角从她和奶奶的单一联系扩大到奶奶与周围的联系,作者因此发现了眼界是认知世界的重要窗口。自我发现素材,自我扩大素材,自我提炼素材,先后三次修改的作文感动了作者父母,感动了同学,达到了情感交融的境界。
2.理解学生,并理解他的生长背景。一个人写作选材的取舍,一定与他生活的圈子有关,更加与他的经历和精神结构有关。语文教师不要只在一篇篇作文中寻找学生在技术上的短处,而是要在一篇篇文章后面发现他对生活素材取舍的心理原因。学习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待学生的写作活动,你会发现你能够理解他们在材料取舍、在人物长短、在语言表达上的抉择。任何的抉择都是有原因的。当我们理解童年的印记居然深埋在每一个人的记忆深处永不消逝时,我们就不难理解一个13岁的少年连篇累牍写故土的故事而乐此不疲的原因。当我们发现他们将家常的事情摆在你面前絮絮叨叨,你不能不屑,那是他对父母家庭期待的全部。每一次写作他们都是真心付出,真情演绎,因此值得尊重和理解,并且值得研究并引导他们。
3.拓展维度,增加经历前后的整体分析。学生们不缺乏经历,但是缺乏经历前后的整体选择和思考。他们所处的前经历我们不可能再重来,但是,我们可以在学生可能遭遇到或者感受到的经历阅历上增加更多的理性思考维度。比如,阅读作品时,思考作者的写作背景。用故事背景延展阅读和写作的空间。在学生写作《童年啊,童年》时,组织他们延伸阅读《呼兰河传》选段,让他们换成“两种方式”即向内看看内心向外看看世界重读这部作品,然后审视自己选择的童年生活素材,进行比较阅读。比如,带领他们在初冬去观察蜡梅,然后围着圆桌畅谈“你眼中的蜡梅”,学生几乎可以从不同的视角给予蜡梅全面的观察。教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架构起观察事物的整体视角,善于从别人那里吸纳和整合,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体验维度的宽阔。给予学生自由作文的空间,充分调遣他们自己原本的生活体验,让情感最丰沛的区域有可以倾诉的空间。同时,我们增加更多机会,充分发挥他们在感性思维上的优势,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在选材的主题挖掘上,我们需要打开学生心中的壁垒,鼓励学生走进城市,触发学生打开心灵,放开手脚,写自己父母真实的生活,赞美父母勤奋刻苦执着的精神,赞美平凡劳动者奋斗者的精彩奉献。身份认同,情感认同,选材和立意才会有真实价值的显现。在学生需要的关键点给予适合的帮助,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得以舒展和表现,作文水平也会因此而提高。
(作者单位:无锡市广丰中学)
1.选材取之于生活的较多,自我意识在真实的生活中成长。
在题为“懂”的考试作文中,作业、考试失利、闹别扭、生病、吃饭、做家务、下雨送伞、玩手机之类的选材特别多,占80%以上。明显的,他们将自己与世界交往限制在家长和伙伴上。当堂考试的应急表现暴露出他们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潜意识,从学校到家庭,从家庭到学校,关乎被误解,被关爱,被教训的主题较多,冲突围绕着理解、成就感和自我成长展开,人物以父母老师同伴居多。有35%的学生对于“懂”的理解已经深入到对生活艰难和为人处世的理解,对到处奔波艰难打工的父亲、住在简陋屋子的外婆、再难也是豁达对孩子的长辈、节俭过度显得抠门的爷爷,相陪相伴的奶奶……甚至于对亲人死亡的痛苦认识等等。相对来说,学生处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身份,让他们更多地接触生活的不易。父辈们在城市里的挣扎与乐观,对于催生青春期的自我意識觉醒是一个自然又真实的底色。
2.选材出现童年生活的较多,故土意识在离别后更加强烈。
笔者做过一个不完全统计和调查,学生作文出现童年生活的占90%以上。童年的内心世界的渴望与满足会成为一个人一生的情结。在班级里,学生始终将他的童年生活放在首位,文章常有涉及的约在45%。比如写春天菜花地的疯跑,池塘里捉青蛙的险境,夏夜树荫浓郁里的星空,秋天采桂花的甜蜜,冬天故乡的雪原……风景和趣事以外,还有分隔两地不能时常见面的亲人朋友。沉淀在学生记忆深处的既是童年趣事,也是故土情怀。远离家乡后产生的土地情结让学生对故土和乡亲多了与别人不一样的体验。
3.选材少出现城市类题材,自信心还不够强大。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作文选材很少出现城市类题材。笔者曾经调查过他们家长的工作方向,有90%以上的家长在城市中从事服务类工作,装潢、建材、运输、家政、保安、开便利店、开修理店,生活总或多或少与城市产生了交集,但是对这部分内容,学生几乎没有在作文中涉及和反映。学生对城市生活的理解停留在潇洒和光鲜上,父母艰难勤恳的城市生活没有纳入他们的视野。对于父辈艰苦奋斗期望在城市中有身份认同,学生缺乏自信心。
形成这种选材倾向性,我觉得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
1.自我修复的需要。选材涉及家庭多于学校或其他生活,其原因在于虽然他们在城市中居住条件或者父母的工作不算很好,但相比于他们原来在乡村的等待生活,能与父母团聚,生活虽艰苦但是稳定,已经是很知足了,所以,闯入他们头脑中的场景更多的是他们曾经不曾拥有的完整环境和家庭事件。这些生活某种程度上成为他们修复自己生活的重要来源,他们加倍珍惜,也加倍希望父母能够满足他们更多的生活热望,在愿望得到满足的时候,内心原来的躁动得到平息。
