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正义观”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wei27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尼各马可伦理学》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著作。正义问题是几千年来人们一直都在探讨的问题。分配的正义、矫正的正义以及回报的正义,这样几种正义是否可以涵盖正义的全部内容?探讨是否正义,是否应该从它的对立面“不正义”出发?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观”在今天的中国又有怎样的体现?
  【关键词】:正义;分配的正义;矫正的正义;回报的正义
  一、什么是正义?
  开篇亚氏提到正义是一种品质,是使人做正确事的品质。亚氏又指出“守法的人是公正的”,因为它的对立面“违法的人是不公正的”这显然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论断。“公正最为完全,因为它是交往行为上的总体的德性。它是完全的,因为具有公正德性的人不仅能对他自身运用其德性,而且还能对邻人运用其德性。”正义是为了他人的利益的,是一种“完全的美德”。
  正义和不正义都是一种具体意义上的,可以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中发现什么是正义的,什么是不正义的。正义的两种意义是守法与平等,不正义的两种意义则是违法与不平等。这是两个对立面,如果可以断定某个东西是不正义的,那么是否就一定可以断定它的对立面是正义的?而法律,所起到的作用就是要求人们实行总体的德性,禁止人们实行任何恶。
  那么,什么是具体的正义?“具体的公正及其相应的行为有两类。一类是表现于荣誉、钱物或其他可析分的共同财富的分配上的公正。另一类则是在私人交易中起矫正作用的公正。矫正的公正又有两种,相应于两类私人交易:出于意愿的和违反意愿的。”
  二、具体的正义
  (一)、分配的正义
  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正在于成比例。因为比例不仅仅是抽象的量,而且是普通的量。比例是比率上的平等,至少包含四个比例项。”
  这种正义是一种论功行赏式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形态。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就代表了这个社会的公平,奴隶需要把他得到的食物无条件的贡给奴隶主,很明显这是一种不正义的分配,而亚里士多德所处的社会很明显是奴隶社会,他所提出的这种主张是否是对奴隶身份的轻视?在封建社会也是如此。在社会主义社会,从强调“按需分配”到“按劳分配”,而“按劳分配”这其实就是一种分配的正义,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老不得,这与希腊传统思想中的“正义是一个人得到应得之物”这一观念相符合。那么我们就要怀疑以瑞典为代表的国家所实行的“福利制度”了,按照分配的正义,一些老人如果他丧失了劳动的能力,那么他就不应该再得到相应的财物支持。我们在前面说过,正义是为了他人的利益,“福利制度”是为了年老之人的利益而建构的一套体系,在这一点来说,他是正义的。
  (二)、矫正的正义
  矫正的正义出现在私人交易中,它是某种平等,依照的是一种算术的比例。公正在某种意义上是违反意愿的交易中的得与失之间的适度。它是使交易之后所得相等于交易之前所具有的。
  矫正的正义是亚里士多德“中庸”思想的重要体现,它是一种欠债还钱式的正义,是一种“得”与“失”之间的较量。那么,不正义就是在人际交往中对平等的侵犯,而为了矫正它所需要的全部东西就是计算一方多占的部分,把它补偿给损失了相应数量的一方,于是,平等就得到了恢复。这种矫正的正义就有了意愿与非意愿之分。如果你是出于自己的意愿愿意把你多拿的那部分分给别人,这对于双方来说,似乎都是一种正义。但如果你是出于非意愿的呢?比如偷窃,这作为一种秘密的非意愿的行为,你的本来目的并不是偷窃,只是因为你缺少别人所拥有的东西,那么这种行为依旧是矫正的正义吗?
  (三)、回报的正义
  毕达哥拉斯学派把不折不扣的回报看做是正义,而回报的正义也是亚里士多德对具体的正义的第三个阐释。回报的正义强调“以善报善”,“因为以善报善是一种美好的品质:我们有责任以善来回报一种美好的恩惠,而且在此之后应当率先表现出自己的美惠。”在回报的正义中,亚里士多德引入了用来衡量交易公平的中介——货币。“货币是使得所有物品可以衡量和可以平等化的唯一尺度。”这种回报的正义是按相称比例来追求的正义。
  在现代社会中,金钱似乎是处理一切问题中最有效的方式,貌似一切事物都可以用钱来摆平。善恶相报,这是一种自发的行为,不需要靠法律来维持。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就算是被人雇来的打手也是一样,他拿了钱就要替别人去做事,只要他做了事,就是正义的。在中国古代社会,人被分成了四个等级“士农工商”,商人被放在了最低一等,中国古人奉行的是“学而优则仕”,贸易在中国古代是及其不受重视的,与古希腊相比,回报的正义显然就不那么重要了。但是,也不可以说中国古代就没有正义,每个国家的正义表现都与这个国家的实际情况息息相关。
  三、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论的留波余响
  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观念是其伦理学观念的核心,上袭了苏格拉底的理念,对后世又有深远的影响。
  苏格拉底关于正义的叙述主要集中在《王制》这篇中。苏格拉底从根本上重构正义的意义:只有当正义的最初作用是为了灵魂的正确秩序时他才能试图表明正义就其自身而言而非就其结果而言就是为了自己的好处。苏格拉底把正义和灵魂结合在一起,而亚里士多德却在尽量避免这种说法,只是在第五卷的最后一章才把正义和灵魂相涉及,并只是在一种隐喻的意义上使用。
  功利主义者对待正义与不正义,仅仅是把他们放在功利的角度来考虑的:为大多数人寻求最大限度的幸福。著名的“山姆案”,功利主义者可以站在功利的角度为了救五个人把山姆骗到手术室,将其内脏摘除,并且把它们分给需要做移植手术的人。我们站在正义的立场上,我们觉得山姆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同样是生命,没有尊卑贵贱之分,山姆的行为是种违反意愿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出于无知的,或虽然不是出于无知却是超出行为者能力范围或出于被迫的。
  罗尔斯的《正义论》,其主要观点是“正义即公平”。除了保证作为社会成员的所有公民获得该社会生产的产品中合理的一份以外,公平的原则还包括人们求取这些产品的过程中相互之间行为受到的一系列限制。
  我们常说的“正义感”,是要求我们要行正义之事,首先我们就要先处在一个正义的环境中,我们追求的正义,是要出于我们自己的个人意愿,而非强制,如果在法律的束缚下,我认为,这并不是一种正义。在我看来,正义是自发的,是自己发自本心想要做的一件事。比如在二战期间,纳粹大肆的屠杀犹太人,却仍然有荷兰人愿意帮助犹太人,把他们藏在自己家里。这是一种正义,是一种人的内在情感,如果按照当时的法律来看,这些荷兰人也应该被处死,因为他们对于纳粹来说,是不正义的。但这是一种公道,是人心所向。因此,行正义之事要顺从本心,不要考虑太多,而法律只是一个框架,是用来惩罚那些不正义的人。
  参考文献:
  [1] 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 廖申白译 商务印书馆 2009版
  [2]伯格 《尼各马可伦理学义疏》 柯小刚译 华夏出版社
  [3]麦金太尔 《伦理学简史》 龚群译 商务印书馆
  [4]邓文正 《细读〈尼各马可伦理学〉》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其他文献
