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慢病已经成为了威胁人类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演进,慢病患病发病率也呈現出逐年上涨趋势,我国每年死于慢性非传染病的人数高达370万,慢病已经成为了威胁公民健康的一大公共卫生问题,加强慢病管理,做好慢病的综合治疗、预防控制已经迫在眉睫。健康教育作为慢病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慢病防控效果,就必须对健康教育引起高度重视,让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得更为深入、细致。
【关键字】健康教育;慢病管理;预防;控制
【文章编号】004-7484(2014)04-2673-02
1 前言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据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有13.3%的人口年龄超过60岁。随着老龄化进程的演进,慢病患病患病人数明显增多,其中高血压患者就多达2亿,每年新增的恶性肿瘤患者多达280万,每年死于慢性非传染病的人数高达370万。这些数字提示,慢病已经成为了威胁公民健康的一大公共卫生问题,加强慢病管理,做好慢病的综合治疗、预防控制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健康教育是慢病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提出的“加强慢病管理、深化健康教育”活动,自实施以来,已经获得了较为显著的社会效果,但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慢病管理的复杂性、艰巨性也更加突出,为此,要提高慢病防控效果,就必须对健康教育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让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得更为深入、细致。
2 多领域、全方位开展慢病防控
目前,慢病已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同时也是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杀手。从我国第三次死因调查数据来看,全国死亡人数中有75%左右多与慢病有关。同时,调查也显示全国体重超标、肥胖的人数达到了2.6亿,血脂异常1.6亿,高血压1.6亿,糖尿病2000万,慢病发病率超过了20%。这些数据给慢病防控工作敲响了警钟,慢病防控已刻不容缓。慢病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个人行为、生活方式、经济状况、社会环境等都是慢病发病的重要因素,所以,慢病管理与防控工作十分复杂,其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该项工作的开展必须得到行业及社会各方资源的支持,协同作战,方能取得成效。作为政府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作为疾控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作为相关专家,应当充分发挥技术指导作用;作为新闻媒体,应当充分发挥舆论导向、宣传作用;作为社区卫生站、医院,应当充分发挥医疗服务作用。在多方协作下,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以社区为依托、以家庭为基础、以医疗机构为指导的慢病防控格局。
3 明确慢病管理的重点、目标及策略
在慢病管理工作中,必须明确管理的重点、目标及策略。在策略方面,可采用“三、三”策略,即“面向三个人群、采用三种手段、关注三个环节”。所谓三个人群,就是指患病人群、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三种手段,就是指疾病管理、健康管理、健康促进;三个环节,就是指规范性治疗、早诊早治、危险因素控制。在管理目标方面,应以“一升、二早、三降”为目标。一升,即提升人们的健康意识及行为水平;二早,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降,即降低病残率、降低病死率、降低发病率。在管理重点方面,应以“三个四”为重点,即“四种慢病、四个生物指标、四种危险行为”。四种慢病包括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四种危险行为是指过量饮酒、运动不足、膳食不合理、烟草使用;四个生物指标是指超重肥胖、血脂异常、血糖升高、血压升高。慢病管理要在上述策略、重点及目标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语言,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4 加强健康教育,制定健康教育政策
在2013年的中国卫生论坛中,陈竺副委员长提出了“将健康融入政策”的重要理念。该理念的核心思想在于增进、维护公民健康,让社会各界、医疗卫生机构、相关部门及政府都参与慢病管理,共同关注、促进健康。社会政策、社会因素都是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所以有必要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关措施,以减少社会因素对人们健康的影响。首先,应对当前的跨部门健康合作体系加以改善,疾控、卫生部门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做好表率;其次,政府部门应将慢性管理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将其放在与经济发展同等的高度上,为慢病管理构建宏观政策环境;最后,社会各界也应当积极维护、承担公民健康相关责任。以此理念为指导,大力开展“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项目”,以提高公民健康意识,增强健康生活行为能力。通过开展营养知识、疾病知识健康教育,对公民进行“油壶”、“盐勺”、禁烟等行为干预,以提高慢病防控效果。
5 构建科学的慢病防控体系
目前,我国的慢病防控形势已经日趋严峻,若再不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在不久的将来势必会出现慢病“井喷”。为此,必须动员学术、社会、政府各界共同参与,加强精神疾病、糖尿病、慢阻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防控经验交流,将“治”与“防”紧密结合,逐步形成多学科联合防控模式,进而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慢病防控体系。目前,我国的慢病防控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一套科学的防控工作体系,为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国家慢病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以良好的姿态,努力奋斗的精神,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提高慢病防控成效。
参考文献:
[1]关立军.高血压患者慢病管理与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健康之路,2013,12(8):271-272.
[2]谢明奎.搞好慢病管理重在健康教育[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3):103-105.
[3]张玉梅.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慢病管理后的观察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31):167-168.
