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在这样一个“快餐”时代下,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有一颗安静的心去体验阅读的快乐。怎样让学生们在手机、电脑等高科技充斥的时代,静心读书,体会阅读的快乐,真的愈发重要和迫在眉睫。作为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技能,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关注。很多研究者从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方面对阅读这一行为进行了研究。其中阅读的心理机制显得非常复杂且带有些许神秘性质,正在逐渐被各方学者重视。从心理机制上对阅读研究,有助于得出阅读水平的心理因素以及学习策略,更有助于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阅读 心理因素 阅读教学
一、阅读的概念
阅读是一个心理过程。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对由视觉输入的语言文字符号的信息进行解码,获取作者想表达的信息。
心里语言学家认为,对语言输入中词、短语和句子的理解只是第一层次的理解。这一理解被称之为构建过程(克拉克夫妇,1977);这一层面被称为结构层次(佛斯和黑格斯,1978)。在很多情况下,读者面临第二个层次的理解,即不仅要了解字面意义,也要了解作者的意图—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克拉克夫妇将此称为利用过程,佛斯和黑格斯则称之为意图层次。在多数情况下,阅读的目的是获取篇章信息,而不是掌握语言形式。
二、阅读的心理机制及相关过程因素
(1)什么是阅读的心理机制。阅读的心理机制阅读是一个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对由视觉输入的语言文字符号的信息进行解码和理解,获取作者所表达的信息。
阅读的心理机制可以这样理解:在阅读过程中,首先是被阅读的材料,篇章等对读者产生了视觉上的刺激,使读者对这些材料先进行处理;其次,在上面这个处理过程中,阅读者已有的知识网络对分析这些外来的刺激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对阅读起积极作用的相关其他知识(跨文化交际,科技知识等等)。
(2)阅读的心理过程因素。①阅读是一种积极的认知心理过程。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指的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或叫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人们的阅读过程是一种有目的,有过程的心理活动。而且在大部分情况下,人们阅读的目的是获取篇章信息而不是获得某种语言形式。有些理论家低估了读者在阅读中的积极作用,它不能说明读者如何利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对读物进行一个初步的简单分析和猜测,也不能说明作为一个读者他自己本身所具有的各种知识对于他进行阅读活动又能产生多大的指导意义。②阅读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认知心理过程。阅读是一种有目的的心理过程,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更多学生的回答肯定是为了考试为了做题。我们要慢慢转变学生的这个观念,让阅读成为孩子们一生中受益匪浅的爱好和习惯。
阅读的目的在于如何去掌握阅读材料的整体含义。而这一切又取决于词句在整体中的使用意义。著名语言阅读专家威多森指出:“ 句子只有使用才具有价值。”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掌握语言的特征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更进一步分析阅读的过程时,语言作为上下语篇中的一种工具,其深层含义的理解就成为了阅读的重点。
三、阅读的心理过程因素对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影响
(1)心理认知积极性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阅读在学生认知和认同一篇文章的感受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一篇文章或能引发读者的共鸣,最主要的是能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极大的自我认同感。阅读者的自身认知能力的高低对于阅读者如何进行下一步的阅读是有着积极地指导性意义的。那么认知能力高的读者,他对阅读材料的猜测和预分析就进行的比较深入,阅读时的效果就比较好;而认知能力低的读者,他的猜测和预分析的过程就显得比较苍白,当然表现出来的效果就不及前者。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就要有目的的去提高心理认知的积极性。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完善学生的知识网络,让学生对字词、短语、段落、语法有一定的掌握,当学生具有一定语言知识之后,在阅读过程的语言障碍才能被克服,才能具有更多的信心;有了信心,阅读时的积极性就更高,从而达到提高阅读者心理认知积极性的目的。
(2)阅读的目的性对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影响。阅读的最终目的都是获取信息。“阅读者阅读后留下的心理痕迹往往是语言的意义或信息,而不是语言形式。”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要将语言的形式和意义结合在一起,学习者才能易于记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与有意义的篇章语境结合的练习应该作为阅读能力训练的重点,而那种重复的、机械性的练习应该少进行,以免让学生形成为了应付考试而阅读的心理。不能让学生阅读的目的性产生偏差,以免阅读目的性的价值取向产生误导。只有让学生有选择性的去注意某些阅读信息,才能提高他们的阅读目的性。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除了要对阅读材料进行有原则的筛选,同时对课后习题也要进行适当的设计,尤其在题目和内容的关联性上要进行适当的改革。让学生在阅读前,阅读中就能注意到这种关联性,并且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应该带着这种目的性去阅读。
四、结语
綜上所述,心理认知积极性、目的性对英语阅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学生英语学习难度的增加,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日渐体现。阅读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学习上,更让学生在交往和交流中体会到重要性;可以说阅读已经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部分。由于阅读是一种心理过程,首先就要从干涉阅读者的心理过程上去着手,而这就要求教师们在课堂的教学上能够采取一系列的新的教学手段,首先改变学生对于“阅读”的心理,让学生对阅读产生积极性、目的性、文化性,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的过程,让阅读成为高质量生活的一种追求。
参考文献:
1.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23-144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194-198
3.[英]S·麦克多诺.外语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M],黄京生等译 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237-243
4.Carrell.P.L.(1984) .Schema theory and ESL reading: classroom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Vol. 68, No. 4 (winter, 1984), pp. 332-343
5.Language Reading Fluency and Its Effect on Comprehension: A Missing Link., The reading Matrix, September 2006, Vol6.
