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点阐释】
中国古代书籍不加标点。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所谓“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其语意相对完整而需要较长停顿的地方为“句”,语意未尽而需要短暂停顿处为“读”。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文意的理解,若断句失误,则必然误解古文原意。《韩非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哀公问孔子:“我听说夔这个人只有一条腿,是真的吗(吾闻夔一足,信乎)?”孔子说:“应该理解成‘有像夔这样一个人就足够了’,不能理解成‘夔只有一只脚’啊。”如果哀公能准确断句为“夔,促”,就不会闹这样的笑话了。
断句需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因而断句能力的高低,也可以成为判断文言阅读能力高低的一个标准。从十多年前北京卷率先考查断句以来,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到现在,全国卷和绝大多数省市的地方卷都坚持对文言斷句进行考查。
套考试说明》中古代诗文阅读的第三项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包括翻译、断句等),能力层级为B。一般说来,给文言语句加上标点要求较高,作为高考命题者来说,往往只考断句,而不考标点。考查形式有主观题(用“/”给文言文断句)和客观题(选择题,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一开始以主观题为主,考虑到阅卷速度和试题难度,近年来客观题的考查成为主流:2017年7套试卷考查了断句,5套是客观题。选文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来自文言文阅读文本中的语句,一种是来自独立文段或独立文段中的句子。2017年的高考试题中,全部使用了阅读文本中的语句,这应该是回归文本整体性、完整性、注重文意理解与文句理解结合的命题理念使然。
【解题原则】
断句题一般赋分3分,但高考无小分,1分压倒1万人,这3分同样不能小看。下面侧重介绍一些断句的原则和方法,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通读全文原则
通读全文、理清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对,不理解就点不好。如果是有故事情节的记叙文,就要把握它的大致情节、中心事件和人物间的关系;如果是议论文,就要明确文章的论述中心,再进一步明确前后的逻辑关系。有的同学给文言文断句时,经常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语段,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例如2017年全国卷Ⅰ《宋书·谢弘微传》: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
断句部分“所继”作“言”的宾语还是修饰“叔父”?“谓思”又是什么意思?只有阅读前文,知道传主的父亲叫谢思,传主本人过继给叔父,试题才好作答。
正确答案:(D项)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万胃思日/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二、先易后难原则
在通读文段、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再断把握不准的部分。对于容易断句的部分,可以直接加上斜线;对于暂时难以确定的,可以先放一放,到最后再推敲斟酌。对于那些限定了句数的主观型断句更要注重这一原则,例如2016年江苏卷附加题第21题:
而欲以末学陋识操觚窜定其间虽复穷老尽气刿目鉥心亦何所发明?(限4处)
“间虽”之间是明显的间断,“亦何所发明?”是一个完整的反问句,可以率先断开,然后在比较长的部位进一步拆分:“而欲以末学陋识操觚窜定其间”虽然只有一套主谓宾结构,但是“以末学陋识”这个介词结构穿插其间,可以停顿断开;“穷老尽气判目鉥心”包括了四个动宾短语,这种情况一般是四字分为一组。
正确答案:而欲以末学陋识/操觚窜定其间/虽复穷老尽气/判目鉥心/亦何所发明?
【实战技巧】
一、借助虚词定首尾
《文心雕龙》中说:“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特别多,其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这些标志可以成为我们断句的依据。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①句首语气词“盖”“夫”“且夫”“若夫”,前面断句。
②句末语气词“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断句。
③句首关联词,“向使”“至若”“至于”“于是”“是以”“是故”“然则”等,前面断句。
④感叹词,“嗟夫”“呜呼”等,前后都要断句。
⑤说话提示语,+p”“云”“言”,后面断句。
例如2016年浙江卷20题: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巨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屠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选自贾谊《治安策》)
粗读原文,便发现前半段有很多提示性的虚词,日、矣、也、者、也等词一般在后面断句,“也夫”不是词组,应该断开,“夫”乃句首发语词。后面的“何以”是固定搭配,一般放句首。
正确答案:进言者皆日/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二、实词前后多联系
在通读文段的基础上,注意联系自己掌握的古汉语词句的知识(词法、句法等)来断句。例如,名词经常作主语或者宾语,可以首先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因为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名词(代词)一般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例如2015年全国卷Ⅰ第4题: 宣和末高丽人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薪州安置
关注名词和代词,把“高丽人”“使者”“傅”“宰相”和前后内容相联系,发现这几个词明显充当主语。“高丽人人贡”“使者所过”“傅言”“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应该构成完整句子。“调夫治舟骚然烦费”也不难,“调夫”和“治舟”结构一致,放一起;“骚然”和“烦费”都是形容词,放一起。“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中,“以”前后连接的是词语,不要断开;“而”后面是句子,要斷开。
