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爵士到古典的完美演释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ll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作曲家阿伦·科普兰(Aaron Copland)的《单簧管协奏曲》在单簧管演奏的曲库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近三百年以来,单簧管独奏作品受大众喜爱的包括: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韦伯《第一单簧管协奏曲》、韦伯《第二单簧管协奏曲》、尼尔森《单簧管协奏曲》等等,科普兰的《单簧管协奏曲》也是其中之一。莫扎特、韦伯是传统欧洲古典音乐的代表,尼尔森展开了近代北欧音乐的画卷,而科普兰的音乐不仅描绘了美国风情和爵士性格,更重要的是,它在古典与流行之间找到了一块自由的天地,恣意妄为地展现自我个性。这种抛开束缚、尽情表达的音乐让单簧管演奏家尤为垂青,它也随之成为了单簧管独奏的保留曲目。
  随手翻翻唱片目录,演奏过科普兰《单簧管协奏曲》的演奏家不胜枚举:女性中的佼佼者萨宾娜·梅耶、奥地利单簧管演奏家安德列斯·奥登萨默(Andreas Ottensamer)、瑞典单簧管演奏家马丁·福斯特(Martin Frost)、法国单簧管演奏家保罗·梅耶(Paul Meyer)……这些在单簧管界鼎鼎有名的人物,以不同的国籍、不同的音乐背景和不同的演奏修养,赋予这首作品以曼妙的色彩。
  不过,我挚爱的四个演奏版本却不是他们的版本。美国的音乐,或许只有美国人才能领悟得更深入骨髓,其中包含的种族、贫富、复杂多变的社会且又顽强支撑的自由与民主精神,大概只能在美国演奏家的版本中细细品评。将本尼·古德曼(Benny Goodman)、艾迪·丹尼尔(Eddie Daniels)、理查德·史托兹曼(Richard Stoltzman)和查尔斯·尼迪什(Charles Neidich)这四位美国单簧管演奏家演奏的科普兰《单簧管协奏曲》放在一起,立即显现了化学般的神奇效果。在他们身上,古典与流行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地分开又交织,古典与流行之间的那块天地且高且广,科普兰的《单簧管协奏曲》在其中自由地徜徉,是如此的光彩熠熠。
  阿伦·科普兰(1900-1990),美国当代作曲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创作涉及管弦乐、钢琴、室内乐、歌剧、舞剧等等。科普兰的音乐里有传统的格局,有当代的技法,且大部分都饱含美国音乐浓郁的色彩,这使他成为一位极具美国民族风格的作曲家。《单簧管协奏曲》是1947年本尼·古德曼委约科普兰为自己创作的,并且在科普兰完成之后,古德曼对这部作品的演奏技术和音乐提出好几处修改意见。当擅长爵士风格的作曲家与爵士乐大师相遇,能擦出多么绚烂的火花,理所当然地成就了伟大的作品。


艾迪·丹尼尔

  爵士乐大师本尼·古德曼与科普兰《单簧管协奏曲》
  本尼·古德曼是公认的爵士乐大师,也是单簧管演奏界的泰斗。1935年,古德曼与他的大乐队在洛杉矶帕罗马(Palomar)舞厅的演出被称为“摇摆时代的开始”;1938年,他们在卡内基音乐厅举行的音乐会成为了“摇摆乐的里程碑”。从1935年开始的十余年里,摇摆乐占据了繁荣的美国爵士乐的主流,而本尼·古德曼的乐队正是那个时期最当红的大乐队。作为乐队的支柱,古德曼的演奏精彩绝伦,是他将单簧管推到了爵士乐队里如此重要的地位。毫不夸张地说,因为他,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孩童喜欢上了这件乐器,特别是当今年轻一代的单簧管演奏家,大多引以为豪地说:“当初我就是因为本尼·古德曼才学习吹奏单簧管的。”
