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一种教学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扎实训练、检验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增强师生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启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获取反馈信息,改善教师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逻辑性极强的学科,通常以讲授课为主,但讲授课并不意味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以提问推动课堂进程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因此数学老师要高度重视、不断探索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地提升。
一、明确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的目标,掌握课堂提问教学的实施原则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明确数学教学的目标,了解到课堂教学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认识到课堂提问教学的重要性。课堂提问可以提升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的目光于课本上,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为目标,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印象,掌握到课堂提问教学的实施原则,从而保障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要遵循课堂提问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他们心理发展的教学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问题的顺序性,考虑到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而选择问题提出的先后顺序,重视数学知识的迁移,加大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的创造能力。
二、数学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能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数学课堂提问也有难度的差异,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情况进行提问,问题对学生来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不能过难,让学生觉得茫然无措,这样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也要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经过阅读教材、经过思考、讨论总结后能够回答,即问题难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范围内,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一定的挑战性。
如在讲解函数奇偶性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先由一些具有对称性的实物引入,如埃菲尔铁塔和天安门。之后教师应该找一个数学基础不好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例如什么是偶函数?偶函数的定义看书便可获得,并给予鼓励和赞扬;然后教师再请中等生举几个偶函数的例子,如y=x2;最后概念辨析,教师可以举几个学生容易判断错误的例子,让学生判断是否属于偶函数,如教师可以让优等生回答,y=x2+1,y=x2(x≠1)这两个函数是不是偶函数?概念辨析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老师需要让优等生回答,倘若连优等生都答错了教师就更应该细细讲解,确保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应用该概念。
三、改进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创设出全新的教学方案,鼓励学生主动加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提问环境,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敢于探究、勇于探究、乐于探究数学问题。教师要学会运用多媒体技术,循序渐进的提出问题,注重每一个问题的深度,注意问题提出的层次性,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新的知识内容。
四、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策略,促进问题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启发性
对于课堂提问教学模式,教师要创设出良好的问题情境教学策略,重视课堂提问的形式,让学生乐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敢于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疑问,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索的欲望。同时,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模式时要注重问题设置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启发性,构建出合适的数学问题模型,采用新颖的游戏提问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索乐趣,启发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提问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数学课堂提问要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展开,让问题更立体,更有文化背景
在讲解必修四任意角和弧度制时,教师要注意学生之前学的都是图形的角度,如平行四边形、菱形、一段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等具体的角度,而弧度是一个抽象概念,需要根据角度进行转化,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理解、辨析难度。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情境展开讨论,并根据具体的情境提出问题。让问题更加有背景依托,不至于过于枯燥、直白。
如你的手表慢了五分钟,你是怎样将它校准的?假如你的手表快了两个小时,你应当将它如何校准?当时间校准后,分针旋转了多少度?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既跟教材有密切的关系,又跟学生日常的生活有较大的关联,学生能直观的从自己的手表看出需要旋转多少度才能跟正常时间吻合,接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将角度转化为弧度,并根据手表的刻度盘来认识角度和弧度的关系。这样的提问能较好的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可以借助自己身边的实物来分析问题,更加直观具体,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让学生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又让学生在情境中收获知识,在教师的提问中掌握、应用知识。
六、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及时的评价指引
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需要教师及时的指点和评价,对回答的较好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赞扬和鼓励,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和热情;对于回答不太准确的学生教师要加以追问或者委婉的指点;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要尽量给予鼓励和安慰,才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同样以奇函数、偶函数这一概念教学为例,当学困生经过仔细阅读课本准确无误的回答出这一概念的具体定义时,教师要给予赞扬和鼓励,以保持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困生克服消极情绪努力参与课堂提问;而在辨析概念时学生很有可能答错,即便是优等生也不一定一学就能准确应用,这时教师可以加以追问:“基函数和偶函数的定义域有什么特点?是否几个点满足了对称关系函数便具有奇偶性了?”等问题,通过追问或者进一步的解释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尽量避免直接指出学生答错了,避免批评学生,注重保护高中生的自尊心,照顾学生的情绪;但也不能过度使用表扬,过度的表扬会造成学生对教师的表扬麻木、不重视,表扬就不再具有强化作用,因此教师要慎用表扬,控制表扬的频率、节奏和表扬的语言。
众所周知,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对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能辅助教師引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促进学生通过思考来体会、领悟知识。因此高中数学老师要在多个方面推进课堂有效提问,让提问更科学、更高效、更趣味化,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石福星. 《高考》 2019年
