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服教育是一种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接受或改变某种思想观念,从而指导其行为的教育方法。在德育工作中,说服教育简单便利,但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抵触,所以教师要借助于说服教育使学生心悦诚服还真不容易。
从一则案例说起
早自修时,小周正“偷偷”地隔着学校的围墙买早饭,被当天值班的我“逮”了个正着。本想教育几句就让他回教室,谁知道小伙子脾气大,无论我说什么,他始终昂着头不予理睬。情急之下,也为了给自己留点时间思考对策,我决定让他把整个事情的经过写下来。
这次,他比较配合,不一会儿一份说明书就放在了我面前,内容如下:“本周我班值日,所以未能买到早饭。因为饥饿难耐,故隔墙购物,正在取物时不幸被缪兴秀所抓……所以我决定以后不会再在老师面前买早饭了。”
其中“不会再在老师面前”几个字还是用括号加上去的。“有点挑衅的味道啊!”第一感觉告诉我。与此同时,眼睛的余光也告诉我,在我看材料的时候小周的嘴角始终是上扬的。思忖片刻后,我理清了思路,决定请他坐下来谈谈,他不肯坐。于是我也就站起来陪他说话,看到我站起来了,他终于答应坐了下来。
谈话先从他写的说明书开始,我告诉小周在研读了他的说明书后我发现有四处表达不妥。我问他有没有兴趣听,他同意,于是我开始逐句分析。我告诉他第一句“本周我班值日,所以未能买到早饭”的因果关系并不成立,因为不是所有值周班级的同学都未能及时购买早饭,他认同;接着说第二句“正在取物时不幸被抓”,我告诉他这里的词语“不幸”用得不妥,因为他犯的错误是事实,怎么能叫不幸呢?他认可;再说“被缪兴秀所抓”,我告诉他老师是长辈,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我们可以在背后谈说父母的名字,但是当面是一定要尊称的,所以在老师面前直呼老师的名字,不符合中国人的惯例,不够礼貌,他脸红了;我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往下说,说到最后一句“我决定以后不会再在老师面前买早饭了”,我说我注意到了“不会再在老师面前”几个字是后来加上去的,“如果这是赌气所写,我还能理解,但是如果是你的真实想法,我认为比较低级”。我注意到在整个谈话过程中小周的头越来越低了,我问他我的分析有没有道理,他点点头并伸手希望从我手里取回检讨,我默认了。趁热打铁,我决定就早上隔墙购餐的事情和他谈谈。隔墙购餐一直是学生管理中的棘手问题,因为不少学生都没把学校这条规定当回事,包括我们的不少“好”学生,我也希望借此能够有一个好的教育效果。
接下来我和他谈了三点。首先,要学会敬畏,包括敬畏校纪校规。我们是有选择购物地点的自由,可以在饭店,也可以在小摊,甚至在学校没有出台规定“禁止隔墙购物”之前,隔栅购物顶多也就是不文明的行为,他不断点头。接着我告诉他现在学校已经做了相关规定,我们就得去遵守,如果明知学校有相关的规定,仍然冒犯只能说明一点—压根就没有将这条规定当回事(看到他嘴角一扯,我知道说到他心里去了)。如果一个人不知道敬畏法纪法规会怎样呢?我给他举了一个老师家孩子的真实故事。那孩子毕业于国内一流大学,就职于上海一知名会计事务所,工作业绩不错,可是有一天就因为没有按照公司的规定着装被开除了,开除的理由是“你没有把公司的规定当回事”。小周认识这个老师,从表情能看出他有所触动。我接着说,也许在其他单位“隔墙购物”都不是问题,但是在我们学校,既然明令禁止,我们就得对“令”有所敬畏,他这次明确回答说“对的”。
其次,要学会担当。我说,勇于担当是个体立足于社会的标志,当一个人遇事不逃避,勇于面对时,也就学会了担当。“隔墙购物”就是违反了学校的纪律,挖空心思找理由给自己辩解实际上是在逃避责任。我告诉他一个人在社会上需要担当的事情很多,男子汉大丈夫,犯了错就要敢于担当,勇于纠错,而不是推卸和逃避,有担当的人生才能问心无愧,勇往直前。