  带着对爵士乐大师浓墨重彩的期待去聆听,本尼·古德曼的科普兰《单簧管协奏曲》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预设着摇摆的律动、自由的即兴、随性、情怀……可是在古德曼的演奏里,我听到的更多的是“单纯”。整部作品无论旋律、节奏或是力度、速度,甚至是华彩段落都严格遵照乐谱。没有爵士乐大师点滴的“即兴”印记,本尼·古德曼展现的“单纯”是放下一切束缚、条陈后的回归原初。
  娓娓道来的慢板段落像迟暮的老人在缓缓讲述那些年的故事,单簧管似人声的音色栩栩如生。回忆里有暗暗的起伏,有些许的模糊,情绪在两股思维里交织,适时稍有激动,还是淡淡地散开来。华彩段落在慢板之后将情绪稍稍提升了一个台阶,层层推进的细节,手牵着手,绕啊绕,绕到了外面的世界,绕回了出生的地方。本尼·古德曼的演奏,音色清亮且圆润,思绪灵动却平静。快板段落将全曲带到一个华丽的舞台,短促、有弹性的片段上演着着戏剧性的情节,摇摆的舞蹈顽皮且童心未泯,本应有些暴虐的连续高音在老人的眼里满满的都是“放下”的慈祥。
  这是本尼,古德曼、科普兰和洛杉矶爱乐乐团一起演出的版本,是我非常喜欢的科普兰《单簧管协奏曲》的版本。两位古稀的老人,只有经历荣耀之巅后的淡然,才能如此真实地表现出“单纯”,这也确实在情理之中。
  爵士乐演奏家艾迪·丹尼尔与科普兰《单簧管协奏曲》
  艾迪·丹尼尔,爵士乐单簧管演奏家、古典单簧管演奏家和萨克斯演奏家,也被广大音乐爱好者称为“纵横于爵士与古典的单簧管演奏家”。他在朱利亚音乐学校学习古典音乐演奏,却在表演生涯里纵情于爵士乐,并因此获得格莱美大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艾迪·丹尼尔在爵士乐队里担任萨克斯手兼单簧管手,所以他演奏的单簧管音色里隐约有些萨克斯的影子,这也成为了他的特色。艾迪·丹尼尔在著名的GRP公司录制了大量的爵士乐唱片,古典单簧管的录音却为数不多。所以,这场于2012年意大利罗西尼剧院与指挥罗伯托·莫利内利(Roberto Molinelli)合作的科普兰《单簧管协奏曲》的演出才显得如此的弥足珍贵。
  艾迪·丹尼尔演奏的科普兰《单簧管协奏曲》将爵士乐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娴熟的技巧、华丽的音色、婉约的调调……让乐迷们听得如痴如醉。华彩段落里,他加入各种带有爵士乐符号的倚音、助音、波音、滑音。自由松紧的节奏和时而梦幻的色彩,将原有的音乐风格夸大、延展。最精彩的是插入的两段即兴演奏,艾迪·丹尼尔打破了传统古典音乐的演奏形式,鼓动观众打响指参与他的即兴音乐。这是爵士乐演奏家与观众互动的常见方式,使得音乐的表演性更强。插入的第二段即兴,艾迪·丹尼尔使用了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的音乐动机作为即兴的主题,让听众眼前一亮,加以大量的爵士音阶,音乐像绸缎一样在风中闪闪发光。   快板段落里,艾迪·丹尼尔有三处精彩的演释:第一处是完美地展示了一段摇摆乐,他通过改变音色、音头甚至吹奏略微偏低的音高,使旋律产生变化;通过改变演奏的律动与乐队规范的节奏形成对比,造成一定比例的冲突,形成摇摆、晃动的音乐形态。第二处是改编了原本与乐队一起演奏的双声部,彻底颠覆的即兴旋律将此乐段的情绪推向高潮。最后一处是这部作品的最后一句,由低至高的音阶加上特殊的滑音演奏技巧,将乐句推向最高音,画上完美的句号;可艾迪·丹尼尔嫌这还不够尽兴,他率性地滑高了五度,将音乐的至高点推向另一个高度,如同冲天的礼花,不仅是闪耀,飘散开来意犹未尽。
  古典单簧管演奏家理查德·史托兹曼与科普兰《单簧管协奏曲》
  理查德·史托兹曼,古典单簧管演奏家,任职于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在古典音乐领域,史托兹曼曾与超过一百个乐团合作,录制了大量的唱片,并获得格莱美最佳室内乐演奏大奖。他也跨足爵士乐领域,在各大爵士音乐节上演出,其精湛的演奏技巧和非凡的天赋,使他成为一位备受追捧的爵士乐演奏家。史托兹曼曾多次录制科普兰的《单簧管协奏曲》,这个发行于1993年与伦敦交响乐团合作的版本被认为是其演奏得最好的版本。
