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建筑项目是一项充满风险的事业,项目的综合性、复杂性和技术含量很高,工程承包面临着很多的风险。因此,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投资风险管理工作,重视风险管理,采取各种措施,着力规避工程风险。
关键词:风险管理;建筑施工;分析
在当前建筑业市场经济环境下,施工企業承担的风险是巨大的。作为施工企业如果没有风险意识和对风险加以防范和控制,吃亏的将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对于国内多数施工企业来说,工程风险意识比较淡薄,没有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和健全的管理机构,风险信息反馈滞后,应对风险事件的能力较差等,更应该重视对建筑工程风险的有效规避。
一、构建工程风险管理体系
随着我国建筑施工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和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在目前建筑施工市场还不规范、机制有待健全的情况下,工程风险无处不在,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施工企业逐渐认识到对工程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具体到防控系统风险的时候,则需要借助现代的方法以及手段,尽量将风险管理细化再细化,具体见下图1。
图1风险管理体系结构图
(1)管理环境:这里的环境可以分为外部以及内部两类,风险管理环境是建筑工程企业后续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石。
(2)确定管理制度:必须确定具有可行性与可执行性的风险管理制度,项目必须把风险管理渗透至项目的所有环节中,借助预设各个环节的风险承受极值,确定风险管理制度,从而规范风险管理行为[1]。
(3)风险识别:一旦项目正式开始,建筑工程企业必须时刻监控项目进展是否发生了变化、行业环境是否发生了大趋势上的改变,并及时检验是否各项风险管理工作都实现了预期效果。
(4)风险评估:通常分为定性以及定量两种,为了提升评估的可比性以及科学性,可以多使用量化方法,因为其可以直接衡量风险可能引致的损失情况,还能将各种风险按照强度排序,从而提升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序性[2]。
(5)风险定价:针对所有情况必须制定针对性的定价策略。适合的定价估测是以当前掌握的信息为基础,经过科学审慎的权衡之后制定的。部分估测是基于成本关系的,部分是基于成本模型的,不过,最终结果都是要得出最接近真实情况的结果。
(6)内部控制:内控机制下应制定完善的实施风险防控体系,从而第一时间找出项目实施整个过程中暴露的各种问题,并给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方案,从而实现对风险的全过程控制。
(7)数据处理与反馈:通过风险管理软件能够有效处理相关风险数据,将系统信息分类存储起来,并对数据中显示的风险信息进行评估与反馈。
(8)持续完善:核查各个环节的整体完善收效。
二、工程风险的识别
(1)投标阶段的风险辨识
投标过程中既要考虑如何获得工程项目的承包权,又要考虑如何从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中赢利,这就需要分析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因素。主观方面的因素清楚认识是来自于本企业自身的各项业务能力,主要有:(1)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2)机械设备能力;(3)对工程的熟悉程度和管理经验;(5)以往对类似工程的经验。客观方面的因素是企业以外的各种因素,主要有:(1)工程项目的详细情况,包括图纸和说明书,现场地上、地下条件,这些都是核实工程量、拟订施工方案、预算措施费的依据和条件;(2)业主及其代理人的基本情况,包括资历、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社会关系、个人性格和作风;(3)劳动力的来源情况;(4)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的供给、价格、供货条件以及市场预测等情况等。
(2)合同签订阶段的风险辩识
合同通用条款中一般可通过a.甲乙双方的项目负责人,b.付款方式,c.工期,d.价款调整,e.工程量变更,f.不可抗力,g.违约索赔及争议、保障、保险及担保等六项条款中的内容对应工程实际情况,分析本工程可能发生的风险是否已利用其合同条款内容进行规避[3]。
(3)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
施工阶段工程风险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安全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
三、工程风险的规避
(1)投标阶段工程风险的规避
投标报价时对什么工程定价应高;什么工程定价可低或在一个工程中总价无多大出入的情况下,对哪些分项工程单价宜定得高些,哪些分项工程单价应定得低些,这对今后的施工过程中降低资金压力和分项工程分包不明而带来的经济损失都有直接关系。
(2)合同签订阶段的风险规避
合同风险是一切风险的源头,如果合同先天不足,势必造成工程实施中的被动。要解决合同风险问题我认为首先施工企业管理层和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人员要提高法律意识、履约意识;其次应采取措施去规避容易产生的风险。
(3)安全管理风险规避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组织施工,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消除或加强安全隐患管理,避免不必要的事故纠纷。
(4)成本风险规避
开工前必须认真学习合同,把合同各条款吃透,进行两算对比:即清单工程量与实际工程量、清单单价与实际单价比较找出差异,然后有针对性的制订成本控制计划[4]。实际工程量比清单量低的,看是否能根据合同条款的约定据实调整,若是一次性包死不能调整的看是否能通过设计变更或洽商的形式调整原做法,然后根据变更内容对变更后的工程进行重新核算认定。
(5)进度管理风险规避
利用网络计划制定科学严谨的进度计划,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要留有余量,以保证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每个月的调整进度计划要及时报送业主审批,以备由于业主原因造成工期延期时作为索赔的依据。
