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标题的方程式看似杂乱无章,但这是笔者在教学生涯中亲身感受到一个案例后总结出来的一个方程式。或许这只能算是个例,但从中还是给笔者的教学生涯有较大的触动。这个案例的情况如下:
一、案例背景
一个来自农村的小孩进入到了一个城市的小学,在入学的插班考试中,他两门课都没有及格。家人通过关系将其安排在一个班级中,第一学期的考试他名列中下游。由于来自农村,在基础方面本身就比较弱,外加语言的问题,以及一个新的环境,使得这位“乡巴佬”小学生承受了不小的压力,内心深处产生了一些自卑的情绪。如果任由这样发展下去,可能不仅学习成绩上不去,心理成长上也会形成难以磨灭的阴影,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
二、案例过程
小学生的家长和老师通过他的一些日常的言行和举止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私下他们也进行了一些沟通,家长希望老师能给予一些帮助,这个班级的老师对家长说:“不用太担心,我们会想办法的。”事后,这个班的数学老师更加关注这个小男孩,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他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基础相对而言也还不错。此后,数学老师找过这个男孩几次,有时会给他些铅笔和算术本用,渐渐地,这男孩变得更加地活跃,数学课上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每次当老师给予他肯定的微笑时,他内心都油然升起一种自豪感。在此后的学习中,他勤于动脑,遇到数学题目都不断地钻研,思考出多种方法,而每次数学老师都会耐心地听他讲,并给予他充分的肯定。经过一个学期,这个小男孩的期末数学考试竟然得了99分,其他科目的成绩也非常不错。后来,他顺利地考上了大学,又考上了研究生,今天已走上了社会,并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三、案例反思
一个差等生最终成为了一名研究生。这其中的差距看似很大,其实也很小,小在老师的一点“偏心”,一些肯定以及兴趣。小学阶段,正值孩子的心智发育期,这个阶段如果能培养出他们的自信、钻研精神,那么就能将他们塑造成社会的有用之才。
四、案例总结
1.关于兴趣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只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兴趣培养他们的特长,通过特长的发挥获得及时的肯定,进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才能够从根本上扭转他们的自卑心理。
2.关于偏心
对于小学生,也都需要得到肯定和关爱,尤其是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他们的内心承受的压力可能并不小,而化解压力的最好之法就是爱,也就是上文中的“偏爱”,同时也要引导家长多关爱,不要以暴力的手段来压迫他们,要“疏导”而不是“堵塞”。
3.关于自信
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尔在调查了很多名人的经历后指出:“一个人事业上成功的因素,其中学识和专业技术只占15%,而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占85%。”自信是成功的保证,是相信自己有力量克服困难,实现一定愿望的一种情感。有自信心的人能够正确地实事求是地估价自己的知识、能力,能虚心接受他人的正确意见,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充满信心。一个人的成长,首要培养的品质之一就是自信,拥有了自信,就能打开成功的大门。
4.关于成功
成功的定义有很多,笔者认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做出一道难题,克服困难,迎难而上也是成功,而对于这些“成功”,我们应该积极给予肯定,这样长此以往,他们就能在一点点的“小成功”的累积下,获取更大的成功,成就自己,造福社会和人民。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应该了解小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给予他们关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肯定他们的“成功”,才能为他们的学业生涯,乃至于漫长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有时对于一些学生,应适当给予一些“偏心”,并发现他们的特长与兴趣,及时对他们所取得的成绩进行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为他们的人生之路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一、案例背景
一个来自农村的小孩进入到了一个城市的小学,在入学的插班考试中,他两门课都没有及格。家人通过关系将其安排在一个班级中,第一学期的考试他名列中下游。由于来自农村,在基础方面本身就比较弱,外加语言的问题,以及一个新的环境,使得这位“乡巴佬”小学生承受了不小的压力,内心深处产生了一些自卑的情绪。如果任由这样发展下去,可能不仅学习成绩上不去,心理成长上也会形成难以磨灭的阴影,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
二、案例过程
小学生的家长和老师通过他的一些日常的言行和举止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私下他们也进行了一些沟通,家长希望老师能给予一些帮助,这个班级的老师对家长说:“不用太担心,我们会想办法的。”事后,这个班的数学老师更加关注这个小男孩,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他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基础相对而言也还不错。此后,数学老师找过这个男孩几次,有时会给他些铅笔和算术本用,渐渐地,这男孩变得更加地活跃,数学课上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每次当老师给予他肯定的微笑时,他内心都油然升起一种自豪感。在此后的学习中,他勤于动脑,遇到数学题目都不断地钻研,思考出多种方法,而每次数学老师都会耐心地听他讲,并给予他充分的肯定。经过一个学期,这个小男孩的期末数学考试竟然得了99分,其他科目的成绩也非常不错。后来,他顺利地考上了大学,又考上了研究生,今天已走上了社会,并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三、案例反思
一个差等生最终成为了一名研究生。这其中的差距看似很大,其实也很小,小在老师的一点“偏心”,一些肯定以及兴趣。小学阶段,正值孩子的心智发育期,这个阶段如果能培养出他们的自信、钻研精神,那么就能将他们塑造成社会的有用之才。
四、案例总结
1.关于兴趣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只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兴趣培养他们的特长,通过特长的发挥获得及时的肯定,进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才能够从根本上扭转他们的自卑心理。
2.关于偏心
对于小学生,也都需要得到肯定和关爱,尤其是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他们的内心承受的压力可能并不小,而化解压力的最好之法就是爱,也就是上文中的“偏爱”,同时也要引导家长多关爱,不要以暴力的手段来压迫他们,要“疏导”而不是“堵塞”。
3.关于自信
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尔在调查了很多名人的经历后指出:“一个人事业上成功的因素,其中学识和专业技术只占15%,而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占85%。”自信是成功的保证,是相信自己有力量克服困难,实现一定愿望的一种情感。有自信心的人能够正确地实事求是地估价自己的知识、能力,能虚心接受他人的正确意见,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充满信心。一个人的成长,首要培养的品质之一就是自信,拥有了自信,就能打开成功的大门。
4.关于成功
成功的定义有很多,笔者认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做出一道难题,克服困难,迎难而上也是成功,而对于这些“成功”,我们应该积极给予肯定,这样长此以往,他们就能在一点点的“小成功”的累积下,获取更大的成功,成就自己,造福社会和人民。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应该了解小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给予他们关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肯定他们的“成功”,才能为他们的学业生涯,乃至于漫长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有时对于一些学生,应适当给予一些“偏心”,并发现他们的特长与兴趣,及时对他们所取得的成绩进行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为他们的人生之路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