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极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与学习效率,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技巧,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良好的合作协调能力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模式来培养。对比传统课堂教学,教师是课堂主体,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上严重缺乏积极性甚至形成厌学情绪。因此,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给学生交流合作、互相帮助、探索学习、发挥特长的机会。
一、小组合作形式
(一)双人合作
双人合作通常指同桌之间的合作,但因为学生人数问题,有时需灵活安排学生结对。如,当班级人数为奇数存在没有同桌的同学时,可以就近安排三人一组。或者班级存在两个单桌时让前后两人为一组讨论学习。总之,双人合作的好处在于组织简便灵活,适用于简单问题的讨论。而且,同桌两人因长期学习生活在一起,对彼此的想法比较熟悉,交流高效,不容易出现讨论跑题、闲聊的情况。比如,在学习《俗世奇人》这一篇文章时我提出了两个文章事件概述的问题:一个是“本文读来充满风趣,有些单口相声的味道。相信同学们都预习过了,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个人物之间的故事?”另一个是“请以泥人张和海张五之间的交锋为中心自由朗读文章。简要复述故事情节。”在同桌之间交流完后,选择几组回答问题,最后由我帮助他们总结答案。
(二)前后桌合作
前后桌合作是最常见的课堂四人合作形式,应用广泛。这种合作中,每个同学发表观点的机会不少,而且不同观点之间可以互补也可以互相矛盾,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篇课文中我提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作者对三味书屋和先生的印象又如何?”一开始在讨论中,学生对作者的情感分析并不全面。大多是你说一个词,我说一个词。但渐渐地,他们的讨论逐渐丰富起来,最终,学生合理组织语言得出结论。
(三)小组间合作
组间合作是针对一篇长课文而进行的一种合作形式,通过将课文拆分,给不同4人小组同一个任务。将不同小组分为目标相同的一个大组,允许大组间不同小组相互交流借鉴,合作补全问题答案,最终将不同问题的不同答案结合起来得到一个较为完美的结论。这样就完成了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这种合作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形成较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例如,在学习朱自清《背影》这篇文章时,针对“文章除了写父亲外,还写了自己的感受,其中写了自己四次流泪。在课文中找出来,并说说表现了自己什么样的感情。”在这个问题中,先让小组合作完成第一小问,再在第二问中将不同的流泪描写表达的感情分配给不同的大组讨论,最后由我总结他们的答案。这样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小组讨论学习优缺点分析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不同于以往的“填鸭式教育”一节课沉闷单调的特点,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以其生动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授课效率。它是通过节约时间与提高反馈这两点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在检验课堂背诵或者字词掌握情况时,布置任务、分工监督简单两步就能完成以前可能一个中午才能完成的教学目标。而且不同小组之间的竞争改变了学生拖延的习惯,让字词或者背诵情况的检验更加简单方便。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在语文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同学间的合作交流不但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通过“共有知识”到“公共知识”的转化过程,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明白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过去的教学方式因为课堂主体是教师,学生参与度不高,在课堂中时常有学生走神。有了交流之后,学生成为主体,互相讨论基本不再出现上课走神的情况。而且因为不同的想法之间碰撞,学生的思维状态始终保持活跃,并且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提高。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同学,以及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而言,这都是极大地自我满足的过程。
(三)提高学生语文学科基本素养
听、说、读、写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基本素养。过去的语文教学重“读、写”轻“听、说”,学生语文素养的教育是缺失的。而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入极大地弥补了这一空缺。小组中每个学生认真倾听他人观点,理解每个人表述的区别,同时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逐渐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倾听能力。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将得到极大提升,这是其他教学模式所不明显具备的功能。
(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把握文章主旨是每次教学的关键,从不同角度多个方面去理解一篇课文有利于学生提炼文章的思想,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引入小组学习后,组员对文章的不同理解的交流使学生获得了不同的情感体验。现代文阅读中,学生使用小组交流时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方式,使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通过平时的感悟思考以及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都得到极大提升。
(五)浮于表面,形式大于內容
有时候,在小组讨论的任务布置后,学生便开始讲空话。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所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关注课堂纪律以及学生的参与状态。对于讨论问题的选择以及成员工作的分配,教师要认真思考、参与指导,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学习中,并且熟练运用交流合作这一方法,防止讨论学习变成走过场。
(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
引导预习授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讲清要预习的知识点,并且及时检查,让每个学生形成粗略的想法。这样一来可以避免讨论时部分学生边缘化、参与度不高的情况,二来可以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明确分工,要让一个小组获得较高的整体评价,教师要主动引导小组内的分工,引导学生尊重他人意见,对别人的思考成果给予较高的评价,养成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想法。
