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难课文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材中必须安排的难度层次比较高的课文,比如,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走近鲁迅”中的《好的故事》一文;一类是教材的编者认为符合该学段学生理解水平且容易教会的,但对于学生来说难以理解、难以领会的课文,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抒情散文《白鹭》。
一、难课文教什么
只有确定了教什么,才能考虑如何教。难课文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是既要符合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又要遵循文本自身的特征。
1. 落实语文要素。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以“双线”组织单元内容,“双线”包括“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其中,语文要素是单元内容的主线,是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因此,语文要素是教师进行文本解读的方向标。
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白鹭》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也是一篇难课文。如果单从文本字面的内容去设计教学活动,教学难度不太大;但如果联系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去解读文本,去探究作者寄予的政治见解,对于刚入读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很大难度的。但回看单元首页,本课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依据单元语文要素这一导向,很快就能敲定《白鹭》的教学内容:借助关键语段,感受白鹭的外形美及画面美;借助朗读,体会作者对白鹭的情感;品味重点语句,初步了解课文借白鹭抒发感情的方法。
2. 突破课文难点。
对于难课文来说,课文的难点就是整节课教学的支点。只要扣准难点,以难点作为支点来构建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用难点激发思考,引发讨论,深化理解,我们就能实现“难文巧教、一课一得”的教学目标。
鲁迅的散文诗《好的故事》被编入了六年級上册教材中,对小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笔者在备课时,首先静下心来认真地研读文本,发现“好的故事”就是鲁迅梦境中希望看到的故事。《好的故事》一文的核心内容及难点内容就是“梦境”。于是,笔者采用“一词立骨”法,围绕“梦境”来设计教学活动:①为梦境寻找依据,看课文哪些地方表明“好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梦境;②抓关键语段,体会梦境的美丽、幽雅和有趣;③借助资料,了解梦境的写作背景,体会梦境的象征意义。
3. 关联课后练习。
统编教材中,每篇精读课文后都安排了三四道课后练习。这些课后练习的特点是紧贴课标、突出难点,基于课文、延伸生活。课后练习就是最精简的导学案,是设计课堂教学环节的参照物。以《好的故事》一文为例,编者在课后设计了三道练习。
练习1,从语言入手,微观看词,聚焦难词。“有些词语比较难懂”直接明确了难课文的难点;“初读课文时,遇到难懂的词语可以先跳过去。再读课文时,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则明确了学习方法。关联练习1的任务,我们就可以设计出教学的第一环节:初读课文,跳过难词;再读课文,读懂难词。
练习2,从内容入手,宏观看篇,聚焦故事。“‘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精确地概括了文章的核心内容;“这个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是围绕课文核心内容设题,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关联练习2的任务,我们可以设计出教学的主要环节即第二环节:精读课文,厘清内容;聚焦梦境,体会梦境的美丽、幽雅、有趣。
练习3,从主旨入手,中观看段,聚焦情感。“说说对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理解”,这是聚焦难课文的关键语段,探究主旨与情感。这个问题的难度要高于前面两个练习,但有了前面两个教学环节的铺垫,这个问题也是学生跳跳就能够得着的问题了。这里安排的“阅读链接”中的材料是课文内容的一个补充与说明,也是课外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关联练习3的任务,我们可以设计出本课教学的第三个环节:资料助读,领会关键语段的内涵,体会梦境的象征意义。
综上所述,以上三道课后练习题是环环相扣、互相关联的,厘清编者设计这三道课后练习题的意图后,教学思路也就豁然开朗了。
二、难课文怎么教
难文巧教,这里的“巧”不是投机取巧,而是巧借他山之石。巧借他山之石,可攻难文之玉。
1. 巧借相关资料。
统编教材选用的难课文大都是名家散文,这些名家散文有一个共性特点就是“文章合为时而著”。许多作者将当时的社会背景融合在作品中,文章凝聚着作者复杂的情感,意蕴丰富。难课文的教学要真正地实现“学生与编者、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就要借助相关资料来理解课文的内涵与作者寄托的情感。
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就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例如这一单元《好的故事》一文,要解决难点之一——梦境的象征意义,必须借助“一九二五年”这个时间节点的社会背景,必须将梦境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才能得到合理阐释;要解决难点之二——对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内容的理解,同样必须借助相关资料,而练习题后的“阅读链接”正是引领学生走出解读困境的抓手。
2.巧借课文插图。
统编版教材中的大多数课文都配有精彩的插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借用插图,把抽象的讲解与直观的插图融合在一起,能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难点。
《白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郭沫若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了当时内心复杂的情感。教学这一课,教师要遵循“难文浅教”的原则,要“就文读文”,但文章中那些看似浅显易懂的文字也还有学生不能读懂领会的,这时课文插图就成为学生理解文章的一个重要资源。比如,有学生在读描写白鹭的外形美的句子“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时一脸茫然,因为学生平时看到的白鹭大都是站立姿态的,而白鹭腾空而飞时才能完美呈现出流线型的结构。教材中有一幅图片正好是一只白鹭展翅飞翔的画面,这时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插图后,再来理解“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学生马上心领神会。
3. 巧借生活经验。
语言文字本身是抽象的、凝固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相关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抽象或意蕴深刻的语言文字与生活阅历接轨,凭借生活经验,唤起已有的记忆,化难为易,既突破难点,又将生活经验语言化,积淀了语感,形成了素养。
4. 巧借多种读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再难的课文,只要让学生充分地读,采用不同的读法,学生就可以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例如,设计《好的故事》这篇难文的教学环节时,笔者以“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①初读:初读课文的时候,哪些词语读不懂,每人汇报一个;②速读: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课文的哪些地方让你认定“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③合作读:师生合作朗读,感受梦境的美好;④美读:师引读、生美读,进一步感受梦境的美好;⑤回读:回读梦境,升华对梦境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一、难课文教什么
