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生命不该陨落(上)

来源 :知识就是力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zh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生小刚自小在老家长大,五岁时回到父母身边上学,父亲很少和他有情感上的沟通,但对他管教很严,非常看重他的学习成绩,为他的成长做了周密的安排。最近他因为早恋及考大学的事和父亲的关系闹得很僵。学业、感情、前途等各种烦恼接踵而来,令他苦不堪言,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
  其实,小刚并非个案,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小刚”都身陷这样的心理危机。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这其中有1/4是中国人。自杀是在中国排名第5位的死因,是青少年的首位死因。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不得不让我们正视自杀背后的心理困境,而我们要如何面对这样的心理危机,让生命走出险境呢?
  自杀的原始动因
  尽管表面看来,自杀的诱因似乎多源于现实中的困难,如学业压力、人际矛盾等,但一个人的人格特质等心理因素才是自杀的核心原因。家族存在自杀史的人、孤儿以及童年有寄养经历的孩子更容易有轻生的念头。童年的心理创伤和亲情缺失会对一个人的人格特质造成深远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在6岁以前没有获得充分的安全感,就会缺乏存在感和感受幸福的能力。小刚从小不在父母身边,5岁后虽然来到父母身边,但父母与他情感沟通不足,这让他觉得孤独无助,感受不到父母的爱,甚至在内心深处贬低自己,憎恶自己。
  自我毁灭?还是报复父母?
  中国文化里不习惯于公开表达对父母的爱或恨,我们所认为的爱就是孝顺,而恨则是用很隐蔽的方式表现出来。自杀行为其实是一种对父母深层的隐性攻击。
  这天傍晚,小刚在宿舍楼顶徘徊,被几位同学拉了下来。心理咨询中心的赵老师赶来时,小刚仍然表现得很激动,还很气愤,他说:“谁说我要自杀了,我只是透透气,刚才谁拉我来着?”然而,赵老师了解完情况后说了一句话,小刚就抱头痛哭起来。老师说:“你有没有一瞬间想要从刚才那里跳下去?你想杀死的是你父亲的儿子?”小刚的心理防线瞬间瓦解,他承认说,刚才冒出这个念头的时候,自己也吓了一跳,从小到大,他什么都听父母的安排,尽管知道父母是为了自己好,可生活于他看来似乎是永无止境的黑暗和无趣。快要窒息的小刚终于爆发了,渐渐地,这种不满和愤怒就变成了一种被动攻击,对父母隐蔽的恨意转变成对自己的否定甚至自我毁灭,从本质上讲,没有什么伤害比杀死父母的孩子(也就是自己)更解气了。
  小刚说:“我一直在为父母、老师、他人活着,我想结束这一切!”赵老师却点醒了他:“你以为选择死去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活了,而事实上,你是永远也没有机会为自己活了!”听到这儿,小刚为之一怔,是啊,生命其实还有很多可能性。
  自杀的其他诱因
  当然,一些有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的人也会产生自杀冲动,特别是抑郁症患者以及曾经尝试过自杀的人就更加危险了。另外,媒体的不恰当报道也会引发自杀的模仿和传染。这就需要媒体人遵循“生命第一、不美化和渲染自杀事件、不简化自杀原因、不描述自杀细节、不借报道责备任何人”等原则,来报道自杀事件。
  心太痛了,我该怎么办?
  从内心深处来说,没有人为了自杀而自杀,这是一种逃避痛苦的无奈之举。挣扎在痛苦、愤怒、绝望中的朋友们,要相信只要多一点点力量和希望,你都不用选择凋零。让我们积极地来帮助自己吧!平时可以多积累一些爱好,进行体育锻炼、听音乐、参加各种活动、读书等都能把我们从阴霾的情绪里转移出来。学会自我放松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但是,当你觉察到自己内心的痛苦已经无法自己处理的时候,不妨向身边的人求助,比如你的同学、朋友、家人、老师、辅导员等。如果感到他们也没有能力帮助你,就需要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者拨打危机干预心理热线(8008101117)。请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是办法比困难多得多!
  凋零并非我本意,后悔莫及劝后人
  对于没能穿越生命低谷、不幸凋谢的生命花朵,我们从来不用“自杀成功”这个词,那是因为几乎所有真正濒临死亡的人都有一个共同心理:后悔莫及。
  李老师是一位班主任,他的学生小志因为一时想不开,跳了楼。李老师清晰地记得,小志在被老师们送往医院的路上,拉着他的手说:“请救救我,我不想死。”
  小兰是度过了人生低谷的许多人之一,她回忆:“我仍然承认,当时巨大的内心痛苦是我难以忍受的。但是我真的感到特别庆幸,感谢当时的自己熬过了那一刻,没有做极端的选择,才会有今天的美好。穿越了人生的最低谷之后,我反而无所畏惧了!”
  在这个世界上,生命永远是最宝贵的,每个人都会在人生的旅途中经历各种短暂的痛苦、内心的煎熬和情绪的起伏,看似无解的人生其实还有许多的可能性,只要我们敢于面对挣扎的自己,勇于求助,就能够穿越黎明前的黑暗,让青春的生命继续绽放璀璨的光芒!
