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教媒体信息量大,集声音、文字、图像于一体。运用电教手段,能把视、听结合起来,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因而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那么,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把握电教媒体使用的最佳时机,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素质呢?
一、揭题质疑后及时使用,有利于学生获得丰富具体的表象
教师在揭题质疑后,学生处于渴望尽快了解课文内容的心理状态。此时适时播放课文描述的画面,可以使学生正确感知文章所描述的内容,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通过看幻灯、电视、录像等画面,学生对课文产生深刻的印象,为理解文章的词句提供了鲜明的形象。例如,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学生理解不了人们崇敬、爱戴、怀念周总理的深厚感情。于是,我在引导学生解释课题之后,便打开录音机,让学生倾听播音员在深沉的哀乐声中朗读课文的录音。在朗读“等灵车”时,我映出“等灵车”的幻灯片,让学生边听边看人们等灵车时的情景,感受人们焦急而又耐心的心情。课文的范读录音播放完毕之后,我没有立即讲授课文,而是又播放了《总理爱人民》的录像片断。此时学生的情感再一次迸发了,再一次产生了共鸣,得到了升华——啊,周总理,你爱人民,人民更爱您!至此,我即兴讲述课文。学生对总理敬仰、爱戴和怀念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的电化教学,使学生的心灵与作者得到了沟通,缩短了学生与课文的心理距离,便于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时产生丰富的联想,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解决课文重点和难点时使用,利于深入理解课文
电教媒体的最大优点是可以使声、图、文并茂,弥补学生难以感知的内容。如《飞夺泸定桥》一课,重点是要让学生体会到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时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难点是学生对泸定桥及其周围环境没有感性认识,不知道泸定桥的结构和夺桥、过桥时的危险。课文的第七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最能体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在学习这段时,我先提问:“红军战士怎样奋勇夺桥的?”在学生阅读课文,初步理解该自然段的情节后,再让学生看幻灯片。此时,我在一张幻灯片的基础上覆盖了一张22个勇士奋勇夺桥的幻灯片,并播放配有冲锋号、枪炮声、喊杀声等紧张、雄壮音乐声的录音,形象地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情境,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由于我恰当地使用复合幻灯和录音,学生就仿佛置身于夺桥的情景之中,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自然而然地体会到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三、介绍地理位置时巧用,利于学生体验课文的意境
语文教材的不少课文所涉及的地理范围较广,而小学生在地理知识方面认识较少,知识面窄,不易理解。电教媒体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小学生难以感知的事物和现象在有限的时间内具体、形象地显现出来。因此,在介绍地理位置时,运用电教媒体,适时投影,可使学生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泊船瓜洲》中“京口”、“钟山”、“瓜洲”各在什么地方?与诗人有什么关系?这些如果弄不清楚,就会影响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因此,在学这两首古诗之前,我先画了一条由西向东流的长江,再画出有关地名,投影出来,使学生清楚地了解诗歌所描绘的地理位置,体会了诗人用词的准确性。
四、欣赏课文时使用,利于激发学生审美的情感
在欣赏课文时,配以电教手段,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深入领会课文的意境。例如,《燕子》一文,借燕子赞美春天的美丽。教学时,可配以幻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文中的优美语句。如对燕子的外形特点作一番描述之后,教师可以边映出幻灯图像,边朗诵:“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黄色的嫩叶的柳丝。”将课文内容插图绘制成“早春”的底片,覆盖上“细雨”片子映出;当读到“青的草……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时,可以换上“桃花盛开,百花争艳,柳树抽出枝条”的覆盖片;当读到“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时,可以将画有小燕子的幻灯片在画面上来回作飞翔的演示,然后请学生默读思考这一自然段,说说最欣赏这段中的哪几句,为什么。在理解的基础上,模仿录音,练习表情朗读。
五、指导复述或背诵时使用,以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文中的内容可以在图像形象直观地显现出来。图像的内容,在文中又能找到与之相吻合的具体表述的语言文字。因此,在指导学生复述课文或背诵课文时,教师恰当地出示画面,可以让学生依据画面内容,进行记忆或复现,起到引路的作用。例如,指导学生背诵《火烧云》时,依次出现火烧云颜色变化和形状变化的幻灯,有利于学生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通过视觉和听觉相结合而获得的信息,其遗忘率最低,且便于旧知复现。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最佳时机运用电教手段,将电教手段与传统手段相结合,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素质。
