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设问、学生提问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手段、方法和途径。然而多年来,课堂上难以控制学生提问和解答的时间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在教学重难点处创设合理的情境,才能使提问不再漫无边际。
关键词:自主提问;重难点处;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质疑,是新课程的一种理念。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实质上是一个通过识别发现自己的观点或认知结构中存在的不足和不协调的过程。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基石。课堂教学中,生生、师生之间互问是应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然而多年来,课堂上难以控制学生提问和解答的时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最近一次的名师下乡送教的课,促使笔者不断思索和总结那次教学的经验,期望有助于解惑。
一、两次不同设问,其疑惑大相径庭
课堂教学的内容为考点21:理解“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首次在外校试教时,笔者在导课和解读考点之后,就通过课件呈现出以下两个问题:“书中有哪些有疑惑的问题?有哪些易混淆的问题?”
让学生阅读复习用书和教材的内容,然后将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互答,对于无法完全解答的问题,小组代表向老师提出来。
结果学生问到如下问题:“‘以德化民’是什么意思?”“封建社会不是不好吗,为什么还会出现‘太平盛世’?”“免除一些犯人的惩罚会不会对社会安定不利?”“唐玄宗后来为什么又变昏庸了呢?”“为什么汉武帝统治时期那么强盛却没有‘太平盛世’的美誉?”
笔者和学生一起讨论解答完这些问题花了十多分钟,再按三个“太平盛世”出现的时间、表现、原因、启示进行讲解,如此方式,很难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于是,笔者一边深刻反思,一边征求听课教师的意见。
有的同行建议导课可直接一点,有的说情境题可少一点,有的说不一定回答学生的所有问题。对于前两种建议,笔者认为只能节省些微的时间,对于第三种建议,笔者觉得既然是问题,不可不答,只不过有些问题可以留到课后回答。
有一同行建议:“能否让学生围绕重难点进行提问?”
这对笔者深有启发,让笔者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二是“怎样让学生围绕重难点进行提问?”
关于教学的重难点,备课时早已明确,即“理解三个‘太平盛世’出现的原因,尤其是‘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教学重点。
“归纳‘太平盛世’出现的原因并用史实加以说明;谈谈封建治世对现代的借鉴意义”为教学难点。
于是通过第二次授课,对于怎样围绕重难点让学生提问,笔者作了反复思考,具体操作如下:
当讲完三个太平盛世“表现”后,笔者一边呈现如下汇总表,一边呈现下列一道思考题:
■
“根据上表,你想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观察和思考了几分钟后提问:
——为什么说文景之治“比较清明”,而“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却是“清明”?
——为什么说“贞观之治”的经济发展表述为“得到恢复发展”,而“开元盛世”却表述为“空前”发展?
——“贞观之治”表现为“民族关系融洽”的理由是什么?
——为什么说“开元盛世”的经济社会方面表述为“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多”?
——三个太平盛世的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
二、对两次设问和学生提问的有效性剖析
第一次对学生的设问——“书中有哪些有疑惑的问题?有哪些易混淆的问题?”是根据复习课的特点而设置的。学生解决这两个问题后,师生根据教学线索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再做些巩固训练,达成教学目标。
较容易的问题在小组交流互答后,剩下的都是一些较难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虽属于本复习课相关的内容,但并非都是围绕重难点的问题,学生在头脑中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脉络。
如:“‘以德化民’是什么意思?”这是复习用书中新出现的知识性问题,需要解释,但不是重点问题。
“封建社会不是不好吗,为什么还会出现‘太平盛世’?”这是涉及到一种生产关系的出现与生产力发展状况之间的适应性的问题,学生当然难以理解。但这不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唐玄宗后来为什么又变昏庸了呢?”“为什么汉武帝统治时期这么强盛却没有‘太平盛世’的美誉?”这两个问题其实是新课教学时常会遇到的问题。由于笔者是借班上课,不知学情,学生以前没有想到,也没有得到解答,当然会提出来,但这也不是这堂课的教学重难点。
显然,把时间花在解答这些问题上,会造成主次错位,轻重颠倒。
第二次的设问为什么要在三个”太平盛世“的“表现”讲解完后提出。缘由是“表现”不是重点,太平盛世表现背后的“原因”才是教学的重难点。而既围绕重难点,又“根据上表”提问题,就如同将学生的提问“风筝”拴上一根线,不管它如何飞,都不会漫无边际地“飘”。而在这重难点的范围内,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思维空间,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质疑问难的能力。
如:说文景之治“比较清明”,是因为汉文帝时就重用周亚夫等贤人,而汉景帝在刘濞发动七国之乱时,却错杀了晁错。
