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他自幼便显露出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像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十二岁时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1748—1798)的助手。这位集古典主义大成、开浪漫主义先河的德意志古典音乐作曲家,也是一位演奏家和指挥家。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尤其是他的九部交响曲,闪耀着那个时代伟大的人民运动和最先进的思想,饱含着深刻的哲理。这位开创性大师的开创意义之作,即他的《第三交响曲》。
二
复三部曲式,是一种有再现的,较大型的三部型结构。它直接由带再现的三部曲式发展而来,但结构上发生变化。复三部曲式出现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并在后来的发展中被应用于各种内容、性质的乐曲中。复三部曲式是器乐曲常用的一种形式,它的典型用法是作为一个乐章(通常是第二或第三乐章),出现在一部大型套曲,如交响曲、奏鸣曲和重奏曲中间。独立的器乐曲也经常采用这种曲式结构,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即是采用此曲式写成的。从宏观角度,通过对贝多芬作品的研究与分析,特别是其交响曲的剖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贝多芬的创作面貌及伟大思想;从微观角度,我们则可以了解到交响乐创作上的重大革新,可看到交响乐是如何从海顿、莫扎特时代过渡到舒伯特、门德尔松的新发展时期。同时,分析其作品,我们还可更好地把握典型的曲式类型。下面通过分析其《第三交响曲》中的第二乐章“葬礼交响曲”,让读者更好地把握复三部曲式。
贝多芬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作品55号。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献给法国第一位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于5月18日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后来出版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这部作品于1805年在维也纳初演一举成功,从此贝多芬蜚声于欧洲乐坛。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第一部打破维也纳交响乐模式,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作品。作品贯穿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始终保持着深沉、真挚的感情,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贝多芬本人曾声称他最喜欢的交响乐就是这部第三交响曲。
作品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降E大调,3/4拍子。奏鸣曲形式。这一乐章在当时是自交响曲诞生以来最宏伟壮大的乐曲,它外形精致、巧妙,变化无穷(片段1)。
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甚慢板,c小调,3/4拍子(片段2)。这个乐章具有鲜明的赋格曲效果,响彻着嘈杂的战斗声和凶猛的骑兵嬉游曲。本乐章极为著名,经常单独演出。
第三乐章,诙谐曲,活泼的快板,降E大调,3/4拍子,整个乐章围绕着开始部分的弦乐主题而展开(片段3),力度逐渐加强,显得乐曲充满悠闲自得的气氛,令人沉醉。
第四乐章,终曲,甚快板,降E大调,2/4拍子(片段4)。乐章的主题采用贝多芬早年的普罗米修斯主题,并以短的经过部和发展部共同构成自由变奏曲形式。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第二乐章采用了复三部曲式的曲式结构。第一部分ABA单三部曲式,中间是三声中部,第三部分是对AB段的完整再现,紧接一个长大的尾声。同时,在再现部出现一个扩展到59小节的插部。此乐章表现的是人们对死去英雄的缅怀,描写的是英雄的死。音乐自始至终具有进行曲的特点。英雄的葬礼在行进中举行,哀悼的音乐并非绝望,而是表现发自内心的崇敬、哀悼和沉痛的思念。进行曲乐章的前后两部分建立在C小调上。在表现形式上,它为速度很慢的夹板(Adagio assai),从容不迫,为四、二拍。因其主部主题多次再现所以在曲式上,它又兼有回旋性。
第一部分为单三部曲式结构乐曲开始建立在C小调上,第一小提在四声部弦乐的衬托下以柔音轻轻奏出主部一主题。此处缓慢的附点节奏及低音浑暗,低沉的音色,表现了葬礼队伍肃穆、悲哀的气氛,低沉、压抑。低音提亲脱离大提琴独立。它在低声部奏出犹如鼓声的声响伴奏。经过8小节主题旋律在全体弦乐伴奏下,转由音调悲伤的双簧管续奏,此时的鼓声伴奏音型清晰可闻,不由使人联想到后来贝多芬创作的《命运交响曲》中的命运动机。随着乐曲的发展,葬礼交进行曲的体裁越来越鲜明。它很形象地描写了一系列行进中的人群,由远而近,音乐也深刻地表达了人们的悲痛心情。
