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过度教育问题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06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如何让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进行有效的配置,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已经成为制约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在整体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人力资源相对匮乏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出现了过度教育现象。过度教育问题关系着教育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也关系个人及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对该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过度教育;就业
  过度教育问题,主要是针对高等教育而言的。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今天,高等教育以下的教育就无所谓过度。虽然有的学者认为,目前过度教育在中国尚不是一个紧迫的全面性问题,但专业结构、区域结构以及内部层次结构等结构性教育过度严重存在着。近年来,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过度教育不可避免地加剧和长期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巨大压力,社会各界对高校扩招也产生了质疑,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培养大学生,不能用于社会,造成了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
  一、高校本科毕业生过度教育的消极后果
  (一)过度教育妨碍家庭教育投资的继续社会化
  社会化是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继续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变迁所必经的途径。特别是在经济上处于社会底层的群体往往缺乏文凭学历与专业技能训练,他们无力在职业生涯上与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竞争,于是将希望寄托给孩子,指望通过超负荷的教育投资让他们的孩子获得就业竞争力,在社会阶层的流动中“翻身”,最终因“教育花费导致贫穷”。此外,教育过度导致知识失业,使得教育投资者的价值无法实现,投资没有回报,可谓血本无归,因而无法弥补在家庭在教育方面的投资,影响了父母和知识工作者自己的继续社会化。
  (二)过度教育影响高校办学模式
  传统高校与政府的集中管理模式,与政府职能的转变,相互间的传统关系正在转化,但大学还没有完全从以往政府集中管理模式中走向依法办学。很长时间,高等学校专业学科的名称及设置完全是由政府决定的,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学科自身发展。专业结构发展不平衡,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过多吸收在学科建设中,由于过度开发,浪费了有限的教育资源,使高等教育教学效率很低,影响新兴学科专业学校的投资和建设。与一些政策形成机制有关,大学的资源分配的方式不科学,鼓励大学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很难坚持自己的定位。因此教育培养的规模出现了无序状态,导致毕业生在就业中就会出现过度教育。
  (三)过度教育导致整个社会智力大量外流
  由于教育过度引起知识失业,这就有了人才的浪费。大量的失业人员就会把目光转向国外或其他地区。智力外流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是一大损失:一是降低了教育投资效益。人才的外流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老师,医生,甚至国家花费大量投资在教育发展,但成功后不能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却为别人服务。二是不利于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如果这些高层次的专业化的人员留在国内进行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不仅可以促进国家科学研究的进展,并将推动和发展新一批高技能工人,提高我国人口的素质。还有一种称为“内在的智力外流”,即人留在国内,而眼光却时时盯着国外,寻找出国的机会,对本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加思考和研究,热衷于发达国家,或者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学术成就,以获得国外同行的认同为荣耀。有研究表明,这种“内在智力外流”的危害比纯粹的智力外流更大。
  二、过度教育的成因分析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观比较陈旧
  由于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差异,行业之间存在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使整个国民经济国民经济在东南沿海倾斜,促使毕业生的就业概念也随之发生倾斜。这种观念是毕业生取向的无形指挥棒,也是制约毕业生人力资源配置的主要制约因素,仍有大量的毕业生是留在大城市,没有能力就不能留在大城市。马太效应的现象在就业中是普遍存在的,经济越发达,越聚集高素质人才,高质量的人才越多,就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因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陈旧,使其在选择职业生涯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实用性。过多的考虑现实类,地位,利益,目光只放在大城市、事业单位、跨国公司等,这使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有岗无人和有人无岗现象,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现象,导致了一部分毕业生过度教育。
  (二)高校专业设置相对滞后
  专业设置主要是基于高等院校的科学分类和社会岗位分工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如果超过社会发展的“度”,它就会对人才培养和供求产生相应的危害。学生的分类是以专业为基础的,对未来的职业起定向作用的是学生的专业。专业滞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它专业设置相似,即在全国或在某个地区内,各专业在不同高校的设立分布抑制了专业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在高等教育资源有限的空间里,想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高校必须解决专业设置不科学的问题,避免急功近利,应该寻求长远发展,向世界著名大学学习,设置特色专业,提高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避免出现同一专业的过度。
  (三)用人单位观念有失科学
