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这是对一名初中学生进行压力缓释的心理辅导个案。以绘画投射技术评估状况,以叙事疗法开启对话,触发来访者心底的力量,帮其一阶阶一步步实现自我能动性的建构,帮他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带出对原本问题的不同思考。
〔关键词〕压力缓释;绘画投射;叙事疗法;辅导个案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6-0036-04
一、设疑
学校“画解烦忧”主题活动月里,15岁的初三男孩小耀(化名)跟随伙伴一起走进了心理咨询室,他说自己压力很大,想看看能否通过绘画投射解决问题。第一眼望过去,他瘦瘦高高的,小眼睛眯成一条线,发型有点毛糙,头皮屑较重,但衣着整洁,有点拘谨地搓着两手站在我面前。我给他纸笔,让他感受自己目前的状态和压力,脑海中想象画面,体会自己当下是像在攀爬高山还是渡过大河。听懂要求后,他开始着笔,纸张横向首先画出占满篇幅的山峰,然后开始在顶部涂抹,接着画出山脚左边的一棵树,然后画出树木左下角的小人,画完人物画像,犹豫片刻,开始涂抹,将人物用浓密的线条包裹。涂抹完人物,他对着整个画面端详了许久,开始在山顶左右部分添加类似于飞机的图案,标注树木向上、飞机朝向山峰的箭头,最后在山峰右下角画出一座小房子(图1)。
从整个画面评估,小耀的确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压抑情绪浓重,人物画像体现出极度的不自信和无力感,在压力面前整个人物是消极回避和退缩的。但从画面中我们依然能捕捉到很多积极有力量的信息,画面整体都是有力度的长线条,可以看出他性格直爽倔强,心底是有力量的;树木人格投射信息可以看出那个潜意识中的他也是执着有力的,而且他后期还特意补上一个向上的箭头,这都是无意识间的力量呈现;他最后在画面右侧补充房屋畫面,表明有对家人支持、沟通理解的渴望和期待。这幅图画浓重的黑色线团的确让人触目,但整个画面审视开来,似乎问题也很清晰,一座高大的单峰山和浓重的压抑情绪隔断了小耀和周边的关系互动,阻隔了当下向未来进发的路途。问及山顶左右那两架类似飞机的画面时,他说自己也不太清楚箭头的目的是什么,但可以肯定那是两架轰炸机,由此我们可以感知他潜意识里具有对山峰压力的轰炸和主动出击意识。
我有意识地引导他去读透画面中的那些积极正能量的信息,问家里平时谁对他提要求最多,他说是爷爷。我很好奇地追问下去,他就打开了话匣子,告诉我爷爷改造爸爸没有成功,于是就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他身上,小叔家也有孩子,但都不去提要求,就给他提。
这倒是我没曾料及的,于是就故意问他:
“爸爸是爷爷的儿子,你是你爸爸的儿子,按照常理都应该是各管各的儿子。爷爷改造爸爸失败,然后开始掉过头越权管你,给你提那么多条件和要求,这件事爸爸怎么想的呢?”
“爸爸应该也是那样想的吧。”
“你亲自问过了吗?”
“那倒没有,我觉得他们应该想的是一样的。”
接下来的互动交流中得知,小耀的家中父子沟通并不很多,妈妈是个爱说话的人,爸爸很少发言。曾经有一次爸爸给小耀提学习要求,小耀发了脾气,爸爸再没尝试过跟他聊任何学习上的事情,而小耀内心里其实是期待爸爸继续关心他的学习状况的,那一次是自己心情特别糟糕发的脾气,事后早就后悔了。
明确了这些,我开始引导他做尝试。因为各学科单元测试刚刚结束,第二天有家长会,我建议他准备一下,在家长会前或会后主动找爸爸聊聊,说说自己考试后的心情和今后的想法,最重要的是要听听爸爸目前对他学习现状的感觉和看法,以此验证一下爸爸说的和小耀自己想的是否一样。小耀很痛快地答应试试。
他走后,我与班主任老师进行了沟通,了解到他性格内向,也不爱跟同学老师交流,目前的学习在下滑。我请班主任老师提前告知家长,如果孩子主动跟家长沟通,希望耐心配合认真倾听,听听孩子心里想的究竟是什么,然后给予真诚的回应。
二、解惑
三天后的午休时间,有人敲门,小耀主动来到咨询室。我当时很惊讶他的不约而来,看他脸上的表情是欢快的,跟第一次进门完全变了一个人。他并不急于坐下,在咨询室里走了一个圈,然后转到我面前,很激动地说:
“老师,我回去试过跟妈妈的谈话啦!”
