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个看见看唐·库普曼的人,都无法不被他吸引:他是一个可爱的、充满活力的“老顽童”,喜欢做各种搞怪的鬼脸,采访时全情投入,经常说着说着就忘了时间,然后猛地停下,转头对翻译说“Sorry”。唐·库普曼有着多达“四重”的身份:乐队指挥,管风琴演奏家,羽管键琴演奏家,大学教授。那么,他认为自己“最主要的身份”是什么呢?“那太难选择了,当我弹羽管键琴时,我想念管风琴;当我指挥时,我想念羽管键琴。”他说,如果有时间的话,他希望做所有这四件事,因为“我统统都喜欢”。
唐·库普曼(Ton Koopmann),荷兰国宝级指挥家,阿姆斯特丹巴洛克古乐团的创始人。他1944年出生于荷兰兹沃勒,从小在阿姆斯特丹接受传统教育,学习音乐学理论和管风琴、羽管键琴,这两种乐器均获得青年音乐家大奖卓越成就奖(Prix d’Excellence)。作为一名管风琴和羽管键琴演奏家,唐·库普曼在世界各大音乐厅表演,如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巴黎香榭丽舍剧院、纽约林肯中心等地,欧洲最负盛名的那些古老管风琴他几乎都演奏过。唐·库普曼被早期乐器深深吸引,着迷于以严格考证研究为基础的演奏风格,同时致力于研究巴洛克音乐,尤其是巴赫的作品,并迅速成为了“真实表现”运动的领导者。
二十五岁时,唐·库普曼创立了自己的第一支巴洛克管弦乐团。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人们刚刚开始尝试用早期乐器来演奏巴洛克时代的音乐,1972年的《圣约翰受难曲》是荷兰首次用古乐器演奏巴赫的受难曲,这让唐·库普曼意识到,荷兰应该有一个管弦乐团来专门演奏这样的音乐。 1979年,唐·库普曼组建了阿姆斯特丹巴洛克管弦乐团,1992年又组建了阿姆斯特丹巴洛克合唱团。之后,阿姆斯特丹管弦乐团和合唱团合并,并很快在全世界享誉盛名,成为最好的古乐团之一。乐团由国际知名的巴洛克音乐专家组成,每年都会聚集数次排演精彩新作,演出的曲目也非常广泛,从巴洛克早期到古典主义晚期的作品都有涉及,而唐·库普曼无穷的艺术力量和热情则是乐团呈现极高品质音乐会的保证。
1994年,唐·库普曼与阿姆斯特丹巴洛克古乐团开始录制巴赫的全套世俗与宗教康塔塔,这被认为是过去几十年间最雄伟的录制计划,他和他的乐团也因此而荣获德国古典回声大奖。这是一个涵盖了录音和音乐会的庞大项目,前后一共持续了将近十年。“我们先在现场音乐会上积累了足够的经验,然后去录音棚里录,再看看是不是需要做一些调整。”通常在三个星期之内有三到六场音乐会,接着有三天的时间来录制。唐·库普曼告诉我们,在准备音乐会的过程中,很多人都说之前从来没有发现原来巴赫的作品难度这么大,简直像是在“虐待”他们。的确,巴赫音乐中的调式、节奏、装饰音等非常复杂,“如果处理得不好,就好像夏天开着窗睡觉,被蚊子叮咬了一样难受,然而一旦你成功了,就会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很多人听了他们的录音后感动到流泪,这是唐·库普曼的最大欣慰,他希望“如果巴赫能活过来看到这些演出,也能夸我们做得不错”。
除了巴赫以外,唐·库普曼还大力推崇巴洛克时期的一位丹麦裔德国作曲家布克斯特胡德(Dieterich Buxtehude)的作品。对他来说,不那么有名的作曲家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音乐家,不能仅仅演奏著名作曲家的作品。“而且,布克斯特胡德也是给巴赫带来灵感的人。”因此,在完成巴赫的全套康塔塔项目之后,唐·库普曼于2005年着手录制布克斯特胡德的作品全集,包括三十张CD,于2014年发行面市。“一开始,唱片公司也不确定会不会受欢迎,毕竟这是史上第一次这么做,但事实证明唱片卖得非常好。”后来,唐·库普曼也凭借《布克斯特胡德作品全集》中的第七卷,再次获得德国古典回声大奖。
2016年7月8日和9日,唐·库普曼携亲手打造的阿姆斯特丹巴洛克古乐团首度访沪,在森海塞尔上海音乐厅连续两天本真演绎“巴洛克音乐”——巴赫《第三管弦乐组曲》《第四十二交响康塔塔》《第三勃兰登堡协奏曲》、亨德尔《皇家焰火音乐》、莫扎特《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庇特”》《第四十交响曲》、海顿《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等。大师表示,自己一点都不避讳上演世界名曲,因为这些乐曲都是“上乘之作”,也是乐团的保留曲目,届时他还将在指挥之余亲自演奏羽管键琴。另外,我们注意到,节目单中除了巴洛克作品以外,还有不少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大师说,希望不同时期的音乐能带给现场观众更多样化的体验,“而且古乐团的乐手人数比较少,和大编制的交响乐团相比,对音乐的诠释给观众带来的感受也有所不同,大家可以比较一下”。
唐·库普曼组建乐团之初,演奏员们还在使用现代乐器。换乐器的过程是相当艰难的,一开始,双簧管演奏家甚至每五分钟就会断一次簧片,但很快大家都为本真乐器所演奏出的不同声音而激动不已。这次上海巡演,他们全部使用了巴洛克时期的古乐器或其复制品来演奏。“比如像黑管的话,如果温度不适宜会裂开,没办法用原来的古乐器,只能用复制品。而像弦乐器的话就可以用那个时候来自意大利的古乐器。”事实上,很多巴洛克时期的乐器发展到现代都有了不少变化,比如现代小提琴用了金属的琴弦,音量比使用羊肠弦的巴洛克小提琴更大,琴颈也从以前的平的变成了有弧度的。因此,唐·库普曼也对巴洛克提琴做了一些细微的改变,以在演出时获得更大的音量。