(责编韦文)
一、揭题质疑后及时使用,有利于学生获得丰富具体的表象
教师在揭题质疑后,学生处于渴望尽快了解课文内容的心理状态。此时适时播放课文描述的画面,可以使学生正确感知文章所描述的内容,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通过看幻灯、电视、录像等画面,学生对课文产生深刻的印象,为理解文章的词句提供了鲜明的形象。例如,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学生理解不了人们崇敬、爱戴、怀念周总理的深厚感情。于是,我在引导学生解释课题之后,便打开录音机,让学生倾听播音员在深沉的哀乐声中朗读课文的录音。在朗读“等灵车”时,我映出“等灵车”的幻灯片,让学生边听边看人们等灵车时的情景,感受人们焦急而又耐心的心情。课文的范读录音播放完毕之后,我没有立即讲授课文,而是又播放了《总理爱人民》的录像片断。此时学生的情感再一次迸发了,再一次产生了共鸣,得到了升华——啊,周总理,你爱人民,人民更爱您!至此,我即兴讲述课文。学生对总理敬仰、爱戴和怀念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的电化教学,使学生的心灵与作者得到了沟通,缩短了学生与课文的心理距离,便于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时产生丰富的联想,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解决课文重点和难点时使用,利于深入理解课文
电教媒体的最大优点是可以使声、图、文并茂,弥补学生难以感知的内容。如《飞夺泸定桥》一课,重点是要让学生体会到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时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难点是学生对泸定桥及其周围环境没有感性认识,不知道泸定桥的结构和夺桥、过桥时的危险。课文的第七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最能体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在学习这段时,我先提问:“红军战士怎样奋勇夺桥的?”在学生阅读课文,初步理解该自然段的情节后,再让学生看幻灯片。此时,我在一张幻灯片的基础上覆盖了一张22个勇士奋勇夺桥的幻灯片,并播放配有冲锋号、枪炮声、喊杀声等紧张、雄壮音乐声的录音,形象地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情境,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由于我恰当地使用复合幻灯和录音,学生就仿佛置身于夺桥的情景之中,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自然而然地体会到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三、介绍地理位置时巧用,利于学生体验课文的意境
语文教材的不少课文所涉及的地理范围较广,而小学生在地理知识方面认识较少,知识面窄,不易理解。电教媒体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小学生难以感知的事物和现象在有限的时间内具体、形象地显现出来。因此,在介绍地理位置时,运用电教媒体,适时投影,可使学生一目了然,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泊船瓜洲》中“京口”、“钟山”、“瓜洲”各在什么地方?与诗人有什么关系?这些如果弄不清楚,就会影响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因此,在学这两首古诗之前,我先画了一条由西向东流的长江,再画出有关地名,投影出来,使学生清楚地了解诗歌所描绘的地理位置,体会了诗人用词的准确性。
四、欣赏课文时使用,利于激发学生审美的情感
在欣赏课文时,配以电教手段,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深入领会课文的意境。例如,《燕子》一文,借燕子赞美春天的美丽。教学时,可配以幻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文中的优美语句。如对燕子的外形特点作一番描述之后,教师可以边映出幻灯图像,边朗诵:“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黄色的嫩叶的柳丝。”将课文内容插图绘制成“早春”的底片,覆盖上“细雨”片子映出;当读到“青的草……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时,可以换上“桃花盛开,百花争艳,柳树抽出枝条”的覆盖片;当读到“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时,可以将画有小燕子的幻灯片在画面上来回作飞翔的演示,然后请学生默读思考这一自然段,说说最欣赏这段中的哪几句,为什么。在理解的基础上,模仿录音,练习表情朗读。
五、指导复述或背诵时使用,以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文中的内容可以在图像形象直观地显现出来。图像的内容,在文中又能找到与之相吻合的具体表述的语言文字。因此,在指导学生复述课文或背诵课文时,教师恰当地出示画面,可以让学生依据画面内容,进行记忆或复现,起到引路的作用。例如,指导学生背诵《火烧云》时,依次出现火烧云颜色变化和形状变化的幻灯,有利于学生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通过视觉和听觉相结合而获得的信息,其遗忘率最低,且便于旧知复现。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最佳时机运用电教手段,将电教手段与传统手段相结合,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素质。
(责编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