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大多数人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对计算机都是陌生的。当时的计算机价格昂贵,一般家庭很少能拥有计算机,即使是学校也没有几台计算机。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从来没有上过计算机课,对计算机的了解为零。到了高中,我们第一次有了计算机课,第一次认识了计算机。那时候的计算机课没有教材,上课的内容由任课老师自己安排。我们当时上课学习的是pascal语言,在我的印象中,那时使用的操作系统是UCDOS,上机课的内容基本上是练习打字,对上网这个词也还比较陌生,也不知道上网能干什么。
等走进大学校门,我忽然发现,计算机已经变得不再神秘了,大家都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计算机摆脱了枯燥的DOS操作系统,windows98正流行。虽然大家还不是特别清楚有了计算机生活会有什么特别不一样,但是起码可以利用计算机来做一些工作。比如说用word打字、用excel处理数据,还可以使用计算机来娱乐,利用计算机看电影、听歌、玩游戏等,甚至还可以用计算机上网看网页、发邮件。在当时最时髦的事就是“上网”了。
经过大学系统的学习,我已经从计算机的门外汉变成了一个熟练者。带着满腔的热情我踏上了工作岗位。第一年实习期,我承担高一年级三个班的信息技术课,每个班每周两节课。和我做中学生时不同,现在的小学、初中、高中都按要求开设了信息技术课,都有了标准教材,学校也都按要求建了标准机房,配备了教学软件。我们学校当时拥有三个标准机房,承担着初中两个年级和高中两个年级的上机任务。因为机房数量有限,所以信息技术课并不能全部都安排在机房进行,而是一节内堂一节上机。当时的信息技术课模式是这样的,内堂讲知识点,然后上机体验上节学习内容。
一讲“因特网信息的查找”: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第一次讲“因特网信息的查找”这一节是在2004年,当时使用的教材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模式是“老师演示讲解——学生练习体验——老师总结——巩固提高”,老师演示搜索引擎、不同搜索引擎特点、然后演示搜索技巧、最后布置搜索任务,让学生使用不同搜索引擎完成搜索任务。学生的上机课热情很高,知识点也掌握比较扎实,但是课堂太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这一年,恰逢高中新课改的试行。新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
二讲“因特网信息的查找”: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充满了生命力
第二次讲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是在2008年,此时的信息技术课已经全部在电子教室进行,使用的教材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学模式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学生总结方法——老师点拨提高”。课一开始展示教学目标,展示同学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让学生想办法帮忙解决,学生总结方法,对搜索引擎,让学生分别适用不同搜索引擎后回答特点,老师总结归纳,分组练习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小组总结方法,老师归纳总结,最后巩固提高。这次课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注重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总之,通过两次教“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我已深刻地體验到了自己观念的变化和专业成长的印迹,通过回顾我和信息技术的故事也深深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如今,我们已经习惯了每天上网浏览新闻、和别人进行交流、办公、网上购物、学习,信息技术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比不可少的一部分,也必将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更大的影响。
等走进大学校门,我忽然发现,计算机已经变得不再神秘了,大家都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计算机摆脱了枯燥的DOS操作系统,windows98正流行。虽然大家还不是特别清楚有了计算机生活会有什么特别不一样,但是起码可以利用计算机来做一些工作。比如说用word打字、用excel处理数据,还可以使用计算机来娱乐,利用计算机看电影、听歌、玩游戏等,甚至还可以用计算机上网看网页、发邮件。在当时最时髦的事就是“上网”了。
经过大学系统的学习,我已经从计算机的门外汉变成了一个熟练者。带着满腔的热情我踏上了工作岗位。第一年实习期,我承担高一年级三个班的信息技术课,每个班每周两节课。和我做中学生时不同,现在的小学、初中、高中都按要求开设了信息技术课,都有了标准教材,学校也都按要求建了标准机房,配备了教学软件。我们学校当时拥有三个标准机房,承担着初中两个年级和高中两个年级的上机任务。因为机房数量有限,所以信息技术课并不能全部都安排在机房进行,而是一节内堂一节上机。当时的信息技术课模式是这样的,内堂讲知识点,然后上机体验上节学习内容。
一讲“因特网信息的查找”: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第一次讲“因特网信息的查找”这一节是在2004年,当时使用的教材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的“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模式是“老师演示讲解——学生练习体验——老师总结——巩固提高”,老师演示搜索引擎、不同搜索引擎特点、然后演示搜索技巧、最后布置搜索任务,让学生使用不同搜索引擎完成搜索任务。学生的上机课热情很高,知识点也掌握比较扎实,但是课堂太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这一年,恰逢高中新课改的试行。新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
二讲“因特网信息的查找”: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充满了生命力
第二次讲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是在2008年,此时的信息技术课已经全部在电子教室进行,使用的教材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教学法”。 教学模式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学生总结方法——老师点拨提高”。课一开始展示教学目标,展示同学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让学生想办法帮忙解决,学生总结方法,对搜索引擎,让学生分别适用不同搜索引擎后回答特点,老师总结归纳,分组练习使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小组总结方法,老师归纳总结,最后巩固提高。这次课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注重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总之,通过两次教“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我已深刻地體验到了自己观念的变化和专业成长的印迹,通过回顾我和信息技术的故事也深深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如今,我们已经习惯了每天上网浏览新闻、和别人进行交流、办公、网上购物、学习,信息技术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比不可少的一部分,也必将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更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