[4]王艳.社区健康教育和追踪对慢病管理的影响研究[J].医学信息,2013,26(5):138-139.
[5]孙书祥.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慢病管理与健康教育[J].中国伤残医学 ,2013,(9):423-423,424.
【关键字】健康教育;慢病管理;预防;控制
【文章编号】004-7484(2014)04-2673-02
1 前言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据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有13.3%的人口年龄超过60岁。随着老龄化进程的演进,慢病患病患病人数明显增多,其中高血压患者就多达2亿,每年新增的恶性肿瘤患者多达280万,每年死于慢性非传染病的人数高达370万。这些数字提示,慢病已经成为了威胁公民健康的一大公共卫生问题,加强慢病管理,做好慢病的综合治疗、预防控制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健康教育是慢病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提出的“加强慢病管理、深化健康教育”活动,自实施以来,已经获得了较为显著的社会效果,但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慢病管理的复杂性、艰巨性也更加突出,为此,要提高慢病防控效果,就必须对健康教育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让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得更为深入、细致。
2 多领域、全方位开展慢病防控
目前,慢病已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同时也是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杀手。从我国第三次死因调查数据来看,全国死亡人数中有75%左右多与慢病有关。同时,调查也显示全国体重超标、肥胖的人数达到了2.6亿,血脂异常1.6亿,高血压1.6亿,糖尿病2000万,慢病发病率超过了20%。这些数据给慢病防控工作敲响了警钟,慢病防控已刻不容缓。慢病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个人行为、生活方式、经济状况、社会环境等都是慢病发病的重要因素,所以,慢病管理与防控工作十分复杂,其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该项工作的开展必须得到行业及社会各方资源的支持,协同作战,方能取得成效。作为政府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作为疾控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作为相关专家,应当充分发挥技术指导作用;作为新闻媒体,应当充分发挥舆论导向、宣传作用;作为社区卫生站、医院,应当充分发挥医疗服务作用。在多方协作下,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以社区为依托、以家庭为基础、以医疗机构为指导的慢病防控格局。
3 明确慢病管理的重点、目标及策略
在慢病管理工作中,必须明确管理的重点、目标及策略。在策略方面,可采用“三、三”策略,即“面向三个人群、采用三种手段、关注三个环节”。所谓三个人群,就是指患病人群、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三种手段,就是指疾病管理、健康管理、健康促进;三个环节,就是指规范性治疗、早诊早治、危险因素控制。在管理目标方面,应以“一升、二早、三降”为目标。一升,即提升人们的健康意识及行为水平;二早,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降,即降低病残率、降低病死率、降低发病率。在管理重点方面,应以“三个四”为重点,即“四种慢病、四个生物指标、四种危险行为”。四种慢病包括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四种危险行为是指过量饮酒、运动不足、膳食不合理、烟草使用;四个生物指标是指超重肥胖、血脂异常、血糖升高、血压升高。慢病管理要在上述策略、重点及目标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语言,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4 加强健康教育,制定健康教育政策
在2013年的中国卫生论坛中,陈竺副委员长提出了“将健康融入政策”的重要理念。该理念的核心思想在于增进、维护公民健康,让社会各界、医疗卫生机构、相关部门及政府都参与慢病管理,共同关注、促进健康。社会政策、社会因素都是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所以有必要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关措施,以减少社会因素对人们健康的影响。首先,应对当前的跨部门健康合作体系加以改善,疾控、卫生部门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做好表率;其次,政府部门应将慢性管理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将其放在与经济发展同等的高度上,为慢病管理构建宏观政策环境;最后,社会各界也应当积极维护、承担公民健康相关责任。以此理念为指导,大力开展“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项目”,以提高公民健康意识,增强健康生活行为能力。通过开展营养知识、疾病知识健康教育,对公民进行“油壶”、“盐勺”、禁烟等行为干预,以提高慢病防控效果。
5 构建科学的慢病防控体系
目前,我国的慢病防控形势已经日趋严峻,若再不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在不久的将来势必会出现慢病“井喷”。为此,必须动员学术、社会、政府各界共同参与,加强精神疾病、糖尿病、慢阻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防控经验交流,将“治”与“防”紧密结合,逐步形成多学科联合防控模式,进而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慢病防控体系。目前,我国的慢病防控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一套科学的防控工作体系,为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国家慢病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以良好的姿态,努力奋斗的精神,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提高慢病防控成效。
参考文献:
[1]关立军.高血压患者慢病管理与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健康之路,2013,12(8):271-272.
[2]谢明奎.搞好慢病管理重在健康教育[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3):103-105.
[3]张玉梅.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慢病管理后的观察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31):167-168.
[4]王艳.社区健康教育和追踪对慢病管理的影响研究[J].医学信息,2013,26(5):138-139.
[5]孙书祥.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慢病管理与健康教育[J].中国伤残医学 ,2013,(9):423-423,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