正确答案:(AsA5)宣和末/高丽人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我们知道,文言文经常省略主语,不及物动词又不带宾语,所以用名词和代词来确定主宾不是万能的。从语法的角度来说,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我们将其称作“动词定位法”,也就是找准动词,然后前后推断,直到形成完整的表述。例如2015年山东卷第11题:
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上面文字中,动词有“受命”“令”“卜斋”“之”“钻”“卜”“授”。其中“太史”这个官职负责天文历法卜祝,只会“卜”,不需要“斋”,因此“斋三日”不是太史的行为,“卜斋”要断开为两个动词。第二步操作是给动词搭配主语和宾语,也可能有补语。比如“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授斧饿”等,唯一的难点是“命太史卜”是一个兼语句,要放在一起(这句话中有两个动词,另外还有并列关系、连动关系会有多个动词)。
正确答案:(C项)将既受甸/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俄
三、特殊句型要明确
这里的特殊句型是个大概念,不仅包括文言文特殊句式,还包括对称结构和固定句型。文言文四种特殊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和省略句,往往会有提示性的标志。为使文章达到句式整齐,语气连贯的效果,古人写文章经常运用对偶、排比、互文、顶真、层递、反复等修辞手法。如果以此特点为依据来断句,其准确性更高。例如2017年天津卷第11题:
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
前面已经讲过,“而”前后是词语则不要断开,“才高而不尚苟作”因此为一句。后面究竟是“不好谈对”还是“不好谈”呢?并且“对非其人”解释为“对于不认可的人”似乎也讲得通。但是,对称现象不仅讲究语义,更要体现一种音韵上的对称。因此,“口辩而不好谈对”才能与前面对应。
正确答案:(C项)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
最后说说固定句型,常见的固定句型有:岂……哉(难道……吗)、不亦……乎(不是……吗)、……非……欤(……不是……吗)、……宁……乎(难道……吗)、比及……(等到……的时候)、有……者(有个……的人)、若……然(像……一样)、……之谓也(说的就是……啊)、但……耳(只不过……罢了)、无乃……欤(恐怕……吧)、得无……乎(该不是……吧)……这些句式大都语气强烈,感叹句、反问句、祈使句占了多数。
有的同学想,固定句式就是一个整体,不要断开了吧?其实不然,有的固定句型恰恰是前后两个小句子,中间要断开:①……者,……也(什么是什么);②与其……,孰若……(与其……哪如……);③……,抑……(是……,还是……);④其……,其……也(是……呢,还是……呢);⑤非惟……,抑亦……(不只是……而且是……)。
因此,一定要把文言知识点掌握透彻,解题才能游刃有余,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上方法只是登堂入室的阶梯,我们只能以课本为本,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熟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培养良好的语感,断句的能力才会得到有效提高。
中国古代书籍不加标点。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所谓“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其语意相对完整而需要较长停顿的地方为“句”,语意未尽而需要短暂停顿处为“读”。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文意的理解,若断句失误,则必然误解古文原意。《韩非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哀公问孔子:“我听说夔这个人只有一条腿,是真的吗(吾闻夔一足,信乎)?”孔子说:“应该理解成‘有像夔这样一个人就足够了’,不能理解成‘夔只有一只脚’啊。”如果哀公能准确断句为“夔,促”,就不会闹这样的笑话了。
断句需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因而断句能力的高低,也可以成为判断文言阅读能力高低的一个标准。从十多年前北京卷率先考查断句以来,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到现在,全国卷和绝大多数省市的地方卷都坚持对文言斷句进行考查。
套考试说明》中古代诗文阅读的第三项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包括翻译、断句等),能力层级为B。一般说来,给文言语句加上标点要求较高,作为高考命题者来说,往往只考断句,而不考标点。考查形式有主观题(用“/”给文言文断句)和客观题(选择题,选出断句正确的一项),一开始以主观题为主,考虑到阅卷速度和试题难度,近年来客观题的考查成为主流:2017年7套试卷考查了断句,5套是客观题。选文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来自文言文阅读文本中的语句,一种是来自独立文段或独立文段中的句子。2017年的高考试题中,全部使用了阅读文本中的语句,这应该是回归文本整体性、完整性、注重文意理解与文句理解结合的命题理念使然。
【解题原则】
断句题一般赋分3分,但高考无小分,1分压倒1万人,这3分同样不能小看。下面侧重介绍一些断句的原则和方法,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通读全文原则
通读全文、理清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对,不理解就点不好。如果是有故事情节的记叙文,就要把握它的大致情节、中心事件和人物间的关系;如果是议论文,就要明确文章的论述中心,再进一步明确前后的逻辑关系。有的同学给文言文断句时,经常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语段,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例如2017年全国卷Ⅰ《宋书·谢弘微传》:
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
断句部分“所继”作“言”的宾语还是修饰“叔父”?“谓思”又是什么意思?只有阅读前文,知道传主的父亲叫谢思,传主本人过继给叔父,试题才好作答。
正确答案:(D项)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万胃思日/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二、先易后难原则
在通读文段、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再断把握不准的部分。对于容易断句的部分,可以直接加上斜线;对于暂时难以确定的,可以先放一放,到最后再推敲斟酌。对于那些限定了句数的主观型断句更要注重这一原则,例如2016年江苏卷附加题第21题:
而欲以末学陋识操觚窜定其间虽复穷老尽气刿目鉥心亦何所发明?(限4处)
“间虽”之间是明显的间断,“亦何所发明?”是一个完整的反问句,可以率先断开,然后在比较长的部位进一步拆分:“而欲以末学陋识操觚窜定其间”虽然只有一套主谓宾结构,但是“以末学陋识”这个介词结构穿插其间,可以停顿断开;“穷老尽气判目鉥心”包括了四个动宾短语,这种情况一般是四字分为一组。
正确答案:而欲以末学陋识/操觚窜定其间/虽复穷老尽气/判目鉥心/亦何所发明?