其他文献
谭平山,原名谭鸣谦、谭彦祥,号聘三,广东高明人。中国早期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之一,也是中共广东支部的主要创建者。当时,中共党内有“南谭(平山)、北李(大钊)、中陈(独秀)”之说,被称为“一个像李大钊和陈独秀一样出名的老人”。  谭平山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与良好家风的传承。他时刻以“爱国、为公、奋斗”的家训,言传身教,教育子女,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家国情怀和奋斗精神。虽然谭平山经历了极其光
爱国卫生运动是一项旨在预防和减少疾病,保护人民健康的群众性卫生运动。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曾多次倡导“开展群众性的卫生运动”。1933年,毛泽东在长冈乡调查时指出:“疾病是苏区中一大仇敌,因为它减弱我们的革命力量。如长冈乡一样,发动广大群众的卫生运动,减少疾病以至消灭疾病,是每个乡苏维埃的责任。”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所谓国民卫生,离开了三亿六千万农民,岂非大半成了空话?”1950
20世纪30年代的中央苏区,因为长期缺盐,人们食欲不振,四肢无力,甚至有时突然昏厥。缺盐,是国民党军事“围剿”加经济封锁的结果。  当年中央苏区关于食盐最有名的一句话是,“有盐同咸,无盐同淡”。食盐供给,人人平等!有一次,罗荣桓从前线带回两担优质海盐,分配给每位中央领导3小包,但在毛泽东的带动下,两担海鹽全部送去了红色医院。  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个细节:潘冬子巧妙地把盐化成水,躲过敌人的搜查。
在“快乐教育”倡导者眼里,教辅几乎是学生一切苦难的根源,但在中高考的现实压力下,“零课负”几乎是一种空想。一本好的教辅究竟对学生是增负还是减负?学生该如何选对教辅?《新民周刊》专访了华东师大出版社社长王焰。  《新民周刊》:华东师大出版社长年畅销的教辅《一课一练》可谓金字招牌,当年做这个系列的初衷是什么?  王焰:最初《一课一练》是由华东师大出版社的一个编辑策划组稿的,初衷是代替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
“九州风雷动,医改传佳音。最爱鹏城胜景,雨后天尤晴……深渊何所惧,英雄敢渡津。”近日,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健康报》头版报眼位置刊发了其所作的《水调歌头》词牌的词,引发争议如潮。  部长的“水调歌头”  《健康报》是由卫生部主管的全国性卫生行业报。媒体评价称,改革开放后,在部委机关报纸的头版发表诗词,陈竺是部长中的第一人。  陈竺的这首《水调歌头》在网络上被广泛转发,受到“围观”。一些网友评价道:
图为获奖营销领军人物王锋(代表)、沈杨、黄晓云、宋家泰、魏宪忠、蒋明、张好绣、杨健(从左至右)。  又是一年金秋,又是一个满载着地产人收获与情怀的时节。  9月9日,当清爽的秋风悄然吹至的时刻,一场上海房地产行业的盛典——2015年上海地产界营销领军人物TOP20颁奖盛典暨《新民周刊》“新地产”专刊创办两周年庆典晚宴在宏泉丽笙酒店热烈举办。  江山代有贤才出,各领风骚数十年。今年,“上海地产界的‘
1990年9月l0日,陆家嘴、金桥、外高桥三大开发公司成立。我正式成为陆家嘴开发公司总经理。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是我们争取落户的第一家金融机构。我当时找央行上海分行行长、副行长,包括北京央行的主要领导,邀请他们来浦东。对方答应考虑一下。  当时我们在银行选址上有两个备选方案。第一方案:浦东大道、浦東南路交叉路口,就是现在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第二方案是陆家嘴路、北沪塘路、烟台路、烂泥渡路一侧。两
“潍县团”荣誉军旗在阅兵场上赫然在列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的战旗方队中,有一面荣誉军旗“潍县团”的旗面与众不同,旗面上有一座高大城墙和一个城门洞的剪影。其中蕴藏着什么故事呢?■一封潍北县委的来信■  1948年春,山东兵团在胶济路西段拉开了春季攻势的序幕。各部队屯兵周(村)张(店)地区,处于机动作战位置,南可下兖州,东可进昌潍,前锋直指济南。  当时,国民党军内部有人曾把齐鲁战局比作一个
■两个方国南少将令叶剑英暗暗叫绝■  网上有一则离奇的故事,曾引起笔者浓厚的兴趣。说是1955年9月,叶剑英代表中央军委赴广州主持中南军区将官授衔仪式。他审阅名单时,发现任命状上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名字,都叫方国南,而且都是少将军衔。难道是工作人员粗心大意弄错了?再仔细看,发现两个人对应的职务不同。一个是广西军区第二政委,另一个是解放军体育学校政委。经过核实,他们确实是不同的两个人。不但姓名一样,军衔
武汉晶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下简称“武汉晶源”),作为全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发明专利维权案主角,历经8年打赢的维权官司却深陷执行泥沼,3年无法前行。公司副总裁何珂无奈地发出令人扼腕的感慨:“都说中国企业打知识产权官司,输了赔死,赢了拖死。”  这究竟是一出怎样农夫与蛇的故事?  新版“农夫与蛇”  火电减排二氧化硫污染,俗称“脱硫”,是曾经的世界性难题,过去普遍采用的石灰石法脱硫需要耗费大量淡水,还会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