  史托兹曼演奏的科普兰《单簧管协奏曲》将古典的规范与爵士的优雅拿捏“分配”得恰到好处。慢板段落,单簧管的音色干净透明,旋律线条宽广悠长,层层推进的乐句如同缓缓展开的一幅长篇画卷,温暖的光线流转,绵密的和风轻伏,宁静且美好。华彩段落没有爵士乐的炫目,而以一副悠闲的身姿,轻松地踱着古典音乐典雅的步态。这个段落的最后一个高音,史托兹曼采用了爵士乐滑音的处理,瞬间晕染了原本的颜色。快板乐段,他一面将顿音演奏得“音音珠玑”,一面将连续高音演奏得“穿透云霄”,任何挑剔的听众都不得不对其古典单簧管的演奏技巧赞不绝口。到了摇摆乐段落,史托兹曼些许地增加了滑音,改变重音与节奏,这种点到为止的处理既充分展示了爵士乐的特点,又在一定范围里保持了与前段古典音乐的统一。所以,从某些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可以作为科普兰《单簧管协奏曲》“教科书”的演奏版本。
  古典单簧管演奏家查尔斯·尼迪什与科普兰《单簧管协奏曲》
  查尔斯·尼迪什,古典单簧管演奏家,任职于美国朱利亚音乐学校和曼哈顿音乐学院。他的成名来自于各大古典音乐比赛:1979年日内瓦国际音乐比赛、1982年慕尼黑国际音乐比赛、1984年巴黎国际音乐比赛和1985年美国单簧管比赛。他获得的一系列奖项使他在全世界脱颖而出,迅速崛起为一颗古典乐坛闪亮的明星,与全世界各大交响乐团、音乐节的合作不断。2000年,Chandos唱片公司发行了这张名为《纽约的作曲家们》(Composers in New York)的唱片,其中查尔斯·尼迪什演奏的科普兰《单簧管协奏曲》是古典单簧管演奏的经典版本之一。
  用一个字形容这个版本查尔斯·尼迪什的演奏就是“快”,用一个字形容听者的感受就是“爽”。从华彩段落开始,查尔斯·尼迪什就略微加快了常规的演奏速度,用一种戏剧的表情迷蒙地掩盖着冲破约束的蠢蠢欲动,张扬的个性在音符里时隐时现地跳跃。快板段落大幅的提速,满满的是扯掉面纱后的得意洋洋,放肆地展现着个性与自我,而偶然突慢的乐句只是为了再一次的震颤。最后乐段的速度简直达到了疯狂,查尔斯·尼迪什以暴风雨般的畅快,上扬着胜利者的嘴角,让音符在酣畅淋漓中夺目。
  从本尼·古德曼、艾迪·丹尼尔、理查德·史托兹曼再到查尔斯·尼迪什,四位单簧管演奏的大家完整地展现了一道从爵士到古典的维度。四个演释版本,或惊艳,或温暖,或出人意料,或心满意足。阿伦·科普兰让演奏家在古典与流行的广阔天地里自在地徜徉,试图为近现代音乐演奏开拓更为自由的空间。的确,我们需求的音乐没有界限,没有约束,只有情绪的舒展和灵魂的感应。音乐,只应是拨动心弦的指尖。
其他文献
亚历山大·斯克里亚宾,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他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贵族家庭,很早便跟随尼古拉·兹维列夫学习钢琴,后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作曲。斯克里亚宾是一个在交响乐和钢琴音乐上的集大成者,他的早期作品以新的方式继承了俄罗斯的古典传统。他的作品总是充满了尖锐的戏剧性和英雄气概,旋律宽广,情绪激昂,而他那极具色彩性与神秘感的钢琴作品也是其众多作品中的瑰宝之一。  本期Naxos
期刊
幕间休息,你临近乐池,这半掩的空间并不深,乐队的椅座布联紧密得似乎已占用了极限,而指挥的形象倒还是可以从不同角度获得分享。记得那时参观坐落于拜罗伊特的瓦格纳节日庆典歌剧院,由指挥台至乐队后排下沉式的乐池被深埋于舞台下方,较大的体量却只露出月牙般的笑容,就连指挥的风采也被牢牢掩藏,仅留予演职人员品味。所以瓦格纳所追求的音效理应像古老的酒庄地窖硕大橡木桶中酿酵数百年的葡萄酒,只存留于拜罗伊特,每年也仅
期刊
十九世纪,芭蕾艺术在欧洲已经相当盛行。柴科夫斯基和格拉祖诺夫创作的芭蕾舞剧音乐从根本上摆脱了原来舞剧音乐狭义的实用意义,开创了芭蕾舞剧音乐交响化的先河。舞剧音乐的交响化和戏剧化,在提炼人物灵魂的同时,与舞剧情感的发展也极为默契与和谐。伴随着《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舞剧佳品的诞生,俄罗斯芭蕾几乎成为世界芭蕾的领头羊。当然,在俄罗斯芭蕾基本成为整个芭蕾艺术创作的中心时,奥地利及法国在这场发展