【摘要】:情感激发是一个重要的心理过程,积极的情感能够帮助帮助人迅速进入状态,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并且还有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正所谓“声情并茂”,声乐教学历来就与情感教育密不可分,情感激发是声乐教学的前奏,情感激发的效果关系到声乐教学的质量。在小学声乐教学中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加深对声乐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道德品种。  【关键词】:情感激发;
期刊
【摘要】:在组织活学校动前通过实践,研究了北票市西关镇初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对北票市西关镇初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动机、项目以及影响因素等情况进行了指导,并根据研究结果和北票市西关镇初中中学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了策划和组织。  【关键词】:西关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实践训练  一、实践单位北票市西关镇初中课外体育活动课程的现状分析  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
期刊
【摘要】:在一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创设合作交流的机会,做到在游戏活动中轻松自如的学习;创设情景,营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数学学习紧密联系生活,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手脑并用的操作学习等,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对学习起始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手脑并用;培养兴趣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设计游戏、联系生活、强化操作是学生学习
期刊
【摘要】: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如何让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进行有效的配置,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已经成为制约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在整体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人力资源相对匮乏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出现了过度教育现象。过度教育问题关系着教育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也关系个人及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对该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过度教育
期刊
?? ??? ????? ?2?? ?? ?? (Problem-bas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PSL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期刊
【摘要】:接受美学理论强调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打破了过去阅读教学中的“教材中心论”和“作者中心论”,完成了由作家、作品向读者的转变,赋予学生参与文本意义生成的权利,为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探究性阅读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可性行。本论文试图从接受美学理论的角度来看中学语文中的戏剧教学,在接受美学理论观下提出三条戏剧教学的原则,即:对话教学的原则、审美性原则、非指导性原则。  【关键词】:接受美学;
期刊
一、卢梭的《爱弥儿》  《爱弥儿》是法国思想启蒙运动时期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作品,是世界上第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这本著作正是卢梭讨伐法国封建教育思想的代表,它阐发了资产阶级的新的教育思想——“自然主义”教育观。《爱弥儿》全书根据儿童的不同的年龄阶段应有的教育方法进行了划分,一共分为5卷,在这部著作中,卢梭把自己描述成一位理想的教师,把爱弥儿描述成一名理想的学生,讲述了爱弥儿从出生到20岁的成长和教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实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政策,巨大的政策效应,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以及高校的定位产生重大影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必须解决好现有诸多问题,如何避免高校转型一刀切现象,如何更好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教师队伍向“双师型”教师队伍转型、教学体系由知识教学体系向实训教学体系转型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高等教育  所谓地方本科院校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稳定的发展成就,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媒体艺术是目前热度最高的艺术方式,完美的将艺术、科技与文化互相融合的艺术表达。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工具在改革后,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创新规模的效率,而且更是一种不一样的某提形式的体现手段。就分析当前的媒体艺术结果来看,数字媒体技术在对于数字时代媒体艺术的发展方面,应及时提升其培训教育效果。  【关键词】:数字时代;媒体艺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调查等方法,对四川省德阳市中小学健美操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了中小学健美操对社会全民健身的影响,目的是让中国健美操回到体育的根本——全民健身,让人们更明确的认识到中小学健美操在全民健身中的重要性,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健身。  【关键词】:健美操;全民健身 ;中小学  健美操是有氧运动中的一种,它是以丰富的内涵以及运动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集健身、健美、娱乐休闲于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