【实战技巧】
一、借助虚词定首尾
《文心雕龙》中说:“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特别多,其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这些标志可以成为我们断句的依据。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①句首语气词“盖”“夫”“且夫”“若夫”,前面断句。
②句末语气词“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断句。
③句首关联词,“向使”“至若”“至于”“于是”“是以”“是故”“然则”等,前面断句。
④感叹词,“嗟夫”“呜呼”等,前后都要断句。
⑤说话提示语,+p”“云”“言”,后面断句。
例如2016年浙江卷20题: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巨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屠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选自贾谊《治安策》)
粗读原文,便发现前半段有很多提示性的虚词,日、矣、也、者、也等词一般在后面断句,“也夫”不是词组,应该断开,“夫”乃句首发语词。后面的“何以”是固定搭配,一般放句首。
正确答案:进言者皆日/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二、实词前后多联系
在通读文段的基础上,注意联系自己掌握的古汉语词句的知识(词法、句法等)来断句。例如,名词经常作主语或者宾语,可以首先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因为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名词(代词)一般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例如2015年全国卷Ⅰ第4题: 宣和末高丽人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薪州安置
关注名词和代词,把“高丽人”“使者”“傅”“宰相”和前后内容相联系,发现这几个词明显充当主语。“高丽人人贡”“使者所过”“傅言”“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应该构成完整句子。“调夫治舟骚然烦费”也不难,“调夫”和“治舟”结构一致,放一起;“骚然”和“烦费”都是形容词,放一起。“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中,“以”前后连接的是词语,不要断开;“而”后面是句子,要斷开。
正确答案:(AsA5)宣和末/高丽人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我们知道,文言文经常省略主语,不及物动词又不带宾语,所以用名词和代词来确定主宾不是万能的。从语法的角度来说,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我们将其称作“动词定位法”,也就是找准动词,然后前后推断,直到形成完整的表述。例如2015年山东卷第11题:
将既受命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钺
上面文字中,动词有“受命”“令”“卜斋”“之”“钻”“卜”“授”。其中“太史”这个官职负责天文历法卜祝,只会“卜”,不需要“斋”,因此“斋三日”不是太史的行为,“卜斋”要断开为两个动词。第二步操作是给动词搭配主语和宾语,也可能有补语。比如“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授斧饿”等,唯一的难点是“命太史卜”是一个兼语句,要放在一起(这句话中有两个动词,另外还有并列关系、连动关系会有多个动词)。
正确答案:(C项)将既受甸/乃令太史卜/斋三日/之太庙/钻灵龟/卜吉日/以授斧俄
三、特殊句型要明确
这里的特殊句型是个大概念,不仅包括文言文特殊句式,还包括对称结构和固定句型。文言文四种特殊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和省略句,往往会有提示性的标志。为使文章达到句式整齐,语气连贯的效果,古人写文章经常运用对偶、排比、互文、顶真、层递、反复等修辞手法。如果以此特点为依据来断句,其准确性更高。例如2017年天津卷第11题:
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
前面已经讲过,“而”前后是词语则不要断开,“才高而不尚苟作”因此为一句。后面究竟是“不好谈对”还是“不好谈”呢?并且“对非其人”解释为“对于不认可的人”似乎也讲得通。但是,对称现象不仅讲究语义,更要体现一种音韵上的对称。因此,“口辩而不好谈对”才能与前面对应。
正确答案:(C项)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
最后说说固定句型,常见的固定句型有:岂……哉(难道……吗)、不亦……乎(不是……吗)、……非……欤(……不是……吗)、……宁……乎(难道……吗)、比及……(等到……的时候)、有……者(有个……的人)、若……然(像……一样)、……之谓也(说的就是……啊)、但……耳(只不过……罢了)、无乃……欤(恐怕……吧)、得无……乎(该不是……吧)……这些句式大都语气强烈,感叹句、反问句、祈使句占了多数。
有的同学想,固定句式就是一个整体,不要断开了吧?其实不然,有的固定句型恰恰是前后两个小句子,中间要断开:①……者,……也(什么是什么);②与其……,孰若……(与其……哪如……);③……,抑……(是……,还是……);④其……,其……也(是……呢,还是……呢);⑤非惟……,抑亦……(不只是……而且是……)。
因此,一定要把文言知识点掌握透彻,解题才能游刃有余,才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上方法只是登堂入室的阶梯,我们只能以课本为本,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熟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培养良好的语感,断句的能力才会得到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