“哦,怎样啊?”
“跟我想的不一样啊!......”
他详细陈述自己做的尝试与努力,跟妈妈聊,妈妈说让他不要有压力,不要被爷爷的期待压垮,做好自己就行。他说自己没想到妈妈会说“你不是爷爷的儿子,你是我们的儿子,你做得怎样我都高兴!”他满眼放光滔滔不绝地给我描述当时的情景,那个瞬间谁还能给他定位成内向退缩的孩子呢?我以好奇和耐心回应他的陈述,小耀说了很多很多。
“刚才听你讲了这么多,老师也能感受到妈妈给你那么多的支持和爱。你没试过跟爸爸对话?”
“还没试过,我觉得如果跟爸爸聊,他说的应该也跟妈妈差不多吧,不会给我压力的,爸爸妈妈很多事情都是商量着来的。”
“哦,那如果有机会跟爸爸单独聊,亲耳听到他的想法应该也很令人期待啊!”
“下次找机会试试,看看从爸爸那里还能得到什么不一样的信息。”
接着他叹了口气,开始谈到爷爷奶奶,说小时候是伴随着他们长大的,彼此感情很深,爷爷很疼他,超过了对小叔家的孩子。在我们的言语互动中,他突然说自己也意识到爷爷对他的期待关注可能更多是超越了祖孙情,真心希望他人生更成功。他还想起奶奶曾说过,“不求别的呀,只希望你考上高中就好了!”奶奶其实也不想让他压力太大的。我建议他周末回家也跟爷爷奶奶谈。
“他们听了你的感受后,如果意识到自己的爱给大孙子带去的是压力,他们会说什么呢?”
“我觉得有点理解爷爷了,我不要去跟爷爷谈,怕他们伤心。”
发现他积蓄的力量在增加,我拿出第一次来访时的图画,问他现在的感受跟画面是否有不同的地方。他说人不在罩子里了,而且也没有山,没有困难和压力了。于是我让他画幅人物像(图2),他首先画出面部轮廓,然后画出躯体四肢,手向右方伸展,问他这个动作的意图是什么,他说是向未来要东西。分析整体画面,身体四肢都朝向未来,做好了前行的准备,而且线条整体依旧很有力量,只是面部没有五官,辨不出朝向,可以看出他暂时还处于被动状态,自我发展的概念和能动性尚待完善。
〔关键词〕压力缓释;绘画投射;叙事疗法;辅导个案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6-0036-04
一、设疑
学校“画解烦忧”主题活动月里,15岁的初三男孩小耀(化名)跟随伙伴一起走进了心理咨询室,他说自己压力很大,想看看能否通过绘画投射解决问题。第一眼望过去,他瘦瘦高高的,小眼睛眯成一条线,发型有点毛糙,头皮屑较重,但衣着整洁,有点拘谨地搓着两手站在我面前。我给他纸笔,让他感受自己目前的状态和压力,脑海中想象画面,体会自己当下是像在攀爬高山还是渡过大河。听懂要求后,他开始着笔,纸张横向首先画出占满篇幅的山峰,然后开始在顶部涂抹,接着画出山脚左边的一棵树,然后画出树木左下角的小人,画完人物画像,犹豫片刻,开始涂抹,将人物用浓密的线条包裹。涂抹完人物,他对着整个画面端详了许久,开始在山顶左右部分添加类似于飞机的图案,标注树木向上、飞机朝向山峰的箭头,最后在山峰右下角画出一座小房子(图1)。
从整个画面评估,小耀的确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压抑情绪浓重,人物画像体现出极度的不自信和无力感,在压力面前整个人物是消极回避和退缩的。但从画面中我们依然能捕捉到很多积极有力量的信息,画面整体都是有力度的长线条,可以看出他性格直爽倔强,心底是有力量的;树木人格投射信息可以看出那个潜意识中的他也是执着有力的,而且他后期还特意补上一个向上的箭头,这都是无意识间的力量呈现;他最后在画面右侧补充房屋畫面,表明有对家人支持、沟通理解的渴望和期待。这幅图画浓重的黑色线团的确让人触目,但整个画面审视开来,似乎问题也很清晰,一座高大的单峰山和浓重的压抑情绪隔断了小耀和周边的关系互动,阻隔了当下向未来进发的路途。问及山顶左右那两架类似飞机的画面时,他说自己也不太清楚箭头的目的是什么,但可以肯定那是两架轰炸机,由此我们可以感知他潜意识里具有对山峰压力的轰炸和主动出击意识。
我有意识地引导他去读透画面中的那些积极正能量的信息,问家里平时谁对他提要求最多,他说是爷爷。我很好奇地追问下去,他就打开了话匣子,告诉我爷爷改造爸爸没有成功,于是就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他身上,小叔家也有孩子,但都不去提要求,就给他提。
这倒是我没曾料及的,于是就故意问他:
“爸爸是爷爷的儿子,你是你爸爸的儿子,按照常理都应该是各管各的儿子。爷爷改造爸爸失败,然后开始掉过头越权管你,给你提那么多条件和要求,这件事爸爸怎么想的呢?”
