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er_l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问题教学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自主解决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组织学生对问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数学教学中,改变被动学习的状态,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方法
  1前言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数学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问题教学策略,使学生具备发问的精神,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答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步增强学生自信心,利用问题导入新课,使学生更好地记忆数学知识,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具备发问精神
  发问是一种潜在的主观意识,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摆脱不良的学习情绪,主动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学氛围不在沉闷枯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问精神。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养成习惯思维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点的问题,以免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5人一组,要求每位小组成员依据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生可以相互合作共同解决所提出的数学问题,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全体学生具备发问的精神。例如:在学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将所设计的数学问题,分给每个小组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直观能动性,努力探究出问题的答案,驱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引导小组成员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深层次理解数学知识点,构成自由的数学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问精神,使学生积极主动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充分发挥问题的作用,使学生养成发问的习惯,主动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具备发问精神,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3创设问题教学情景,增强学生自信心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将数学知识灌输式地传授给学生,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学内容,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渐渐地失去学习兴趣,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给学生提供发问的机会,致使教学氛围沉闷枯燥,学生很容易出现抵触和厌烦的心理,不愿意主动学习数学知识,无法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一教学现状,教师可以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法,努力创设问题教学情景,消除学生不良的学习情绪,为学生多提供一些提问的机会,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使学生有勇气提出疑问,增强学生自信心,形成轻松生动的教学氛围,学生置身于问题教学情境之中,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点。运用问题教学策略辅助数学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另外,教师要注重根据数学知识设计问题,设置问题难度要适中,以免降低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全体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逐步增强学生自信心,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4精心设计问题,清楚发问的目的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运用问题教学法,立足于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并清楚发问的目的,使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以数学问题作为教学的开端,鼓励学生努力探索出问题的答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主动融入到数学教学中,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所提高,通过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数学问题,不能设计难度过高的问题,以免降低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所设置的问题要由易到简,引导学生自主解决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发问的机会,要求学生围绕教学内容提出问题,重点锻炼学生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勇于表述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时,教师可以将不同的图形贴在黑板上露出图形的一部分,向学生进行提问:这些分别是什么图形?这些图形有什么不同之处?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通过精心设计数学问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用问题导入新课,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用问题导入新课,改变了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快速掌握新课的知识点,最终的教学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解决问题,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新知识的印象,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共同探究问题的答案,使学生具备团结协作的精神,结合新课内容提出相应的數学问题,并运用趣味性的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掌握新课内容,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充分体现用问题导入新课的重要性,学生在努力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另外,教师要注意提出的问题需结合新课,并具有代表性和开放性,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数学思维得到启发。另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进行提问,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作为重点讲解的内容,使学生快速理解新课的知识点,加快了数学教学的进度,使学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6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解决教学方法,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讨论和探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数学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轻松掌握数学知识,深入理解教学内容的含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开放性课堂,培养学生发问精神,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数学思维得到启发,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季胜男.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5.
  [2]白先玲.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策略探讨[J].成功(教育),2015(23):70.
  [3]程明喜.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全面开展,新课程改革越来越重视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则应该充分起到主导作用,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更好的进行互动交流。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提问对所教的历史知识进行研究和探索学习,充分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掌握更强的分析能力、历史能力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对学习产生更主动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养成终身学习与发展的目标。针对这种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地位有所提升,教学内容愈加丰富,采用全新的方法实施音乐教学,走创新教学之路,有效解决音乐教学的困境。小学音乐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具体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思维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文就对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摘 要:每一个教学过程都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学有教,不学则不教。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前奏曲”。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教师应注重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关键词:预习;小学语文;有效性;自主学习  
摘 要:合作学习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一度被教师引进教学课堂。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种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对于学生课堂表现的种种影响。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重要性;策略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相关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在积极引進新兴的教学模式以期更好的实
摘 要:作为各门学科的基础,小学语文在小学教育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涌现出许多新型的学习模式,而合作学习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学习模式,深受广大师生的青睐,将其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质量与学习成绩。本文就对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在素
摘 要:2017年湖北省技能高考技能考试,以能力为标准的技能考试方式,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对于中职学生能够参加技能高考,是他们人生中的又一次重大选择,学生的家长又有了新的希望,同时也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电工与电子技术;技能考试;教师;中职生  中职生在第三学年,大部分学生要参加湖北省技能高考技能考试,它是一项艰辛工作。对教师来说,三年中职所授课程要进行梳理,找出在中职期间学
摘 要:当下,我国科学技术革新速度较快,这也使汽车产业科技化。社会对汽修质量的要求逐步提升。因此在职业技术学校的汽修专业授课中,相关教职人员应当采用科学性路径提升汽修授课的有效性。在授课中,教师应当还原学生的主体性,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授课模式对学生进行培养。其汽修授课中,教师不应只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输,同样相关教职人员还应当根据授课内容引导学生对理论进行实践,从而使学生得以多角度优化。该授课方法
摘 要:思维可视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日益成熟,对解决学习者存在的障碍有较好的效果,本文将系统的阐述学习中存在的三种障碍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思维可视化;学习障碍;扁平化设计;心智图  一、学习过程中的存在的三种障碍分析及一般解决方法  第一种障碍为缺乏实体物。实体物:是指一个主题中的实际物体;生活中的事物;与意义相反。缺乏实体物会使学生有压迫感,引发一些影响学习效果的表现。在教学中,可通过观看实
摘 要: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英语学习环境的创设至关重要,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时使用英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模仿英语的机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从而发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习环境  课堂教学是一个协作学习的场所,是完成教育、教学和自我教育、自主学习的主要阵地。教师有责任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