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贯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既是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揭示,也是对现实问题的透彻分析,为我们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行的智慧和力量,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对高校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具有重大意义。
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矢志不渝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史。
传承好红色基因对于铭记历史、厚植家国情怀具有重要意義。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回顾百年党史,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执着信仰,到对“可爱的中国”的深情呼唤,再到“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无怨无悔,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滋养,是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把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与建设高水平大学相贯通,与提升服务师生能力和育人水平相贯通,着力解决学校改革发展难题。高校师生的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把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牢记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保持斗争精神、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切实把学校各项工作做实做好。
传承好红色基因对于筑牢立德树人的思想根基,抓好高校思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共同构成了理想信念体系的基本内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思政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加强“四史”教育,有利于引导当代青年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深刻认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进而更加坚定理想信念。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始终坚持人才培养正确政治方向,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守正的基础上,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不断增强青年大学生的认同感、接受度、转化率,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实到位,绝不能在培养人的问题上走偏。
传承好红色基因,对于树立正确党史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坚持正确党史观,必须旗帜鲜明批判历史虚无主义谬论。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的重要论述,树立正确党史观,深入揭示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本质。大学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主力军,高校是传播红色基因的主阵地,将党史学习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在青年大学生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用厚重的红色擦亮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引导大学生做红色基因的坚定传承者和自觉践行者,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必须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把师生是否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的标尺,鼓励、教育和引导师生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中敢于发声、勇于亮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四史”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将“四史”教育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重要举措,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坚持抓实抓细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各级党员干部要自觉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自觉以理论滋润初心、以理论引领使命、立足本职工作,切实担当起自己应尽的职责。广大教师要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青年学生要把学习党史融入专业学习、融入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勇做新时代的追梦人,自觉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高校要形成工作合力,抓好“个人自学”和“集中研学”相结合、“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构建“校领导、基层党委(党总支)书记、基层党支部书记、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干部”五级党史宣讲体系。开展专题调研,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解决教职工生关心关注的困难事,全面完成“规定动作”、高效做好“自选动作”,突出特色、打造亮点,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取得实效。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切实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办学之基。“四史”教育的本质是以史育人。推动“四史”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增强史论结合、历史与理论相贯通的教育理念,才能够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整体效果和立德树人能力。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要积极引导他们通过认真学习“四史”,扩展历史视野、培养家国情怀,筑牢理想信念。要抓住立德树人“根本点”,打出内部管理、人事薪酬、教学管理等制度改革“组合拳”,切实发挥好学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全心全意为学生排忧解难,促进学生又红又专全面发展。坚持把学习历史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紧密联系、有机贯通起来,是高校思政工作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
坚定不移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捍卫者。“四史”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中蕴含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的政治立场、崇高的价值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和优良的思想作风,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与目标价值高度契合。只有切实加强“四史”教育,让当代青年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逻辑,才能增进思想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深入挖掘和利用“四史”资源,以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为抓手,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育人体系,以教育评价综合改革为牵引,以课程、科研、服务等育人体系建设为抓手,构建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人格塑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办学之本,以构建高质量思政体系铸魂育人,办让人民满意的大学。同时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科学分析研判自身所处方位,把传统优势学科专业做强,把国家战略急需的学科专业做精,把新兴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做实,办让行业认可的大学。
坚持守正创新,灵活教育形式。“四史”不仅体现在书籍、史料中,更蕴藏在故事、纪念场馆、历史遗址等丰富多彩的载体中。针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群体以“00后”为主的特点,高校思政教育应充分利用“四史”的丰富载体,积极创新教育形式,实现政治性、学术性、灵活性、生动性的统一,推动“四史”教育入脑入心。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灵活运用研究式、辩论式、讨论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促使“四史”教育接地气。要以“互联网+学生需求”思维开展“四史”教育,力求实现全天候、立体化的传播效果。积极探索体验式教育,通过“红色之旅”等实践教学,增强感染力和感召力。
我们学院党员干部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谋划学院发展结合好,充分调动党员师生的积极性,共同为学院发展出谋划策,汇聚集体智慧力量,更加准确、更加全面认识学院发展态势,掌握好家底,认识到问题,找准努力方向。广大教师要强化育人意识,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思想营养、理论营养和政治智慧,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教育教学和育人水平的强大动力。