随后第一小提琴在大调式上呈示第二主题。这是在又过了8小节之后,第一小提琴独自呈示扩大发展而出,充满悲怨挫折感的三连音符,始终执拗地扭在一起,有如嘻吁哭泣。音乐经过一连串的调性转换,给这个哀悼的乐曲增添了严肃性和悲痛色彩,最后回到C小调结束。这个复乐段的前一乐段的结束是主调(C小调)上的完全终止,第二乐段的开始乐句与前一段材料的结构完全相同,只是曲调提高了八度,配器法上有变化,但音乐逐渐有更明显发展。结构上这样的处理使得音乐从开始时的沉重哀伤情绪发展到较为坚定、明朗。乐曲转入明亮的C大调,是原主调的同名大调,为近关系调。双簧管纯朴而明朗的主题(谱4)与悲剧性的前一主题构成鲜明的对比,明朗的英雄性旋律取代了伤悼的情绪,可以听到军鼓和军号声。这是从英雄主题中演化而来,在我们面前仿佛又出现庄严的行列场面,又出现了刀光剑影和战士的呐喊声。这是对英雄业绩的缅怀与赞颂,回忆了英雄光辉的事业。双簧管奏出主题后,再由长笛、低音管和奏、发展,推动曲子向前发展。
第三部分再现部音乐紧接着进入C小调,临时再现主旋律A,但立刻便出现了用第二小提呈示的新主题。此新主题(谱5)建立在小调上,并构成赋格段进行,给哀悼的乐曲又增添了一层更为悲痛的色彩,使人听到深深的叹息和哽咽的啜泣。这一部分结束在第17小节,紧连又出现开头的送葬主题。由力度P的双簧管竖笛引出,此时进行曲再予回复,不缩短,而是将它的管弦乐法复杂化。
尾声最后是长达38小节的尾声。有结尾是复三部曲式常见的特征。此处结尾部用第一小提琴断断续续地再现出主部主题结束。当哀悼的进行曲主题带着宁静和安然的情绪最后在尾声出现时,音调时断时续,好似一声一声地叹息,又好似人们的“泣不成声”,整个乐队在很弱(PP)的延续音上逐渐微下去,直到消失。
整个乐章的音乐肃穆、悲壮、催人泪下,感人肺腑。
三
此乐章是三段体结构,但当音乐回到小调基本主题时,即再现时,并不是音乐的素材的机械反复,而是展开式地“陈述”,它的第三段组成了全乐章的高潮,由于在复乐段两个乐段间插入了一个展开式的复调性质的插部,而扩展了此部分,使得第三部分占乐章总长度一半以上,这旋律的紧张进行,包括赋格式的发展,乐队遍及一切增强音响,创造出强有力的戏剧性效果,从哀悼的挽歌变成一曲赞颂的史诗。
纵观全乐章,它既是复三部曲式的真实表现,又是贝多芬精神才能的完美展现。透过这位大师,我们能更好地把握住复三部曲式的原则。
(作者系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在职研究生)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他自幼便显露出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像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十二岁时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而且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1748—1798)的助手。这位集古典主义大成、开浪漫主义先河的德意志古典音乐作曲家,也是一位演奏家和指挥家。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尤其是他的九部交响曲,闪耀着那个时代伟大的人民运动和最先进的思想,饱含着深刻的哲理。这位开创性大师的开创意义之作,即他的《第三交响曲》。
二
复三部曲式,是一种有再现的,较大型的三部型结构。它直接由带再现的三部曲式发展而来,但结构上发生变化。复三部曲式出现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并在后来的发展中被应用于各种内容、性质的乐曲中。复三部曲式是器乐曲常用的一种形式,它的典型用法是作为一个乐章(通常是第二或第三乐章),出现在一部大型套曲,如交响曲、奏鸣曲和重奏曲中间。独立的器乐曲也经常采用这种曲式结构,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即是采用此曲式写成的。从宏观角度,通过对贝多芬作品的研究与分析,特别是其交响曲的剖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贝多芬的创作面貌及伟大思想;从微观角度,我们则可以了解到交响乐创作上的重大革新,可看到交响乐是如何从海顿、莫扎特时代过渡到舒伯特、门德尔松的新发展时期。同时,分析其作品,我们还可更好地把握典型的曲式类型。下面通过分析其《第三交响曲》中的第二乐章“葬礼交响曲”,让读者更好地把握复三部曲式。
