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参与 有效学习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ein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前有一块标牌,上面写道:“我听到了,但可能忘记;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 ”这段话对我感触很深,它非常适用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 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学效果的好与坏都是由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程度决定的. 换言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决定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之所在. 教师应善于根据教学知识和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已有认知水平,给学生创造能够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眼,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有效的学习.
  一、教学片段
  片段一
  师:请同学们报出自己的学号.
  师:哪名同学的学号能被2整除,请起立,并报号. 哪名同学的学号能被5整除,请起立,并报号.
  师: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是什么?换言之,判断一个数能否被2,5整除,看哪一位就行?
  师:我们的生活中有大量的数,请你举出一些你熟知的数. 大胆猜测一下,如何判断这些数能否被3整除?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
  (设计意图:学号的引入和学生列举生活中熟知的数,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又有效地巩固了旧知. )
  片段二
  教师写“3”,学生判断能否被3整除,学生判断后,教师在它的末尾分别添上数字,出现“30,301,3010,30101,…”,让学生快速作出判断. 由于数位不断增加,学生要很快作出判断,越来越感到困难.
  换角色,请同学们任意报一个多位数,教师来判断能否被3整除. (教师故意卖关子)
  这时学生便产生了好奇:老师为什么能这么快判断出能否被3整除呢?
  师:其实,并不是老师“神”,而是因为我掌握了它的规律. 那么,这个规律是什么呢?我先不直接告诉大家,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发现.
  (设计意图:为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教师采用欲擒故纵的策略,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矛盾冲突. 通过教师现场的展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顿生想要探究的欲望. )
  片段三
  1. 将师生比赛中的能被3整除的数列出来:
   75,120,312,1089.
  2. 引导观察:
  (1)根据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只观察个位,有无特征?应怎样观察呢?
  (2)小组合作观察、讨论、交流.
  (3)汇报: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有规律.
  7 + 5 = 12
  1 + 2 + 0 = 3
  3 + 1 + 2 = 6
  1 + 0 + 8 + 9 = 18
  (4)提问: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有什么规律呢?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
  (5)验证:同桌间互报两个数,先用计算器验证,再用规律验证.
  (6)参照课本,用规范的语言叙述“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
  (设计意图:由具体到抽象,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层次. 板书的设计,为学生发现归纳结论降低了思维坡度. 小组间的合作学习、交流,为探究“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提供了条件. )
  二、反 思
  1. 激发兴趣想探究
  孔子曾言:“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很容易受“能被2,5整除数的特征”所影响,学生只看个位进行判断. 在学生发现用这种方法判断“不灵”时,通过教师快速判断,学生发现比用计算器判断还快,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来. 通过学生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观察、讨论、归纳,验证出“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逐步培养了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问题的思考,同时培养了学生探索的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案例中,教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激趣、设疑、点拨、解惑的主导作用,学生通过一步步的探索、观察、讨论、总结、检验、应用、实践、升华,把新知旧知融会贯通,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
  2. 创设氛围去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通过自己智慧的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一句“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发现”充分激发了学生想要探究的欲望,而且是充满信心的. 教师没有将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没有将学生看作是学习的“容器”,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动起来,做学习的主人.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与氛围,让学生自己去探究. 凡是学生能自己说的就讓他自己说,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究的就让他自己去探究,凡是学生能自己总结归纳的就不需要教师过多地去引导,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究过程中去感受成功的喜悦.
  3. 学生猜测需引领
  猜测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考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引导者,任课教师不仅要注意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猜测的意识,还要注意适时引领、指导猜测的方法,既有效地调节了教学时间,也使学生对事物的本质规律作出了合理猜测,从而获得探索知识的线索和方法. 这样,学生在猜测过程中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避免了盲目性,获得了更多的学习体验和发现,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既要注重学习过程,更要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实践应用的时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促进学生去体验其习得的过程,让学生亲历学习的过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学习的有效性,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一教师在教学函数知识时,注重衔接,准确定位,强化常规,培养学习习惯,多媒体手段的合理利用,收集反馈,加强交流,可以实现初、高中的平稳过渡.  【关键词】函数;过渡;衔接;常规    高一教师在教学函数知识时,如果对新生知识掌握情况缺乏了解,加之函数部分本身又是高中数学的难点,极易造成学生在这一部分出现大面积分化,严重影响他们的后续学习.作为教师,我们能为学生的平稳过渡做点什么呢?我认为不
【摘要】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但由于传统的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重书本、重理论”现象,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最终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究其根源,是由于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对有效教学的界定标准模糊不清。基于此,笔者对有效教学的界定标准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教师选择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一位优秀的教师应重视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我们不应该强求一律,应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学生通过学习实践,对利用一种学习方法是否有效,需要经常不断地给予思考. 有位著名的数学家说过:“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可能就忘了,而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是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想,研究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一个普通理科班,学生学习基础较差,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到了谈“数”色变的程度。现在是高三复习阶段,针对这种现状,传统的那种逢题必讲,搞题海战术等效果不是很理想。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45分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确切地说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经过不断地探索,我觉得适合才是最好的,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激趣导入,孕育口诀  1. (故事导入:孙悟空大战牛魔王)  师:听完故事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师:怎样列式?  师:这里的20是怎样算的?  生:4个5相加和是20.  师:真不错!但如果要加的5越来越多,还用加法计算简便吗?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揭示并板书课题.  2. 了解学习起点  师:哪些同学听说过5的乘法口诀?谁能说说看5的乘法口诀有哪些?(生说师板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圆周率的探索过程,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长的公式,能运用圆周长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把准认知冲突,激发学习愿望  1. 谈话:同学们,知道大家都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动画片,今天,老师把它俩带到了我们的课堂. 听:(课件播放故事: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里,喜
【摘要】 创高效课堂教学,这是每个教师都在探索的课题. 本文从“目标定位,注意知识的生长点和落脚点;制定导学案,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方式有效,加强动手动脑的实战训练”三大方面作了论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探究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但走进初中数学课堂,我们常会发现繁琐喧哗课,表面热烈,实则是作秀. 大道至简,抛弃繁华与浮躁,追求到至纯至简,完美地保留事物本身的经典内核,以简洁、清晰、
【摘要】“数学是科学与人文的共同基因.”在数学学习中能够形成理性认识、道德信念、思维习惯、个性品质的积淀.  【关键词】数学;人文;积淀;理性;信念;习惯;品格    “数学是科学与人文的共同基因.”贯彻人文理念,是数学新课标的基本思想.之所以人人必须接受数学教育,并非希望他们都成为数学家,更多的是对人的发展所需要的情感、思想、精神等内在的东西的积淀,这些内隐的“知识”才是人生的桂冠和荣耀.
【摘要】 本文针对初中统计教学的现状,提出解决教学出现的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意在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和应用意识,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关键词】 教学现状;解决问题生成的策略;教学有效变化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和应用意识,强调使学生体会数据统计和概率分析对决策制定的重要作用,用科学的数学观来看问题、指导生活,学习有用的统计数学知识.  一、初中数学统计,概率内容的
上好一堂课,让学生对新知识加以理解和记忆,需要很多技巧. 实践中,我借鉴“法官开庭”模式,转变教师角色,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一步:当“糊涂”法官,让学生在争论中豁然开朗  【案例:什么是近似数】  首先,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学后的收获.  组1:“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些数的前面需要带个‘约’字”. 教师疑惑:“为什么要带‘约’字呢?”一生即高喊:“它不是正确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