贞观之治“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是:唐太宗李世民当皇帝前,有地主割据和农民起义。后来他“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改变“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
开元盛世中“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的原因:唐玄宗统治时,除了轻徭薄赋以外,新型灌溉工具——筒车和新型农具——曲辕犁的推广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丝绸技术和陶瓷技术也显著进步,手工业得到发展。
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三个太平盛世的“共同原因”。
当学生得不出正确结论,或没有史实佐证时,教师给予了帮助。
问题解答完后,教师呈现下列表格,以便学生一目了然。
■
显然,第二次学生提问的内容始终在教学重难点范围内。
三、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教学的启示
先后两次课,笔者都对听课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部分满意率结果如下(%):
■
第二次上同样的课没有拖堂,效果也好了许多,这客观上教师在各环节的处理上更加熟练。从表上可看出,第一次尝试课由于表明时间分配上的不合理,造成分析、训练部分仓促,因而有的知识点难以落实,阴碍了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本次教学对笔者的主要启示:
(1)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引领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教师放手而不放纵。如果不控制,时间不够用,预设的主要任务就完不成。
(2)内容决定形式。提问要围绕教学的重难点,这犹如放“风筝”的场地;要创设新颖、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求知欲和好奇心,觉得有问题可提,况且答案所涉及到主要是重难点的主干知识。这样的情境材料犹如“风筝”的一根线,可以操控。
(3)应关注学情,以学导教。外出上课,要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发言探究的积极性等。让学生提问,应该创设情境。备课时,充分预设;设问前,铺设情景。平时新课教学常让学生提问,到复习时就没有那么多难以回答和混淆的问题了。
(4)尽管让学生提问有情境铺设,但对学生的提问备课时要有充分的估计(预设),免得其他学生答不了,教师也无从下手。对有些问题的答案首先要做在课件上,以便于呈现,让学生易理解,方便学生记录。对于学生提问指向性不明确的教师要追问。如果学生的提问涉及重难点较少时,教师可以反过来补充提问。
总之,让学生自主提问,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其实有它的规律。而把握规律,需要教师的主导。
(责任编辑:李雪虹)
关键词:自主提问;重难点处;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质疑,是新课程的一种理念。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实质上是一个通过识别发现自己的观点或认知结构中存在的不足和不协调的过程。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基石。课堂教学中,生生、师生之间互问是应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然而多年来,课堂上难以控制学生提问和解答的时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最近一次的名师下乡送教的课,促使笔者不断思索和总结那次教学的经验,期望有助于解惑。
一、两次不同设问,其疑惑大相径庭
课堂教学的内容为考点21:理解“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首次在外校试教时,笔者在导课和解读考点之后,就通过课件呈现出以下两个问题:“书中有哪些有疑惑的问题?有哪些易混淆的问题?”
让学生阅读复习用书和教材的内容,然后将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互答,对于无法完全解答的问题,小组代表向老师提出来。
结果学生问到如下问题:“‘以德化民’是什么意思?”“封建社会不是不好吗,为什么还会出现‘太平盛世’?”“免除一些犯人的惩罚会不会对社会安定不利?”“唐玄宗后来为什么又变昏庸了呢?”“为什么汉武帝统治时期那么强盛却没有‘太平盛世’的美誉?”
笔者和学生一起讨论解答完这些问题花了十多分钟,再按三个“太平盛世”出现的时间、表现、原因、启示进行讲解,如此方式,很难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于是,笔者一边深刻反思,一边征求听课教师的意见。
有的同行建议导课可直接一点,有的说情境题可少一点,有的说不一定回答学生的所有问题。对于前两种建议,笔者认为只能节省些微的时间,对于第三种建议,笔者觉得既然是问题,不可不答,只不过有些问题可以留到课后回答。
有一同行建议:“能否让学生围绕重难点进行提问?”
这对笔者深有启发,让笔者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二是“怎样让学生围绕重难点进行提问?”
关于教学的重难点,备课时早已明确,即“理解三个‘太平盛世’出现的原因,尤其是‘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教学重点。
“归纳‘太平盛世’出现的原因并用史实加以说明;谈谈封建治世对现代的借鉴意义”为教学难点。
于是通过第二次授课,对于怎样围绕重难点让学生提问,笔者作了反复思考,具体操作如下:
当讲完三个太平盛世“表现”后,笔者一边呈现如下汇总表,一边呈现下列一道思考题:
■
“根据上表,你想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观察和思考了几分钟后提问:
——为什么说文景之治“比较清明”,而“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却是“清明”?
