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高职毕业生是技术工人的主体,直接服务于生产第一线,他们是环境污染控制和环境状况改善的重要力量。因此,在高职技术物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人与环境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环境态度,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改善环境,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教育渗透的内容
高职《技术物理基础》教材主要讲授物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工科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技术物理基础教材中隐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比如水资源的匮乏和水资源的污染、城市中的热污染、沙尘暴及反常的气候现象、干电池的回收和处理、生活中的电磁污染、电磁辐射的影响和危害、光污染的产生和危害、放射性污染的控制、放射性辐射的生物效应及对人体的危害、生活中的核辐射及预防等等。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准确地把握这些知识的切入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渗透,就会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技能的同时,获得有关环境知识的教育。
二、环境教育的教学策略
(一)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1 环境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在高职技术物理教学中,可以抓住一些生活中人与环境的热点问题,创设情境渗透环境教育,还可以提出研究性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环境教育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例如,在讲授“原子和原子核”时,可以首先提出一些诸如核能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放射性生存物在诊断和治疗中如何应用、生活中的核辐射有哪些,以及如何预防等含有环境教育的研究性问题。然后围绕这些研究性问题,再指导学生搜集信息、查阅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环境教育的交流与评价。通过研究性学习,就逐渐培养起环境意识。
2 环境教育与实验性探究相结合。在高职技术物理的实验教学中,着眼于渗透环保教育意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良好习惯,将环境教育渗透到物理实验操作过程中。例如,在实验前、后要求学生将所用仪器用品摆放整齐,向学生强调实验的注意和禁忌事项,教育学生爱护实验室环境卫生,并结合实验的设计、改进,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废弃物的处理等,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再例如,进行电学实验教学时,学生反复进行实验后会产生许多废旧电池,教师可以就废旧电池的处理问题进行环境教育,并对学生提出环保要求,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3 环境教育与教学评价相结合。在高职技术物理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评价这一常用的教学手段,结合教学内容的整合点,有意识地选择与环境教育有关的习题,让学生在解题、发展性评价等整个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环境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促进环境教育的开展。例如,以沙尘暴为背景的物理习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环境问题,并进行发展性评价,提高学生对环境教育的重视,推动环境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课外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1 环境教育与教学参观相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现代化企业,或进行社区参观,使学生认识到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与环境建设并重的科学发展理念。例如,在进行“流体的运动”教学时,可以组织机械工程系、电气系的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了解如何对生活污水进行一次性处理;组织学生参观节能减排先进企业,了解企业如何节约用水用电,如何控制厂内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充分启迪学生认真思考人类对环境应负的责任,引导他们将环境意识转化为保护环境的自觉行动。
2 环境教育与专题调查相结合。通过进行专题调查,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和环境有关的方方面面,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关心环境,热爱环境的意识,同时促使学生对身边的环境问题进行思考、探讨解决方案等。例如,进行“振动、波、声波”教学时,教师联系当地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进行高层建筑物的不同楼层噪音污染情况的调查,引导学生依据所学“振动和波的原理”分析噪声污染产生的原因,提出可行性方案。进行“物质的性质、内能”教学时,教师可联系日常生活,安排学生调查本社区中无氟冰箱的使用情况,分析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及如何保护臭氧层的环保知识,提出“无氟冰箱的好处”等论述。通过一系列调查研究,就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加强环境教育的成效性。
3 环境教育与专题讲座相结合。教师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例,利用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会使学生明确环境污染的严峻性,环境保护的迫切性,从而激发他们投身环保的热情。例如,在学习放射性污染的时候,可以组织一定程度的专题讲座,既能结合当今国际上发生的核泄露事件、核废料处理纠纷等来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又能结合家庭核辐射的来源,提出家庭居室装饰材料的使用原则等,从各个方面对放射性污染进行论述,使学生了解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环境的变化对自身的影响。这样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也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行动,既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也会使他们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4 环境教育与开展环保小组相结合。通过环保小组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渐增强,成为自觉参与环保活动的主体。例如,在学习《交流电》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成立环保节能监督小组,从调查学校、家庭的用电情况人手,利用所学电功知识计算每天浪费多少电能,进而着手检查每个教室的用电情况。这既能为学校的节约用电作出贡献,又能促使学生养成随手关灯、节约能源的好习惯。