“爸爸应该也是那样想的吧。”
“你亲自问过了吗?”
“那倒没有,我觉得他们应该想的是一样的。”
接下来的互动交流中得知,小耀的家中父子沟通并不很多,妈妈是个爱说话的人,爸爸很少发言。曾经有一次爸爸给小耀提学习要求,小耀发了脾气,爸爸再没尝试过跟他聊任何学习上的事情,而小耀内心里其实是期待爸爸继续关心他的学习状况的,那一次是自己心情特别糟糕发的脾气,事后早就后悔了。
明确了这些,我开始引导他做尝试。因为各学科单元测试刚刚结束,第二天有家长会,我建议他准备一下,在家长会前或会后主动找爸爸聊聊,说说自己考试后的心情和今后的想法,最重要的是要听听爸爸目前对他学习现状的感觉和看法,以此验证一下爸爸说的和小耀自己想的是否一样。小耀很痛快地答应试试。
他走后,我与班主任老师进行了沟通,了解到他性格内向,也不爱跟同学老师交流,目前的学习在下滑。我请班主任老师提前告知家长,如果孩子主动跟家长沟通,希望耐心配合认真倾听,听听孩子心里想的究竟是什么,然后给予真诚的回应。
二、解惑
三天后的午休时间,有人敲门,小耀主动来到咨询室。我当时很惊讶他的不约而来,看他脸上的表情是欢快的,跟第一次进门完全变了一个人。他并不急于坐下,在咨询室里走了一个圈,然后转到我面前,很激动地说:
“老师,我回去试过跟妈妈的谈话啦!”
“哦,怎样啊?”
“跟我想的不一样啊!......”
他详细陈述自己做的尝试与努力,跟妈妈聊,妈妈说让他不要有压力,不要被爷爷的期待压垮,做好自己就行。他说自己没想到妈妈会说“你不是爷爷的儿子,你是我们的儿子,你做得怎样我都高兴!”他满眼放光滔滔不绝地给我描述当时的情景,那个瞬间谁还能给他定位成内向退缩的孩子呢?我以好奇和耐心回应他的陈述,小耀说了很多很多。
“刚才听你讲了这么多,老师也能感受到妈妈给你那么多的支持和爱。你没试过跟爸爸对话?”
“还没试过,我觉得如果跟爸爸聊,他说的应该也跟妈妈差不多吧,不会给我压力的,爸爸妈妈很多事情都是商量着来的。”
“哦,那如果有机会跟爸爸单独聊,亲耳听到他的想法应该也很令人期待啊!”
“下次找机会试试,看看从爸爸那里还能得到什么不一样的信息。”
接着他叹了口气,开始谈到爷爷奶奶,说小时候是伴随着他们长大的,彼此感情很深,爷爷很疼他,超过了对小叔家的孩子。在我们的言语互动中,他突然说自己也意识到爷爷对他的期待关注可能更多是超越了祖孙情,真心希望他人生更成功。他还想起奶奶曾说过,“不求别的呀,只希望你考上高中就好了!”奶奶其实也不想让他压力太大的。我建议他周末回家也跟爷爷奶奶谈。
“他们听了你的感受后,如果意识到自己的爱给大孙子带去的是压力,他们会说什么呢?”
“我觉得有点理解爷爷了,我不要去跟爷爷谈,怕他们伤心。”
发现他积蓄的力量在增加,我拿出第一次来访时的图画,问他现在的感受跟画面是否有不同的地方。他说人不在罩子里了,而且也没有山,没有困难和压力了。于是我让他画幅人物像(图2),他首先画出面部轮廓,然后画出躯体四肢,手向右方伸展,问他这个动作的意图是什么,他说是向未来要东西。分析整体画面,身体四肢都朝向未来,做好了前行的准备,而且线条整体依旧很有力量,只是面部没有五官,辨不出朝向,可以看出他暂时还处于被动状态,自我发展的概念和能动性尚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