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教学经验。”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教学活动的要求,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许多从事数学教育的同仁尝试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纵观学生的学习过程,发现合作学习的要求、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现归纳如下,以期使课堂教学更有成效。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误区:
1.重“合作”而轻“个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旨在针对数学学科的高度抽象性,而采取小组通力协作攻克数学问题的学习方式,强调小组群策群力的模式,但并不排斥小组成员个性化思维的展示。实际操作中教师往往更热衷教学过程中:频繁出现的形式上的“小组讨论”,倾向于小组数学意识的趋同统一,看起来节奏分明、连贯流畅,但无形中削弱了小组成员的数学思考的强度,掩盖了创造性思维的表露,易成为教师数学思维和授意的变相灌输。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求异思维得不到认同的机会,由全班学习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转变只是一个表面的变化,而非结构性的变化。
2.重“结果”而轻“过程”。数学结论确定性特征使得很多教师、学生在数学合作学习时,不自觉陷入“重结果轻过程”的怪圈。具体指两方面:(1)小组成员更重视数学结论或问题结果而非数学探究或解决过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全班的均衡学习已被少数几个小组的竞争学习所取代,所以对小组成果的追求使速度成为优先重视的因素,这种对问题解决过程的取代是无意识的。(2)教师重问题结果评价轻视解决过程评价,是由于教师急功近利心理所致,只从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否与自己的课堂设计结果一致来衡量学生的合作学习是否成功忽略很多细节,如学生参与程度,合作交流意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准确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3.重“主体”而轻“主导”。“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此问题解决成为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任务,决定了数学小组成员在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中的主体性。因为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小组成员自己解决问题,同学们轮流在学习小组中担当“主角”,教师的主导作用无意识中被淡化或掩盖,更多体现“生生合作”形式的教学极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放任自流,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判定”,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判断“一组对边相等,—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一命题是否为真命题?这个教学设计立意在于对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中的条件结论进行强化理解,出发点不错,但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辨别水平,放手让小组讨论,结果并不理想.由于教师过于依赖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了混乱局面。“合作学习”正是全员一起从事理解活动的有效学习,包含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两方面的互动。首先教师必须确立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引导者地位与创设情境的职责,引导学生自然形成合作学习动机,自发提出合作学习目标,自主决定合作学习的方式。其次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又以学生合作者的角色出现,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技巧,形成社会交往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合作技能时,正面传授,对小组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提供适时指导 ,协调整合小组的合作成果。
二、克服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低效的有效策略
1.利用任务型的学习法激活学生合作的内驱力。 教师在学生合作前先确定本节课或本环节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在自主探究后产生必须合作才能完成任务的合作内驱力.实践证明,任务过于简单,或过于深难,学生都不易产生合作内驱力,而只有所设计的教学任务是与学生固有技能点和相关的知识点相联系,同时又有一定的生活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的,最易让学生产生合作内驱力。
2.选取合适的内容,进行合作学习。新课改倡导合作,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选取的内容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合作性、可评估性等特点。(1)设计发展性的问题 所谓发展性问题就是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设计的问题.维果茨基将中学生“最近发展区”界定为:由独立解决问题所决定的实际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或与能力更强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所确定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2)设计探究性问题 初中生具有好奇、喜欢探究、好表现自己等心理特征,设计探究性问题就是要让学生探究知识发现的过程,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探究性问题也使学生产生了合作探究的需求。(3)设计开放性问题和解题途径多样化问题 由于开放性问题产生的是多元解答,学生通过自身的知识、经验、阅历、素养等进行个性化的解答,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了解别人的平台。能诱发学生的合作动机,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分享别人的优点,开阔自己的思路。(4)设计矛盾性问题 学生身心成长与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克服自身矛盾冲突的过程。教师通过设计矛盾性问题引起学生产生认识、情感、生活经验等方面的矛盾冲突进而形成悬念,使学生产生求知心理,及时地进行合作探究,使合作学习达到高效。
3.合理分工,使合作学习更有效。有效的合作离不开合理的分工,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并适当运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全班学生重新搭配成几个学习小组,搭配力求做到均衡,便于公平竞争.让每个人都有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人、记录员、资料员、首席发言人、第二发言人等。再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并在一定时间后,进行角色转换,使每个成员都有愉快的学习体验。学生确认了各自的角色后,进行有序地分工操作。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思想压力减轻了,自信心增多了,动手实践的机会也增加了,他们在融洽、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里,进行着积极主动的交流合作,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合作学习得到了更有效的发挥。
