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背景下对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思考

来源 :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kai97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全球金融危机波及我国,对即将步出校门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来说,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在这种就业困境中,高职高专学生产生了焦虑烦躁、自卑厌世以及愤世嫉俗等心理,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因此,需要大学生自身、高校、社会各界采取积极措施来应对,转“危”为“机”,让高职高专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去迎接就业。
  关键词:金融危机;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10)03-0056-012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the style of study and research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context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
  
  Abstract:With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spread to our country, will soon step out of school for higher vocational graduates are faced with more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 In such employment dilemma, College Students created anxiety irritability, low self-esteem and other psychological world-weary and cynical, seriously affected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herefore, the need for students themselves, college, the community to take active measures to deal with turning the “crises” as a “machine”, so that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to the best mental state to meet the employment.
  Keywords:financial crisis; Vocational Student 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problems; career planning
  
  2010年全国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将要启动,与此同时,全球金融危机的海啸波及中国。在就业大军中,引人关注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在这个冬天也感到了些许寒意。面对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逐年增加的数以万计的高职高专毕业生与经济增速放缓的局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群体在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压力不言而喻,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压力,学生就业心理调适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金融危机中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来看,一个国家的金融领域出现混乱动荡,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经济普遍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自从10年前高校扩招,几乎每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都是“严峻的”,但这一次的情况又是全新的。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第一次感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之所以说第一次,是因为它的影响不再局限于高端的政治经济层面,而是延伸到末梢的个人生活和工作层面。它对普遍民众的影响,尤其是对即将步出校门的毕业生,是首次的、真实的,并且是立刻的。
  
  二、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心理因素
  
  人的心理活动时一个复杂过程,受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从现实看,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心理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畏惧自卑心理
  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在传统学术性高等教育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社会上还普遍存在着理论知识轻实践技能的观念,对高职院校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的社会地位认可度低,大多数学生感觉就读高职院校在学历层次上低于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对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缺乏正确的定位,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加以在现实中部分用人单位不切实际的要求学历,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导致高职毕业生普遍存在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
  (二)过分依赖心理
  从高职毕业生成长的经历来看,处在这一年龄段的高职毕业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基本上是在比较封闭的环境中成长,缺乏必要的社会生活阅历和经验,缺乏基本的就业竞争能力,自身对家庭和学校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再者受传统就业分配观念的影响,仍然有相当多的毕业生把就业希望寄于就读的学院,缺乏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就业的心理准备。
  (三)盲目从众心理
  由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和办学理念等方面的原因,高职毕业生的质量与人才市场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大多数学生一方面感觉自身专业理论水平不过硬,专业技能粗浅,难以达到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另一方面,缺乏基本的自我了解,对自己的择业目标和今后的发展不明确,有随大流的意识,导致所谓的热门专业岗位僧多粥少,冷门专业岗位门可罗雀的局面,造成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形势上的显性过剩。
  