2.童年经历的深刻。据调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对于童年生活记忆较为深刻。大部分孩子作为留守儿童在老家度过童年,大多数随着祖父辈一起生活。父母出外打工,陪伴孩子的时间几乎没有,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一般缺少安全感和稳定感。他们从祖父辈身上寻求父母没有给予的安全感和获得感。祖父辈们对于孙子辈们管束和呵护兼而有之。隔代保护的疼爱方式,缺乏强有力的规则意识的形成,孩子的性格和习惯更倾向于自由自在和随意从容。孩子在广阔的村落间充分得到身心的放飞,纵情于原生态环境中的种种丰富体验,后来来到城市,远离乡村的生活风景,心中愈加怀念,童年生活便成为他们心目中难忘的回忆。
3.心理表达的独特。通过观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并进行问卷调查,笔者发现他们在感知方式、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与城市里的孩子有不同的地方。他们感知生活的方式更多地倾向于通过感知自然来感知生活,大自然是他们的第一大教室,重动手,重参与,在劳动中接触生活成为常态。思维方式上他们倾向于感性理解,直观体验,不喜欢用整体的思维方式看待世界。父母辈在感性认识上的积累给予他们成功的经验。表达方式上,他们低调、克制、隐忍、含蓄、不张扬,在作文或者别的层面上他们才会尽情表达自己,释放自己。但表达自我时,也不会激情洋溢、充分表达。行为上,他们对自己的认同不充分,显得胆怯、不争斗,向往结伴同行,崇尚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1.选择时机,优化自我修复的平台。自我修复不是简单交给学生自我完成的事情,很多时候,他们对自我修复还不够了解,需要教师创造机会。比如,建设一个相对安全稳定的班集体,形成人人有爱的氛围,让班集体成为大家交流的港湾,让学生有自我修复的可能。比如,通过写作或者视频交流的形式增加学生与父母的坦诚相待的机会,倾诉双方的想法,让学生的愿望也得到合理的表达和实现。许多人对长辈的了解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缺乏更理性的思考。学生郭卓妮写《我的奶奶》,写了一个甘于奉献的奶奶形象,奶奶可以拿出钱给她学跳舞让她始终不忘。后来在教师的启发下,她发现奶奶舍得花钱让孙女学跳舞,但是舍不得买降压药吃。发现奶奶省吃俭用一辈子,老家的房子造好了,但是始终没能住进去。发现奶奶生病了,一定要回到老家去,不肯在城市里去世。原先单一的支持孩子跳舞的奶奶形象升华为对土地对生活对生命有自己理解的奶奶形象。作者叙述视角从她和奶奶的单一联系扩大到奶奶与周围的联系,作者因此发现了眼界是认知世界的重要窗口。自我发现素材,自我扩大素材,自我提炼素材,先后三次修改的作文感动了作者父母,感动了同学,达到了情感交融的境界。
2.理解学生,并理解他的生长背景。一个人写作选材的取舍,一定与他生活的圈子有关,更加与他的经历和精神结构有关。语文教师不要只在一篇篇作文中寻找学生在技术上的短处,而是要在一篇篇文章后面发现他对生活素材取舍的心理原因。学习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待学生的写作活动,你会发现你能够理解他们在材料取舍、在人物长短、在语言表达上的抉择。任何的抉择都是有原因的。当我们理解童年的印记居然深埋在每一个人的记忆深处永不消逝时,我们就不难理解一个13岁的少年连篇累牍写故土的故事而乐此不疲的原因。当我们发现他们将家常的事情摆在你面前絮絮叨叨,你不能不屑,那是他对父母家庭期待的全部。每一次写作他们都是真心付出,真情演绎,因此值得尊重和理解,并且值得研究并引导他们。
3.拓展维度,增加经历前后的整体分析。学生们不缺乏经历,但是缺乏经历前后的整体选择和思考。他们所处的前经历我们不可能再重来,但是,我们可以在学生可能遭遇到或者感受到的经历阅历上增加更多的理性思考维度。比如,阅读作品时,思考作者的写作背景。用故事背景延展阅读和写作的空间。在学生写作《童年啊,童年》时,组织他们延伸阅读《呼兰河传》选段,让他们换成“两种方式”即向内看看内心向外看看世界重读这部作品,然后审视自己选择的童年生活素材,进行比较阅读。比如,带领他们在初冬去观察蜡梅,然后围着圆桌畅谈“你眼中的蜡梅”,学生几乎可以从不同的视角给予蜡梅全面的观察。教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架构起观察事物的整体视角,善于从别人那里吸纳和整合,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体验维度的宽阔。给予学生自由作文的空间,充分调遣他们自己原本的生活体验,让情感最丰沛的区域有可以倾诉的空间。同时,我们增加更多机会,充分发挥他们在感性思维上的优势,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在选材的主题挖掘上,我们需要打开学生心中的壁垒,鼓励学生走进城市,触发学生打开心灵,放开手脚,写自己父母真实的生活,赞美父母勤奋刻苦执着的精神,赞美平凡劳动者奋斗者的精彩奉献。身份认同,情感认同,选材和立意才会有真实价值的显现。在学生需要的关键点给予适合的帮助,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得以舒展和表现,作文水平也会因此而提高。
(作者单位:无锡市广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