最后,说要学会沟通。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桥梁,我说当今社会无数事实证明了情商比智商更能决定人生,生活中有不少人感叹怀才不遇,其实我的理解是他们的情商不够,确切地说与人沟通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具体到小周我说其实今天的事情本来很简单,犯了错误那就坦诚地向老师说明情况,老师是不会为难一个真诚认错的孩子的,拒绝交流与沟通只会让事情变得复杂,小周认同了这一点。结合这孩子将来想从事的职业,我们就沟通的重要性以及该怎样与人沟通发散地谈了一些。最后小周很感动,他围绕“隔墙购物”的事情和我交流了他认识的转化,小伙子侃侃而谈,看得出发自肺腑,我很欣慰。后来,小周自觉地加入了学校禁止“隔墙购物”环保小分队,现身说法,效果很好。
说服教育后的启示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说服的过程是一种微妙的心理互动,是心理需求和动机不断改变的过程,因此说服教育不但要有好的口才,更要创造良好的心理情境。这则教育案例的成功之处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创造自由表达的说话氛围,让学生吐露心声
知道学生的真实想法才能使说服具有针对性。通常情况下违规的学生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会掩藏自己的想法,他们要么借助于谎言来为自己开脱,要么通过沉默进行无声的抗议,像小周这样无拘无束直截了当地说明原因,其实也是他内心不服的一种表现。不过相比前两者来说,畅所欲言更能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因此教师要因人因地制宜,想办法创造让学生自由表达心声的说话氛围。本案例中小周是个脾气暴躁的孩子,我借助于写说明书的方式“冷处理”,目的在于让他从激动对抗的情绪中冷静下来,避免直接冲突。同时可以让他的思绪在不被打断的情况下保持连贯性,从而更好地了解他的真实想法。
认真倾听,抓住要害,使说服具有针对性
不要轻易打断学生说话,要认真倾听。在倾听的同时,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找出对方话语中的逻辑矛盾或者事实矛盾,直击问题的要害,可以很容易引导他进行自我说服,在这种情况下再乘胜追击,便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本案例中我就采用了这样的做法,从小周的一份类似“示威”的说明中找出了他存在的问题,各个击破,“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他在“节节败退”后不得不开始对我刮目相看。围绕着说明书上存在问题的一席谈话直接将谈话氛围扭转,使得我接下来的教育得以顺利实施。
在求同存异中寻求与对方保持一致,拉近心理距离
心理学上有个“自己人”效应,说的是当你试图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和态度时,你越是将自己等同于他,就越具有说服力。在本案例中,我多次采用这种手法,比如谈话之初请他坐下来和我面对面交流,营造平等的谈话氛围;谈话过程中我高频率地使用“我们”这个词语,意在告诉他我是和他,站在一个立场上的,多次使用后不知不觉拉近了心理距离;在对“隔墙购物”这件事情的理解上,我试图解读他的心理历程,让他有“知我者,老师也”的感觉,赢得他的赞同……总之,小周从一开始的排斥到后来敞开心扉交流,说明他已经从心理上将我当成“自己人”,自己人说的话,自然就容易接受。
运用典型事例,生动形象地展现道理
说服教育不是死板的说教和简单的训斥,它不仅需要抽象的逻辑思维来证明道理,更需要具体的形象思维来展示道理。讲故事是一种通过使用吸引而非强迫的力量来让受教育者接受蕴含其中寓意的方法,因为其形象、生动而倍受教育者青睐。日常生活中,要说服别人,应旁征博引使用具体事例,最好是身边熟悉的人和事,比什么说教都有效。本案例中我选用了小周也熟悉的老师家孩子的例子,告诉他“要敬畏法纪法规”。身边人,身边事,我相信这件事情对“不容易将校规放在眼睛里”的小周来说有震撼作用。
