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以学定教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对学期单元复习课《机械能 内能》与学段单元复习课《能的转化与守恒》两个课例的比较与分析,明确了在“梳理和沟通是教学特征,知识和学法是教学主线,实验和反思是教学重点”的共性教学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的复习背景,在不同阶段的复习教学中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益。
关键词:单元复习课;学习;教学
单元复习课是常见的复习课型之一,是学生对已学的某个单元科学知识进行再学习、再认识的过程。为了提高有效性,我校科学组在以学定教理念的指导下,通过课堂观察和课例分析开展了教学研究。
一、把握单元复习课的要点
(一)注重方法
这里的方法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基于学科的科学方法,二是基于学生的学习方法。无论科学方法还是学习方法都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必不可少的,也是单元复习课需要重视的教学目标。
(二)重视课本
单元复习课是立足于单元教学内容整合的复习课,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载体,是学生最熟悉的教学资源。现行的初中科学课本中有大量的图表,这些图表概括性强、生动直观,是对学习内容的高度浓缩和升华,将它们有序排列就是知识链,将它们化开就是学习过程。所以在单元复习课中要关注如何对教材资源进行重组,如何对课本图表进行开发。运用教材资源会使学生有亲切感,它的低起点,有利于大多数学生参与。
(三)关注学情
不同复习阶段的不同学情决定了单元复习课需要有不同的教学侧重与教学任务。根据学生复习的背景,我们将单元复习课分为学期单元复习课与学段单元复习课。前者的学习起点是新课学习刚完成,教学应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梳理与基本方法的总结;后者的学习起点是整体学习已结束,教学应侧重于相关知识的沟通与学习策略提升。
二、单元复习课的课例分析
我们选择第九册(上)第三章第4-5节作为单元复习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分别在12月9日进行学期单元复习课教学(课例1《机械能 内能》),4月3日进行学段单元复习课教学(课例2《能的转化与守恒》),通过比较与分析,明确了以学定教的教学原则,明晰了单元复习课的教学要点以及不同复习阶段的教学要求。
(一)梳理和沟通是教学特征
■
【课例解读】
1.广度
学期单元复习课的知识梳理仅限于《动能和势能》《物体的内能》,范围小,内容单纯。学段单元复习课沟通广度比较大,除了上述内容外还涵盖了相关的《能量的相互转化》《能量的量度》《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2.高度
学期单元复习课仅关注机械能是否守恒的条件。学段单元复习课则对机械能守恒与能量守恒的条件进行了分析比较,从自然界最普遍、最基本的“能量守恒”的高度对能量的转移与转化进行了再认识。
3.深度
比热与热值两个概念的建立,是学生理解热传递Q=cmΔt,燃烧Q放=mq的基础。学期单元复习课通过对这两个概念的比较,从而对能的转移和转化进行辨析。学段单元复习课则进一步深入体会能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虽然是守恒的,但也是有方向、有效率的,能量的转化可以通过做功的多少来量度。
(二)知识和学法是教学主线
【课例1随堂练习】
练习1:机械能
1.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其动能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机械能_______。
2.正在减速上坡的汽车,其动能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指导:关注质量、速度、高度是否改变]
练习2:内能
4.判断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是否正确
①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越大
②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③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④50℃的水一定比10℃水的内能大
⑤0℃的冰,不具有内能
[指导:判断物体的内能要关注质量、温度、状态]
【课例2随堂练习】
比一比:如图所示的是运动员在铅球比赛中的场景。铅球离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动能EK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 )
■
变式:
(1)如果纵坐标表示的是重力势能,哪个图可以表示此过程中铅球的能量转化?
(2)如果纵坐标还是动能,请对粉笔做一个动作,使它的动能变化可以用C图曲线表示。
(3)B图可以表示滚摆(摆锤)运动哪个过程的能量变化?
(4)从B图能否看出滚摆(摆锤)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受到摩擦阻力?
(5)以时间为横坐标、动能为纵坐标分别作图表示此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或机械能不守恒
(6)以时间为横坐标、机械能为纵坐标分别作图表示此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或机械能不守恒
[指导:一看坐标,二看图像(起点、拐点、终点),三看对应。]
问一问:实验P96
图3-52 克服摩擦做功
1.哪部分物体是外界对它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2.哪部分物体是它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3.哪部分物体之间存在着热传递?
[指导:同一事件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变化过程会有所不同]
【课例解读】
①主线。学期单元复习课以知识为明线整合教学内容,复习流程为:机械能——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内能——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学段单元复习课以学法为明线整合教学内容,复习流程为:理一理,知识能成网——比一比,方法会提炼——问一问,能力有提升。 ②题组。学期单元复习课为并列式题组,在简明的背景下引导学生比较、辨析,以强化概念:其内涵与外延有何区别?学段单元复习课为递进式题组,在复合背景下引导学生比较、追问:如何多维度读图?如何多角度分析问题?