只有确定了教什么,才能考虑如何教。难课文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是既要符合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又要遵循文本自身的特征。
1. 落实语文要素。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以“双线”组织单元内容,“双线”包括“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其中,语文要素是单元内容的主线,是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因此,语文要素是教师进行文本解读的方向标。
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白鹭》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也是一篇难课文。如果单从文本字面的内容去设计教学活动,教学难度不太大;但如果联系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去解读文本,去探究作者寄予的政治见解,对于刚入读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有很大难度的。但回看单元首页,本课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依据单元语文要素这一导向,很快就能敲定《白鹭》的教学内容:借助关键语段,感受白鹭的外形美及画面美;借助朗读,体会作者对白鹭的情感;品味重点语句,初步了解课文借白鹭抒发感情的方法。
2. 突破课文难点。
对于难课文来说,课文的难点就是整节课教学的支点。只要扣准难点,以难点作为支点来构建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用难点激发思考,引发讨论,深化理解,我们就能实现“难文巧教、一课一得”的教学目标。
鲁迅的散文诗《好的故事》被编入了六年級上册教材中,对小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笔者在备课时,首先静下心来认真地研读文本,发现“好的故事”就是鲁迅梦境中希望看到的故事。《好的故事》一文的核心内容及难点内容就是“梦境”。于是,笔者采用“一词立骨”法,围绕“梦境”来设计教学活动:①为梦境寻找依据,看课文哪些地方表明“好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梦境;②抓关键语段,体会梦境的美丽、幽雅和有趣;③借助资料,了解梦境的写作背景,体会梦境的象征意义。
3. 关联课后练习。
统编教材中,每篇精读课文后都安排了三四道课后练习。这些课后练习的特点是紧贴课标、突出难点,基于课文、延伸生活。课后练习就是最精简的导学案,是设计课堂教学环节的参照物。以《好的故事》一文为例,编者在课后设计了三道练习。
练习1,从语言入手,微观看词,聚焦难词。“有些词语比较难懂”直接明确了难课文的难点;“初读课文时,遇到难懂的词语可以先跳过去。再读课文时,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则明确了学习方法。关联练习1的任务,我们就可以设计出教学的第一环节:初读课文,跳过难词;再读课文,读懂难词。
练习2,从内容入手,宏观看篇,聚焦故事。“‘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精确地概括了文章的核心内容;“这个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是围绕课文核心内容设题,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关联练习2的任务,我们可以设计出教学的主要环节即第二环节:精读课文,厘清内容;聚焦梦境,体会梦境的美丽、幽雅、有趣。
练习3,从主旨入手,中观看段,聚焦情感。“说说对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理解”,这是聚焦难课文的关键语段,探究主旨与情感。这个问题的难度要高于前面两个练习,但有了前面两个教学环节的铺垫,这个问题也是学生跳跳就能够得着的问题了。这里安排的“阅读链接”中的材料是课文内容的一个补充与说明,也是课外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关联练习3的任务,我们可以设计出本课教学的第三个环节:资料助读,领会关键语段的内涵,体会梦境的象征意义。
综上所述,以上三道课后练习题是环环相扣、互相关联的,厘清编者设计这三道课后练习题的意图后,教学思路也就豁然开朗了。
二、难课文怎么教
难文巧教,这里的“巧”不是投机取巧,而是巧借他山之石。巧借他山之石,可攻难文之玉。
1. 巧借相关资料。
统编教材选用的难课文大都是名家散文,这些名家散文有一个共性特点就是“文章合为时而著”。许多作者将当时的社会背景融合在作品中,文章凝聚着作者复杂的情感,意蕴丰富。难课文的教学要真正地实现“学生与编者、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就要借助相关资料来理解课文的内涵与作者寄托的情感。
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就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例如这一单元《好的故事》一文,要解决难点之一——梦境的象征意义,必须借助“一九二五年”这个时间节点的社会背景,必须将梦境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才能得到合理阐释;要解决难点之二——对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内容的理解,同样必须借助相关资料,而练习题后的“阅读链接”正是引领学生走出解读困境的抓手。
2.巧借课文插图。
统编版教材中的大多数课文都配有精彩的插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借用插图,把抽象的讲解与直观的插图融合在一起,能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难点。
《白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郭沫若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了当时内心复杂的情感。教学这一课,教师要遵循“难文浅教”的原则,要“就文读文”,但文章中那些看似浅显易懂的文字也还有学生不能读懂领会的,这时课文插图就成为学生理解文章的一个重要资源。比如,有学生在读描写白鹭的外形美的句子“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时一脸茫然,因为学生平时看到的白鹭大都是站立姿态的,而白鹭腾空而飞时才能完美呈现出流线型的结构。教材中有一幅图片正好是一只白鹭展翅飞翔的画面,这时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插图后,再来理解“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学生马上心领神会。
3. 巧借生活经验。
语言文字本身是抽象的、凝固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相关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抽象或意蕴深刻的语言文字与生活阅历接轨,凭借生活经验,唤起已有的记忆,化难为易,既突破难点,又将生活经验语言化,积淀了语感,形成了素养。
4. 巧借多种读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再难的课文,只要让学生充分地读,采用不同的读法,学生就可以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例如,设计《好的故事》这篇难文的教学环节时,笔者以“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①初读:初读课文的时候,哪些词语读不懂,每人汇报一个;②速读: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课文的哪些地方让你认定“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③合作读:师生合作朗读,感受梦境的美好;④美读:师引读、生美读,进一步感受梦境的美好;⑤回读:回读梦境,升华对梦境的象征意义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