  在就业市场上,经常有些用人单位因为观念不科学,导致一部分有能力的毕业生被拒之门外,因而出现过度教育。用人单位观念不科学主要是指片面的择人观念,这是导致中国高校毕业生过度教育的一个关键因素。用人单位招聘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到能胜任这项工作的人,所以盲目信仰高学历、崇拜亮光环、忽略对个人实际能力的考察,违反用人的初衷。用人单位应在单位内部优化员工的人才结构,应该更加注重学生从事工作的能力,摒弃“高、大、全”的人才观念。一个单位或者一个企业选择多少人和什么样的人,对于这个单位尤其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至关重要。无可否认,许多企业事业单位面临着严重的人员超标问题,但是也应该看到,中国许多地区仍然缺乏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和创新型人才的缺口非常大。现在问题的关键是用人单位如何做到既不人才高消费,又不“滥竿充数”,尽可能多吸纳和储备高层次人才,用人单位走出招聘误区,完善用人制度。   三、关于解决我国高校本科毕业生过度教育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设置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管理。学校和政府能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一般属于学生工作处,很少独立设置,因为资金的分配有限,很少有专业做就业指导的教师。。根据当前形势和未来的教育体系,尤其是招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学校必须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从资金、人员方面给予充分的保证。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是好是坏,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未来。同时,还积极通过创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再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最突出的问题是总量不足、劳动力和就业之间的供过于求的矛盾。大学毕业生整体文化水平较高,独立意识强,敢冲敢干,市场适应能力,是最有条件成为创业型人才的群体。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培养创业人才,大力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美国政府为了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制定一系列完善的法律法规,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同时,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参与。目前,创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建立,服务能力相对较弱,缺乏资源,服务效率和质量还需要提高。实现创新服务社会化,还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二)推动高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变化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不同的时代发展背景人才有不同的要求。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因此人才培养模式也必须改变。从世界的发展的角度来看,全球知识经济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在新兴经济体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间更重要,只是积累和使用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知识创新正日益成为一个国家在全球经济的背景下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在这个新时代,创新人才成为时代的要求,中国创新人才的培养适应在中国发展阶段的要求,主要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以满足大众化阶段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计划经济时代的训练模式,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使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相关联。
  培训模式,想试着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者相结合,高度重视科学的专业知识,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格和品德,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和教学方法,注意加强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强调实践能力提高,创新环境,努力创造一个自由的学术气氛和科学评价体系,鼓励探索文化等等。
  (三)帮助用人单位树立新型用人观念
  用人单位应积极参与人才的培养。首先,与大学的合作,联合培养人才,人才会使培训更有针对性,用人单位更容易找到合适的人才,毕业生更有可能找到使用单位,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更有效率第二,与政府合作,进行应届毕业生的职业培训,鼓励毕业生尽快适应这份工作,尽快成才;第三,配合政府和高校,建立和规范就业市场。
  加强人才储备,有计划地吸收各种各样的人才。在我国现阶段用人单位存在过剩人员,,但高水平人才仍然不足,这种情况在中国企业比较常见。所以各类用人单位应该吸收更多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加强人才储备,优化的结构单位人员。用人单位在对单位合理定位的基础上,科学的定位人才。有计划地吸收各类人才要避免走两种极端:一是不管是否需要,一味追求高层次毕业生,造成人才闲置和浪费,从而导致不正常的“跳槽”行为。要切忌从形象宣传或商业炒作中的目的出发,追求所谓轰动效应,这种行为最终将导致对本单位的根本性损害:二是急功近利,不切实际的选人标准,对毕业生挑三捡四,要求毕业生上岗就能够派上大用场,缺乏用发展的眼光选拔人才,这将妨碍事业的发展。事实上,高校毕业生,专业学习成绩是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但也不能坚持这一点。良好的基本素质,有强烈的奉献精神的普通大学毕业生同样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四)规范及整合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
  目前,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远未成熟,就业形势又相当严峻的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市场机制的培育必须在政府的组织和推动下进行,打破管理体制上的条块分割,使中央、地方、部门、行业各自拆除壁垒,消除垄断和地域封锁,规范就业市场,让大学生按照市场规律自由流动到人才最紧缺的地方,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毕业生就业市场需要规范,人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毕业生就业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的压力。我们当前实施国家就业政策的指导下,政策的基础上,以学校为基础,毕业生就业市场由政府主导,在毕业生就业资源信息交换的统计分布,供给和需求信息的收集以及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政策咨询、服务等是有益的,但系统仍不完善,一些信息滞后、不真实,希望学校,社会能加以规范,这更有利于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曲恒吕,曾晓东.西方教育经济学研究[Ml.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盛世明.过度教育再认识[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9-20.
