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og_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实现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图形于一体,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和感染力强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符合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如下的尝试: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动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利用多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特点,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这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教学《春晓》时,如果直接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的话,是很难吸引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的。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用优酷客户端播放视频资料《宝宝读故事:春晓》,利用学生喜欢的动画效果,结合声、光、色和符合古诗意蕴且动静交错的画面给学生以新颖的刺激感受,激发其学习兴趣,成功导入新课。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转变为具体生动的画面
  小学低年级儿童理解能力差,记忆完全靠死记硬背,他们擅长于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另外,一年级新生的记忆效果与他们的情绪有着极大的关系,即在高兴时记忆效果好,反之较差。这时,就要求教师运用电教手段,把枯燥无味的文字变为生动有趣的画面,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汉字笔画查询网页“http://bihua.51240.com/”,打开“汉字笔画查询”窗口,在搜索框中输入每课中难写的生字,如输入“最”字,点击“查询”按钮,进入“最”字笔画、笔顺页面,利用其中的动画分析,可以向学生随机讲解其笔顺、笔画、偏旁部首、组词,特别是教学笔顺时,可以精确到每一笔笔画。再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教师可先示范朗读课文,然后抓住学生急于想知道乌鸦喝水的样子的心理,及时播放《乌鸦喝水》经典童话故事动画,将课文的线索清晰地勾勒出来,即“乌鸦口渴——找到一个水不多的瓶子——乌鸦喝不到水——乌鸦想出了好办法——乌鸦在一个一个地衔石子——水位升高了——乌鸦喝到水了”,几个生动形象的串联动画便给学生展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到此,本课的教学计划也就顺利完成了。又如,在教学《称象》一课时,为使学生明白称象的原理,将课文中称象的文字内容制作成PPT,采用PPT中的自定义动画效果,向学生播放一连串的称象动画过程,通过“水上的空船——大象上船,船下沉——下沉后的水面红线处——大象下船,船上浮——装石头,船下沉,一直装到船下沉到红线处”这一连串过程,使学生明白,此时船上所有的石头与大象的重量是相等的,称出船上所有石头的重量就得出了大象的重量。将“称象”这个问题转化为“称石头”,精彩的画面,生动的情景,可以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复杂的内容条理化,形象具体,重点突出,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准确丰富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
  三、善于捕捉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契机,突破重难点
  学生的认识遵循“具体——抽象——具体”的發展规律,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快速提供信息的形象化、丰富化特点,让学生感知知识。如在学习《司马光》时,为了让学生的认识更深刻,可利用多媒体呈现有一小朋友掉进大水缸里时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各自不同反应的画面。然后使画面动态化,先逐一出现哭着喊着跑去找大人的那三个孩子的情景,再出现司马光没有慌,举石砸缸的情景。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举动对比鲜明,会使学生头脑中的形象更加生动。随即多媒体中弹出一句话:“司马光为什么没有像其他小朋友那样慌张?”这样,学生纷纷就自己感受到的内容,结合画面提示,发表个人见解,达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在学生达成共识后,多媒体又弹出问题:“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充分练说。
  总之,语文多媒体教学具有显而易见的魅力:它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能够使文字变成画面、抽象的变形象、复杂的变简单,使语文教学充满情趣和活力,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而达到优化课堂结构的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信息技术去辅助课堂教学,已成为当下最流行的一种教学手段。由于信息技术具有丰富性与形象性的特点,因此通过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也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但教师如何才能更熟练高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并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是当下教师面临的难题,对此笔者将从小学语文教学出发,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展开探究。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小学语文知识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一项最基础且最重要的文化知识,只有学好语文,才能提高学生沟通与理解能力,为学生学习其他知识打下基础。为了更好地践行新课程教学理念,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本文结合了小学生特点与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提出了四点优化策略,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一、重视学生主体,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  传统教学中,通常是教师占据主体地位,进行机械灌输式教学,学生常常是被动地接受教师
期刊
通过对商洛学院大学生读者管理委员会和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活动的实践案例分析,全面探讨学生社团在优化图书馆人力资源、扩大图书馆影响力、提高大学综合实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存在着“四重四轻”的问题,即莺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学习.
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迅速发展,办学规模与影响不断扩大.但因受社会转型的不断冲击,在管理与服务中存在着一定风险.通过对公寓管理与服务中两个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一些目前在此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教育改革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转变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新要求。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获取到更多的知识,小学语文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特点和语文教材内容,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一、做好小学语文教材解读工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是学生学习中最重要的工具,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小学语文教师就要
期刊
由于一个班级学生智力的差异,注意力的差异等因素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学生自然就分成了不同的层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还可以发现,语文课文与不同层次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梯度,而如何降低这个梯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全面优化,这是语文教师长期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面向全体,熟读课文  读好课文是理解课文的前提。究竟需要把课文读到什么层次才可以称之为好呢?《新课程标准》中设立的三个朗读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