(6)质量管理风险规避
依据工程特点,确定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计划,通过对劳动主体、劳动对象、劳动方法、劳动手段及施工环境五大要素的有效控制实现质量目标。
四、控制项目风险措施
(1)培养全面风险管理意识。施工企业应该让全体员工参与进来,并不断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意识。要让员工明白,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到处都存在着风险,如果控制好风险,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企业运营的安全性;但如果没有控制好风险,则可能会严重威胁到企业的运营,以此为基础,培养全面风险管理意识氛围。同时,企业还应该积极制定相关制度,从而规范各项风险工作。
(2)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施工企业应多安排风险管理培训,强化员工的风险管理理念,同时让他们掌握一定的风险管理以及应对能力,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的风险管理水平。项目的所有环节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风险,因此,控制工作是否到位和企业的实际管理水平之间有很大关系,企业同时还需要注重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3)完善项目信息公布流程。施工企业应不断完善内部的项目信息公布流程,让项目相关人员了解各项项目信息,从而进行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安排,这样也能提升相关人员对项目风险的防控意识[5]。
(4)重点做好风险的事前预防。进行项目风险管理的时候,施工企业应该在源头上做好风险的预防工作,在风险还处于萌芽的时候将其清除,这样不但能使后续管理工作变得简单,还能降低企业的项目风险管理成本,可谓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进行建筑施工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只靠单一的技术或者手段是无法完成的,必须结合多种技术以及手段,并辅助以现代的管理方法、完善的制度等,才能实现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孙成双,顾国昌.工程项目风险的综合分类管理方法研究[J].学术交流,2006,4(6).
[2] 黄崇福.综合风险评估的一个基本模式[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8,16(3).
[3] 范智杰、刘玲.工程保险合同索赔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J].公路,2000,3(3).
[4] 夏志宏.国际工程承包风险与规避[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 杨文安,陈 赟.工程项目集成化风险管理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5,24(2).
关键词:风险管理;建筑施工;分析
在当前建筑业市场经济环境下,施工企業承担的风险是巨大的。作为施工企业如果没有风险意识和对风险加以防范和控制,吃亏的将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对于国内多数施工企业来说,工程风险意识比较淡薄,没有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和健全的管理机构,风险信息反馈滞后,应对风险事件的能力较差等,更应该重视对建筑工程风险的有效规避。
一、构建工程风险管理体系
随着我国建筑施工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和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在目前建筑施工市场还不规范、机制有待健全的情况下,工程风险无处不在,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施工企业逐渐认识到对工程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具体到防控系统风险的时候,则需要借助现代的方法以及手段,尽量将风险管理细化再细化,具体见下图1。
图1风险管理体系结构图
(1)管理环境:这里的环境可以分为外部以及内部两类,风险管理环境是建筑工程企业后续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石。
(2)确定管理制度:必须确定具有可行性与可执行性的风险管理制度,项目必须把风险管理渗透至项目的所有环节中,借助预设各个环节的风险承受极值,确定风险管理制度,从而规范风险管理行为[1]。
(3)风险识别:一旦项目正式开始,建筑工程企业必须时刻监控项目进展是否发生了变化、行业环境是否发生了大趋势上的改变,并及时检验是否各项风险管理工作都实现了预期效果。
(4)风险评估:通常分为定性以及定量两种,为了提升评估的可比性以及科学性,可以多使用量化方法,因为其可以直接衡量风险可能引致的损失情况,还能将各种风险按照强度排序,从而提升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序性[2]。
(5)风险定价:针对所有情况必须制定针对性的定价策略。适合的定价估测是以当前掌握的信息为基础,经过科学审慎的权衡之后制定的。部分估测是基于成本关系的,部分是基于成本模型的,不过,最终结果都是要得出最接近真实情况的结果。
(6)内部控制:内控机制下应制定完善的实施风险防控体系,从而第一时间找出项目实施整个过程中暴露的各种问题,并给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方案,从而实现对风险的全过程控制。
(7)数据处理与反馈:通过风险管理软件能够有效处理相关风险数据,将系统信息分类存储起来,并对数据中显示的风险信息进行评估与反馈。
(8)持续完善:核查各个环节的整体完善收效。
二、工程风险的识别
(1)投标阶段的风险辨识