  [3]陈希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功能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J].江苏高教,2014(3).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是一种国际通用的语言,翻译是英语应用中的重点部分。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注意对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对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培养措施,望有助于我国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提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语教改;应用翻译能力;培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联系日益密切,而作为国际通用语言
期刊
【摘要】:每个儿童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个充满想象的脑袋。创新能力的基础是丰富的想象力,幼儿如果没有想象力,就像花儿没有了生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领会纲要的深刻内涵,让美术教育成为幼儿拓展思维、发挥想象的有效平台,为幼儿创新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打下稳定的根基。  【关键词】:想象力;幼儿美术教育;创新  生活是艺术的来源,在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都尝试把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与美术教育相结合,通过多种渠
期刊
【摘要】:游戏是儿童存在的方式,是其最基本的活动,但在游戏教学法盛行之下,游戏的本体价值被忽略,遗忘了它内在的精神特质——自由、对话、体验,因此,我们要重新审视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回归游戏的本体价值,还幼儿真正的游戏和生活。  【关键词】:幼儿游戏;本体价值;工具价值;游戏精神  游戏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已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然而,在幼儿园具体实践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如何做”的困境,游戏教学法
期刊
【摘要】:大学英语的写作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英语四六级考试中都要求学生能在半小时内写出至少120字的文章。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指一种比较理性的判断,对一件事情会经过分析、推理、判断等过程,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写好英语作文,写英语作文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本文旨在研究大学英语写作课堂上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英语;写作课堂;批判性思维;自学能力;思维习
期刊
【摘要】: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大学生就业形势一直是社会关注焦点,职业生涯规划被认为是促进大学生择业、就业的重要措施。以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类本科专业为例研究大学生职业规划意愿、深层次挖掘其影响因素、对其存在的误区进行正确引导措施得出结论,能为其他院校研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借鉴,对于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及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应届毕业生;职业规
期刊
案例背景:  小学音乐课堂评价是整个音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掘音乐的潜能,建立自信,培养兴趣,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小学音乐课堂评价应用发展的眼光,把握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使评价起到教育、激励、改善和促进的作用。让学生人人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并以此为动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案例一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大树妈妈》,这节课我们四组进行歌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标教材的推广及使用,以及我国对于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视,新课程已经深入人心,那么我们在义务教育阶段该课堂教学中该怎样实施呢?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以及对新课标的要求,英语教师就应该转变老旧的课程理念。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1.引言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实施对每一位英语老师来说都是一项挑战,要求迅速转变教学观念,探索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地教育教学方式
期刊
【摘要】:情感激发是一个重要的心理过程,积极的情感能够帮助帮助人迅速进入状态,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并且还有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正所谓“声情并茂”,声乐教学历来就与情感教育密不可分,情感激发是声乐教学的前奏,情感激发的效果关系到声乐教学的质量。在小学声乐教学中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加深对声乐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道德品种。  【关键词】:情感激发;
期刊
【摘要】:在组织活学校动前通过实践,研究了北票市西关镇初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对北票市西关镇初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动机、项目以及影响因素等情况进行了指导,并根据研究结果和北票市西关镇初中中学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了策划和组织。  【关键词】:西关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实践训练  一、实践单位北票市西关镇初中课外体育活动课程的现状分析  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
期刊
【摘要】:在一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创设合作交流的机会,做到在游戏活动中轻松自如的学习;创设情景,营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数学学习紧密联系生活,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手脑并用的操作学习等,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对学习起始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手脑并用;培养兴趣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设计游戏、联系生活、强化操作是学生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