一、环境教育渗透的内容
高职《技术物理基础》教材主要讲授物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工科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技术物理基础教材中隐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比如水资源的匮乏和水资源的污染、城市中的热污染、沙尘暴及反常的气候现象、干电池的回收和处理、生活中的电磁污染、电磁辐射的影响和危害、光污染的产生和危害、放射性污染的控制、放射性辐射的生物效应及对人体的危害、生活中的核辐射及预防等等。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准确地把握这些知识的切入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渗透,就会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技能的同时,获得有关环境知识的教育。
二、环境教育的教学策略
(一)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1 环境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在高职技术物理教学中,可以抓住一些生活中人与环境的热点问题,创设情境渗透环境教育,还可以提出研究性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环境教育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例如,在讲授“原子和原子核”时,可以首先提出一些诸如核能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放射性生存物在诊断和治疗中如何应用、生活中的核辐射有哪些,以及如何预防等含有环境教育的研究性问题。然后围绕这些研究性问题,再指导学生搜集信息、查阅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环境教育的交流与评价。通过研究性学习,就逐渐培养起环境意识。
2 环境教育与实验性探究相结合。在高职技术物理的实验教学中,着眼于渗透环保教育意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良好习惯,将环境教育渗透到物理实验操作过程中。例如,在实验前、后要求学生将所用仪器用品摆放整齐,向学生强调实验的注意和禁忌事项,教育学生爱护实验室环境卫生,并结合实验的设计、改进,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废弃物的处理等,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再例如,进行电学实验教学时,学生反复进行实验后会产生许多废旧电池,教师可以就废旧电池的处理问题进行环境教育,并对学生提出环保要求,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3 环境教育与教学评价相结合。在高职技术物理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评价这一常用的教学手段,结合教学内容的整合点,有意识地选择与环境教育有关的习题,让学生在解题、发展性评价等整个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环境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促进环境教育的开展。例如,以沙尘暴为背景的物理习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环境问题,并进行发展性评价,提高学生对环境教育的重视,推动环境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课外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1 环境教育与教学参观相结合。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现代化企业,或进行社区参观,使学生认识到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与环境建设并重的科学发展理念。例如,在进行“流体的运动”教学时,可以组织机械工程系、电气系的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了解如何对生活污水进行一次性处理;组织学生参观节能减排先进企业,了解企业如何节约用水用电,如何控制厂内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充分启迪学生认真思考人类对环境应负的责任,引导他们将环境意识转化为保护环境的自觉行动。
2 环境教育与专题调查相结合。通过进行专题调查,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和环境有关的方方面面,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关心环境,热爱环境的意识,同时促使学生对身边的环境问题进行思考、探讨解决方案等。例如,进行“振动、波、声波”教学时,教师联系当地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进行高层建筑物的不同楼层噪音污染情况的调查,引导学生依据所学“振动和波的原理”分析噪声污染产生的原因,提出可行性方案。进行“物质的性质、内能”教学时,教师可联系日常生活,安排学生调查本社区中无氟冰箱的使用情况,分析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及如何保护臭氧层的环保知识,提出“无氟冰箱的好处”等论述。通过一系列调查研究,就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加强环境教育的成效性。
3 环境教育与专题讲座相结合。教师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例,利用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会使学生明确环境污染的严峻性,环境保护的迫切性,从而激发他们投身环保的热情。例如,在学习放射性污染的时候,可以组织一定程度的专题讲座,既能结合当今国际上发生的核泄露事件、核废料处理纠纷等来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又能结合家庭核辐射的来源,提出家庭居室装饰材料的使用原则等,从各个方面对放射性污染进行论述,使学生了解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环境的变化对自身的影响。这样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也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行动,既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也会使他们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4 环境教育与开展环保小组相结合。通过环保小组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渐增强,成为自觉参与环保活动的主体。例如,在学习《交流电》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成立环保节能监督小组,从调查学校、家庭的用电情况人手,利用所学电功知识计算每天浪费多少电能,进而着手检查每个教室的用电情况。这既能为学校的节约用电作出贡献,又能促使学生养成随手关灯、节约能源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