——为什么说“贞观之治”的经济发展表述为“得到恢复发展”,而“开元盛世”却表述为“空前”发展?
——“贞观之治”表现为“民族关系融洽”的理由是什么?
——为什么说“开元盛世”的经济社会方面表述为“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多”?
——三个太平盛世的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
二、对两次设问和学生提问的有效性剖析
第一次对学生的设问——“书中有哪些有疑惑的问题?有哪些易混淆的问题?”是根据复习课的特点而设置的。学生解决这两个问题后,师生根据教学线索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再做些巩固训练,达成教学目标。
较容易的问题在小组交流互答后,剩下的都是一些较难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虽属于本复习课相关的内容,但并非都是围绕重难点的问题,学生在头脑中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脉络。
如:“‘以德化民’是什么意思?”这是复习用书中新出现的知识性问题,需要解释,但不是重点问题。
“封建社会不是不好吗,为什么还会出现‘太平盛世’?”这是涉及到一种生产关系的出现与生产力发展状况之间的适应性的问题,学生当然难以理解。但这不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唐玄宗后来为什么又变昏庸了呢?”“为什么汉武帝统治时期这么强盛却没有‘太平盛世’的美誉?”这两个问题其实是新课教学时常会遇到的问题。由于笔者是借班上课,不知学情,学生以前没有想到,也没有得到解答,当然会提出来,但这也不是这堂课的教学重难点。
显然,把时间花在解答这些问题上,会造成主次错位,轻重颠倒。
第二次的设问为什么要在三个”太平盛世“的“表现”讲解完后提出。缘由是“表现”不是重点,太平盛世表现背后的“原因”才是教学的重难点。而既围绕重难点,又“根据上表”提问题,就如同将学生的提问“风筝”拴上一根线,不管它如何飞,都不会漫无边际地“飘”。而在这重难点的范围内,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思维空间,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质疑问难的能力。
如:说文景之治“比较清明”,是因为汉文帝时就重用周亚夫等贤人,而汉景帝在刘濞发动七国之乱时,却错杀了晁错。
贞观之治“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是:唐太宗李世民当皇帝前,有地主割据和农民起义。后来他“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改变“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
开元盛世中“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的原因:唐玄宗统治时,除了轻徭薄赋以外,新型灌溉工具——筒车和新型农具——曲辕犁的推广使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丝绸技术和陶瓷技术也显著进步,手工业得到发展。
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三个太平盛世的“共同原因”。
当学生得不出正确结论,或没有史实佐证时,教师给予了帮助。
问题解答完后,教师呈现下列表格,以便学生一目了然。
■
显然,第二次学生提问的内容始终在教学重难点范围内。
三、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教学的启示
先后两次课,笔者都对听课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部分满意率结果如下(%):
■
第二次上同样的课没有拖堂,效果也好了许多,这客观上教师在各环节的处理上更加熟练。从表上可看出,第一次尝试课由于表明时间分配上的不合理,造成分析、训练部分仓促,因而有的知识点难以落实,阴碍了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本次教学对笔者的主要启示:
(1)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引领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教师放手而不放纵。如果不控制,时间不够用,预设的主要任务就完不成。
(2)内容决定形式。提问要围绕教学的重难点,这犹如放“风筝”的场地;要创设新颖、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求知欲和好奇心,觉得有问题可提,况且答案所涉及到主要是重难点的主干知识。这样的情境材料犹如“风筝”的一根线,可以操控。
(3)应关注学情,以学导教。外出上课,要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发言探究的积极性等。让学生提问,应该创设情境。备课时,充分预设;设问前,铺设情景。平时新课教学常让学生提问,到复习时就没有那么多难以回答和混淆的问题了。
(4)尽管让学生提问有情境铺设,但对学生的提问备课时要有充分的估计(预设),免得其他学生答不了,教师也无从下手。对有些问题的答案首先要做在课件上,以便于呈现,让学生易理解,方便学生记录。对于学生提问指向性不明确的教师要追问。如果学生的提问涉及重难点较少时,教师可以反过来补充提问。
总之,让学生自主提问,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其实有它的规律。而把握规律,需要教师的主导。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