贝多芬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作品55号。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献给法国第一位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于5月18日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后来出版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这部作品于1805年在维也纳初演一举成功,从此贝多芬蜚声于欧洲乐坛。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是第一部打破维也纳交响乐模式,完全体现英雄性格的作品。作品贯穿着严肃和欢乐的情绪,始终保持着深沉、真挚的感情,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氛。贝多芬本人曾声称他最喜欢的交响乐就是这部第三交响曲。
作品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降E大调,3/4拍子。奏鸣曲形式。这一乐章在当时是自交响曲诞生以来最宏伟壮大的乐曲,它外形精致、巧妙,变化无穷(片段1)。
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甚慢板,c小调,3/4拍子(片段2)。这个乐章具有鲜明的赋格曲效果,响彻着嘈杂的战斗声和凶猛的骑兵嬉游曲。本乐章极为著名,经常单独演出。
第三乐章,诙谐曲,活泼的快板,降E大调,3/4拍子,整个乐章围绕着开始部分的弦乐主题而展开(片段3),力度逐渐加强,显得乐曲充满悠闲自得的气氛,令人沉醉。
第四乐章,终曲,甚快板,降E大调,2/4拍子(片段4)。乐章的主题采用贝多芬早年的普罗米修斯主题,并以短的经过部和发展部共同构成自由变奏曲形式。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第二乐章采用了复三部曲式的曲式结构。第一部分ABA单三部曲式,中间是三声中部,第三部分是对AB段的完整再现,紧接一个长大的尾声。同时,在再现部出现一个扩展到59小节的插部。此乐章表现的是人们对死去英雄的缅怀,描写的是英雄的死。音乐自始至终具有进行曲的特点。英雄的葬礼在行进中举行,哀悼的音乐并非绝望,而是表现发自内心的崇敬、哀悼和沉痛的思念。进行曲乐章的前后两部分建立在C小调上。在表现形式上,它为速度很慢的夹板(Adagio assai),从容不迫,为四、二拍。因其主部主题多次再现所以在曲式上,它又兼有回旋性。
第一部分为单三部曲式结构乐曲开始建立在C小调上,第一小提在四声部弦乐的衬托下以柔音轻轻奏出主部一主题。此处缓慢的附点节奏及低音浑暗,低沉的音色,表现了葬礼队伍肃穆、悲哀的气氛,低沉、压抑。低音提亲脱离大提琴独立。它在低声部奏出犹如鼓声的声响伴奏。经过8小节主题旋律在全体弦乐伴奏下,转由音调悲伤的双簧管续奏,此时的鼓声伴奏音型清晰可闻,不由使人联想到后来贝多芬创作的《命运交响曲》中的命运动机。随着乐曲的发展,葬礼交进行曲的体裁越来越鲜明。它很形象地描写了一系列行进中的人群,由远而近,音乐也深刻地表达了人们的悲痛心情。
随后第一小提琴在大调式上呈示第二主题。这是在又过了8小节之后,第一小提琴独自呈示扩大发展而出,充满悲怨挫折感的三连音符,始终执拗地扭在一起,有如嘻吁哭泣。音乐经过一连串的调性转换,给这个哀悼的乐曲增添了严肃性和悲痛色彩,最后回到C小调结束。这个复乐段的前一乐段的结束是主调(C小调)上的完全终止,第二乐段的开始乐句与前一段材料的结构完全相同,只是曲调提高了八度,配器法上有变化,但音乐逐渐有更明显发展。结构上这样的处理使得音乐从开始时的沉重哀伤情绪发展到较为坚定、明朗。乐曲转入明亮的C大调,是原主调的同名大调,为近关系调。双簧管纯朴而明朗的主题(谱4)与悲剧性的前一主题构成鲜明的对比,明朗的英雄性旋律取代了伤悼的情绪,可以听到军鼓和军号声。这是从英雄主题中演化而来,在我们面前仿佛又出现庄严的行列场面,又出现了刀光剑影和战士的呐喊声。这是对英雄业绩的缅怀与赞颂,回忆了英雄光辉的事业。双簧管奏出主题后,再由长笛、低音管和奏、发展,推动曲子向前发展。
第三部分再现部音乐紧接着进入C小调,临时再现主旋律A,但立刻便出现了用第二小提呈示的新主题。此新主题(谱5)建立在小调上,并构成赋格段进行,给哀悼的乐曲又增添了一层更为悲痛的色彩,使人听到深深的叹息和哽咽的啜泣。这一部分结束在第17小节,紧连又出现开头的送葬主题。由力度P的双簧管竖笛引出,此时进行曲再予回复,不缩短,而是将它的管弦乐法复杂化。
尾声最后是长达38小节的尾声。有结尾是复三部曲式常见的特征。此处结尾部用第一小提琴断断续续地再现出主部主题结束。当哀悼的进行曲主题带着宁静和安然的情绪最后在尾声出现时,音调时断时续,好似一声一声地叹息,又好似人们的“泣不成声”,整个乐队在很弱(PP)的延续音上逐渐微下去,直到消失。
整个乐章的音乐肃穆、悲壮、催人泪下,感人肺腑。
三
此乐章是三段体结构,但当音乐回到小调基本主题时,即再现时,并不是音乐的素材的机械反复,而是展开式地“陈述”,它的第三段组成了全乐章的高潮,由于在复乐段两个乐段间插入了一个展开式的复调性质的插部,而扩展了此部分,使得第三部分占乐章总长度一半以上,这旋律的紧张进行,包括赋格式的发展,乐队遍及一切增强音响,创造出强有力的戏剧性效果,从哀悼的挽歌变成一曲赞颂的史诗。
纵观全乐章,它既是复三部曲式的真实表现,又是贝多芬精神才能的完美展现。透过这位大师,我们能更好地把握住复三部曲式的原则。
(作者系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在职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