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7年高考改革以来,广东的高考英语写作部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写作,另一部分是读写任务,满分是40分,其占总分分值的比重较高。许多学生在此方面丢分甚多,以致影响高考总分。笔者就高考改卷情况及在所带班级学生中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词汇量缺乏,词语搭配不当或用词不准确,把汉语的思维习惯带到英语中来,语法知识欠缺,句子简单单调,刻意追求复杂句式,文章缺乏连贯性。
一、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教师不能单从写作课上的训练来提高,而应当把写作训练贯穿到整个课堂教学上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下面几点。
1. 指导学生积累词汇量。词汇量对英语的重要性就像沙石砖头对建筑的重要性一样,学生只有具备了充分的英语词汇量,才能满足写作的需要。教师要教会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如根据读音记、根据构词法记、联想记忆、分类记忆等。但无论是哪种方法,教师还应向学生指出必须把单词放到课文中去记才有意义,才能记得牢固。
2. 重视语法的教学。英语语法就像房子的框架一样,没有语法知识的指导是不可能写出结构准确、符合英语表述习惯的句子来的。学生要写出正确、地道的英语句子,就必须熟练掌握语法知识。例如英语简单句的六种句型是复杂句子的基础,任何复杂的结构都是由简单句组成的。如果学生没有很好掌握这六种基本句型,就很难用正确的英语表述习惯来表达意思,难以达到交流的目的。又如英语中的非谓语动词的构成、意义和用法非常重要,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加以强调。遇到复杂、长的句子时,教师要帮学生分析句子结构,找出跟它相对应的句型。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不会费力,并且以后遇到复杂的长句子时也能自己分析、理解它。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 进行一些必要的写作技巧训练。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能写出一篇好作文,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1)汉译英训练。教师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入词汇、句型、篇章的汉译英练习,教师批改后,每堂课前讲解,指出“汉式英语”的现象,提供几种规范的表达方式供学生参考,避免用词不当、篇章不连贯等情况的出现。(2)作文分类训练。分体裁或分话题训练是有效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同类作文的表达方式和框架结构。如记叙人物,常常要介绍出生时间地点、年龄、教育、职业、成就等等。如写环境,则经常要用到这些词语:plant, animal, forest, river, factory, air/ water pollution, endanger, destroy, take measures, prevent…from being pollute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recycle, waste等。经过分类训练之后,学生熟练掌握了各种类型和话题作文所需的词汇和句型,那么在考试中就不会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况。(3)简单句和复合句转换训练。指导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长句短写、短句详写的口笔头练习,帮助学生熟悉英语句子的结构变化,单句和复句的异同。学生熟悉了英语句子的这种结构变化,在写作时就不会出现通篇都用简单句的情况了。同时教师也应向学生指出,不要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通篇使用复合句,而必须长短句交替使用,这样读起来才有美感。(4)仿写训练。学生模仿背过的范文,套用其中的词汇、句型和连接词,既有助于巩固前面的句型训练,又有助于增强学生学英语的自信。当然,写作训练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所侧重,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要重点训练基本句型和词汇,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则侧重高级词汇、复杂句型和篇章的训练。
二、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背诵名篇佳作
多读多背是写好英语文章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得多,背得熟,词汇和句型就能运用得正确、灵活,就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在非自然英语环境中,英语学习者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接触大量地道的书面语言,也只有在有足够量的输入前提下才会有输出。通过阅读保证足量的语言输入是培养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科学地说,阅读与写作之间应该有“阅读——理解——欣赏——借鉴”这样的关系。因此我们既要着眼于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总体上审视和鉴赏材料的语言、结构和组篇技巧,取其精华,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报刊、杂志,如《中学生英语读写》《21世纪报 中学生版》《英语周报》等。但是,如果仅仅掌握了写作技巧、阅读和背熟了大量文章,不亲自动手实践、勤写作文,还是不行的,因为没有一成不变的文章可以照搬,因此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勤于写作。勤写作文既可写出一手漂亮的英文字体,又可查缺补漏。这样日积月累,考试时就能胸有成竹。
三、培养学生学会用英语思维,写出地道英语作文
学生用英文写作时,始终离不开母语的参与。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很多失误就是由于汉语思维的干扰造成的。因此,中国学生要写好英语文章,一方面应了解英美文化,另一方面还应注意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学会运用英语思维组织材料,从而减少文章的汉式英语,写出符合要求的英语作文来。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英语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英语写作教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这样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总之,英语写作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是对学生所学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作为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有目的、有计划、高标准、严要求地对学生进行读、写全方位的训练。只有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能做到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写出行文通顺、有文采的习作来,从而真正提高英语写作的能力。