三、结语
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合理使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也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授课技巧,关注自身发展,做到教学相长。
(责编
一、小组合作形式
(一)双人合作
双人合作通常指同桌之间的合作,但因为学生人数问题,有时需灵活安排学生结对。如,当班级人数为奇数存在没有同桌的同学时,可以就近安排三人一组。或者班级存在两个单桌时让前后两人为一组讨论学习。总之,双人合作的好处在于组织简便灵活,适用于简单问题的讨论。而且,同桌两人因长期学习生活在一起,对彼此的想法比较熟悉,交流高效,不容易出现讨论跑题、闲聊的情况。比如,在学习《俗世奇人》这一篇文章时我提出了两个文章事件概述的问题:一个是“本文读来充满风趣,有些单口相声的味道。相信同学们都预习过了,文章主要写了哪两个人物之间的故事?”另一个是“请以泥人张和海张五之间的交锋为中心自由朗读文章。简要复述故事情节。”在同桌之间交流完后,选择几组回答问题,最后由我帮助他们总结答案。
(二)前后桌合作
前后桌合作是最常见的课堂四人合作形式,应用广泛。这种合作中,每个同学发表观点的机会不少,而且不同观点之间可以互补也可以互相矛盾,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篇课文中我提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作者对三味书屋和先生的印象又如何?”一开始在讨论中,学生对作者的情感分析并不全面。大多是你说一个词,我说一个词。但渐渐地,他们的讨论逐渐丰富起来,最终,学生合理组织语言得出结论。
(三)小组间合作
组间合作是针对一篇长课文而进行的一种合作形式,通过将课文拆分,给不同4人小组同一个任务。将不同小组分为目标相同的一个大组,允许大组间不同小组相互交流借鉴,合作补全问题答案,最终将不同问题的不同答案结合起来得到一个较为完美的结论。这样就完成了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这种合作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形成较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例如,在学习朱自清《背影》这篇文章时,针对“文章除了写父亲外,还写了自己的感受,其中写了自己四次流泪。在课文中找出来,并说说表现了自己什么样的感情。”在这个问题中,先让小组合作完成第一小问,再在第二问中将不同的流泪描写表达的感情分配给不同的大组讨论,最后由我总结他们的答案。这样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小组讨论学习优缺点分析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不同于以往的“填鸭式教育”一节课沉闷单调的特点,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以其生动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授课效率。它是通过节约时间与提高反馈这两点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在检验课堂背诵或者字词掌握情况时,布置任务、分工监督简单两步就能完成以前可能一个中午才能完成的教学目标。而且不同小组之间的竞争改变了学生拖延的习惯,让字词或者背诵情况的检验更加简单方便。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在语文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同学间的合作交流不但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通过“共有知识”到“公共知识”的转化过程,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明白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过去的教学方式因为课堂主体是教师,学生参与度不高,在课堂中时常有学生走神。有了交流之后,学生成为主体,互相讨论基本不再出现上课走神的情况。而且因为不同的想法之间碰撞,学生的思维状态始终保持活跃,并且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提高。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同学,以及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而言,这都是极大地自我满足的过程。
(三)提高学生语文学科基本素养
听、说、读、写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基本素养。过去的语文教学重“读、写”轻“听、说”,学生语文素养的教育是缺失的。而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入极大地弥补了这一空缺。小组中每个学生认真倾听他人观点,理解每个人表述的区别,同时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逐渐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倾听能力。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将得到极大提升,这是其他教学模式所不明显具备的功能。
(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把握文章主旨是每次教学的关键,从不同角度多个方面去理解一篇课文有利于学生提炼文章的思想,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引入小组学习后,组员对文章的不同理解的交流使学生获得了不同的情感体验。现代文阅读中,学生使用小组交流时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方式,使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通过平时的感悟思考以及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都得到极大提升。
(五)浮于表面,形式大于內容
有时候,在小组讨论的任务布置后,学生便开始讲空话。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所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关注课堂纪律以及学生的参与状态。对于讨论问题的选择以及成员工作的分配,教师要认真思考、参与指导,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学习中,并且熟练运用交流合作这一方法,防止讨论学习变成走过场。
(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化
引导预习授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讲清要预习的知识点,并且及时检查,让每个学生形成粗略的想法。这样一来可以避免讨论时部分学生边缘化、参与度不高的情况,二来可以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明确分工,要让一个小组获得较高的整体评价,教师要主动引导小组内的分工,引导学生尊重他人意见,对别人的思考成果给予较高的评价,养成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想法。
三、结语
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合理使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同时,教师也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授课技巧,关注自身发展,做到教学相长。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