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
方法:以2013年1月至12月间于我院开展持续性血液透析的7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血尿酸水平,同时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该指标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①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该指标水平(520.4±125.4)umol/L,显著性高于未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339.4±77.5)umol/L;②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尿酸水平与收缩压、肌钙蛋白(cTnT)、劲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上述各项对比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确有显著相关性,对血尿酸含量升高患者,宜行针对性监护治疗,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威胁。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尿酸 心血管疾病 相关性分析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189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122-01
多项研究证实,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易发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且此类疾病已成为患者主要死因[1]。鉴于心血管疾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提升患者生存时间的意义,虽行心脏超声及心脏导管检查具有准确的效果[2],但早期确诊率依旧有待提升,探寻更有指导意义的检测指标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本文则从血尿酸水平检测入手,证实了检测该指标可以从侧面反映患者心血管组织健康状态,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象共73例,均为2013年1月至12月间于我院开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中男性41例,女性32例;年龄(44~68)岁,平均(49.8±2.7)岁;慢性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患者比例38∶22∶13;血尿酸≥440umol/L者38例,<440umol/L者34例。
1.2 纳入标准。患者均行规律性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近期未出现可能影响血尿酸含量的疾病,如酮症酸中毒、免疫系统疾病等;排除拒绝签署知情协议书者。
1.3 方法。
1.3.1 检测方法。于常规透析前,抽取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血尿栓水平;于透析结束后,应用超声仪测定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设定探头频率7.5MHz;以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收缩和舒张期室壁厚度、左心室内径变化、左心室射血分数,并应用Devereux公式求得左心室心肌质量LVM,并以LVM/身高2.7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同时行常规收缩压、舒张压、cTnT检测。
1.3.2 研究方法。①按患者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CVD),将其划分为CVD组和非CVD组。其中主要CVD包括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脑梗死、脑出血、外周血管病等,本组中共39例。对比两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初评两者之间的相关性。②统计每位患者血尿酸水平和各项心血管疾病相关指标数据,分析前后者之间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上述数据,计量数据性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者以(X±S)表示,偏态分布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CVD组和非CVD组检验行t检验;尿酸水平与各项心血管疾病数据相关性分析行Spearman 相关。以P<0.05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VD组与非CVD组血尿酸水平对比。见表1。
3 讨论
目前诸多研究已证实,心血管疾病是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因素,常见诸如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均具有显著的威胁性[3]。
对一般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可能仅是肥胖、高胆固醇血症、血肌酐升高等,但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情况可能完全相反,与此同时,行超声心动图等检测方案,虽具备较高的准确率,但其早期确诊率较低,难以指导开展有效的早期处理,因此无法有效提升患者预后。
本文的研究则能够证实患者血尿酸水平可能与心血管疾病存在直接的相关性。首先,对比CVD组与非CVD组患者,可以看出,前者血尿酸水平高达(520.4±125.4)umol/L,后者为(339.4±77.5)umol/L,前者显著性更高;而详细分析血尿酸水平与各心血管疾病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又能进一步看出,血尿酸水平与IMT、LVMI、收缩压、cTnT水平呈正相关,而与LVEF呈负相关,这说明可以通过检测血尿酸水平,从侧面评价患者的心血管功能。而另一方面,检测血尿酸水平相对简单,且测量值较为准确,因此不会带来很大的误诊率,这对早期保障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效果。
当然,本研究同样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涉及到的变量较少,尚不足以全面分析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还需要后续研究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王颜刚,阎胜利,李长贵等.山东沿海居民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9,25(2):159-163
[2]孔凡武,任野平,纪天蓉等.腹膜透析患者血尿酸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0,31(14):1823-1825
[3]马为,杨颖,齐丽彤等.北京市社区人群血尿酸水平与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系[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3):204-208
方法:以2013年1月至12月间于我院开展持续性血液透析的7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血尿酸水平,同时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该指标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①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该指标水平(520.4±125.4)umol/L,显著性高于未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339.4±77.5)umol/L;②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尿酸水平与收缩压、肌钙蛋白(cTnT)、劲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上述各项对比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确有显著相关性,对血尿酸含量升高患者,宜行针对性监护治疗,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威胁。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尿酸 心血管疾病 相关性分析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189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122-01
多项研究证实,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易发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且此类疾病已成为患者主要死因[1]。鉴于心血管疾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提升患者生存时间的意义,虽行心脏超声及心脏导管检查具有准确的效果[2],但早期确诊率依旧有待提升,探寻更有指导意义的检测指标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本文则从血尿酸水平检测入手,证实了检测该指标可以从侧面反映患者心血管组织健康状态,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象共73例,均为2013年1月至12月间于我院开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中男性41例,女性32例;年龄(44~68)岁,平均(49.8±2.7)岁;慢性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患者比例38∶22∶13;血尿酸≥440umol/L者38例,<440umol/L者34例。
1.2 纳入标准。患者均行规律性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近期未出现可能影响血尿酸含量的疾病,如酮症酸中毒、免疫系统疾病等;排除拒绝签署知情协议书者。
1.3 方法。
1.3.1 检测方法。于常规透析前,抽取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血尿栓水平;于透析结束后,应用超声仪测定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设定探头频率7.5MHz;以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收缩和舒张期室壁厚度、左心室内径变化、左心室射血分数,并应用Devereux公式求得左心室心肌质量LVM,并以LVM/身高2.7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同时行常规收缩压、舒张压、cTnT检测。
1.3.2 研究方法。①按患者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CVD),将其划分为CVD组和非CVD组。其中主要CVD包括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脑梗死、脑出血、外周血管病等,本组中共39例。对比两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初评两者之间的相关性。②统计每位患者血尿酸水平和各项心血管疾病相关指标数据,分析前后者之间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上述数据,计量数据性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者以(X±S)表示,偏态分布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CVD组和非CVD组检验行t检验;尿酸水平与各项心血管疾病数据相关性分析行Spearman 相关。以P<0.05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VD组与非CVD组血尿酸水平对比。见表1。
3 讨论
目前诸多研究已证实,心血管疾病是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因素,常见诸如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均具有显著的威胁性[3]。
对一般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可能仅是肥胖、高胆固醇血症、血肌酐升高等,但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情况可能完全相反,与此同时,行超声心动图等检测方案,虽具备较高的准确率,但其早期确诊率较低,难以指导开展有效的早期处理,因此无法有效提升患者预后。
本文的研究则能够证实患者血尿酸水平可能与心血管疾病存在直接的相关性。首先,对比CVD组与非CVD组患者,可以看出,前者血尿酸水平高达(520.4±125.4)umol/L,后者为(339.4±77.5)umol/L,前者显著性更高;而详细分析血尿酸水平与各心血管疾病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又能进一步看出,血尿酸水平与IMT、LVMI、收缩压、cTnT水平呈正相关,而与LVEF呈负相关,这说明可以通过检测血尿酸水平,从侧面评价患者的心血管功能。而另一方面,检测血尿酸水平相对简单,且测量值较为准确,因此不会带来很大的误诊率,这对早期保障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效果。
当然,本研究同样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涉及到的变量较少,尚不足以全面分析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还需要后续研究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王颜刚,阎胜利,李长贵等.山东沿海居民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9,25(2):159-163
[2]孔凡武,任野平,纪天蓉等.腹膜透析患者血尿酸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0,31(14):1823-1825
[3]马为,杨颖,齐丽彤等.北京市社区人群血尿酸水平与肱-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系[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40(3):20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