责任编辑 魏文琦
一、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教师不能单从写作课上的训练来提高,而应当把写作训练贯穿到整个课堂教学上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下面几点。
1. 指导学生积累词汇量。词汇量对英语的重要性就像沙石砖头对建筑的重要性一样,学生只有具备了充分的英语词汇量,才能满足写作的需要。教师要教会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如根据读音记、根据构词法记、联想记忆、分类记忆等。但无论是哪种方法,教师还应向学生指出必须把单词放到课文中去记才有意义,才能记得牢固。
2. 重视语法的教学。英语语法就像房子的框架一样,没有语法知识的指导是不可能写出结构准确、符合英语表述习惯的句子来的。学生要写出正确、地道的英语句子,就必须熟练掌握语法知识。例如英语简单句的六种句型是复杂句子的基础,任何复杂的结构都是由简单句组成的。如果学生没有很好掌握这六种基本句型,就很难用正确的英语表述习惯来表达意思,难以达到交流的目的。又如英语中的非谓语动词的构成、意义和用法非常重要,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加以强调。遇到复杂、长的句子时,教师要帮学生分析句子结构,找出跟它相对应的句型。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不会费力,并且以后遇到复杂的长句子时也能自己分析、理解它。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 进行一些必要的写作技巧训练。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能写出一篇好作文,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1)汉译英训练。教师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入词汇、句型、篇章的汉译英练习,教师批改后,每堂课前讲解,指出“汉式英语”的现象,提供几种规范的表达方式供学生参考,避免用词不当、篇章不连贯等情况的出现。(2)作文分类训练。分体裁或分话题训练是有效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同类作文的表达方式和框架结构。如记叙人物,常常要介绍出生时间地点、年龄、教育、职业、成就等等。如写环境,则经常要用到这些词语:plant, animal, forest, river, factory, air/ water pollution, endanger, destroy, take measures, prevent…from being pollute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recycle, waste等。经过分类训练之后,学生熟练掌握了各种类型和话题作文所需的词汇和句型,那么在考试中就不会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况。(3)简单句和复合句转换训练。指导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长句短写、短句详写的口笔头练习,帮助学生熟悉英语句子的结构变化,单句和复句的异同。学生熟悉了英语句子的这种结构变化,在写作时就不会出现通篇都用简单句的情况了。同时教师也应向学生指出,不要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通篇使用复合句,而必须长短句交替使用,这样读起来才有美感。(4)仿写训练。学生模仿背过的范文,套用其中的词汇、句型和连接词,既有助于巩固前面的句型训练,又有助于增强学生学英语的自信。当然,写作训练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所侧重,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要重点训练基本句型和词汇,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则侧重高级词汇、复杂句型和篇章的训练。
二、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背诵名篇佳作
多读多背是写好英语文章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得多,背得熟,词汇和句型就能运用得正确、灵活,就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在非自然英语环境中,英语学习者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接触大量地道的书面语言,也只有在有足够量的输入前提下才会有输出。通过阅读保证足量的语言输入是培养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科学地说,阅读与写作之间应该有“阅读——理解——欣赏——借鉴”这样的关系。因此我们既要着眼于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总体上审视和鉴赏材料的语言、结构和组篇技巧,取其精华,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报刊、杂志,如《中学生英语读写》《21世纪报 中学生版》《英语周报》等。但是,如果仅仅掌握了写作技巧、阅读和背熟了大量文章,不亲自动手实践、勤写作文,还是不行的,因为没有一成不变的文章可以照搬,因此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勤于写作。勤写作文既可写出一手漂亮的英文字体,又可查缺补漏。这样日积月累,考试时就能胸有成竹。
三、培养学生学会用英语思维,写出地道英语作文
学生用英文写作时,始终离不开母语的参与。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很多失误就是由于汉语思维的干扰造成的。因此,中国学生要写好英语文章,一方面应了解英美文化,另一方面还应注意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学会运用英语思维组织材料,从而减少文章的汉式英语,写出符合要求的英语作文来。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英语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英语写作教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这样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总之,英语写作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是对学生所学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作为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有目的、有计划、高标准、严要求地对学生进行读、写全方位的训练。只有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能做到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写出行文通顺、有文采的习作来,从而真正提高英语写作的能力。
责任编辑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