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活动中一项最重要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要从激发阅读兴趣、营造阅读氛围、培养阅读习惯、制订阅读计划、加强方法指导等方面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兴趣;氛围;计划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2001901
阅读能使学生广泛接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由此可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不仅是现代语文教学的要求,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教师该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
一、激发阅读兴趣,感受阅读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教师应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读书欲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读书活动中。
1.立足文本,以读激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量课文选自名著。因此,我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为学生创设情境,将课内学习延伸至课外。例如,学习《雨后》一文后,我告诉学生本文选自冰心的《繁星·春水》,诗集中包含了对母爱和大自然的赞颂。同时,我提问:“冰心的《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等作品都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呢?”通过问题,促使学生去阅读冰心的作品,感受冰心对儿童的关爱,对母亲和自然的热爱。
2.开展活动,乐在其中
提起竞赛,学生既紧张又兴奋,因为他们有着强烈的好胜心。基于此,每两周我会从语文课中抽出一节课,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或是讲故事,或是进行名著知识竞赛,以此调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例如,学习《三顾茅庐》后,我组织“读《三国》,话《三国》”的征文竞赛,让学生领悟到阅读的乐趣,促使他们自觉开展课外阅读。
二、营造阅读氛围,培养阅读习惯
要让学生热爱读书需要一种氛围,氛围要靠教师来营造。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认为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
1.营造家庭阅读氛围
每学期开学初,教师都会召开一次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明确的要求:每天亲子阅读时间不能少于一个小时,家长每天都要检查孩子的阅读情况,或是让孩子给父母讲阅读过的故事,并在学期期末进行亲子阅读征文竞赛。这样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2.营造班级阅读氛围
营造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让学生乐于阅读,读中取乐,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基于此,我在班级设立图书奖,鼓励学生把自己收藏好的书籍带到班级与大家互相借阅,共同分享阅读的喜悦和成果。同时,我利用教师节、元旦等节日,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诵比赛、节日知识竞赛等,多种阅读活动的开展,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三、制订阅读计划,加强方法指导
阅读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有力保障。
1.推荐书目,制订阅读计划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每个学段都推荐相关的阅读书目,每学期开学初,教师都要求家长帮孩子把相关书目准备好。同时,教师以书本为依托,向学生推荐文中涉及相关作家的作品。有时尚读物,如《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怪老头儿》;有经典读物,如《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格林童话》等。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以弥补课本阅读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求学生制订详细的阅读计划,由家长监督孩子的阅读时间以及计划實施的进度,每周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摘抄进行检查,以促进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
2.指导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对于经典作品,我要求学生细读,先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一读故事情节,把书读薄,可以采用浏览的方式阅读,初步了解故事梗概,对于不理解的词句做记号。二欣赏故事的写作特色,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把书读厚。这就要细读,将文中精美的词句进行摘抄、背诵,把自己感触最深的句子写下来,并记下自己的感想。对于一些报纸杂志和流行故事可以略读,只要知道故事梗概就行了。这样教学,让阅读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产生阅读兴趣,都能给自己制订出切实可行的阅读目标,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阅读教学中,教师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学好语文,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责编蓝祝丹)
[关键词]课外阅读;兴趣;氛围;计划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2001901
阅读能使学生广泛接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由此可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不仅是现代语文教学的要求,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教师该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
一、激发阅读兴趣,感受阅读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教师应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读书欲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读书活动中。
1.立足文本,以读激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量课文选自名著。因此,我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为学生创设情境,将课内学习延伸至课外。例如,学习《雨后》一文后,我告诉学生本文选自冰心的《繁星·春水》,诗集中包含了对母爱和大自然的赞颂。同时,我提问:“冰心的《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等作品都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呢?”通过问题,促使学生去阅读冰心的作品,感受冰心对儿童的关爱,对母亲和自然的热爱。
2.开展活动,乐在其中
提起竞赛,学生既紧张又兴奋,因为他们有着强烈的好胜心。基于此,每两周我会从语文课中抽出一节课,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或是讲故事,或是进行名著知识竞赛,以此调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例如,学习《三顾茅庐》后,我组织“读《三国》,话《三国》”的征文竞赛,让学生领悟到阅读的乐趣,促使他们自觉开展课外阅读。
二、营造阅读氛围,培养阅读习惯
要让学生热爱读书需要一种氛围,氛围要靠教师来营造。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认为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
1.营造家庭阅读氛围
每学期开学初,教师都会召开一次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明确的要求:每天亲子阅读时间不能少于一个小时,家长每天都要检查孩子的阅读情况,或是让孩子给父母讲阅读过的故事,并在学期期末进行亲子阅读征文竞赛。这样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2.营造班级阅读氛围
营造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让学生乐于阅读,读中取乐,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基于此,我在班级设立图书奖,鼓励学生把自己收藏好的书籍带到班级与大家互相借阅,共同分享阅读的喜悦和成果。同时,我利用教师节、元旦等节日,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诵比赛、节日知识竞赛等,多种阅读活动的开展,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三、制订阅读计划,加强方法指导
阅读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有力保障。
1.推荐书目,制订阅读计划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每个学段都推荐相关的阅读书目,每学期开学初,教师都要求家长帮孩子把相关书目准备好。同时,教师以书本为依托,向学生推荐文中涉及相关作家的作品。有时尚读物,如《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怪老头儿》;有经典读物,如《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格林童话》等。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以弥补课本阅读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求学生制订详细的阅读计划,由家长监督孩子的阅读时间以及计划實施的进度,每周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摘抄进行检查,以促进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
2.指导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对于经典作品,我要求学生细读,先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一读故事情节,把书读薄,可以采用浏览的方式阅读,初步了解故事梗概,对于不理解的词句做记号。二欣赏故事的写作特色,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把书读厚。这就要细读,将文中精美的词句进行摘抄、背诵,把自己感触最深的句子写下来,并记下自己的感想。对于一些报纸杂志和流行故事可以略读,只要知道故事梗概就行了。这样教学,让阅读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产生阅读兴趣,都能给自己制订出切实可行的阅读目标,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阅读教学中,教师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有助于学生学好语文,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责编蓝祝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