6.张悦群.阅读的心理机制与阅读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年第6期
7.戴宁.《试析阅读的心理过程因素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体现》
关键词:阅读 心理因素 阅读教学
一、阅读的概念
阅读是一个心理过程。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对由视觉输入的语言文字符号的信息进行解码,获取作者想表达的信息。
心里语言学家认为,对语言输入中词、短语和句子的理解只是第一层次的理解。这一理解被称之为构建过程(克拉克夫妇,1977);这一层面被称为结构层次(佛斯和黑格斯,1978)。在很多情况下,读者面临第二个层次的理解,即不仅要了解字面意义,也要了解作者的意图—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克拉克夫妇将此称为利用过程,佛斯和黑格斯则称之为意图层次。在多数情况下,阅读的目的是获取篇章信息,而不是掌握语言形式。
二、阅读的心理机制及相关过程因素
(1)什么是阅读的心理机制。阅读的心理机制阅读是一个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对由视觉输入的语言文字符号的信息进行解码和理解,获取作者所表达的信息。
阅读的心理机制可以这样理解:在阅读过程中,首先是被阅读的材料,篇章等对读者产生了视觉上的刺激,使读者对这些材料先进行处理;其次,在上面这个处理过程中,阅读者已有的知识网络对分析这些外来的刺激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对阅读起积极作用的相关其他知识(跨文化交际,科技知识等等)。
(2)阅读的心理过程因素。①阅读是一种积极的认知心理过程。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指的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或叫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人们的阅读过程是一种有目的,有过程的心理活动。而且在大部分情况下,人们阅读的目的是获取篇章信息而不是获得某种语言形式。有些理论家低估了读者在阅读中的积极作用,它不能说明读者如何利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对读物进行一个初步的简单分析和猜测,也不能说明作为一个读者他自己本身所具有的各种知识对于他进行阅读活动又能产生多大的指导意义。②阅读是一种具有目的性的认知心理过程。阅读是一种有目的的心理过程,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更多学生的回答肯定是为了考试为了做题。我们要慢慢转变学生的这个观念,让阅读成为孩子们一生中受益匪浅的爱好和习惯。
阅读的目的在于如何去掌握阅读材料的整体含义。而这一切又取决于词句在整体中的使用意义。著名语言阅读专家威多森指出:“ 句子只有使用才具有价值。”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掌握语言的特征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更进一步分析阅读的过程时,语言作为上下语篇中的一种工具,其深层含义的理解就成为了阅读的重点。
三、阅读的心理过程因素对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影响
(1)心理认知积极性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阅读在学生认知和认同一篇文章的感受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一篇文章或能引发读者的共鸣,最主要的是能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极大的自我认同感。阅读者的自身认知能力的高低对于阅读者如何进行下一步的阅读是有着积极地指导性意义的。那么认知能力高的读者,他对阅读材料的猜测和预分析就进行的比较深入,阅读时的效果就比较好;而认知能力低的读者,他的猜测和预分析的过程就显得比较苍白,当然表现出来的效果就不及前者。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就要有目的的去提高心理认知的积极性。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完善学生的知识网络,让学生对字词、短语、段落、语法有一定的掌握,当学生具有一定语言知识之后,在阅读过程的语言障碍才能被克服,才能具有更多的信心;有了信心,阅读时的积极性就更高,从而达到提高阅读者心理认知积极性的目的。
(2)阅读的目的性对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影响。阅读的最终目的都是获取信息。“阅读者阅读后留下的心理痕迹往往是语言的意义或信息,而不是语言形式。”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要将语言的形式和意义结合在一起,学习者才能易于记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与有意义的篇章语境结合的练习应该作为阅读能力训练的重点,而那种重复的、机械性的练习应该少进行,以免让学生形成为了应付考试而阅读的心理。不能让学生阅读的目的性产生偏差,以免阅读目的性的价值取向产生误导。只有让学生有选择性的去注意某些阅读信息,才能提高他们的阅读目的性。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除了要对阅读材料进行有原则的筛选,同时对课后习题也要进行适当的设计,尤其在题目和内容的关联性上要进行适当的改革。让学生在阅读前,阅读中就能注意到这种关联性,并且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应该带着这种目的性去阅读。
四、结语
綜上所述,心理认知积极性、目的性对英语阅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学生英语学习难度的增加,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日渐体现。阅读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学习上,更让学生在交往和交流中体会到重要性;可以说阅读已经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部分。由于阅读是一种心理过程,首先就要从干涉阅读者的心理过程上去着手,而这就要求教师们在课堂的教学上能够采取一系列的新的教学手段,首先改变学生对于“阅读”的心理,让学生对阅读产生积极性、目的性、文化性,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的过程,让阅读成为高质量生活的一种追求。
参考文献:
1.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23-144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194-198
3.[英]S·麦克多诺.外语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M],黄京生等译 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237-243
4.Carrell.P.L.(1984) .Schema theory and ESL reading: classroom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Vol. 68, No. 4 (winter, 1984), pp. 332-343
5.Language Reading Fluency and Its Effect on Comprehension: A Missing Link., The reading Matrix, September 2006, Vol6.
6.张悦群.阅读的心理机制与阅读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年第6期
7.戴宁.《试析阅读的心理过程因素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