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識物”、“树理”、“用理”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规律。“识物”阶段,要力求严谨。实验与观察虽谈不上科学研究,但需培养学生的研究、探索能力和精神。“树理”阶段应力求“精讲”,而“用理”阶段则突出“多练”。在课堂上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尽量地动脑想,动口说和动手做,基本上做到当堂学的知识当堂消化理解,让学生在课堂上看到自己学习劳动的价值,经常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 中学;物理;教学;规律
初中学生学习物理一般要经历两次认识上的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上的飞跃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必须通过“识物”、“树理”、“用理”诸阶段,这实际上反映了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规律。
1 观察与实验——“识物”
初中生学习物理是以“物”明“理”的。他们处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年纪较小,生活经验不足,更缺少实践经验,因此,对抽象的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与掌握,存在着或多或少、程度不同的困难,这就必须借助实践去补偿。通过实验,重现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物理现象,让学生耳闻目睹,亲自获得具体的直接经验,得到清晰的感性认识,以便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经过分析和推理,归纳和概括,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物理概念,导出规律。例如,初中学生虽然天天生活在大气之中,但是对大气有没有压强存在,大气压强究竟有多大,是不太知道的。如能在课堂上成功地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就会使学生确认大气压的存在,使他们对大气压强的存在有一定的数值观念,印象将是十分深刻的,这样学生就会掌握大气压的概念。因此,观察与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紧紧抓住具体之“物”和与之对应的抽象之“理”的对应关系,以准确而明晰地提示“物”中之“理”。
2 思维加工——“树理”
“识物”过程中观察到的种种物理现象,其主要和次要、明显和隐蔽、本质和非本质的因素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为了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其内在联系,就要把获得的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通过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区分开现象和本质,概括出概念和规律,并阐明其物理意义和应用范围。这就是“树理”阶段。教师每教学一个概念和规律,都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展开联想,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例如,运动的物体,在动力停止作用后,还要运动一段距离才停下来,这是通常观察到的现象。这种现象的本质是“动力停止作用后,物体还要继续运动”。由此说明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即惯性。这种现象的非本质一面是“动力停止作用后,物体总要停下来”。由此往往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结论。实际上物体停下来并不是停止动力的作用的结果,而是物体受到阻力的作用这一隐蔽因素造成的,这个隐蔽因素,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以至于干扰了抽象思维而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教师在讲解概念和规律时,抽象过程是万万不能忽略的。忽略了抽象过程,就等于没有讲清楚概念和规律,以致造成学生使用这些概念和规律时出现生搬硬套的情况。
3 学以致用——“用理”“树理”之后,学生即便是理解了,也往往理解得比较肤浅;或者注意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忽略了问题的另一方面。这时,要想让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加深一些,就必须针对他们认识上的片面性和肤浅性,有针对性地选编一些典型习题,让学生在想当然的解答过程中把问题暴露出来,然后用事实让学生恍然大悟,再启发学生悟出其中道理,给学生造成强烈印象,经久不忘,这就是“用理”阶段。例如,在学了串并联电路之后,可出示如图l的电灯连接图,让学生分析三灯怎样连接,有的同学会说“短路”,有的说“串联”,有的不知从何下手。然后通过教师引导,在图上寻找并标出A和B、C和D是等效的.如图2,从而画出如图3的等效电路,对三灯并联的理解茅塞顿开,加深了同学们对串联电路的识别;受益匪浅。
总之,“识物”、“树理”、“用理”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规律。“识物”阶段,要力求严谨。实验与观察虽谈不上科学研究,但需培养学生的研究、探索能力和精神。“树理”阶段应力求“精讲”,而“用理”阶段则突出“多练”。在课堂上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尽量地动脑想,动口说和动手做,基本上做到当堂学的知识当堂消化理解,让学生在课堂上看到自己学习劳动的价值,经常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这有利于减轻学生,心理上的压力,从而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
收稿日期:2008-03-02
【关键词】 中学;物理;教学;规律
初中学生学习物理一般要经历两次认识上的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上的飞跃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必须通过“识物”、“树理”、“用理”诸阶段,这实际上反映了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规律。
1 观察与实验——“识物”
初中生学习物理是以“物”明“理”的。他们处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年纪较小,生活经验不足,更缺少实践经验,因此,对抽象的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与掌握,存在着或多或少、程度不同的困难,这就必须借助实践去补偿。通过实验,重现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物理现象,让学生耳闻目睹,亲自获得具体的直接经验,得到清晰的感性认识,以便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经过分析和推理,归纳和概括,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物理概念,导出规律。例如,初中学生虽然天天生活在大气之中,但是对大气有没有压强存在,大气压强究竟有多大,是不太知道的。如能在课堂上成功地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就会使学生确认大气压的存在,使他们对大气压强的存在有一定的数值观念,印象将是十分深刻的,这样学生就会掌握大气压的概念。因此,观察与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紧紧抓住具体之“物”和与之对应的抽象之“理”的对应关系,以准确而明晰地提示“物”中之“理”。
2 思维加工——“树理”
“识物”过程中观察到的种种物理现象,其主要和次要、明显和隐蔽、本质和非本质的因素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为了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其内在联系,就要把获得的感性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通过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区分开现象和本质,概括出概念和规律,并阐明其物理意义和应用范围。这就是“树理”阶段。教师每教学一个概念和规律,都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展开联想,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例如,运动的物体,在动力停止作用后,还要运动一段距离才停下来,这是通常观察到的现象。这种现象的本质是“动力停止作用后,物体还要继续运动”。由此说明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即惯性。这种现象的非本质一面是“动力停止作用后,物体总要停下来”。由此往往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结论。实际上物体停下来并不是停止动力的作用的结果,而是物体受到阻力的作用这一隐蔽因素造成的,这个隐蔽因素,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以至于干扰了抽象思维而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教师在讲解概念和规律时,抽象过程是万万不能忽略的。忽略了抽象过程,就等于没有讲清楚概念和规律,以致造成学生使用这些概念和规律时出现生搬硬套的情况。
3 学以致用——“用理”“树理”之后,学生即便是理解了,也往往理解得比较肤浅;或者注意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忽略了问题的另一方面。这时,要想让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加深一些,就必须针对他们认识上的片面性和肤浅性,有针对性地选编一些典型习题,让学生在想当然的解答过程中把问题暴露出来,然后用事实让学生恍然大悟,再启发学生悟出其中道理,给学生造成强烈印象,经久不忘,这就是“用理”阶段。例如,在学了串并联电路之后,可出示如图l的电灯连接图,让学生分析三灯怎样连接,有的同学会说“短路”,有的说“串联”,有的不知从何下手。然后通过教师引导,在图上寻找并标出A和B、C和D是等效的.如图2,从而画出如图3的等效电路,对三灯并联的理解茅塞顿开,加深了同学们对串联电路的识别;受益匪浅。
总之,“识物”、“树理”、“用理”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规律。“识物”阶段,要力求严谨。实验与观察虽谈不上科学研究,但需培养学生的研究、探索能力和精神。“树理”阶段应力求“精讲”,而“用理”阶段则突出“多练”。在课堂上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尽量地动脑想,动口说和动手做,基本上做到当堂学的知识当堂消化理解,让学生在课堂上看到自己学习劳动的价值,经常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这有利于减轻学生,心理上的压力,从而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
收稿日期:2008-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