投标过程中既要考虑如何获得工程项目的承包权,又要考虑如何从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中赢利,这就需要分析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因素。主观方面的因素清楚认识是来自于本企业自身的各项业务能力,主要有:(1)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2)机械设备能力;(3)对工程的熟悉程度和管理经验;(5)以往对类似工程的经验。客观方面的因素是企业以外的各种因素,主要有:(1)工程项目的详细情况,包括图纸和说明书,现场地上、地下条件,这些都是核实工程量、拟订施工方案、预算措施费的依据和条件;(2)业主及其代理人的基本情况,包括资历、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社会关系、个人性格和作风;(3)劳动力的来源情况;(4)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的供给、价格、供货条件以及市场预测等情况等。
(2)合同签订阶段的风险辩识
合同通用条款中一般可通过a.甲乙双方的项目负责人,b.付款方式,c.工期,d.价款调整,e.工程量变更,f.不可抗力,g.违约索赔及争议、保障、保险及担保等六项条款中的内容对应工程实际情况,分析本工程可能发生的风险是否已利用其合同条款内容进行规避[3]。
(3)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
施工阶段工程风险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安全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
三、工程风险的规避
(1)投标阶段工程风险的规避
投标报价时对什么工程定价应高;什么工程定价可低或在一个工程中总价无多大出入的情况下,对哪些分项工程单价宜定得高些,哪些分项工程单价应定得低些,这对今后的施工过程中降低资金压力和分项工程分包不明而带来的经济损失都有直接关系。
(2)合同签订阶段的风险规避
合同风险是一切风险的源头,如果合同先天不足,势必造成工程实施中的被动。要解决合同风险问题我认为首先施工企业管理层和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人员要提高法律意识、履约意识;其次应采取措施去规避容易产生的风险。
(3)安全管理风险规避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组织施工,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消除或加强安全隐患管理,避免不必要的事故纠纷。
(4)成本风险规避
开工前必须认真学习合同,把合同各条款吃透,进行两算对比:即清单工程量与实际工程量、清单单价与实际单价比较找出差异,然后有针对性的制订成本控制计划[4]。实际工程量比清单量低的,看是否能根据合同条款的约定据实调整,若是一次性包死不能调整的看是否能通过设计变更或洽商的形式调整原做法,然后根据变更内容对变更后的工程进行重新核算认定。
(5)进度管理风险规避
利用网络计划制定科学严谨的进度计划,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要留有余量,以保证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每个月的调整进度计划要及时报送业主审批,以备由于业主原因造成工期延期时作为索赔的依据。
(6)质量管理风险规避
依据工程特点,确定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质量计划,通过对劳动主体、劳动对象、劳动方法、劳动手段及施工环境五大要素的有效控制实现质量目标。
四、控制项目风险措施
(1)培养全面风险管理意识。施工企业应该让全体员工参与进来,并不断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意识。要让员工明白,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到处都存在着风险,如果控制好风险,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企业运营的安全性;但如果没有控制好风险,则可能会严重威胁到企业的运营,以此为基础,培养全面风险管理意识氛围。同时,企业还应该积极制定相关制度,从而规范各项风险工作。
(2)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施工企业应多安排风险管理培训,强化员工的风险管理理念,同时让他们掌握一定的风险管理以及应对能力,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的风险管理水平。项目的所有环节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风险,因此,控制工作是否到位和企业的实际管理水平之间有很大关系,企业同时还需要注重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3)完善项目信息公布流程。施工企业应不断完善内部的项目信息公布流程,让项目相关人员了解各项项目信息,从而进行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安排,这样也能提升相关人员对项目风险的防控意识[5]。
(4)重点做好风险的事前预防。进行项目风险管理的时候,施工企业应该在源头上做好风险的预防工作,在风险还处于萌芽的时候将其清除,这样不但能使后续管理工作变得简单,还能降低企业的项目风险管理成本,可谓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进行建筑施工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只靠单一的技术或者手段是无法完成的,必须结合多种技术以及手段,并辅助以现代的管理方法、完善的制度等,才能实现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孙成双,顾国昌.工程项目风险的综合分类管理方法研究[J].学术交流,2006,4(6).
[2] 黄崇福.综合风险评估的一个基本模式[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8,16(3).
[3] 范智杰、刘玲.工程保险合同索赔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J].公路,2000,3(3).
[4] 夏志宏.国际工程承包风险与规避[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 杨文安,陈 赟.工程项目集成化风险管理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5,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