唐·库普曼(Ton Koopmann),荷兰国宝级指挥家,阿姆斯特丹巴洛克古乐团的创始人。他1944年出生于荷兰兹沃勒,从小在阿姆斯特丹接受传统教育,学习音乐学理论和管风琴、羽管键琴,这两种乐器均获得青年音乐家大奖卓越成就奖(Prix d’Excellence)。作为一名管风琴和羽管键琴演奏家,唐·库普曼在世界各大音乐厅表演,如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巴黎香榭丽舍剧院、纽约林肯中心等地,欧洲最负盛名的那些古老管风琴他几乎都演奏过。唐·库普曼被早期乐器深深吸引,着迷于以严格考证研究为基础的演奏风格,同时致力于研究巴洛克音乐,尤其是巴赫的作品,并迅速成为了“真实表现”运动的领导者。
二十五岁时,唐·库普曼创立了自己的第一支巴洛克管弦乐团。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人们刚刚开始尝试用早期乐器来演奏巴洛克时代的音乐,1972年的《圣约翰受难曲》是荷兰首次用古乐器演奏巴赫的受难曲,这让唐·库普曼意识到,荷兰应该有一个管弦乐团来专门演奏这样的音乐。 1979年,唐·库普曼组建了阿姆斯特丹巴洛克管弦乐团,1992年又组建了阿姆斯特丹巴洛克合唱团。之后,阿姆斯特丹管弦乐团和合唱团合并,并很快在全世界享誉盛名,成为最好的古乐团之一。乐团由国际知名的巴洛克音乐专家组成,每年都会聚集数次排演精彩新作,演出的曲目也非常广泛,从巴洛克早期到古典主义晚期的作品都有涉及,而唐·库普曼无穷的艺术力量和热情则是乐团呈现极高品质音乐会的保证。
1994年,唐·库普曼与阿姆斯特丹巴洛克古乐团开始录制巴赫的全套世俗与宗教康塔塔,这被认为是过去几十年间最雄伟的录制计划,他和他的乐团也因此而荣获德国古典回声大奖。这是一个涵盖了录音和音乐会的庞大项目,前后一共持续了将近十年。“我们先在现场音乐会上积累了足够的经验,然后去录音棚里录,再看看是不是需要做一些调整。”通常在三个星期之内有三到六场音乐会,接着有三天的时间来录制。唐·库普曼告诉我们,在准备音乐会的过程中,很多人都说之前从来没有发现原来巴赫的作品难度这么大,简直像是在“虐待”他们。的确,巴赫音乐中的调式、节奏、装饰音等非常复杂,“如果处理得不好,就好像夏天开着窗睡觉,被蚊子叮咬了一样难受,然而一旦你成功了,就会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很多人听了他们的录音后感动到流泪,这是唐·库普曼的最大欣慰,他希望“如果巴赫能活过来看到这些演出,也能夸我们做得不错”。
除了巴赫以外,唐·库普曼还大力推崇巴洛克时期的一位丹麦裔德国作曲家布克斯特胡德(Dieterich Buxtehude)的作品。对他来说,不那么有名的作曲家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为音乐家,不能仅仅演奏著名作曲家的作品。“而且,布克斯特胡德也是给巴赫带来灵感的人。”因此,在完成巴赫的全套康塔塔项目之后,唐·库普曼于2005年着手录制布克斯特胡德的作品全集,包括三十张CD,于2014年发行面市。“一开始,唱片公司也不确定会不会受欢迎,毕竟这是史上第一次这么做,但事实证明唱片卖得非常好。”后来,唐·库普曼也凭借《布克斯特胡德作品全集》中的第七卷,再次获得德国古典回声大奖。
2016年7月8日和9日,唐·库普曼携亲手打造的阿姆斯特丹巴洛克古乐团首度访沪,在森海塞尔上海音乐厅连续两天本真演绎“巴洛克音乐”——巴赫《第三管弦乐组曲》《第四十二交响康塔塔》《第三勃兰登堡协奏曲》、亨德尔《皇家焰火音乐》、莫扎特《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庇特”》《第四十交响曲》、海顿《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等。大师表示,自己一点都不避讳上演世界名曲,因为这些乐曲都是“上乘之作”,也是乐团的保留曲目,届时他还将在指挥之余亲自演奏羽管键琴。另外,我们注意到,节目单中除了巴洛克作品以外,还有不少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大师说,希望不同时期的音乐能带给现场观众更多样化的体验,“而且古乐团的乐手人数比较少,和大编制的交响乐团相比,对音乐的诠释给观众带来的感受也有所不同,大家可以比较一下”。
唐·库普曼组建乐团之初,演奏员们还在使用现代乐器。换乐器的过程是相当艰难的,一开始,双簧管演奏家甚至每五分钟就会断一次簧片,但很快大家都为本真乐器所演奏出的不同声音而激动不已。这次上海巡演,他们全部使用了巴洛克时期的古乐器或其复制品来演奏。“比如像黑管的话,如果温度不适宜会裂开,没办法用原来的古乐器,只能用复制品。而像弦乐器的话就可以用那个时候来自意大利的古乐器。”事实上,很多巴洛克时期的乐器发展到现代都有了不少变化,比如现代小提琴用了金属的琴弦,音量比使用羊肠弦的巴洛克小提琴更大,琴颈也从以前的平的变成了有弧度的。因此,唐·库普曼也对巴洛克提琴做了一些细微的改变,以在演出时获得更大的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