③提炼。学期单元复习课的习题注重基础,思路的点拨侧重于在审题中抓关键词,服务于核心知识的巩固。学段单元复习课的习题体现层次,除了帮助学生活化知识,更侧重于在解题中体验学法,提炼相应的学习策略。
(三)实验和反思是教学重点
【课例1实验反思】
实验一 小钢球撞木块(P90图3-39)
■
回忆:在研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该实验物体的动能是指______(选填“小球”或“木块”)的动能。
(2)要研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我们应选择______中两幅图进行比较。
(3)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_____来反映的。四个小球到达水平面时,______球的动能最大。
思考:
(1)该实验应用了哪些实验方法?
(2)根据甲中两幅图,所得结论是:质量相同的物体,______越大,它的动能越大。(选填“所处高度越大”或“运动速度越大”)
(3)该实验中所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怎样的?
(4)该实验可以同时得出“物体的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的结论吗?
实验二 探究重力势能的决定因素(P91)
如下图所示,m甲=m乙 ■
思考:
(1)该实验有没有运用控制变量法?有没有运用转化法?
(2)该实验中所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怎样的?
(3)该实验中的重物是否需要静止落下?
【课例解读】
①显化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化法是初中科学中最常见的实验方法,新课教学中往往是在实验中用方法,但不给出方法的名称,在学期单元复习课中通过提问“该实验应用了哪些实验方法”告知了科学方法的名称,对“控制变量法、转化法”进行了显性化的复习,有利于学生明确这两种实验方法的基本特征。学段单元复习中“利用排球、墨水、白纸,能设计实验研究这个问题吗”的拓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这两种实验方法的应用能力。
②辨析易错易混。对于“研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的实验,学生很容易得出“同一物体的高度越大,动能越大”的错误结论,学期单元复习课引导学生对“高度”和“速度”进行辨析,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控制变量法中,变量“速度”与实验手段“高度”的本质区别。“钢球撞木块”与“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两个实验在实验器材、能量转化形式、实验方法等方面颇为相似,但实验目的、实验结论、实验的思想方法却截然不同,在学段单元复习引导学生对这两个实验的相同点、不同点、联系点进行比较和分析,追问两个实验“若水平面绝对光滑且不计空气阻力,……得出……实验结论?”使学生从原理上深层次地理解转化法与推理法。
通过对不同复习阶段初中科学单元复习课教学的课例研究,笔者认为,尊重学生的复习背景,突出科学学科的特点进行单元复习课的教学,是以学定教理念的具体落实,有利于发挥课型功能,提高复习效益。
(责任编辑:张华伟)
关键词:单元复习课;学习;教学
单元复习课是常见的复习课型之一,是学生对已学的某个单元科学知识进行再学习、再认识的过程。为了提高有效性,我校科学组在以学定教理念的指导下,通过课堂观察和课例分析开展了教学研究。
一、把握单元复习课的要点
(一)注重方法
这里的方法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基于学科的科学方法,二是基于学生的学习方法。无论科学方法还是学习方法都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必不可少的,也是单元复习课需要重视的教学目标。
(二)重视课本
单元复习课是立足于单元教学内容整合的复习课,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载体,是学生最熟悉的教学资源。现行的初中科学课本中有大量的图表,这些图表概括性强、生动直观,是对学习内容的高度浓缩和升华,将它们有序排列就是知识链,将它们化开就是学习过程。所以在单元复习课中要关注如何对教材资源进行重组,如何对课本图表进行开发。运用教材资源会使学生有亲切感,它的低起点,有利于大多数学生参与。
(三)关注学情
不同复习阶段的不同学情决定了单元复习课需要有不同的教学侧重与教学任务。根据学生复习的背景,我们将单元复习课分为学期单元复习课与学段单元复习课。前者的学习起点是新课学习刚完成,教学应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梳理与基本方法的总结;后者的学习起点是整体学习已结束,教学应侧重于相关知识的沟通与学习策略提升。
二、单元复习课的课例分析
我们选择第九册(上)第三章第4-5节作为单元复习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分别在12月9日进行学期单元复习课教学(课例1《机械能 内能》),4月3日进行学段单元复习课教学(课例2《能的转化与守恒》),通过比较与分析,明确了以学定教的教学原则,明晰了单元复习课的教学要点以及不同复习阶段的教学要求。
(一)梳理和沟通是教学特征
■
【课例解读】
1.广度
学期单元复习课的知识梳理仅限于《动能和势能》《物体的内能》,范围小,内容单纯。学段单元复习课沟通广度比较大,除了上述内容外还涵盖了相关的《能量的相互转化》《能量的量度》《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2.高度
学期单元复习课仅关注机械能是否守恒的条件。学段单元复习课则对机械能守恒与能量守恒的条件进行了分析比较,从自然界最普遍、最基本的“能量守恒”的高度对能量的转移与转化进行了再认识。
3.深度
比热与热值两个概念的建立,是学生理解热传递Q=cmΔt,燃烧Q放=mq的基础。学期单元复习课通过对这两个概念的比较,从而对能的转移和转化进行辨析。学段单元复习课则进一步深入体会能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虽然是守恒的,但也是有方向、有效率的,能量的转化可以通过做功的多少来量度。
(二)知识和学法是教学主线
【课例1随堂练习】
练习1:机械能
1.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其动能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机械能_______。
2.正在减速上坡的汽车,其动能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指导:关注质量、速度、高度是否改变]
练习2:内能
4.判断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是否正确
①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越大
②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③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④50℃的水一定比10℃水的内能大
⑤0℃的冰,不具有内能
[指导:判断物体的内能要关注质量、温度、状态]
【课例2随堂练习】
比一比:如图所示的是运动员在铅球比赛中的场景。铅球离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动能EK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 )
■
变式:
(1)如果纵坐标表示的是重力势能,哪个图可以表示此过程中铅球的能量转化?
