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来,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一个关键时期,而这一时期的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纲要》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時也更加强调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问题,这对于学生的自我成长有很大益处。鉴于此,本文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自学能力提升;策略培养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更新教育理念,改变以往的“满堂灌”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能够更快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知识如浪潮般涌来,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但要有比较厚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有独立掌握知识并且运用知识的能力。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下面我们将一一说明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一、课前主动预习即进行浅层次的学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能够自发提前去了解课文内容和知识点的一种好习惯,课前预习能够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学习,并且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并从中摸索和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在预习过程中,教师布置预习任务时要先拟定有趣味性、启发性且难易程度适中的重点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预习课文,边读边思考。在学生进行浅层次学习后,教师再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重新调整教学思路。学生的课前预习过程体现了以读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着重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课堂主动探究学习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不但指教室的布置要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而且指比较活跃、激趣的课堂气氛。这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会给学生带来快乐、激趣的学习,更能够促进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和善于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即读文章、标生字、查生字、给课文分段、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和找出文章中所运用到的写作手法等。具体的操作步骤为:第一,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例如在《小英雄雨来》一课中,让学生知道这是一篇以人物来命题的文章,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前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设疑:“雨来是个怎样的人?作者为什么要写他?”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进行阅读,这种方式既能够让学生尽快的了解文章内容,又能够让学生更深入的阅读文章,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以及剖析人物的思想品质;第二,在阅读过程中将不认识的生字一一标记出来;第三,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要求学生用字典将课文中的生字进行查找并书写加深印象,例如《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里面的生字“晋、冀、絮、瞎、歪、挪、枕、劈”,学生标记出来后引导学生查字典注释等,初步理解生字的意思;第四,根据学生自主阅读的情况要求学生将文章进行分段;第五,让学生阅读后思考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例如:《桂林山水》这一篇课文作者通过描写荡舟漓江观赏到桂林山水的美,抒发作者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第六,要求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找出所运用到的写作手法并且分析这种手法的巧妙之处,例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时,从“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这一整段中,可以找出“有的……有的……有的……”和“一条条,一块块,有深有浅,高低不平”这些语句是采用排比手法、比喻手法进行描写的等等。学生通过以上的自主学习,已经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找出了自己不懂的地方。教师对学生不懂的地方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讲解,长此以往,学生的自学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课后独立学习,拓展视野
课后独立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同时也是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独立解答疑问和自学能力的关键环节。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深入思考才能够真正的解决自己所遇到的疑问,教师要让学生将课堂所学到的知识以及掌握的学习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才能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并在课外阅读中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总结:
哲学中唯物辩证法认为,以实践为基础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人的认识,其实在经历着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回归到实践的一个过程。学生所经历的课前自主预习、课堂主动探究学习、课后独立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更主动的学习,提高课堂学习兴趣与效率。
参考文献
[1] 常冬梅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中国校外教育],2017(1):25
[2] 高美试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育教学论坛],2016(10)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自学能力提升;策略培养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更新教育理念,改变以往的“满堂灌”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能够更快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知识如浪潮般涌来,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但要有比较厚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有独立掌握知识并且运用知识的能力。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下面我们将一一说明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一、课前主动预习即进行浅层次的学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能够自发提前去了解课文内容和知识点的一种好习惯,课前预习能够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学习,并且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并从中摸索和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在预习过程中,教师布置预习任务时要先拟定有趣味性、启发性且难易程度适中的重点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预习课文,边读边思考。在学生进行浅层次学习后,教师再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重新调整教学思路。学生的课前预习过程体现了以读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着重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课堂主动探究学习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不但指教室的布置要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而且指比较活跃、激趣的课堂气氛。这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会给学生带来快乐、激趣的学习,更能够促进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和善于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即读文章、标生字、查生字、给课文分段、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和找出文章中所运用到的写作手法等。具体的操作步骤为:第一,教师结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例如在《小英雄雨来》一课中,让学生知道这是一篇以人物来命题的文章,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前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设疑:“雨来是个怎样的人?作者为什么要写他?”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进行阅读,这种方式既能够让学生尽快的了解文章内容,又能够让学生更深入的阅读文章,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以及剖析人物的思想品质;第二,在阅读过程中将不认识的生字一一标记出来;第三,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要求学生用字典将课文中的生字进行查找并书写加深印象,例如《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里面的生字“晋、冀、絮、瞎、歪、挪、枕、劈”,学生标记出来后引导学生查字典注释等,初步理解生字的意思;第四,根据学生自主阅读的情况要求学生将文章进行分段;第五,让学生阅读后思考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例如:《桂林山水》这一篇课文作者通过描写荡舟漓江观赏到桂林山水的美,抒发作者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第六,要求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找出所运用到的写作手法并且分析这种手法的巧妙之处,例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时,从“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这一整段中,可以找出“有的……有的……有的……”和“一条条,一块块,有深有浅,高低不平”这些语句是采用排比手法、比喻手法进行描写的等等。学生通过以上的自主学习,已经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找出了自己不懂的地方。教师对学生不懂的地方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讲解,长此以往,学生的自学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课后独立学习,拓展视野
课后独立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同时也是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独立解答疑问和自学能力的关键环节。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深入思考才能够真正的解决自己所遇到的疑问,教师要让学生将课堂所学到的知识以及掌握的学习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才能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并在课外阅读中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从而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总结:
哲学中唯物辩证法认为,以实践为基础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人的认识,其实在经历着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回归到实践的一个过程。学生所经历的课前自主预习、课堂主动探究学习、课后独立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更主动的学习,提高课堂学习兴趣与效率。
参考文献
[1] 常冬梅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中国校外教育],2017(1):25
[2] 高美试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育教学论坛],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