  三、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建议通过以下途径提升学生的就业心理能力
  
  (一)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加强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就业心理品质
  职业生涯规划是在对个人主观和客观因素、主体和环境条件进行分析、衡量的基础上,确定个人努力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及道路。每个人要想使自己的人生过得有意义,都应该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特别是对于大学生而言,正处在对个体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的职业选择对其今后的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就业准备的盲目性,提高就业准备的针对性和效率,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较强技术开发能力,能够学习和运用高新技术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产经营与管理中的实际技术问题,能够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和指导生产操作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具有很强的职业定向性,在教学上也就具有专业设置和知识结构的职业性。高职高专的学生培养周期较短,因此,高职高专就更应当导入职业生涯规划。通过个体的自我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确定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可以给大学生以积极的情绪影响和精神启迪,缓解择业、就业心理压力,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中却往往被忽视。我们认为,高职高专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大学二年级进行开始,以教学、培养、培训和心理辅导的方式进行,包括学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具备坚定、自信、不张狂、勇于竞争、承受失败、勇于创新等优良的就业心理品质,提高个体自我认知能力,同时要预防因就业而引发的心理障碍和心理异常,加强挫折训练和心理调适能力训练。
  结合就业形势分析,引导学生更新就业观念。应认真分析所学专业在社会上的需求量,详细了解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具体要求,从而把自己摆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同时还要积极调整心态,树立理性的就业观,使自己的择业原则适应社会的需要,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
  (二)大力提供社会实践实习机会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倡导工学结合、校企结合,高职高专学生应具备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包括专业操作技能、社会适应性、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尤其要具备一线操作技能,成为掌握一线操作的技能型人才。
  学校应在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社会实践、学习体系,深入推进工学结合、产学结合模式,提高实践教学比重,注重课程的职业功能性。“2+1模式”或“学工交替模式”是常见的高职高专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需合理安排专业课,集中上好学生顶岗实习前所必须的专业技能课,实训课程要结合实习岗位和实习的实际情况来完成。通过顶岗实训,使学生在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培养学生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学表达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等,为学生就业提供扎实的保障,提升就业心理适应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增强自信
  高职高专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有助于提高创业能力。让学生全面掌握创业公司经营者所必须具备的经营管理知识能力,让创新创业教育保持长期有效的良性发展,这是创业教育的关键所在。研究表明,课堂教育、家庭教育和实习经历对学生评价创业吸引力和可行性以及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影响。学校应开设丰富的创业教育课程,结合创业理论和创业案例进行教学。同时,开展创业实训,定期举办创业计划大赛等,给大学生多提供模拟演练的机会,开展科研竞赛、创业交流,邀请校内或校外创业成功者举办创业讲座,营造全社会鼓励创业、支持创业、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校企联合的模式有助于建立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战场所。学生通过创业锻炼,学会竞争,学会创业,学会在竞争中赢得自己的职业角色,提升综合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信,更趋成熟。
  (四)多途径开展学生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心理素质
  高职高专学校应高度重视学生就业的技能培训,制定相关计划,除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训,职业类型测试、面试的技巧培训,面试心理训练外,开展模拟现场招聘会也是较好的方式。
  通过多种途径培训,让高职高专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学会处理理想与现实、专业与爱好、发挥专业特长与现实需要之间的关系,缓解就也紧张情绪,学会接受失败,增强自信,提升心理素质。
  在就业市场化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存在着急功近利心理,往往对职业要求过于理想化,与社会需求形成了一定的反差。这些现象进一步说明了大学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就业的各方面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参考文献:
  [1]黄夕彪.论金融危机中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M].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9,6
  [2]王珂琦.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
  [3]陈永琴.李华彪.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心理调查分析及调适[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
其他文献
读者的来信章老师:  您好!  我是一名大一学生,学计算机专业,刚进入大学不久。我现在有个很困惑的问题就是我很不适应大学生活。首先在学习上,与高中完全不一样,老师也不怎么管学生,比如我交没交作业,根本无人过问,还有每天上课时间也不象高中排得满满的,有的上午只排两节课,有的下午根本就不排课,说是自习,所以我觉得读大学简直太清闲了,时间多得不知如何安排;其次是在处理人际关系上我也感到头疼,比如我们宿舍
期刊
摘要:宗教文化对曹禺戏剧创作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宗教文化作为一种潜意识的存在,无疑时时都在催促作家对现实的高度反思,曹禺剧作强烈的宗教情结正好体现了作家的人文思想与情愫。曹禺利用宗教传播和宗教普及所形成的宗教文化充分打造悲剧的气氛,使之产生特殊的审美心理效应。曹禺剧作中所运用的现代表现主义艺术手法,从某种角度上讲与宗教有着一种天然的契合,或者说表现主义艺术的某些特征和本质来自于宗教本身。我们必须以
期刊
摘要:乙肝歧视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现象,造成这种歧视的原因很多。但是面对乙肝歧视现象,我们的教育应该反思什么?因为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关于乙肝的知识少之又少甚至没有,所以在校学生的乙肝意识不强,这是造成乙肝歧视现象如此猖獗的原因之一。针对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以及老师进行乙肝科普,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了讨论。通过四个方面的论证,提出了一系列开展乙肝科普的措施。只有改变人们对于乙肝的态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乙
期刊
摘要:本课题以淮安市委党校主体班为调查样本,以干部培训需求为切入点,对干部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进而对提高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干部培训;需求;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2-2485(2010)03-0019-002    Party cadres and training needs survey and Think
期刊
The definition of language given in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is "sys-tems of sounds, words, patterns, etc.
期刊
摘要: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的主要方式。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在组织建设、制度保障、活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使得组织生活的质量和实效性低下。因此,必须求实创新,改进高校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开创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新局面,提高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I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旅游发展的新趋势,以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展现民族地域风采的民俗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民俗文化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诸如:民俗文化不断消失、民俗同化现象愈发严重、民俗旅游环境破坏加剧、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等等,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各地区民俗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结合广西富川瑶族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摘 要:两性之间的差异很大,两性之间的不同通常会在跨文化交际中和翻译中引起许多问题。社会语言学中,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讨论两性跨文化交际失败的例子及语言使用过程中的性别差异。这篇文章将对两性差异及其对语言词汇选择的影响和使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性别差异;影响;词汇选择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0)05-0035-010    一、导言    英语语
期刊
摘 要:本文综述和分析了80年代中期以来关联理论在中国的二十年发展历程,着重探讨了国外关联理论的引进。中国认知语用学在句法研究、认知语境、社会语言学、修辞研究、话语分析、语篇分析、翻译及语言教学八个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以及认知语用学从传统走向现代这一基本态势。并试图预测2l世纪中国关联理论研究与应用的三大发展趋势。  关键词: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认知语境;最大关联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
期刊
摘要:教育与人生,本来应该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就服务于人生,它们相伴相生。然而,教育的发展却一度出现与人生的脱节,这无疑背离了教育的本质。教育和人生的关系究竟如何协调?教育又该和人生有着什么样的约定?本文就此话题作一些简单思考。  关键词:教育;人生;关系;思考  中图分类号:C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0)06-0057-016    一、教育与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