(2)如果纵坐标还是动能,请对粉笔做一个动作,使它的动能变化可以用C图曲线表示。
(3)B图可以表示滚摆(摆锤)运动哪个过程的能量变化?
(4)从B图能否看出滚摆(摆锤)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受到摩擦阻力?
(5)以时间为横坐标、动能为纵坐标分别作图表示此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或机械能不守恒
(6)以时间为横坐标、机械能为纵坐标分别作图表示此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或机械能不守恒
[指导:一看坐标,二看图像(起点、拐点、终点),三看对应。]
问一问:实验P96
图3-52 克服摩擦做功
1.哪部分物体是外界对它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2.哪部分物体是它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3.哪部分物体之间存在着热传递?
[指导:同一事件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变化过程会有所不同]
【课例解读】
①主线。学期单元复习课以知识为明线整合教学内容,复习流程为:机械能——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内能——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学段单元复习课以学法为明线整合教学内容,复习流程为:理一理,知识能成网——比一比,方法会提炼——问一问,能力有提升。 ②题组。学期单元复习课为并列式题组,在简明的背景下引导学生比较、辨析,以强化概念:其内涵与外延有何区别?学段单元复习课为递进式题组,在复合背景下引导学生比较、追问:如何多维度读图?如何多角度分析问题?
③提炼。学期单元复习课的习题注重基础,思路的点拨侧重于在审题中抓关键词,服务于核心知识的巩固。学段单元复习课的习题体现层次,除了帮助学生活化知识,更侧重于在解题中体验学法,提炼相应的学习策略。
(三)实验和反思是教学重点
【课例1实验反思】
实验一 小钢球撞木块(P90图3-39)
■
回忆:在研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该实验物体的动能是指______(选填“小球”或“木块”)的动能。
(2)要研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我们应选择______中两幅图进行比较。
(3)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_____来反映的。四个小球到达水平面时,______球的动能最大。
思考:
(1)该实验应用了哪些实验方法?
(2)根据甲中两幅图,所得结论是:质量相同的物体,______越大,它的动能越大。(选填“所处高度越大”或“运动速度越大”)
(3)该实验中所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怎样的?
(4)该实验可以同时得出“物体的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的结论吗?
实验二 探究重力势能的决定因素(P91)
如下图所示,m甲=m乙
思考:
(1)该实验有没有运用控制变量法?有没有运用转化法?
(2)该实验中所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怎样的?
(3)该实验中的重物是否需要静止落下?
【课例解读】
①显化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化法是初中科学中最常见的实验方法,新课教学中往往是在实验中用方法,但不给出方法的名称,在学期单元复习课中通过提问“该实验应用了哪些实验方法”告知了科学方法的名称,对“控制变量法、转化法”进行了显性化的复习,有利于学生明确这两种实验方法的基本特征。学段单元复习中“利用排球、墨水、白纸,能设计实验研究这个问题吗”的拓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这两种实验方法的应用能力。
②辨析易错易混。对于“研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的实验,学生很容易得出“同一物体的高度越大,动能越大”的错误结论,学期单元复习课引导学生对“高度”和“速度”进行辨析,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控制变量法中,变量“速度”与实验手段“高度”的本质区别。“钢球撞木块”与“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两个实验在实验器材、能量转化形式、实验方法等方面颇为相似,但实验目的、实验结论、实验的思想方法却截然不同,在学段单元复习引导学生对这两个实验的相同点、不同点、联系点进行比较和分析,追问两个实验“若水平面绝对光滑且不计空气阻力,……得出……实验结论?”使学生从原理上深层次地理解转化法与推理法。
通过对不同复习阶段初中科学单元复习课教学的课例研究,笔者认为,尊重学生的复习背景,突出科学学科的特点进行单元复习课的教学,是以学定教理念的具体落实,有利于发挥课型功能,提高复习效益。
(责任编辑:张华伟)