说服,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也是一种教育艺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断探索灵活多样的说服教育技巧,做到情理交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作者单位:南通高等师范学校)
责任编辑/杨艳利
从一则案例说起
早自修时,小周正“偷偷”地隔着学校的围墙买早饭,被当天值班的我“逮”了个正着。本想教育几句就让他回教室,谁知道小伙子脾气大,无论我说什么,他始终昂着头不予理睬。情急之下,也为了给自己留点时间思考对策,我决定让他把整个事情的经过写下来。
这次,他比较配合,不一会儿一份说明书就放在了我面前,内容如下:“本周我班值日,所以未能买到早饭。因为饥饿难耐,故隔墙购物,正在取物时不幸被缪兴秀所抓……所以我决定以后不会再在老师面前买早饭了。”
其中“不会再在老师面前”几个字还是用括号加上去的。“有点挑衅的味道啊!”第一感觉告诉我。与此同时,眼睛的余光也告诉我,在我看材料的时候小周的嘴角始终是上扬的。思忖片刻后,我理清了思路,决定请他坐下来谈谈,他不肯坐。于是我也就站起来陪他说话,看到我站起来了,他终于答应坐了下来。
谈话先从他写的说明书开始,我告诉小周在研读了他的说明书后我发现有四处表达不妥。我问他有没有兴趣听,他同意,于是我开始逐句分析。我告诉他第一句“本周我班值日,所以未能买到早饭”的因果关系并不成立,因为不是所有值周班级的同学都未能及时购买早饭,他认同;接着说第二句“正在取物时不幸被抓”,我告诉他这里的词语“不幸”用得不妥,因为他犯的错误是事实,怎么能叫不幸呢?他认可;再说“被缪兴秀所抓”,我告诉他老师是长辈,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我们可以在背后谈说父母的名字,但是当面是一定要尊称的,所以在老师面前直呼老师的名字,不符合中国人的惯例,不够礼貌,他脸红了;我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往下说,说到最后一句“我决定以后不会再在老师面前买早饭了”,我说我注意到了“不会再在老师面前”几个字是后来加上去的,“如果这是赌气所写,我还能理解,但是如果是你的真实想法,我认为比较低级”。我注意到在整个谈话过程中小周的头越来越低了,我问他我的分析有没有道理,他点点头并伸手希望从我手里取回检讨,我默认了。趁热打铁,我决定就早上隔墙购餐的事情和他谈谈。隔墙购餐一直是学生管理中的棘手问题,因为不少学生都没把学校这条规定当回事,包括我们的不少“好”学生,我也希望借此能够有一个好的教育效果。
接下来我和他谈了三点。首先,要学会敬畏,包括敬畏校纪校规。我们是有选择购物地点的自由,可以在饭店,也可以在小摊,甚至在学校没有出台规定“禁止隔墙购物”之前,隔栅购物顶多也就是不文明的行为,他不断点头。接着我告诉他现在学校已经做了相关规定,我们就得去遵守,如果明知学校有相关的规定,仍然冒犯只能说明一点—压根就没有将这条规定当回事(看到他嘴角一扯,我知道说到他心里去了)。如果一个人不知道敬畏法纪法规会怎样呢?我给他举了一个老师家孩子的真实故事。那孩子毕业于国内一流大学,就职于上海一知名会计事务所,工作业绩不错,可是有一天就因为没有按照公司的规定着装被开除了,开除的理由是“你没有把公司的规定当回事”。小周认识这个老师,从表情能看出他有所触动。我接着说,也许在其他单位“隔墙购物”都不是问题,但是在我们学校,既然明令禁止,我们就得对“令”有所敬畏,他这次明确回答说“对的”。
其次,要学会担当。我说,勇于担当是个体立足于社会的标志,当一个人遇事不逃避,勇于面对时,也就学会了担当。“隔墙购物”就是违反了学校的纪律,挖空心思找理由给自己辩解实际上是在逃避责任。我告诉他一个人在社会上需要担当的事情很多,男子汉大丈夫,犯了错就要敢于担当,勇于纠错,而不是推卸和逃避,有担当的人生才能问心无愧,勇往直前。
最后,说要学会沟通。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桥梁,我说当今社会无数事实证明了情商比智商更能决定人生,生活中有不少人感叹怀才不遇,其实我的理解是他们的情商不够,确切地说与人沟通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具体到小周我说其实今天的事情本来很简单,犯了错误那就坦诚地向老师说明情况,老师是不会为难一个真诚认错的孩子的,拒绝交流与沟通只会让事情变得复杂,小周认同了这一点。结合这孩子将来想从事的职业,我们就沟通的重要性以及该怎样与人沟通发散地谈了一些。最后小周很感动,他围绕“隔墙购物”的事情和我交流了他认识的转化,小伙子侃侃而谈,看得出发自肺腑,我很欣慰。后来,小周自觉地加入了学校禁止“隔墙购物”环保小分队,现身说法,效果很好。