[2]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策略分析.谢宝明.《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逻辑性极强的学科,通常以讲授课为主,但讲授课并不意味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以提问推动课堂进程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因此数学老师要高度重视、不断探索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地提升。
一、明确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的目标,掌握课堂提问教学的实施原则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明确数学教学的目标,了解到课堂教学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认识到课堂提问教学的重要性。课堂提问可以提升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的目光于课本上,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为目标,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印象,掌握到课堂提问教学的实施原则,从而保障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要遵循课堂提问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他们心理发展的教学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问题的顺序性,考虑到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而选择问题提出的先后顺序,重视数学知识的迁移,加大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的创造能力。
二、数学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能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数学课堂提问也有难度的差异,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情况进行提问,问题对学生来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不能过难,让学生觉得茫然无措,这样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也要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经过阅读教材、经过思考、讨论总结后能够回答,即问题难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范围内,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一定的挑战性。
如在讲解函数奇偶性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先由一些具有对称性的实物引入,如埃菲尔铁塔和天安门。之后教师应该找一个数学基础不好的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例如什么是偶函数?偶函数的定义看书便可获得,并给予鼓励和赞扬;然后教师再请中等生举几个偶函数的例子,如y=x2;最后概念辨析,教师可以举几个学生容易判断错误的例子,让学生判断是否属于偶函数,如教师可以让优等生回答,y=x2+1,y=x2(x≠1)这两个函数是不是偶函数?概念辨析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老师需要让优等生回答,倘若连优等生都答错了教师就更应该细细讲解,确保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应用该概念。
三、改进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创设出全新的教学方案,鼓励学生主动加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提问环境,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敢于探究、勇于探究、乐于探究数学问题。教师要学会运用多媒体技术,循序渐进的提出问题,注重每一个问题的深度,注意问题提出的层次性,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新的知识内容。
四、创设问题情境教学策略,促进问题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启发性
对于课堂提问教学模式,教师要创设出良好的问题情境教学策略,重视课堂提问的形式,让学生乐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敢于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疑问,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索的欲望。同时,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模式时要注重问题设置的科学性、趣味性和启发性,构建出合适的数学问题模型,采用新颖的游戏提问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索乐趣,启发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提问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数学课堂提问要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展开,让问题更立体,更有文化背景
在讲解必修四任意角和弧度制时,教师要注意学生之前学的都是图形的角度,如平行四边形、菱形、一段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等具体的角度,而弧度是一个抽象概念,需要根据角度进行转化,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理解、辨析难度。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情境展开讨论,并根据具体的情境提出问题。让问题更加有背景依托,不至于过于枯燥、直白。
如你的手表慢了五分钟,你是怎样将它校准的?假如你的手表快了两个小时,你应当将它如何校准?当时间校准后,分针旋转了多少度?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既跟教材有密切的关系,又跟学生日常的生活有较大的关联,学生能直观的从自己的手表看出需要旋转多少度才能跟正常时间吻合,接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将角度转化为弧度,并根据手表的刻度盘来认识角度和弧度的关系。这样的提问能较好的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可以借助自己身边的实物来分析问题,更加直观具体,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让学生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又让学生在情境中收获知识,在教师的提问中掌握、应用知识。
六、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及时的评价指引
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需要教师及时的指点和评价,对回答的较好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赞扬和鼓励,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和热情;对于回答不太准确的学生教师要加以追问或者委婉的指点;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要尽量给予鼓励和安慰,才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同样以奇函数、偶函数这一概念教学为例,当学困生经过仔细阅读课本准确无误的回答出这一概念的具体定义时,教师要给予赞扬和鼓励,以保持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困生克服消极情绪努力参与课堂提问;而在辨析概念时学生很有可能答错,即便是优等生也不一定一学就能准确应用,这时教师可以加以追问:“基函数和偶函数的定义域有什么特点?是否几个点满足了对称关系函数便具有奇偶性了?”等问题,通过追问或者进一步的解释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尽量避免直接指出学生答错了,避免批评学生,注重保护高中生的自尊心,照顾学生的情绪;但也不能过度使用表扬,过度的表扬会造成学生对教师的表扬麻木、不重视,表扬就不再具有强化作用,因此教师要慎用表扬,控制表扬的频率、节奏和表扬的语言。
众所周知,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对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能辅助教師引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促进学生通过思考来体会、领悟知识。因此高中数学老师要在多个方面推进课堂有效提问,让提问更科学、更高效、更趣味化,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石福星. 《高考》 2019年
[2]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策略分析.谢宝明.《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