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等待”艺术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R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倡导“以生为本”的精神,提出了过程性目标,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自主活动的时空,并耐心地等待过程的完成。为了使学生的主体活动富有实效,教师在等待时要充分发挥点拨引领的作用。为此我们提出了“等待”的教学策略,使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达到辩证平衡。
  关键词:小学数学 新课程 耐心 等待
  在数学课堂上往往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为了尽快完成教案中设计的任务,不顾及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就急着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甚至在学生没有回答出问题的时候,没有经过耐心等待,就干脆自己把标准答案和盘托出。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提出了数学课堂上的“等待”教学策略。所谓等待,是指根据教学流程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恰当的地方给学生创设合适的活动时空,耐心地等待大多数学生完成任务,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下面从以下几个切入点谈谈数学课堂上“等待”时机与适时的点拨策略。
  一、在“了解起点”时等待——先听后教,先试后导
  为了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教师在课前或上课伊始,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逐一了解,弄清学生对所学新知知道的程度以及可能会遇到的障碍。现代教学论提出了“找准起点并顺着学生的思路来组织教学”的理念。为了找到学生真实的起点,教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先对要学习的“课题”说说自己已经知道了什么,或者让学生对例题尝试着做一做,教师则耐心地“等待”,在学生充分暴露头脑中的“原始资料”后,再采取有针对性的点拨引导措施,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拉开新知教学的帷幕。
  二、在“自主探究”时等待——提纲引路,放得真心
  在数学学习中,并不是每节课都要学生探究,也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用发现式来学习。但那些具有探索价值的内容,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时空,放手让他们去感知和理解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完成富有个人特色的探究任务,获得结果性目标与过程性目标的双丰收。探究性学习是需要时间的,教师要耐心地等待:学生“观察——归纳”、“操作——感悟”、“猜想——验证”、“实验——发现”等活动的完成。为了提高学生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教师要充分发挥点拨启发作用,精心设计“探究提纲”,让学生在提纲的引路下,能在有限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探索性学习的任务。
  三、在“出现错误”时等待——延迟评价,因势利导
  在数学课上,当有些学生的回答出现错误时,不少教师总是很快地将他的回答打断,做出对错评价,并叫其他同学或教师自己予以及时的纠正。从表面看,这似乎是为了减少错误痕迹在学生头脑中停留的时间。但仔细思考会发现这样做的后果:一方面没有弄清学生的真实想法,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暴露思维过程,不利于弄清出错的原因,使纠正错误浮于表面。因此,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要等一等,延迟评价,耐心地等待学生讲清他的想法,等待学生把思考问题的过程展现出来,让学生经过思维的碰撞,对已有的结论进行批判性的再思考,以获得新的认识。同时加上教师的因势利导,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深刻地反思错误。
  四、在“质疑问难”时等待——暴露思维,适时点拨
  数学新课改非常注重对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认为质疑问难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标志。因为疑问是思维走向深刻的开始,有疑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发现,有发现才有创新。因此,作为数学老师要创造条件,多给学生质疑的机会,鼓励学生主动发问、大胆质疑。学生对问题的发现和表达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老师要耐心地等待,一旦学生有问题提出了,则要仔细地倾听,如果发现该问题有展开的价值,要将该问题作为后续教学的内容,运用追问等手段,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并进行适时点拨,将他们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
  五、在“反思总结”时等待——回顾梳理,提炼升华
  当一节新知学习任务将要结束时,教师要引领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与梳理,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展示总结与反思。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要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只有学会反思,学生才能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自觉管理、调控自己的学习,不断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改进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对所学新知意义建构的目的。因此,数学教师要在每节课程每段知识学习结束前,给学生留出一定的反思总结时间,耐心地等待他们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提炼概括、反思升华,进而完善认知结构。
  学生就像小花小草,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等待” 每一朵花、每一棵草充分汲取养分,“等待”他们尽情舒枝展叶,“等待”他们绚丽绽放的那天,数学教师要学会“等待”,这不仅是教学技艺,更是理念的變革。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是小学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培养学生思维离不开语文。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真正发挥语文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作用,应借助语文教学平台,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创设情境,给学生适当引导,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 提高 教学质量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最关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好奇和求学的状态下,这样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教学方
期刊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又称合作学习,上世纪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创设的是一种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学校改革课堂教学,也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应用与研究。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都验证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常规组织形式在提高学习效果方面的有效性。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要达到不少于145万字的阅读量。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是多么的重要。在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指导,培养的是阅读的兴趣,亲近书籍的习惯。要使孩子们保持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维持对某件事的热情的时间很短,许多孩子都只具有所
期刊
我国古语有云:“法得自然能成文,理存天道好就章。”这句话原本讲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就可以使人的行动按照行为规则去办事的道理。其实小学语文教学何尝不是如此呢?正如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的:“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近年来,我县强势推进新课改和高效课堂。但许多教师只注重形式上的高效课堂,课堂上一片热闹的讨论景象,教师成了牧羊人,我看不到学习的氛围,导学案在网上
期刊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爱好兴趣、价值观、人生观、情感态度的关键时期。如何教好小学语文,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不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下面笔者就根据自身经验谈谈如何创新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 探索 创新 教学  一、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固有的观念是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主动和被动的关系,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这种教学观
期刊
摘 要:要做新时期的有心人,去品读名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去品味高效的语文课堂,我相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只要肯下功夫、不断反思,一定会让我们的课堂变得越来越有生命力,一定会奏出高效的最强音。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智慧生成  高效应该是课堂教学评价最根本的准则,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没有高效课堂的支撑,所有的教学改革就是无源之水,就是缘木求鱼。“高效教学”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已受到广
期刊
摘 要: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把过去的“教师教”与“学生学”变为“师生互教互学”。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越强,互动性越高,学习兴趣也越高,学生学习自信心也越强,学习效率也越高,教师上课也越轻松。要提高数学课堂的互动性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一是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二是创设好的数学
期刊
摘 要: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相比,引入了更多的新知识、新概念,很多小学成绩不错的学生进入初中后成绩突然下降,或因科目增多导致兴趣转移,对数学“敬而远之”,进而导致对数学学习的失望,引起厌学等现象,这严重影响了数学教学任务的有序进行。我认为,要做好数学教学,我们教师要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进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知与重视度,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关键字: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经验  一、教师要提
期刊
摘 要:上好新课程语文课是一条我们不能画上句号的探索之路。我们应当摒弃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到语文学科的趣味性,展现语文的魅力。但是教学理念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需要不断地调整我们的教学思想,与时俱进,在小学语文教育实践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让教学模式适应教育改革的走向,这样才能不断培养出高素质的新世纪人才。  关键词:提高素养 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随着新一轮小学课改的进行,教育部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部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鉴于此,我认为,就作文教学而言,语文教师不仅可以引导学生从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获取作文素材,还可以从学生内心世界去开掘写作资源。如何去开掘呢?  一、让学生说出心中的“积怨”  小学生年龄小,但却是以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存在的。只要有生命就会有思想,就会有爱、恨、悲、欢,就会有许多“怨”,而这些“怨”很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