说服教育后的启示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说服的过程是一种微妙的心理互动,是心理需求和动机不断改变的过程,因此说服教育不但要有好的口才,更要创造良好的心理情境。这则教育案例的成功之处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创造自由表达的说话氛围,让学生吐露心声
知道学生的真实想法才能使说服具有针对性。通常情况下违规的学生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会掩藏自己的想法,他们要么借助于谎言来为自己开脱,要么通过沉默进行无声的抗议,像小周这样无拘无束直截了当地说明原因,其实也是他内心不服的一种表现。不过相比前两者来说,畅所欲言更能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因此教师要因人因地制宜,想办法创造让学生自由表达心声的说话氛围。本案例中小周是个脾气暴躁的孩子,我借助于写说明书的方式“冷处理”,目的在于让他从激动对抗的情绪中冷静下来,避免直接冲突。同时可以让他的思绪在不被打断的情况下保持连贯性,从而更好地了解他的真实想法。
认真倾听,抓住要害,使说服具有针对性
不要轻易打断学生说话,要认真倾听。在倾听的同时,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找出对方话语中的逻辑矛盾或者事实矛盾,直击问题的要害,可以很容易引导他进行自我说服,在这种情况下再乘胜追击,便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本案例中我就采用了这样的做法,从小周的一份类似“示威”的说明中找出了他存在的问题,各个击破,“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他在“节节败退”后不得不开始对我刮目相看。围绕着说明书上存在问题的一席谈话直接将谈话氛围扭转,使得我接下来的教育得以顺利实施。
在求同存异中寻求与对方保持一致,拉近心理距离
心理学上有个“自己人”效应,说的是当你试图让对方接受你的观点和态度时,你越是将自己等同于他,就越具有说服力。在本案例中,我多次采用这种手法,比如谈话之初请他坐下来和我面对面交流,营造平等的谈话氛围;谈话过程中我高频率地使用“我们”这个词语,意在告诉他我是和他,站在一个立场上的,多次使用后不知不觉拉近了心理距离;在对“隔墙购物”这件事情的理解上,我试图解读他的心理历程,让他有“知我者,老师也”的感觉,赢得他的赞同……总之,小周从一开始的排斥到后来敞开心扉交流,说明他已经从心理上将我当成“自己人”,自己人说的话,自然就容易接受。
运用典型事例,生动形象地展现道理
说服教育不是死板的说教和简单的训斥,它不仅需要抽象的逻辑思维来证明道理,更需要具体的形象思维来展示道理。讲故事是一种通过使用吸引而非强迫的力量来让受教育者接受蕴含其中寓意的方法,因为其形象、生动而倍受教育者青睐。日常生活中,要说服别人,应旁征博引使用具体事例,最好是身边熟悉的人和事,比什么说教都有效。本案例中我选用了小周也熟悉的老师家孩子的例子,告诉他“要敬畏法纪法规”。身边人,身边事,我相信这件事情对“不容易将校规放在眼睛里”的小周来说有震撼作用。
说服,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也是一种教育艺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断探索灵活多样的说服教育技巧,做到情理交融,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作者单位:南通高等师范学校)
责任编辑/杨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