传承红色基因 汲取前行力量
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矢志不渝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史。
传承好红色基因对于铭记历史、厚植家国情怀具有重要意義。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回顾百年党史,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执着信仰,到对“可爱的中国”的深情呼唤,再到“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无怨无悔,我们党在长期奋斗历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滋养,是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把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与建设高水平大学相贯通,与提升服务师生能力和育人水平相贯通,着力解决学校改革发展难题。高校师生的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把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牢记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保持斗争精神、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切实把学校各项工作做实做好。
传承好红色基因对于筑牢立德树人的思想根基,抓好高校思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共同构成了理想信念体系的基本内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校思政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加强“四史”教育,有利于引导当代青年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深刻认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进而更加坚定理想信念。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始终坚持人才培养正确政治方向,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守正的基础上,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不断增强青年大学生的认同感、接受度、转化率,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实到位,绝不能在培养人的问题上走偏。
传承好红色基因,对于树立正确党史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坚持正确党史观,必须旗帜鲜明批判历史虚无主义谬论。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的重要论述,树立正确党史观,深入揭示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本质。大学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主力军,高校是传播红色基因的主阵地,将党史学习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在青年大学生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用厚重的红色擦亮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引导大学生做红色基因的坚定传承者和自觉践行者,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必须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把师生是否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的标尺,鼓励、教育和引导师生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中敢于发声、勇于亮剑。
开展“四史”教育 坚持立德树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四史”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将“四史”教育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重要举措,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坚持抓实抓细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各级党员干部要自觉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自觉以理论滋润初心、以理论引领使命、立足本职工作,切实担当起自己应尽的职责。广大教师要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青年学生要把学习党史融入专业学习、融入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勇做新时代的追梦人,自觉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高校要形成工作合力,抓好“个人自学”和“集中研学”相结合、“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构建“校领导、基层党委(党总支)书记、基层党支部书记、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干部”五级党史宣讲体系。开展专题调研,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解决教职工生关心关注的困难事,全面完成“规定动作”、高效做好“自选动作”,突出特色、打造亮点,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取得实效。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切实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办学之基。“四史”教育的本质是以史育人。推动“四史”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增强史论结合、历史与理论相贯通的教育理念,才能够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整体效果和立德树人能力。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要积极引导他们通过认真学习“四史”,扩展历史视野、培养家国情怀,筑牢理想信念。要抓住立德树人“根本点”,打出内部管理、人事薪酬、教学管理等制度改革“组合拳”,切实发挥好学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政治和组织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全心全意为学生排忧解难,促进学生又红又专全面发展。坚持把学习历史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紧密联系、有机贯通起来,是高校思政工作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
坚定不移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捍卫者。“四史”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中蕴含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的政治立场、崇高的价值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和优良的思想作风,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与目标价值高度契合。只有切实加强“四史”教育,让当代青年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逻辑,才能增进思想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深入挖掘和利用“四史”资源,以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为抓手,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育人体系,以教育评价综合改革为牵引,以课程、科研、服务等育人体系建设为抓手,构建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人格塑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办学之本,以构建高质量思政体系铸魂育人,办让人民满意的大学。同时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科学分析研判自身所处方位,把传统优势学科专业做强,把国家战略急需的学科专业做精,把新兴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做实,办让行业认可的大学。
坚持守正创新,灵活教育形式。“四史”不仅体现在书籍、史料中,更蕴藏在故事、纪念场馆、历史遗址等丰富多彩的载体中。针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群体以“00后”为主的特点,高校思政教育应充分利用“四史”的丰富载体,积极创新教育形式,实现政治性、学术性、灵活性、生动性的统一,推动“四史”教育入脑入心。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灵活运用研究式、辩论式、讨论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促使“四史”教育接地气。要以“互联网+学生需求”思维开展“四史”教育,力求实现全天候、立体化的传播效果。积极探索体验式教育,通过“红色之旅”等实践教学,增强感染力和感召力。
我们学院党员干部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谋划学院发展结合好,充分调动党员师生的积极性,共同为学院发展出谋划策,汇聚集体智慧力量,更加准确、更加全面认识学院发展态势,掌握好家底,认识到问题,找准努力方向。广大教师要强化育人意识,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思想营养、理论营养和政治智慧,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教育教学和育人水平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