总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学会在合作中自主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格的完善。故此广大一线教育同仁认为在当今科技竞争的时代,竞争的成败取决于人们的合作。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只有在合作中竞争,才会有更大的成功的机会。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误区:
1.重“合作”而轻“个性”。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旨在针对数学学科的高度抽象性,而采取小组通力协作攻克数学问题的学习方式,强调小组群策群力的模式,但并不排斥小组成员个性化思维的展示。实际操作中教师往往更热衷教学过程中:频繁出现的形式上的“小组讨论”,倾向于小组数学意识的趋同统一,看起来节奏分明、连贯流畅,但无形中削弱了小组成员的数学思考的强度,掩盖了创造性思维的表露,易成为教师数学思维和授意的变相灌输。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求异思维得不到认同的机会,由全班学习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转变只是一个表面的变化,而非结构性的变化。
2.重“结果”而轻“过程”。数学结论确定性特征使得很多教师、学生在数学合作学习时,不自觉陷入“重结果轻过程”的怪圈。具体指两方面:(1)小组成员更重视数学结论或问题结果而非数学探究或解决过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全班的均衡学习已被少数几个小组的竞争学习所取代,所以对小组成果的追求使速度成为优先重视的因素,这种对问题解决过程的取代是无意识的。(2)教师重问题结果评价轻视解决过程评价,是由于教师急功近利心理所致,只从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否与自己的课堂设计结果一致来衡量学生的合作学习是否成功忽略很多细节,如学生参与程度,合作交流意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准确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3.重“主体”而轻“主导”。“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此问题解决成为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任务,决定了数学小组成员在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中的主体性。因为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小组成员自己解决问题,同学们轮流在学习小组中担当“主角”,教师的主导作用无意识中被淡化或掩盖,更多体现“生生合作”形式的教学极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放任自流,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判定”,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判断“一组对边相等,—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一命题是否为真命题?这个教学设计立意在于对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中的条件结论进行强化理解,出发点不错,但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辨别水平,放手让小组讨论,结果并不理想.由于教师过于依赖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了混乱局面。“合作学习”正是全员一起从事理解活动的有效学习,包含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两方面的互动。首先教师必须确立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引导者地位与创设情境的职责,引导学生自然形成合作学习动机,自发提出合作学习目标,自主决定合作学习的方式。其次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又以学生合作者的角色出现,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技巧,形成社会交往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合作技能时,正面传授,对小组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提供适时指导 ,协调整合小组的合作成果。
二、克服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低效的有效策略
1.利用任务型的学习法激活学生合作的内驱力。 教师在学生合作前先确定本节课或本环节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在自主探究后产生必须合作才能完成任务的合作内驱力.实践证明,任务过于简单,或过于深难,学生都不易产生合作内驱力,而只有所设计的教学任务是与学生固有技能点和相关的知识点相联系,同时又有一定的生活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的,最易让学生产生合作内驱力。
2.选取合适的内容,进行合作学习。新课改倡导合作,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选取的内容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合作性、可评估性等特点。(1)设计发展性的问题 所谓发展性问题就是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设计的问题.维果茨基将中学生“最近发展区”界定为:由独立解决问题所决定的实际发展水平与通过成人的指导或与能力更强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所确定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2)设计探究性问题 初中生具有好奇、喜欢探究、好表现自己等心理特征,设计探究性问题就是要让学生探究知识发现的过程,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探究性问题也使学生产生了合作探究的需求。(3)设计开放性问题和解题途径多样化问题 由于开放性问题产生的是多元解答,学生通过自身的知识、经验、阅历、素养等进行个性化的解答,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了解别人的平台。能诱发学生的合作动机,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分享别人的优点,开阔自己的思路。(4)设计矛盾性问题 学生身心成长与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克服自身矛盾冲突的过程。教师通过设计矛盾性问题引起学生产生认识、情感、生活经验等方面的矛盾冲突进而形成悬念,使学生产生求知心理,及时地进行合作探究,使合作学习达到高效。
3.合理分工,使合作学习更有效。有效的合作离不开合理的分工,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并适当运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全班学生重新搭配成几个学习小组,搭配力求做到均衡,便于公平竞争.让每个人都有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人、记录员、资料员、首席发言人、第二发言人等。再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并在一定时间后,进行角色转换,使每个成员都有愉快的学习体验。学生确认了各自的角色后,进行有序地分工操作。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思想压力减轻了,自信心增多了,动手实践的机会也增加了,他们在融洽、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里,进行着积极主动的交流合作,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合作学习得到了更有效的发挥。
总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学会在合作中自主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格的完善。故此广大一线教育同仁认为在当今科技竞争的时代,竞争的成败取决于人们的合作。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只有在合作中竞争,才会有更大的成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