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看法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_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课的主旨在于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下面是笔者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对于21世纪的学生来讲,我们应努力培养他们基本的“信息素养”。
  1.信息获取的能力
  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2.信息分析的能力
  能够将丰富的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对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
  3.信息加工的能力
  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
  4.信息利用的能力
  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将上述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而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
  例如:互联网,它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途径,创造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学习环境。借助于互联网,他们可以获取在书上学不到的东西,利用这些信息来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二、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育家苏姆林斯基曾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开始学习信息技术课时学生往往怀着好奇、兴奋的心理,但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有的内容需要机械重复地训练,有的内容枯燥无味难度大,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慢慢降下来。根据建构意义新的学习理论,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愿望。
  利用中学生喜爱游戏这一特点,在鼠标练习中,笔者让学生玩WIN98自带的扫雷和接龙游戏,在探索游戏中掌握操作技能。让学生自始至终愉快地学习,尽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不断创新,高科技的迅速产业化,使得经济持续增长。而在这一时代,起核心作用的是知识创新,它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因此21世纪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环境和机会,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不须面面俱到,包办学生所做的一切。只有在自主学习的环境里,学生才有可能发挥创造性,体验创新的乐趣。例如:在讲WORD图文混排时,需要用到绘图工具栏,笔者只是把工具栏上重点工具,如阴影、三维效果、填充、自选图形等提示了一下,具体的操作留给学生自己完成。学生们凭着他们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做出了一幅幅好的作品。之后,笔者对几幅想象力丰富的作品给予了表扬,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相应的信息应是与中小学生各科的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这就产生了信息技术课程如何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就是以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去,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结合初一语文教学,笔者所在学校采用的“计算机与语文识字教学整合”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它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识字教学软件,让学生观看生字的笔画、笔顺、部首、间架结构、正确读音和汉字编码,同时跟随教学软件进行听、说、读、写、打(打字)的训练,通过人机交互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检查和自我提高。
  以上是笔者在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运用过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必须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单位:562400贵州省兴义市马岭镇龙井职业中学)
其他文献
《英语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也就是说,在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中,应重视通过“情境创设”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积极、主动,从而获取好的教学效果。但据笔者了解,英语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大多数的情境创设,只是停留在凭借音乐、画面、图片等视听手段对课堂教学气氛进行简单的渲染
期刊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主要标志。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给人的情感移入比其他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情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是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它既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可见情感体验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呢?     一、运用生动教学语言,引发学生情感投入    
期刊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对历史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纲领,也是判断历史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传统课堂教学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知识与技能成为课堂教学关注的中心,忽视了智力、能力、情感、态度等育人目标,学生的发展受到制约。课堂教学因此丧失了实效。新课标确定的“
期刊
人的认知遵循一定的认识规律,要研究学生物理学习中的思维障碍到底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应该把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和学习的内容结合起来,了解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首先,学生学习物理受自身的心理认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制约;其次,还受学习内容的概括性、抽象性程度的制约。物理知识由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实验和物理研究思想方法等组成,是人们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学生学
期刊
【摘要】电子计算机等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教学资料的收集,教学过程的形成,学生领悟知识的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美术教学领域,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直接进行绘画、设计,使创造力得到普遍进步,进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认识美术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意义,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美术教学,是促进美术教学向最优化、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笔者的教学实践来论述现代教育技
期刊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当代教育思想在学校体育中的体现,是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和创新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明显的实效。鉴此,笔者对农村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把“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实施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突破口     从实践来看,“大课间活
期刊
在体育课的教学中,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怪现象:学生喜欢体育活动,喜欢自由活动的体育课,却对体育教师安排的专项体育课提不起兴趣。这其中的原因除教材因素外,笔者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主要因素之一。教学活动的两个主要方面是教师和学生,而学生从教师那里学到的不只是知识,也学会做人。因此,体育教师应努力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也应提高自身修养,灵活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一、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修养与专业素养
期刊
进入高中后,许多学生感觉到数学难学,实际上,只要掌握了数学学习的“三要素”,也是可以学得轻松和愉快的。是哪“三要素”呢?这就是兴趣、毅力与方法。    一、良好的心理素养、痴迷的学习兴趣——学好数学的前提    爱好既可以是做一件事的理由也是把事情坚持下去的最强动力。良好的心理素养、近乎痴迷的兴趣是高效率学习数学的前提,也是在最后的考试中取胜的必要条件。大多数学生都会觉得数学学习比较困难,遇到难解
期刊
学困生与优秀生相比,当然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作为教师,其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义不容辞地肩负着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因此,面对学困生,教师不应袖手旁观,应倾注更多的耐心与爱心,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使他们由原来的厌学转变为乐学、善学。下面笔者就如何转化学困生谈几点个人心得:    一、保护自尊是转化学困生的首要条件    新学年伊始,笔者从以前的科任教师那里了解到留入本班的一名女生
期刊
“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卢梭《爱弥尔》)尊重学生是一个反复被强调的教育原则。教师尊重学生就是教师在心底里把学生视为与自己平等的、有人格尊严的独立个体。但很多教师认为对学生有爱就够了。其实,尊重和爱是不同的,如果你暂时还做不到爱这个学生,但你起码要做到尊重他。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也经常看到,因为太爱学生,太在乎学生而做出种种不尊重学生的行为。对于班主任来说,光有爱是不够的,还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