期刊
1974年6月的一天,一位名叫查尔斯·杜夫勒(Charles Duvelle)的法国人身掮笨重的录音器材,登上了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南部海岬与所罗门海域间的一个珊瑚礁岛。他此行的目的是采录当地土著各种民俗活动相关的音乐。  杜夫勒不仅是作曲家、钢琴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民族音乐学家,以及原生态音乐田野录音与发行的先驱。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杜夫勒不辞劳苦地行走于世界各地,致力于传统音乐的现场采集工作,以极
期刊
桃李之教思如山  气贯民族魂,海纳四方音,笛声清丽婉转悠长。初识李乐,便觉乐如其人。以茶会友,自是雅人深致。“演奏者是活在舞台上的。”谈笑自若间,目光如镜通透而灵动,双手置于胸前时常摆出持笛之姿,这便是李乐对笛艺极致专注与投情的真实写照。  作为中国当代青年竹笛演奏家,李乐六岁学艺,手持竹笛便是二十多年。提及自己习笛的点滴往事,他不禁深觉正是儿时“魔鬼”般的训练,才为如今的他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期刊
《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是柏辽兹四部交响乐作品中的第二部,创作于1834年,最初是应帕格尼尼的邀约而作。这部作品也反映了作曲家在获得巴黎音乐学院的“罗马大奖”后,在意大利旅行的见闻。无论是从演奏者的角度还是从聆听者的角度来看,《哈罗尔德在意大利》都是一部异常独特的作品。与著名的《幻想交响曲》相同的是,它们都有高度文学化的情节与人物形象设计,同样运用了“固定乐思”的写作技法。而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作曲家
期刊
你知道1816年发生过什么大事件吗?“无夏的1816”,爱好地理、历史的人们对这个数字很敏感:1816年,印尼坦波拉火山大爆发,影响了全球气候,欧洲大陆寒冷异常,整个夏天见不到太阳。1816年,欧仁·鲍迪埃出生,“40后”的中国人都熟悉这个名字,唱着他的歌长大。那么作为音乐爱好者,不会不熟悉舒伯特——一位真正以卖曲生存的作曲家,1816年,舒伯特第一次作为作曲家拿到稿酬,一百维也纳弗罗里。参照18
期刊
序言  在去宜昌的火车上,竟如此迅速地读完《南柯记》。  次日,三峡,乘船雨游,头脑里有意无意地来回飘忽南柯一梦,说白了硬是牵强附会,总想让这片文人骚客的漫游之地与自己攀上点瓜葛,借机沾染临川先生的文气儿。罢了,水行终了,舟向岸靠,不料脑海中却出现了毫无关联的幻想场景:一身戎甲,俊驾天鹅,优雅的骑士只身登陆安特卫普——罗恩格林。  我不知道这般“不知好歹”的怪异联想从何而来,许是周遭这般丘壑围峡的
期刊
法国巴黎高等师范音乐学院教授玛凯兹音乐会  不久前,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的“2016上海音乐学院国际打击乐节暨第一届IPEA国际打击乐比赛”已圆满落下了帷幕。该项比赛是目前可见的全国最具有权威性的一次国际打击乐赛事,甚至对于亚太地区的打击乐领域都具有引领性的意义。  比赛的评委由四十四位国内外顶级的打击乐演奏家、教授及青年教师组成,就其规格及水准而言在国内实属罕见。另外,本次IPEA国际打击乐比赛并
期刊
孩提时代的我并不喜欢练琴,如同现在的琴童一样,每周老师都会布置车尔尼599、849、进阶至740的练习曲,巴赫创意曲,搭伙一点“汤普森”开开荤。在娱乐资源匮乏的二十多年前,港台流行音乐和日剧的兴起,早早地熏陶着我们对偶像明星的概念。也正是像《东京爱情故事》《101次求婚》这样的经典,让我对爱情有了懵懵懂懂的憧憬,主题歌《Say Yes》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听,每次都要等到剧集结束后Chage&Ask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