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50年代,有关方面决定给时任总军械部部长的王树声建一幢住宅。按规定,房子和家具可以考究一点。但是,王树声的“意见”来了——盖成一般平房,外加“两不要”:不要独门独院,不要警卫森严。这样,王树声一家就住在当时的总军械部(现解放军报社)大院内极其普通的一幢平房里,用的是寻常的家具,没有特别的装饰,墙上的一幅“延安宝塔山”油画显得格外醒目。
随着总军械部的撤销,原机关的一些人马陆陆续续地搬走了。王树声住的那个大院搬进了另一个机关。这样,他们的住房也成了新单位的了。组织上体谅到王树声住在这里不方便,决定为他另选一个地方建房。
一次,有关部门为他选定的住房地点是护城河畔的一座古庙宇处,那里原是某自治区驻京办事处,远山、近水,有花有草,风景秀丽宜人。他们让王树声及其妻子杨炬一起来看看。开始,王树声和杨炬都看中了这个地方,可一打听这里原来是某自治区的办事处地点,这下王树声可又反对了:“这不妥,为我们一家就把人家办事处的地方给占了,这不违反民族政策吗?这不行!我们还是不要在这儿修了。”杨炬也附和着说:“再换个地方吧,不要麻烦人家。”王树声看妻子也很赞同他的意见,就“嘿嘿”地笑着说:“对,再换个地方,千万不要这样。”
后来,选址的同志又给他们找到了东单的一个地方,这里是闹市中的一块静土,条件很好,出门买东西办事都非常方便,可王树声和杨炬到那里看了一趟还是不同意。之后,选址的几位同志找到杨炬,想通过她来说服王树声。没想到杨炬态度很明确:“不是我们太挑剔,老王早就和我说了,你们选的那个地方是一个民主党派总部办公的地址,我们住进去,将来人家在哪办公?共产党人可不能这样!你们的好意我们心里领了。”听了这一番话,那几位同志明白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王树声和杨炬又被邀请去审定新房地址。这回选址,有关部门充分考虑到王树声前几次的意见,心想,这回准成。地址是在玉渊潭附近,环境幽静,风光如画,很适宜首长们工作和休息。
对于组织上的关心,王树声和杨炬真是很感激。这怎能不让他们高兴呢?为了他们的住房,组织上做了多少努力啊。正要下决心,王树声突然发现不远处有几间农舍,就问:“我们盖房子,碍不碍老百姓的事?”身边的同志忙说:“我们早考虑好了,为了安全,我们准备让他们搬走。”
王树声一听这话,急了,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看算了吧,我们凭什么要撵人家老百姓呢?”杨炬也跟着说:“是呀,我们盖房,赶人家搬家,那可不好。我们有个地方住就行了,不要麻烦人家。干脆,我们还住原来那里吧。”
“首长,你们那个房子太陈旧了,一下大雨就漏,还是定下来在这里盖吧。”那几个同志一听也急了。“修一修嘛,夏天不漏雨就行,我看那个房子蛮好的。”王树声表了态,杨炬也在一旁直点头,那几位同志还能说什么?
就这样,大将王树声同志数选建房地址,处处都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一处也没选成,只好仍住在当年总军械部盖的那所平房里。他在那外墙简陋、内廊狭窄的寓所,住到自己与世长辞也未搬动一步,此事一直成为美谈。今天,他家几代人还是住在那个半个世纪前就开始住的平房里,着实让人感动。
( 责编 郄 智 )
随着总军械部的撤销,原机关的一些人马陆陆续续地搬走了。王树声住的那个大院搬进了另一个机关。这样,他们的住房也成了新单位的了。组织上体谅到王树声住在这里不方便,决定为他另选一个地方建房。
一次,有关部门为他选定的住房地点是护城河畔的一座古庙宇处,那里原是某自治区驻京办事处,远山、近水,有花有草,风景秀丽宜人。他们让王树声及其妻子杨炬一起来看看。开始,王树声和杨炬都看中了这个地方,可一打听这里原来是某自治区的办事处地点,这下王树声可又反对了:“这不妥,为我们一家就把人家办事处的地方给占了,这不违反民族政策吗?这不行!我们还是不要在这儿修了。”杨炬也附和着说:“再换个地方吧,不要麻烦人家。”王树声看妻子也很赞同他的意见,就“嘿嘿”地笑着说:“对,再换个地方,千万不要这样。”
后来,选址的同志又给他们找到了东单的一个地方,这里是闹市中的一块静土,条件很好,出门买东西办事都非常方便,可王树声和杨炬到那里看了一趟还是不同意。之后,选址的几位同志找到杨炬,想通过她来说服王树声。没想到杨炬态度很明确:“不是我们太挑剔,老王早就和我说了,你们选的那个地方是一个民主党派总部办公的地址,我们住进去,将来人家在哪办公?共产党人可不能这样!你们的好意我们心里领了。”听了这一番话,那几位同志明白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王树声和杨炬又被邀请去审定新房地址。这回选址,有关部门充分考虑到王树声前几次的意见,心想,这回准成。地址是在玉渊潭附近,环境幽静,风光如画,很适宜首长们工作和休息。
对于组织上的关心,王树声和杨炬真是很感激。这怎能不让他们高兴呢?为了他们的住房,组织上做了多少努力啊。正要下决心,王树声突然发现不远处有几间农舍,就问:“我们盖房子,碍不碍老百姓的事?”身边的同志忙说:“我们早考虑好了,为了安全,我们准备让他们搬走。”
王树声一听这话,急了,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看算了吧,我们凭什么要撵人家老百姓呢?”杨炬也跟着说:“是呀,我们盖房,赶人家搬家,那可不好。我们有个地方住就行了,不要麻烦人家。干脆,我们还住原来那里吧。”
“首长,你们那个房子太陈旧了,一下大雨就漏,还是定下来在这里盖吧。”那几个同志一听也急了。“修一修嘛,夏天不漏雨就行,我看那个房子蛮好的。”王树声表了态,杨炬也在一旁直点头,那几位同志还能说什么?
就这样,大将王树声同志数选建房地址,处处都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一处也没选成,只好仍住在当年总军械部盖的那所平房里。他在那外墙简陋、内廊狭窄的寓所,住到自己与世长辞也未搬动一步,此事一直成为美谈。今天,他家几代人还是住在那个半个世纪前就开始住的平房里,着实让人感动。
( 责编 郄 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